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叔侄

胡澹深吸一口氣,說道:“胡以寧是家叔,家叔對抗天兵,罪大惡極,還請大人看在我區區薄計之上,饒過家叔。”

張軒一聽,頓時大笑說道:“原來先生也是家學淵源,胡將軍雖然不願爲我所用,但我也沒有怎麼對他,不過是以客禮相待而已。即便沒有先生,我也不會苛責胡將軍的。更何況有先生,就與我曹營是一家人了。”

“來人。”張軒說道:“帶胡先生去見胡將軍。”

“是。”外面有人說道。

胡澹心中鬆了一口氣,又着急見胡以寧,行了一禮,就匆匆而去了。

張軒所說的,並沒有隱瞞。

不管怎麼說,胡以寧都是主動投降的,即便看這一件事情之上,張軒就不會對胡以寧如何,如果對胡以寧太過苛刻,今後誰還會投降曹營,甚至胡澹即便沒有來,張軒也會派人去南昌取胡以寧的家眷。

等胡以寧的家眷來了之後,張軒恐怕就會大加宣揚。

一定會讓胡以寧爲他所用,當時他僅僅是爲了豎立一個典型。甚至將來對胡以寧準備提拔重用,就是爲了引明軍紛紛來投。

而如今胡澹來了,簡直是意外之喜。

在胡澹走之後,張軒心思未定,他在地圖之上,細細的推算了一番,在邏輯之上,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不知道,湖口當地的土質如何,工程難度如何等等。

這些都是張軒盲區。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將曹將軍,姚先生請過來。”

他決定找人蔘議一下。

就在這個時候。

胡澹也見到了胡以寧。

此刻的胡以寧正在寫字,卻見一張宣紙之上,上面寫道:“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二叔。”胡澹見胡以寧忍不住叫道。

胡以寧擡起頭來,一看是胡澹,大吃一驚,說道:“你,你怎麼來了?是張軒將你抓過來的?”

一時間他心中起伏不定,有幾分語無倫次,說道:“這-----”

胡以寧對他這個侄子還是瞭解的,他身陷張軒軍中,卻並不擔心。無他,他覺得有在侄子在,能使得胡家家風不墜。但是如今胡澹也過來,頓時讓胡以寧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的感覺。

“二叔,放心,是我自己來的。”胡澹說道:“這一段時間張將軍待你可好?”

其實胡澹一見胡以寧,就是知道張軒待胡以寧不錯。

胡以寧雖然在氣色之上,有一點點陰鬱。看其他狀況,還是相當不錯的。

胡以寧卻沒有被胡澹的話,岔開注意力,他敏感的感受到一點不對勁,說道:“你來幹什麼?張軒怎麼會讓你來這裡?說---”

胡澹深吸一口氣,將自己對張軒所說的話,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他知道瞞不過胡以寧,他也沒有想過瞞胡以寧。

胡澹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了。

胡以寧聽了之後,一時間沉默了。只能聽見他沉重的呼吸之聲,好一陣子纔開口,說道:“好,好,好,這麼多年來,我還不知道明臺你有如此大才。只是今日卻爲賊人所用,你對得你我死去大哥,對得起你爹嗎?”

胡澹說道:“小侄父母早逝,全靠叔父拉扯帶大。我如果將叔父置於險境而不理會,焉可爲人?”

“寧願我死,也只要你將胡家支持下去。”胡以寧厲聲說道。

“如何說到胡家。”胡澹說道:“那麼小侄就有話說。”

“叔父說今天才知道我有此大才。難道是小侄有意隱瞞叔父?”胡澹苦笑一聲,說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小侄也不是視功名利祿爲糞土之輩,也曾想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只是小侄徒有賣貨之心,卻沒有識貨之人,再者小侄遠處不說,單單是南昌左近,武將與文官之間矛盾重重,遼國公與馬公,何公之間,只是形勢所迫而已。今日一戰即便大勝,擊敗曹營,待曹營敗退之時,恐怕就是禍起蕭牆之時。”

“即便是南昌之中,萬大人固然是能臣,但卻非正人,楊大人之難,未必沒有萬大人的心意。”胡澹說道。

“住口。”胡以寧說道。

他不允許胡澹玷污萬元吉。

胡以寧以南昌一諸生,因萬元吉引爲知兵。故而得掌南昌僅存的精兵,知遇之恩,胡以寧覺得無以爲報。他說道:“萬大人決計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他想假手於我,豈不是更方便?這樣的話,不必再說了。”

“是。”胡澹說道。

胡澹口中卻有幾分不以爲然。也許胡澹凡是會多想一點,故而。故而他不會輕易相信一個人,他向來喜歡從結果倒推過程,他看得分明這一次東征,雖然失敗,但是萬元吉先得一個大度的名分,後得一個南昌城中的士紳領袖之死----這對萬元吉來說,或許也是一個好消息。

只是這些陰私的想法,即便在叔父面前也不好多說。

胡以寧冷笑說道:“難道賊人就是識貨之人。”

胡澹一時間臉色有些悵然,說道:“小侄本沒有這樣想,已經散盡家財,又在饒州府朋友借了不少,共有兩萬兩銀票,想要打通關係,不過,一張銀票都沒用出去。那張軒一聽有士子拜訪,僅僅讓我等了半個時辰,就請我進去。”

“我與他交談三言兩語,他根本沒有提銀子的事,就請教我當前形勢。我不敢怠慢,只好說了。”

“那張軒一聽,立即稱我爲先生,我所有要求一併應許,剛剛來的時候,引路的人也說,叔父從今天開始就自由,這裡還是叔父的住處,不管不管府內府外,城內城外,哪怕叔父要回南昌,也不會有人阻攔的。”

一時間胡以寧的臉色,也有一些不好看。

拜訪任何大明官員, 你進門不塞給紅包。那是不可能的。你即便是與這個大明官員很熟悉,但是該給下人的打點,也要有,這是規矩?否則將來你將人得罪死了,還不知道是怎麼死了。

而張軒身邊根本但從的長隨,擔任門房的,都是張軒的親衛。

шшш▪ тTk дn▪ C〇

他們在當任張軒親衛的時候,也會受到培訓,一些底層軍官的培訓。在張軒身邊當一段時間親衛,就能外放出一個百戶左右的小官。

不要看這官小,對很多底層百姓來說,那已經是祖上數輩沒有當過的大官。

故而,他們很珍惜這個機會。再加上張軒對別的軍隊不好,對身邊的親兵待遇一等一的好,以至於很多老卒都不願意下去當軍官了。他們自有前程,不在乎一點零零碎碎的好處。

故而凡事公事公辦。

公事公辦,或許有些官僚主義,但是武昌小朝廷,根本是求公事公辦而不可得。

即便是這一點點,胡澹就感受到其中差距。越發不看好武昌小朝廷的局勢。

胡以寧心中暗道:“你都來這裡了,我還回武昌幹什麼?”

胡澹到了饒州,也讓胡以寧心思大爲動搖。他本身也沒有爲大明死節的心思,之前的心思,也不過是還鄉爲民,學陶淵明而已。而胡澹已經決定下注曹營了,胡以寧很不放心。暗道:“我再看一段時間,免得明臺,做事毛糙。惹怒了賊人。我也可以代爲緩和一下。”

胡以寧冷哼一聲,說道:“你自己選的路,好自爲之。我也管不了你了。你走吧。”

“叔父?”胡澹話音未落。胡澹就被正胡以寧趕走了。

胡以寧回來之後,看到案几之上,還沒有寫完的字,一把收起來,隨即寫道:白與天下之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章 匠作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十三章 老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
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章 匠作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十三章 老營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