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

西京的出現是一個偶然。

如果不是形勢所逼,羅汝纔不得不在武昌登基的。纔給了武昌城西京的名頭。

但是武昌城與西京這個名字,並不是太符合的。

對於羅玉龍來說,曹營所有的財政開支都在他眼皮底下過一遍,他雖然細節上不是太清楚,但是大體上財政依舊很緊張的狀態一點都沒有改變,故此西京很多建築都是因陋就簡。

比如皇宮,西京的皇宮就是楚王府,不過是換了一個招牌罷了。

其他作爲京師的附屬建築,比如天壇什麼的 ,只是修建了一些,用來登基。大部分都沒有。從某種意義上,武昌不能做到副首都的職能,不過是有一個名頭而已,他擔任的還是湖廣省會的職能。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武昌西京的名頭也就會撤掉,就好像是明初有一段時間,北京不是指現在的北京,而是開封府一樣。

羅玉龍很清楚他的根基在南京,在江南。故此他在武昌待了一個多月之後,就順流之下,扶棺東去。回到真正的首都:“南京。”

隨着羅玉龍走的人數並不少。

最少有二十萬大軍。

這二十大軍,一部分是原來南京的駐軍,被羅玉龍帶過來的,這個時候帶回去也是自然。有一部分是跟隨羅汝才西征的士卒。羅玉龍自然不肯讓這些兵權旁落了。

楊承祖第一個被明升暗降,升任樞密院副使,主持樞密院事務。用以組建樞密院。翻譯現在的官銜,就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樞密使的職位暫時空缺,也就是說楊承祖統領大夏所有的兵馬,甚至是張軒名義上的上司。

不過,楊承祖也付出了代價,楊承祖的本部人馬,被分割在數處。雖然沒有在人事做多大的調整,但是爲了準確描述楊承祖的勢力,只能說楊承祖是軍中一個山頭,而不是割據的軍閥了。

這就是羅玉龍的目的所在。

當然這二十萬大軍,也不是所有軍隊都會在南京駐紮的,也會分配到各個戰場,比如江北,李汝桂之死,江北的一些軍隊羣龍無首,羅玉龍決定派王龍擔任江北將軍,管轄長江以北,鳳陽,淮安以南軍隊,也就是爲南京北方屏障,陷入羅玉龍對高傑也不是多放心的。

只是江北距離南京在咫尺之間,江北軍也被納入禁軍序列,受樞密院直接指揮。

張軒所謂西京留守所管轄的軍隊其實也不多,所謂總督湖廣,江西軍務,但是實際上,江西軍務在張應元手中,張軒掛上這個頭銜,不過是好與張應元打交道而已。

湖廣北方一些府縣,被劃到了襄陽鎮之中。

張軒西京留守的官階雖然在高鬥樞之上,但是卻不能完全壓制住高鬥樞,張軒只能比高鬥樞高半截而已。在張軒設計的樞密院章程之中,邊鎮都是直接向樞密院負責的。

張軒的總督,只能在襄陽鎮求援的時候派出援軍,或者在襄陽危機的時候,在襄陽主持大局。

至於張軒本部人馬,其實也不過五六萬之多。不過大多是張軒老班底。主要對手就是南明而已。

其實之所以,也是張軒在設計樞密院制度時候,所制定的一個潛規則,一個邊鎮最好不要有十萬以上常備軍。

無他,很多人覺得十萬這個數字並不太大,但是實際上,十萬人已經很大的戰略集團了,即便將來大夏一統天下,估計也要將所有軍隊限制在百萬以內,更不要說現在了,大夏將近五分之一,或者六分之一的兵力在一個人的手中,會引起權力失衡。

張軒的西京留守,其實也就是一個邊鎮,不過是名義上好聽一點而已。

所以張軒的軍力被嚴格的限制,五六萬的西京軍,與張應元的南昌鎮,加起來有小十萬人,對付南明。攻或許有些不足,但是把守卻是搓搓有餘了。

臨走之時,羅玉龍最後一次召見張軒,說道:“憑之,西方之事,朕交給你了。”

