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

張軒之前對秦淮八豔其實沒有什麼想法。不過是口頭一提,只是卻沒有想到這個後果。讓他又幾分苦笑不得,偷看董小宛兩眼,正色說道:“請董小姐放心,這只是一場誤會,今日暫且休息一夜,明天一早,我就送你回去。”

“如果將軍看不上妾身。”董小宛語氣平淡,說道:“該請將軍殺了妾身,不要將妾身送回去。”

“爲何?”張軒又些不明白的問道。

“你們男人都是一個樣子,我在這裡過了夜,就算是之前有千好萬好,今日之後,也不過是破鞋一雙。回去之後,讓冒郎如何安置我,即便冒郎對我如初,我又怎麼忍心以區區賤娶讓冒郎爲難。如果將軍不想動手,只需一句話,董小宛自己了斷。”董小宛說道。

“那你爲什麼不現在就死?”賀虎頭說道。

“爲人姬妾,生死也不得自由。”董小宛淡淡說道:“張將軍應該知道的。”

的確如此,張軒只需一想,就明白了。

如果董小宛今日死在這裡,在外人看來,定然是大大得罪了張軒,冒家恐怕逃不過張軒的怒火。

董小宛心有掛念,即便是想死,也不可得。

張軒聽賀虎頭這般說話,眉頭一皺,說道:“虎頭,你說什麼的。怎麼能隨隨便便逼人去死?”

賀虎頭答非所問說道:“姐夫,你放心吧,姐姐來之前,已經交代過了,你身邊有一兩女子,不用給她彙報的。”

張軒心中暗笑,他雖然尊重羅玉嬌,但也不是懼內之人。他已經適應這個時間很多事情,他也知道,即便今日將董小宛留下來,哪怕是羅汝才知道了,也不會怪罪他的。他也不是害怕羅玉嬌纔不納董小宛,而是覺得,他即便真要納妾,也要想給羅玉嬌通報一聲。

這是對妻子最即便的尊重,再者。董小宛這樣淒冷如玉石雕成的美人,張軒一看都有一種負罪之感,似乎自己成爲了欺男霸女之人了,一想到這裡興致也就散了。

那裡還有心與之同牀共枕。

張軒微微一嘆說道:“今日你就留在這裡吧。”

隨即拉着賀虎頭離開了這裡。並僕役照顧好董小宛。

董小宛看張軒走了之後,心中的勇氣好像一剎那的散盡了。跌做在牀頭之上,略帶溼氣的都發垂了下來,她從枕頭之下,拿出一個剪刀,用剪刀對準自己的脖子,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不了手。“啪”一聲甩在地面之上。心中默唸:“冒郎,冒郎。”

如此再三,卻不敢宣之以口,唯恐被人聽去了。爲冒闢疆惹來禍端。

只是董小宛用數年的時間,讓自己愛上冒闢疆,董小宛的身子,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一個物件,可以隨時送人,但是已經刻在心頭的感情,卻如何能輕易的改變的?

“姐夫。”賀虎頭說道:“這姐姐好美,你如果不要的話,送我如何?”

似乎賀一龍離開的時間長了,賀虎頭也漸漸的從悲傷之中緩過勁了,又帶出他這個年紀的調皮勁。

“去。”張軒下意識說道:“怎麼隨便送人嗎?”

賀虎頭帶着壞笑說道:“我知道了,不和姐夫搶便是了。”說完之後,就跑遠了。

張軒目送賀虎頭離開,心中恍然一動,暗道:“所謂我見猶憐,何況老奴?我見董小宛也是如此吧。”

其實董小宛固然漂亮,但是張軒在後世並不是沒有見過美人,當然都是網絡還是電視上面的,而董小宛最動人的,卻是那一股柔弱,哀傷,婉約的氣質。

讓張軒猛地生出一絲憐意,讓他想起了唐縣的小郡主。

一股落寞的清洗涌上張軒的心頭,他暗道:“算了,多她一口飯吃,也不多,將來讓玉嬌處置吧。”

