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冒險

從開戰到現在,持續了大概一個時辰。此刻整個戰場的情勢再明白不過了,張軒雖然高興,但是歡喜只是一陣而已,他說道:“楊將軍,下面的就看你的了。”

“末將定然擒下劉澤清。”楊繩祖說道。

“不。”張軒說道:“劉澤清無足輕重。重要的是夏邑的長圍。“

“夏邑的長圍?”楊繩祖不明白怎麼說這個。

“對。”張軒說道:“此處距離夏邑不過三十餘里,不過半日馬程,劉澤清敗回定然回到夏邑西寨之中,我要你想辦法趁亂奪下這一座營寨,這纔是最重要的。這也不必擔心,你奪下之後,只有堅持一個白天就行了,今天晚上我萬餘步卒就能趕到。”

“這---”楊繩祖說道:“有些冒險啊?”

從四月十五夜,或者是四月十六日凌晨開始,襲營之戰,剛剛的破敵之戰,今天白天或者晚上的奪營守營之戰,又要行軍好幾十裡。將所有戰事都密集的壓縮在幾十個時辰之中。楊繩祖很少,或者沒有見識過這種打法。

簡直是太冒險了。

“不得不冒險。”張軒說道:“我擔心黃得功啊。”

見識過劉澤清的實力之後,張軒對馬士英部下更加輕蔑了,但是對黃得功更加看中了,畢竟黃得功的戰例在哪裡放着的,打過東虜,打過革左五營,打張獻忠,還打過羅汝才。

特別是張獻忠在黃得功手裡吃了大虧,讓張獻忠幾乎孤身投奔李自成的,不就是黃得功與左良玉所爲嗎?

之前,黃得功在永城。但是現在張軒可以判斷黃得功絕對不會在永城了。

至於在什麼地方?張軒也不知道,張軒唯一知道是時間很緊。

古人與現代人對時間的感覺並不是很一致的。

這種高頻率,高密度的戰事,古人有些不適應也是正常,實際上張軒也知道,冷兵器時代的戰事,並不是很適應這樣的戰鬥方式的。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嗎,張軒感覺戰事就好像是一頭老虎一樣,現在張軒是騎虎難下。只能任這猛虎狂奔,看看能莽到什麼地方去。

“我明白。”楊繩祖說道:“楊繩祖謹遵統領之令。只是我部倒是能夠堅持,卻不知道步營能不能撐得住啊?”

楊繩祖畢竟是羅汝才的老底子,雖然苦了一些,自忖下面的人還能堅持,但是對張軒麾下的將士,就有些不信任了。

“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張軒說道:“我信得過他們。”

“在汝寧將養了小半年,現在就要看看效果如何了。”張軒心中暗道。

楊繩祖也不廢話,時間要緊,頓時率領馬隊追着劉澤清而去了。

張軒轉過頭來,看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過來的張元海,問道:“什麼事情?”

“統領,這人吵着要投降,他殺了不少臨潁營的兄弟們,我本想殺了他,只是曹將軍要我送來見統領。”張元海臉上依舊有幾分憤憤之色,說道:“還請統領下令,誅殺此人。”

張軒明白曹宗瑜的意思。

要成大事首在得人,今日隨意殺戮降將,將來誰會投降你,所以這降將不能輕易殺,即便是要殺,也要有名頭,而不是張元海那樣隨隨便便殺了。

“可惜。”張軒心中暗道:“大戰在即,不能隨意收留俘虜。只能想辦法處置了。”

想起俘虜,張軒就有一點頭大,無他,張軒手中還有幾千王漢部的俘虜,被王大炮的工匠營看押着,這還是一個大麻煩。一口氣啥數千人,張軒下不了這個狠心,但是如果放了得話,這些士卒都會被官軍收編,成爲官軍的力量,如果收編的話,也沒有時間。

張元海帶來的俘虜,不是別人,正是方國柱。

方國柱看張軒的臉色,暗道不好,立即說道:“將軍,我之前就駐紮在西寨,我願意爲將軍領路詐門。只要將軍放過我,還有我麾下的那些兄弟們。”

