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

顧君恩來到正殿之前,見到張鼐問道:“陛下有空嗎?”

張鼐說道:“陛下正在與牛大人議事,不過,陛下也說了,顧大人來了,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進去。”

顧君恩整理一下自己身上的官服,輕聲的走了進去。

一進來,他就聽到了李自成在說話,說道:“也就是說,今年的軍糧足夠了。”

“是。”牛金星說道:“賴陛下如天之德,今日風調雨順,夏糧雖然不多,但是已經夠今年下半年的軍糧,而且臣估計秋糧的數日,要遠勝過夏糧,今後的糧食只會多,不會少。”

“好。”李自成大喜說道:“有牛丞相在,朕就放心了。不過有些事情,也要注意,朕承諾免稅三年,君無戲言,決計不可動搖。即便是糧食再多,也決計不可強奪民糧?”

“陛下。”牛金星臉上有幾分苦澀,說道:“如果不收賦稅,那麼大軍的糧餉,百官的開支從什麼地方來嗎?”

李自成說道:“朕記得,國庫之中,還有好幾百萬兩銀子?這些銀子飢不能食,寒不能衣,百官直接發銀子,讓他們自己買糧食,我們也用這些銀子從百姓哪裡平買糧食便是了。”

“可是,數百萬兩,恐怕撐不了三年啊。”牛金星有些擔憂的說道。

“呵呵。”李自成笑道:“有兵還怕沒有銀子嗎?想要吃魚,先要放水養魚。不能竭澤而漁。”

牛金星從李自成的話語之中,涌出一絲擔心,只是一時間也不知道這擔心從何而來。不過他沒有敢違逆李自成的勇氣,說道:“是。臣知道了。”

“對了,鑄錢的事情怎麼樣了?”李自成問道。

“讓陛下失望了。”牛金星說道:“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手。天下能工巧匠,要麼在兩京,要麼在江南,襄陽卻是沒有的。”

李自成此刻也看見了顧君恩在一邊站着,說道:“這件事情先放放吧,君恩有什麼事情?”

“陛下,陝西有變。”顧君恩不敢怠慢說道。

一聽陝西有變,李自成的臉色陡然大變,說道:“怎麼回事?”

顧君恩立即將手中的情報,遞給了李自成。李自成看完之後,冷笑一聲,說道:“這是要總督七省還是八省,朱家小兒,何不讓孫傳庭督師天下?”

“陛下,孫傳庭不可小視,探子說,入五月以來,孫傳庭訓練頻繁。臣估計夏收之後,孫傳庭糧草充裕之後,他就會出兵襄陽。”顧君恩說道。

“不錯。”李自成說道:“我在這裡稱帝,朱家小兒不將我看成眼中釘肉中刺,不除掉估計連覺都睡不着。不過,他來的正好,他不來找我,我也會去找他的。”

“讓李信等人過來,議一議這一件事情該怎麼辦?”李自成說道熬。

襄陽府畢竟是一個府城的規格,並不是一個京城的規格,故而大順朝廷各衙門都距離很近,要麼是佔據了原本各級地方府縣衙門,要麼就是在皇宮,也就是故襄王府之中辦公。

所以來的極快。

李信一見情報,心中暗暗嘆息一聲。

說實在的,李信對張軒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感。對張軒的江南策,想了又想,他覺得張軒的江南策有一個好處,就是穩妥,太穩妥。只有佔據江南,憑藉長江,就是一個偏安的格局。

而西北固然是形勝之地,但是西北殘破不是一日兩日了,早已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國了。而接收九邊,固然能將得到大部分降兵,也要撐起九邊塞防,他雖然看不起東虜,但也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東虜,現在也是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敵人了。

先攻西北,席捲三邊,下北京,傳檄天下,固然好。但是未必比得過江南策穩當。

故而這一段時間,李信一直在勸說李自成,與羅汝才搶攻江南,畢竟闖營佔據上游,順流之下,擊敗已經破膽的左良玉,江南搓手可得。

李自成也有幾分意動。

但是此刻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李信知道,讓李自成先攻江南的戰略破產了。

無他。

陝西與襄京太近。

出武關道,幾乎直接到襄陽城下了。而且襄京以西鄖陽還在官軍的手中。

不解決孫傳庭的威脅,李自成根本不會大軍下江南,否則江南還沒有打下來,襄京先被打下來了,那樣對李自成威信的打擊太大了。做流寇的時候,放棄一些城池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現在如今稱帝了,尋常府縣得失也不足爲慮,但是京師這樣簡簡單單的落到官軍手中,天下人如何看李自成。

所以,當李信看到這一封情報的時候,就知道,先攻西北,席捲三邊,下京師的戰略已經是必然了。

李自成等所有人都看過之後,說道:“諸位愛卿有何教朕?”

李自成目光轉到李信身上,雖然沒有說什麼,李信也知道想聽聽自己的意見,李信與牛金星的權力爭奪之中,一直是難分高下。牛金星得了丞相之位,總理庶務。

可惜大順朝廷的丞相,還比不過朝廷的首輔。

李信也確定了自己軍師的名義,成爲李自成的謀主。兩人依舊是分庭抗禮的局面。

李信沉吟一會兒說道:“陛下,孫傳庭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不過,他有兩個缺點,一是太急了,不是孫傳庭急,而是北京那一位急。其二,卻是缺糧,最少比起我軍,秦軍缺糧。如果孫傳庭鎮守陝西不動,我軍拿下陝西,需要仰攻諸多關隘,必然損失慘重,故而與孫傳庭作戰,最好的辦法是避其鋒芒,擊其惰歸,所謂一鼓做氣,再而衰,三而竭。我當以庸卒爲陣,讓他贏上數場又如何?他贏得越多,就越要長驅直入,糧道困難,到時候只需派一員驍將擊其糧道,闖王自領大兵,與之相持。久之必敗。”

“好。”李自成笑道:“軍師所言,正合我心。那麼就不能讓官軍從武關道出來了。派人鎮守武關道,讓官軍從潼關出來。我們還在汝州與之交戰。”

“只是。”李信忽然想起什麼帶這幾分吞吞吐吐的說道:“而今東王殿下,還在汝寧。”

李自成一聽這個,頓時皺起眉頭。

汝州與汝寧相距不遠,最多幾百裡而已。

而且此刻僅僅是大概而論,真正打起來,多出幾十裡,少幾十裡,也是再正常不過了。說不定汝寧都會變成戰場,即便汝寧不變爲戰場,但是在戰場之外,有數萬大軍敵我不明,讓李自成也相當不舒服。

簡直是鋒芒在背。

自然那一夜之後,羅汝纔不相信李自成了,李自成又怎麼相信羅汝才了。

李自成此刻再看羅汝才的位置,頓時好像是魚刺卡到喉嚨了,吞,吞不下,拔,拔不出來,難受的很。說道:“羅汝纔是個什麼意思?”

一時間也沒有人能回答,爲什麼羅汝纔在汝寧不動了?有很多原因,但是在坐各位都不是羅汝才肚子裡面的蛔蟲,哪裡那麼容易猜出羅汝才的心思,畢竟羅汝纔有曹操的外號。

“陛下。”牛金星說道:“要不要派使者去督促一下羅汝才,讓他快些進軍南直隸?”

李自成沉吟一會兒,說道:“探探羅汝才的底也好?不過要快。在秦軍出兵之前,一定要將這件事情解決掉。”

雖然李自成覺得秦軍出兵,還需要一陣子。但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說不定事情明天就有變化,故而越早解決越好。

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
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章 攻城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