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

?

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

羅岱將官軍百騎圍死,就等奮力拼殺的時候,卻有一騎過來,說道:“我等奉高巡撫之命,拜會袁將軍。爾等速速引路。”

羅岱冷哼一聲,說道:“什麼使者不使者,使者會先去河北,然後再來找我們,分明是託詞,無須理會,殺了便是。”

“慢。”袁時敏立即說道:“羅將軍且慢,他們既然這麼說,就先將他們帶到營中,問過將軍再做計較不遲。”

羅岱瞬息之間,覺得有一些不對勁。

羅岱雖然喜歡動手勝過喜歡動腦,但並不是說羅岱就是一個二愣子。相反在一次又一次生死危機之下,活下來,羅岱對很多事情的反應都相當之敏銳的,比如現在。

羅岱立即明白,袁時敏別有心思。這個心思是什麼,羅岱一時間揣測不出來,不過他第一反應就是能不能先下手爲強,將這百餘騎給殺乾淨。

“不能。”羅岱暗道:“除非與小袁營的人火併一場。”

張軒所部的騎兵,不過五百餘騎而已,都是羅岱親手訓練出來,這一次出來,羅岱沒有多帶,只帶百餘親衛,剩下的都是小袁營的騎兵,這一次追捕官軍百餘騎,在羅岱心中練兵的性質,比殺敵的性質強。

否則搞什麼分進合擊,逐次追逐。羅岱帶上百餘騎,就可以將這些人殺得乾乾淨淨。

雖然現在羅岱麾下有好幾百騎,但都是小袁營的人馬,聽袁時敏的,勝過聽他羅岱的。他真正動手起來,結果還真不好手。

“好。”羅岱繃緊的神經陡然鬆懈了,好像毫不在意,說道:“既然袁兄這樣說,我又怎麼不同意啊?”

只是羅岱私下裡派出人,將這裡的情報飛報張軒。

張軒正督促鑄炮,其實鑄炮也有一定之規,張軒加派人手之後,也不需要他親自督促了。袁時中在練兵的時候,張軒也將心思放在練兵之上了,不過張軒與袁時中不同,張軒練得是將。

張軒所部所有百戶以上的軍官,大概有七八十人之多。再加上張軒親衛之中,張軒覺得有培養價值的人才,大概有百人上下。

曹宗瑜,鄧和,王進才,秦猛,周輔臣,黃旭,等等,都被聚攏在張軒身邊,張軒所講的不是別的,正是朱仙鎮一戰。

張軒讓工匠將黃河以南,以開封城爲中心,方圓數百里的地形全部做成沙盤

了,不過這沙盤,很是寫意,並不是多精準。張軒握着手中連鞘長劍,指着開封城以南五十里的地方,說道:“朱仙鎮,最初是一個小鎮,很不起眼,剛剛開始卻是因爲開封府北移,纔有了發展空間,大家可能不知道,早先的汴梁城,不是在這裡,而是在現在開封城南五十里的地方,也就與朱仙鎮毗鄰。不過,真正讓朱仙鎮興旺起來,卻是因爲黃河的泛濫,宋時黃河氾濫,已經有地上懸河之狀,雖然不如現在這麼懸殊,但也威脅開封城,那時候,開封城是宋朝的都城。出於保障開封城與漕運的,所以就將黃河以南的河流一一截留,讓這些河水入淮,而不是入黃河。朱仙鎮就是在漕運要道之上,不過當時還不如現在這麼重要。但是那時候就有朱仙鎮的名聲,比如嶽爺爺的朱仙鎮大捷。都知道嗎?”