張軒眼前一亮,說道:“此言當真。”

方國柱說道:“小的不敢有半句謊話。”

“好。”張軒說道:“來人,將此人速速送到楊將軍軍中。”

“是。”張軒的親兵立即答應一聲,派人下去辦了。

張軒卻看到張元海有幾分委屈之色,嘆息一聲,拍了拍張元海的肩膀,說道:“兩軍交戰各爲其主,亂世之中生死有命,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好好想想吧。”

“是。”張元海還能說什麼啊,只能答應一聲,退了下去。

張軒立即將四個營官教了過來,說道:“沈將軍,你留下來打掃戰場,並且我也會將所有俘虜移交給你,準備車輛,明天開始將文家集之中的糧食轉運出來。其餘三個營,跟着我立即出發。目標夏邑城下。”

“統領,恐怕下面承受不住啊。”王進才說道:“是不是緩一緩。”

“緩不得。”張軒搖搖頭說道:“慢上一步,情況就不同了,即便是內外夾攻未必能立即攻破長圍。我軍兵力太過單薄,不與小袁營連成一氣,我實在是不放心啊。”

張軒都說到這種地步了,王進才也不好在說什麼了,反而大聲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保定營一定不會拖後腿的。”

“不過諸位也放心,只要與小袁營匯合之後,我們就能休息一兩日,剩下的交給小袁營就行了。”張軒說道。

就在張軒帶領近萬人馬立即出發追隨楊繩祖所部留下的痕跡,向東而去的時候,楊繩祖與劉澤清之間的戰鬥再次爆發出來。

只是勇氣這東西,一旦丟失,再次撿起來並不容易,士氣更是如此,故而劉澤清根本就沒有怎麼招架,不過片刻,就演變成一場追逐之戰,劉澤清丟盔棄甲,不管身邊的衆將領,自顧自的逃命。

一口氣跑出了好幾十裡,看見了官軍軍營頓時大喜過望,這才發現,身邊跟隨的將士不超過千騎,一時間心中大痛,欲哭無淚,他並不傷心麾下的將士損失,但是打瞭如此敗仗,靠山又不成了。該怎麼過馬士英這一關啊。

周延儒執政以來,一點也沒有改變天下局勢,東虜與流寇內外夾擊,甚至李自成還在襄陽建制稱帝,更是讓深宮之中那一位心中鬱結,大怒頻頻。對周延儒的態度與之前大大不同。

再也沒有當初“朕以天下聽先生。”的態度。

對朝政黨爭高手來說,這分明是敲響了周延儒的喪鐘,周延儒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再不得聖眷,下場可想而知,崇禎年間有太多這樣的先例了。這樣一來周延儒雖然還沒有下位,但已然搖搖欲墜了。

靠山沒有了,劉澤清的依仗就是麾下這數萬人馬,此刻這數萬人馬一朝喪盡,劉澤清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這不,剛剛叫開營門,還沒有片刻,馬士英就立即招他議事。

劉澤清即便知道大事不妙,但也只能走過長長的甬道來到南營拜見馬士英。

一見馬士英,劉澤清就膝行上前,說道:“末將喪師辱國,罪莫大焉。罪該萬死,只是有下情容秉。”

“什麼下情?”馬士英的臉色難看之極,陰沉的好像要滴出水來,他冷冷的看着劉澤清,殺了劉澤清的心都有了。

“什麼下情?”劉澤清此刻心中也在苦苦思索,忽然心中一亮想起了藉口說道:“馬大人,這一次不僅僅是張軒所部,其中藏有曹營精銳馬隊,這一件事情都被我們忽略了,末將就是措不及防之下,被曹營馬隊衝破陣腳,纔有此敗的。”

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七章 軸承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章 家事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章 軸承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六章 蕭縣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十六章 決戰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
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七章 軸承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章 家事第三章 搶飯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章 軸承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六章 蕭縣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十六章 決戰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五章 猛鎮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