張軒說道:“請陛下放心,臣定然整兵集谷,待明年春天,大兵南下,掃蕩羣醜,爲大夏拿下南方之地。”

羅玉龍說道:“明年,你就是朕的徵南大將軍,朕會派羅岱帶兵來助一臂之力,南昌鎮也是會是你的臂助,朕能給你的都會給你,周輔臣的水師,從今天開始,每一個月,都是十艘戰船入列,明年朕會讓你有絕對水上優勢。湖廣今日的所有賦稅,分文不用向南京解遞,全部留做明年之用。”

“憑之,還要什麼?”

張軒默默一算,明年南征的時候,張軒能統兵十幾萬之多。在明末湖廣一直是產糧地,一年糧食產糧在數百萬石之多,可以說是湖廣熟天下足,這個時代的湖廣是湖北與湖南的合稱,張軒能截留的一年賦稅,再加上用銀子採購,大概有幾十萬石糧食,到時候在因糧於敵,足夠支撐大軍南征了。

“臣只是擔心,東虜會無動於衷嗎?”張軒說道。

凡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大夏這邊大舉用兵,根本不可能保密。清軍不可能沒有舉動。清軍的舉動會是什麼?南明當初同阿濟格簽訂的盟約還在。會不會大舉發兵營救南明。

或許不會,但是張軒不得不這樣想。

羅玉龍說道:“你放心,襄陽鎮,淮西鎮,淮東鎮三鎮數十萬人馬,再加上朕的禁軍,決計會讓清軍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是如此的話,你得到的支援也就不會太多了。”

一想到這裡,羅玉龍的神經微微有些興奮。

他很早就想打一仗了,看看清軍的成色如何。

作爲皇帝,羅玉龍不能說不合格。他很清楚的判斷出,清軍恐怕纔是今後大夏的大敵,無論是明朝,還是張獻忠的大西都不足爲慮。他雖然已經得到了很多關於清軍的情報,但是作爲一個將軍。

羅玉龍還是喜歡親自丈量一下自己最大的對手。

羅玉龍都說到這份上了,張軒還能說什麼,張軒正色說道:“臣保證武興三年之前,湖廣一省定然在大夏手中。”

而今是武興元年,武興三年,也就是後年。

羅玉龍叮囑過張軒之後,就準備登船離開,如今整支船隊都準備好了,就等羅玉龍的御駕了。而這個時候襄陽的急報到了,羅玉龍只是輕輕瞄了一眼,就遞給了張軒說道:“這件事是你西京留守的事了。”

張軒接過來,不敢立即打開看,而是與羅玉嬌一起目送羅玉龍上船隻後,數百輛船隻,無數帆影,幾乎有遮天蔽日之感。長江水道之上,幾乎所有的民船都被打了招呼,今日不得出航。

羅玉龍一動,幾乎將整個長江都堵塞了。

無論是運兵船,還是文官座船。匯成一道滾滾洪流向東而去,張軒一眼看不到頭,心中猛地升出一個念頭,暗道:“帝王之威一至於斯。”

船隊並非從這個一個碼頭出發,可以說武昌附近州縣所有碼頭幾乎都徵用了,這裡出發的僅僅羅玉龍的龍船,再加上各級文官將領的座船,再加上護衛,還有羅汝才的靈柩等等。可以說是一個移動的大夏朝廷。

其他船隻在別的碼頭出發。

張軒知道要等道千帆過盡恐怕要過一陣子。他打開手中急報,雖然僅僅是輕輕一瞄,心頭忽然生出了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這種沒有原因的感覺,可以稱爲直覺。

張軒直覺的感受到,局勢會向自己不想要的方向發展。

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二章 作坊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章 立威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章 萬石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十四章 拷餉
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二章 作坊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章 立威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章 萬石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十四章 拷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