“知道,知道。”地下的人紛紛說道。

張軒說道:“到了元代,有韃子官叫賈魯,修了一條賈魯河,在黃河之南,與黃河並行,將各路河水一一疏導,通過朱仙鎮流入淮河之中,朱仙鎮就是賈魯河水運的終點。故而朱仙鎮就是水陸要衝,南北官道,東西水陸,成爲天下四大名鎮之一。人口規模,不下於尋常小縣。”

“大人,所謂四大名鎮,都是那四大名鎮?”有一個人問道。

“乃是朱仙鎮,漢口鎮,景德鎮,佛山鎮。”張軒說道。

這些東西有一些東西是張軒之前就有印象的,比如四大名鎮,還有一些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太瞭解的,比如說朱仙鎮的興旺的原因,之前張軒對朱仙鎮有印象的也只有朱仙鎮之戰,一次岳飛的,一次李自成的,再有就是木板年畫。絕對沒有想到朱仙鎮在地理上類似現在鄭州的交通地位。

“大人,”鄭廉忽然過來,在張軒耳邊耳語道:“官軍有使者到營中,正在被袁將軍接待。”

鄭廉作爲張軒的書童,張軒講過的東西,都由鄭廉整理潤色,張軒有時間也要看看,畢竟他現在訓練軍官的教材也沒有,只能言傳身教。

張軒心中一動,立即想起袁時中在歷史上的前科。先低聲說道:“將這一件事情,傳給張先生,並讓他過來一趟。”不動聲色的說道:“今天就到這裡,各自回營,曹大哥你過來一下。”

“是。”所有軍官都次第離開之後。張軒將事情給曹宗瑜講清楚,說道:“你坐鎮營中,幾乎護好後營。”

“有我在你放心。”曹宗瑜說道:“要不要,先下手爲強。端了

小袁營。”

“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張質過來了。

張軒的營地在小袁營之中,單獨立營,空間不小,但是一半營地都是後營,堆積滿了鐵料木材,還時不時的有叮叮噹噹的打擊之聲,故而張質住不慣。而張軒講課,也要在一個清淨的地方,兩處相距不遠。鄭廉將事情一說,張質立即就過來了。

“袁時中會在官軍與義軍之間苟且,他絕對不敢將事情做絕。”張質說道:“但是我們反應過度了,反而引起袁時中的警惕。故而現在我們什麼也不要做,將軍你去一趟小袁營就行了。”

“這也太冒險了。”曹宗瑜說道:“一旦袁時中起了別樣心思。將軍不是很危險嗎?”

張質說道:“本來無一事,不過庸人自擾而已。”

曹宗瑜皺眉眉頭,看着張質的眼色有些不善。

張質與曹宗瑜一文一五,是張軒的左膀右臂,他不想讓他們兩人有隔閡,說道:“我先去看看便是了,有曹兄在,有數千兄弟在,他袁時中也敢將我怎麼樣。而且現在再兇險,能兇險過當初孤身去小袁營勸袁時中嗎?當初沒事,現在也不會有事的。”

事不宜遲,張軒立即準備去見袁時中,張質想要與張軒一起過去,但是張軒想了想,說道:“既然越自然越好,大兄也不要過去了。我自己一個人過去。”

張軒在袁時中營中常來常往,此時再來,也沒有人敢阻攔,只是有人速速去通報,張軒腳步不停,袁時中得到消息的時候,張軒已經在袁時中軍帳外了。

袁時中的中軍帳,說是軍帳,其實是一間木屋。

張軒見袁時中迎上來,說道:“三弟來了。”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大哥做事也太粗糙了一點,你即便接見官軍使者,也該瞞着我這個監軍纔是,現在傳得滿營沸沸揚揚的,讓我也不好給大哥遮掩。”張軒聲音忽然一低,說道:“我夫人身邊,可有不少我丈人的人,此刻已經瞞不了了,大兄趕緊想想怎麼收尾吧。”

袁時中本來緊張的心思,聽了張軒如此說,心中放鬆了一些,但是他也不會相信張軒一面之詞,一把抓住張軒的手說道:“那有那麼神秘,不過尋常來往而已,三弟你不來,我也要叫你過來,否則我怎麼自證清白啊?”

張軒聽了袁時中的話,心中鬆了一口氣,暗道:“果然,袁時中現在沒有背叛義軍的意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
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