張軒順手找了一間房間。令僕役點了燈,收拾一下,就準備睡下,卻見桌子之上,又一副字,張軒持燈一看,卻見上面寫道:“天下常懸唐日月,海中莫持漢金湯。”

這一副字,筆力雄渾,是顏體。

如果之前讓張軒欣賞,張軒根本欣賞不來。而在古代這數年,毛筆字不能說練出來了。但至少能寫了。對一些字畫也稍稍有品鑑之能。

這十四個大字,其中悲憤之氣,躍然而出。再加上其中詞句,無論漢唐,其實都說得是大明。上聯暗表日月常懸大明天下,流寇雖然有一時之能,但將來必將敗退。而後面卻又對太祖皇帝留下的金湯城池,卻不足以依靠,值得依靠的是什麼?是人心。

語有盡,而意未絕。

張軒忍不住擊節道:“好句子。”

再看落款,卻是李東君。

心中暗道:“卻知道這李東君是誰?”

張軒暗自記在心中,雖然詩文不過是小道而已,但是看着詩文上的功力,再張軒身邊當一個侍從文臣卻是不錯的。他正缺這樣的人了。

隨着曹營正規化的推進,張軒又很多命令,告示要發佈,雖然現在都是張素代勞的。但是張軒也不能一直將張素留在身邊,總要放出去的,張軒暗暗就這一件事情放在心上。

第二日忙碌之餘,又想起這一件事情,找來揚州府衙之中的老人問起來,李東君是誰?

隨即有人說道:“就是臨淮侯家的李昇少爺,他字東君。”

一提李昇,張軒有些印象說道:“可是當日出使城外之人?”

“正是。”

“如今何在。”張軒問道。

“上了城就沒有下來。”

張軒又將曹宗瑜請過來問問,但也沒有消息,只是說官軍戰死的屍首,一起在蜀崗之上埋了,現在也尋之不得了。

張軒心中一嘆,不再追問了,只是吩咐讓鄭廉將那一副字收好。

想來今後,再也見不到風華正茂的李東君了。

越是如此,張軒就越發厭惡殺戮。只覺得自己的雙手,早已洗不乾淨了。但是殺人,與被人殺之間,張軒根本無從選擇了,死自己,與死別人之間,張軒只能選擇死別人。

哪怕對方是一個好人。

張軒留給自己的只有微微一嘆而已。

張軒在揚州整頓兵馬,控制揚州城,又想辦法封鎖運河,阻礙從淮安的援軍南下,收攏各地府縣,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忙得不輕,畢竟揚州府,並不是鳳陽府。

鳳陽府是可要,可不要,但是揚州府,卻是萬萬不能有失。

無他,守江先守淮。立足江南的政權,最下下之策,那是將長江依爲天險,最後是將戰線推到了淮河之北,在張軒看來最次也要保障長江北岸的所有府縣在自己手中。

所以鳳陽府如果力有不得,可以放棄,但是揚州府卻是萬萬不能放棄的。

這不僅僅是張軒一個人的意思,羅汝才與張質等人都是這個意思。

就在張軒忙碌的時候,一封書信已經飛奔江浦曹營的大營之中,。

長江之北,從揚州到和州,這數百里江岸都已經成爲曹營的實際控制範圍了,曹營的快馬往來無阻,一兩日之內,就到了江浦大營之中。

這已經不是張軒第一次彙報情況了,距離的又不是多遠,張軒充分體會早請示晚彙報的原則,揚州城的情況幾乎是一日一報。

羅汝才斜靠在虎皮座椅之上,身子越發覺得瘦小起來了。臉上的病容不做掩飾的話,一眼就能看出來,他看了張軒的書信,輕輕一笑說道:“去去百萬兩銀子,還問什麼,張先生,你來謝信告訴張軒,這銀子都賞他了。”

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五章 鐵模?
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十章 裝備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五章 鐵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