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

第九十九章收拾殘局二

所謂賞不逾時,既然立了功勞,就要快速犒賞,否則軍中恐怕都等不起了。

不過,很多將領一聽,臉色更加苦了。

先後順序很重要。順序不同,所代表的意思,就截然不同。如果先處罰,還能有將功補過的可能,但是想將犒賞發下去,到時候處罰下來的時候,恐怕就不是那塊好求情了。

不管他們怎麼想,張軒的決定不會改變了。

隨即鄭廉將犒賞先發下去,一口氣賞賜全軍上下十幾萬兩銀子。如果不是按這個時代的慣例,長沙城中的士紳會狠狠出一筆錢來勞軍,張軒也砸不出這麼大的手筆?

什麼?你說,城中士紳不掏錢怎麼辦?他們就會知道,慣例之所以是慣例,是有存在的依據的。

每個士卒最少能領到一兩銀子的犒賞,上面的將領依次增多。不過相對來說,他們領的銀子並不多,他們還有另外的賞賜,就是官位與爵位的提升,不過,這個權力在樞密院。

最少要上報朝廷之後,才能提拔。

就要等一陣子了。

賞賜完畢之後,就是該下刀子的時候了。

張軒的語氣變冷,似乎一時間連火把都變得搖曳起來了,張軒淡淡說道:“不管是誰,再入我南征軍的時候,我都說過,服從軍令,該給你們的一樣不少,榮華富貴,封妻廕子,開國功臣。這些只能你們能做到,我決計會給你爭取的,更不要說銀子,如果爲了幾兩銀子,就被馬尿糊了眼睛,就不要怪我言之不預了。”

“馬光玉。”張軒語氣一沉,說道:“你可知罪。”

馬光玉心中暗暗叫苦,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末將御下不嚴,還請大將軍治罪。”

從南城進入長沙城的降軍最多,而且出現了讓許都必須動刀子才能鎮壓的亂子。讓許都一口氣斬殺數百人的事情,就是在南城發生的。很多人都是馬光玉的部下。甚至聚集對抗許都的,也是回回。

張軒不找馬光玉找誰。

馬光玉心中暗暗鬱悶,他恨死那些不知道天高低厚的同族。他們自己找死不算,還將自己給牽扯進去了。他馬光玉可是想在夏朝之中好好混的,萬萬沒有脫離大夏的想法。

張軒說道:“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張軒心中未必沒有重重處置馬光玉的想法,不過一來馬光玉最多不過失察之罪,罪不至死,再者馬光玉是忠貞營之中第一個投降夏軍的將領,不說別的,單單高一功那邊,張軒就不能對馬光玉下重手。

“念你初犯,杖責六十,拉下去立即行刑。”

щшш •тTk Λn •C〇

張軒的話音剛落,立即有人大聲說道:“是。”

兩三個大漢,將高一功給硬生生的拉了下去,掄起軍棍就一五一十打了起來,可是一點都沒有作假,不過馬光玉雖然不是什麼猛將,但也是軍中出身,身子骨結實的很。

一口氣捱了六十棍之後,只覺得後背都痛楚的麻木了。腿輕輕一動,就好像是有無數根細針紮在屁股之上,痛楚難當。

不過,即便如此,馬光玉依舊硬挺着傷勢,一步步的走了過來,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多謝大將軍寬宏大量。”

張軒看到似乎有什麼液體,從馬光玉的膝蓋下面迅速的蔓延開來。應該是血。

碗口粗的軍棍,六十棍下去,馬光玉能堅持下來。可見他的身子骨還算不錯。

“你下去養傷吧。”張軒說道。

馬光玉心中鬆了一口氣,不敢多說一個字,立即被左右攙扶下去。

對上層將領,高舉輕放,但是對下層是士卒,張軒可就一點情面都不講了,正要殺上一批人立威。

張軒一揮手,鄭廉立即拿出名單開始唸了。

營官以下,百戶以上,一口氣拿下幾十個軍官。

還有一些軍官根本沒有運氣站在這裡,在大街之上,就已經被就地處決了。

鄭廉每念一個名字,就有兩個侍衛上前,將他重重的按在地面之上。不過片刻,就有黑壓壓一片。

鄭廉語氣微微一頓,似乎對他所念的文書也有一些吃驚,說道:“以上將領,就地處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同一時間開始喧譁了,一個個說什麼都有。

“大將軍,我不服,我不服,我不就是殺了兩三人嗎?我今日破城的時候,也爲大將軍出生入死的。大將軍不能卸磨殺驢。”

“大將軍,大事未成,奈何先殺壯士。”

“------”

張軒也不去細聽他們說什麼,而且輕輕的咳嗽一聲,立即有人大聲呼喊,將這些聲音都壓制下去。

張軒上前幾步冷笑一聲,說道:“你的功勞我沒有賞賜嗎?剛剛到手的銀子,就忘記了,功我賞了,過我自然要罰?壯士,區區匹夫之勇,仗着幾分勇力,用來殘害生靈,就自以爲是壯士嗎?”

“這樣的壯士,不要也罷。”

張軒轉過頭,說道:“難道沒有聽到嗎?就地處決。”

“是。”馬三寶答應一聲。隨即一揮手,一陣響亮的慘叫之聲傳來,不過片刻之間,這幾十個就已經身首異處了。

今夜對張軒來說,是一個殺戮之夜,他要處決的並非僅僅這幾十個人,而是因爲這幾十個是軍官而已,故而要他出面處決,更多士卒,已經在秦猛手中,此刻也在處決之中。

大概有千餘人上下,大多都是降軍,被一概處決。

再加上今日城中騷亂的士卒,大概有兩千人上下,被以觸犯軍法處決掉。甚至這個數字並不比天心閣一戰的傷亡人數少上多少。

可以說一軍將驚。

張軒也早已養成了一種氣度,對死在自己身前幾十個人,根本連眼皮都不眨一下,說道:“軍法無情,還望諸位慎思之。”

“我等定然嚴守軍法,不敢殘害百姓。”這些軍官紛紛說道。

張軒說道:“好要嚴格約束下面的人,作爲領兵之人,下面人犯的事情,我都砸在你頭上,別怪我沒有說清楚。”

這些降軍將領暗暗叫苦,甚至有些人心中暗道:“早知道在張軒麾下當差,如此的辛苦,當初我就不投降了。”不過,這僅僅是說說而已,南征軍數次擊敗明軍,明軍降軍對張軒舊部,其實有一種畏懼心理。

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張軒看着這些人,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相信,經過他這一晚上的矯枉過正,想來即便是降軍的軍紀也大有長進,不敢說秋毫不犯,但是想來不敢做什麼殺人放火的勾當了

很多小偷小摸。站些小便宜的事情,張軒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只能將來再說。

不過,殺人是一個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將殺人的後遺症給解決掉,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張軒用殘酷的,矯枉過正般的殺戮,給數萬降軍深深上了一課。但是也留下很深的後遺症。

人畢竟是社會生物,他死了,親朋好友都在。本來張軒本部人馬與降軍之間,隔閡就不淺,再加上今日之事,隔閡就更加深了。一時間不好化解。

張軒心中越發明白一件事情,打下長沙之後。小型的戰事,或許還可以有,比如攻打一個縣城等戰事,而真正入長沙城下大戰,張軒是打不起了,必須修整一段時間了。

而張軒想在長沙修整,就必須解決一個問題。

那就是高一功的問題。

“高一功。”張軒負手而立,心中默默咀嚼着三個字。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
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章 高鬥樞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章 收兵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