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

第八十九章 暗道

秦猛一路快馬加鞭來到了長沙城南大營之中。將南邊的情況,告訴了張軒。

張軒心中大定,雖然秦猛還沒有說明張應元與何騰蛟之間的勝負如何。但是在張軒看來,不管是勝負如何,這一段時間之內,長沙城都沒有援軍了。既然如此攻打的長沙城的日子就要卻確定下來。

張軒立即調兵遣將,將大量的火炮從水師上借調過來。

這似乎已經形成了慣例,凡是用到火炮的時候,從水師調用,連周輔臣也都習慣了。

接近百餘門火炮,雖然因爲要上船的緣故。比清軍的紅夷大炮的稍遜一些。但是用來轟擊長沙城垣也足夠了。

在張軒的命令之下,大隊士卒前移,在距離成爲兩裡左右的地方,形成一個個相對而來有些距離,但是非常密集的小方陣。在嚴密的步陣包圍之下,無數民夫正在勞作。

是要建立起一座炮臺。

以張軒對這個時代的火炮威力的估計,想要攻破長沙城牆,也不是一日兩日。雖然明軍的火炮不足。但也有不少。所以保護好好炮,就是相當重用的,張軒寧肯穩重一點,建立一個個炮臺,設士卒把守,外面再有軍隊警戒。一個炮臺炮手再護衛大抵有百餘人上下。

而且火炮並不是完全陳列在南門之上。

城南僅僅是有一個方向,可以說,凡是張獻忠破壞過的城牆,都有大炮對準。不過相比之下,有輕重緩急,虛虛實實的變化而已。夏軍這樣大舉動作,根本瞞不過人。

隆武對着一切看的清清楚楚的。

但是他無能爲力,當日一戰,大敗虧輸之際,幾乎將滇軍給喪盡,也有趙印選兄弟帶着千餘人馬逃回城中,不過滇軍,滇奇營作爲一個整體編制已經不存在了。

各部元氣大傷,只是堪堪維持而已。爲了彌補缺額。隆武不得不強徵長沙城中百姓登城。

但是臨時徵調的百姓,僅僅能做一些輔助型的工作。而且長沙城牆有十幾里長,十三個城門,最少一兩萬才能站滿,更不要說,如果打起仗了,要迅速增援了。

隆武手中的兵力,不過是堪堪夠用而已。

爲了鼓舞士氣,隆武更是每日金甲戎裝,打着自己的儀仗巡城,讓所有士卒都能看得見他,好鼓舞士氣。

但這並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一日,隆武再次巡城。

他帶着百餘人走在磚石的城牆之上。大片大片的青磚,在風吹雨打之下,磨去了棱角,露出類似於岩石的本色。隆武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甚至與一些士卒說說話,叮囑他們要好生守護城牆,援軍不日即到。

雖然一場大敗,消耗了隆武很多威信。

大明皇帝的名分還是用些用處的。

在隆武的行動之下,長沙城中的士卒,好歹鼓舞了一些士氣,準備堅守以待,那些並不存在的援兵。

不多時,隆武就轉到了長沙城東南角天心閣上。

這天心閣乃是長沙城東南方向的一座角樓,也是整個長沙城制高點所在。在此處向西北看去,能俯視大半個長沙城,而向東南看去,將城外數十里方圓,盡收眼底。

馬士英一路跟着隆武來到這裡,見情況合適,請隆武屏退左右,說道:“何雲從之言,未必沒有道理,還請陛下慎思之。”

隆武輕輕一笑,說道:“你如此勸朕?即便朕答應,此刻的長沙城又如何走得了?”

馬士英說道:“正要稟報陛下,就在天心閣下方發現一道密道,寬可行車,直達數裡之外,陛下輕裝簡從,叢此地出城,想來賊人定然不會發現?”

