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

張軒不可能在襄陽久留。

在他離開襄陽之後,襄陽的士氣依舊低沉之極。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

張軒想來,這一段時間沒有戰事。讓他們好好休整一段時間,也是不錯的。畢竟不管發生來了什麼事情,時間是抹平任何傷口的良藥。

隨即張軒棄馬乘船。

匆匆數日之間,就來到武昌城碼頭。

張軒立即打發鄭廉去打聽消息,隨即整理一下衣服,準備去見羅玉龍與羅汝才。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賀虎頭爲報殺父之仇,當庭約李自成生死決鬥。

張軒聽了這個消息之後,心中一動,立即明白這是羅玉龍要殺李自成,不過是假手於賀虎頭,至於情況如何,張軒一時間看不清楚。隨即他連忙去了楚王宮之中,看看什麼情況。

此刻的楚王宮之中,定然是事情發生之地。只要在這裡,張軒才能看清楚整個形勢如何。

張軒來到楚王宮之前,首先看見的就是羅玉嬌。

張軒看羅玉嬌身子似乎微微有些發胖,一時間也沒有多在意,一把握住羅玉嬌的手說道:“情況怎麼樣了?”

“就這一兩日了。”羅汝纔對張軒說道。語氣之中帶着止不住的傷感有感覺。

此刻的羅汝才根本不清醒了,沉睡在牀角落之中,如果不是胸口還有微微的起伏,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巨屍體。張軒根本不忍心細看,隨即與見了羅玉龍。將北方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羅玉龍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今後數年清軍與我等大體上應該沒有什麼戰事。要不要與清廷議和。”

張軒一聽道立即說道:“漢賊不良立,夏清之間,終究有一場大戰的,清軍之所以不南下,實際上沒有那個能力。並非想與平分天下。縱然殿下與清廷達成協議,說撕毀的東西嗎,決計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和議根本沒有什麼作用,反而讓下面人心紛雜。弊大於利。”

羅玉龍點點頭說道:“該是鄭國公所言極是。”

張軒趁機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說道:“殿下,虎頭要與闖王生死決鬥?此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張軒也猜不出來幾分,不過還是想聽羅玉龍說。

羅玉龍說道:“這其實並不是我的意思,而是爹的意思。你是不是擔心虎頭,不過,你放心,這一戰沒有絲毫的懸念。”

張軒心中一動,暗道:“莫非這一戰之中,做了什麼手腳?”

到底是什麼手腳,張軒一時間還想並不明白。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

因爲賀虎頭與李自成的決鬥要開始了。

這個時候,張軒才聽到完整的情況。首先是羅玉龍延請襄陽之戰的功臣,其中李自成與賀虎頭都在其中。賀虎頭酒至半酣,說起殺父之仇,當即跪倒在地,要求誅殺李自成。

羅玉龍表現出左右爲難之像,最後拍板決定,兩人私人恩怨,私人瞭解,讓他們單人決鬥,勝聲敗死。

而此刻,正是兩人登場的時候。

張軒首先看到的就是賀虎頭。

賀虎頭看上雖然有些稚嫩,但已經完成長開了,任誰都要說一句,好大漢。

而此刻賀虎頭一身白衣,有如孝衣一般,而盔甲兵刃什麼都藏在白衣內部了。

而這個時候,李自成還沒有來。賀虎頭默默站立,心中默默的祈禱道:“爹,你在天有靈,就保佑孩兒,保佑孩兒能手刃仇人。”

就在不遠處的一個小房間之中,高氏最後給李自成整理衣服。李自成身上的衣服還是一身舊衣,時光在這件衣服之上,不知道流淌了多少個年頭。看上去很多地方都已經被洗的發白,看上去有年頭了。

高氏說道:“大王,能不去嗎?”

李自成哈哈一笑,說道:“我自己做些的事情,我自己要承擔起來。況且這一件事情,不是羅玉龍的心思,而是曹操的心思,曹操要去了,臨死之前,不殺了我,他不安心。所以我能躲過今日,卻躲不過明天,終究有這麼一天的。我也就不花費那個心思了。”

“記住告訴過兒,不許爲我報仇,這不過是義軍內部的事情,他只需好好的活下來,好好的活下來便是了。”

高氏聽了,再也忍不住了,說道:“我去找玉嬌,讓她說情。”

“不用了,如此大事,羅玉龍都不能左右,羅玉嬌又能做些什麼?”

“侯爺。”這個時候有人在外面喊道:“時間到了。”

李自成說道:“我就來了。”

隨即大步流星的走了出來。不過片刻,兩人對峙在一片校場之內。

這片校場並不是太大的,不過是楚王宮之中侍衛訓練的地方而已。

此刻也沒有多少人過來。

不過來的,都是位高權重之人,雖然僅僅是幾十個,卻代表了整個大夏的權力中心。

賀虎頭見李自成來了,深吸一口一起,說道:“李自成,你可想的到今天?”

李自成說道:“我行軍打仗,幾十年,什麼事情沒有見過,你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有什麼想不想的。想殺我,就過來,今日我倒要看看,你有你爹幾分本事。”

“好。既然如此。”賀虎頭猛地擡起頭,眼睛對準了李自成說道:“那就開始吧。”

賀虎頭緩緩的拔刀,通過一個簡簡單單的拔刀動作,將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彙集在一起了,有一種氣勢如虹的感覺。

而李自成自然也不懼怕他。

李自成已經很少上戰場了,但是如今這年齡,還是李自成的體力還沒有到消退的時候。

故而,兩人雙刀一碰,一流火光從兩人的刀鋒崩了出來。一瞬間兩人叮叮噹噹的打了起來。

一個年輕力壯,氣勢洶洶。而另一個雖然年紀大了一些,但是老而彌堅。

一時間,雙方戰鬥如火如荼,張軒也看不出來,誰佔據上風一些。

張軒有些擔心的問羅玉龍說道:“這樣一來,虎頭真能殺了闖將嗎?”

羅玉龍微微一笑,給張軒輕輕一指,說道:“看那個方向。”

張軒順着羅玉龍所指的方向看過去,卻看見好幾個人,已經將箭撘在弓弦之上了。“

張軒立即知道,這一場戰鬥,其實都在羅玉龍的掌控之下,如果賀虎頭真得落到下風的時候,說不得羅玉龍就會下令射箭。

只是這樣一來,名聲並不是多好聽罷了。

而且這裡人也很少,留下的也都是夏軍的高層。也統一口徑也容易的緊。

如果不是襄陽城中,還有數萬闖營殘部,而且這些人在之前的襄陽之戰中,還立下不功勞。

正是爲了他們,所以李自成之死,要有一個體面的說法。否則真當羅汝纔不會殺人,羅玉龍不會殺人啊。

只是當張軒安心幾分的時候。賀虎頭與李自成的交戰之中局勢突變。

賀虎頭固然氣勢洶洶,從賀一龍死後。就勤學苦練,也參加過數場戰鬥。

從一個半大孩子,長成了一個男子漢。

但是比起李自成數十年戰場廝殺的經驗,卻差得太遠了。

其實李自成一直在觀察暗中的神箭手,與賀虎頭的廝殺僅僅佔據了他一半的精力而已。

縱然落魄如此。縱然窮途末路。但是李自成心中有一股傲氣在。

虎死不倒架。

他縱然今日必死,也不可以死在區區一毛頭孩子手中。李自成手中長刀一撇,手腕一轉,一刀斬在賀虎頭長刀之上。

賀虎頭被長刀被硬生生的劈開。李自成的長刀順勢兜向賀虎頭。

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章 收兵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
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章 收兵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