“哦。”隆武微微吃驚:“帶朕去看看。”

古代城防工事,從來不限於地面之上,有些暗門地道也是常有之事,並非到了後世大家才知道地下工事的,只是如這般蔓延數裡,寬可行車的暗道,還是少見的。

這些工事都是洪武年間修建的時候留下的暗手,甚至有些因爲年代久遠,早以失傳了,也是馬士英詳細的一處處的檢查各個城樓才發現這個地道,或許是因爲地下水的原因,天心閣地處高處,所以纔有足夠的土層,挖掘着樣的地道。

隆武立即與馬士英查看下面的地道。

地道入口是在天心閣下面的一處角落之中,推開石門,一股略帶青苔與腐敗的味道傳來,似乎這裡已經很多年沒有人用過了。

馬士英說道:“我已經派探查過了,出口就在數裡之外。可以繞過賊軍大多數斥候。”

隆武忽然一笑,說道:“馬先生,你走嗎?”

馬士英微微一嘆,說道:“臣已經老了。不想折騰了。”

馬士英年過半百,作爲一個政治人物來說,並不算太老,只是近年來一系列戰事,讓馬士英操碎了心,再加上喪子之痛,讓馬士英痛徹心扉,國事家事如排山倒海一般壓過來。

讓馬士英迅速的老去了。

此刻頭髮幾乎半白,怎麼看不像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反而像是天命之年的老者。

隨着殫精竭慮的考慮戰局,讓馬士英有一種身體急速被掏空的感覺,他心中有一種感覺,他的大限將至。

雖然不知道,着些是不是錯覺,但是馬士英並沒有想離開長沙的意思。人老了,面對這樣的局面,“不想折騰”這四個字,雖然有些悲觀,但卻是心裡話。

“朕也不想折騰了。”隆武說道:“如果天意如此,朕寧可死於此地。”

隆武與馬士英不一樣,隆武更多是不願意落一個大權旁落,受制於人的局面。他的班底,他忠心耿耿的將士都在長沙。他可以離開長沙,但決計不可能將自己的班底都帶離長沙。

也就是他到了廣州之後,幾乎可以說是孤家寡人了。

而廣東丁楚魁,也不是一個純臣。

與其這樣,他不如身死殉國,爲他已經在廣州的弟弟,多積累一些威望。

畢竟人死爲大。他在長沙殉國,爲唐王一脈多增加一些聲望,他弟弟繼承皇位就多了幾分把握。

“只是對不起辛童了。”隆武心中暗淡了幾分暗道。他已經與曾氏說過了,在戰敗之後,他就想辦法將曾氏送出長沙城,哪怕是隱姓埋名過尋常人的生活,只求誕下麟兒。能傳承香火就行了。

只是被曾氏拒絕了。

一來是她誓與隆武共存亡,二來,她已經顯懷了,快要臨盆了。大肚便便,根本不良於行。如何能在賊人的追擊之下,逃出生天,跑得慢了,跑不了,跑得快了,說不得一屍兩命。

與其這樣,還不如父子夫妻死在一起,也算是一家團圓。

“不過,此地卻大有可爲。”隆武將心中悲傷的感覺壓制下去,努力將心思放在眼前。努力能守一日,就守一日,能守一時,就是一時。

馬士英也很通透,說道:“陛下可以準備派遣精銳突擊賊人之後?”

“正是。”隆武說道。

馬士英心中也絕了讓隆武逃走的意思,聲音微微低沉說道:“以這個地道的規模,最多能通行一兩千人上下,如此的話,非要挑選精銳不可。只是,城中堪稱精銳的,已經不多了。”

隆武心中微微一嘆,暗道:“何止是不多,簡直是沒有了。”

兩人一陣黯然,此刻誰也沒有說話,忽然聽見沉悶的聲音響起。轟隆隆的有如天邊的滾雷一般,隆武的臉色微微一變,他知道這並不是什麼滾雷,而是大炮。

夏軍的攻城,正式開始了。

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二十章 風起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
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二十章 風起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