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

揚州城,哭喊之聲,炮火之聲,以及熊熊大火燃燒的聲音,夾雜在一起。正是戰場的聲音。

縱然張軒有意剋制。但是真真打起來的時候,也會傷及無辜,兵則兇器也,是沒有錯誤了。

在曹宗瑜試探過之後,張軒就從揚州外建築最少的地方,也就是西北腳開始進攻,即便如此,也將揚州城外燒出一片空地,作爲大軍進攻的通道。

揚州城牆也年久失修。

畢竟做爲被層層建築物包裹起來的城牆,又有多少人重視,再加上城頭之上防禦之人,也沒有什麼經驗,不過一兩日的功夫,扒開城牆一角,塞進去幾口棺材,在一聲轟鳴之聲,硬生生的將城牆炸出一個口子。大片片的土牆被推翻在地,形成一道緩坡。

“殺。”南陽營首先衝了進去。劇烈的喊殺之聲,從揚州城內傳來。

“大局已定。”張軒說道:“只需靜待曹將軍佳音了。”

到了這個時候,縱然史可法有三頭六臂,也挽回不了局面了。

不過,攻入揚州城之後,卻讓張軒有一點意外。

畢竟在河南很多地方,城牆一倒,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的,但是在揚州城之中,即便城牆被攻破了,但是戰事依然沒有終結,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的廝殺,到了傍晚時分,整個揚州城纔算是大定,曹宗瑜纔敢派人請張軒入城。

張軒從北門入城。

此刻繁華的揚州城如同一座死城一樣。

不是沒有人,而是所有人都躲在家裡。不敢露頭,大街之上,只有一具具屍體。

這樣的場景張軒見多了,只是他忽然駐馬。因爲他在牆角看見一具屍體。覺得不對。

張軒翻身下馬,來到街角,將一個草蓆用連鞘長刀挑開,卻見一名女子衣衫不整的躺在地上,大腿上的衣服被人褪了下來,雙手好像想要抓住什麼一樣,死死的勾着。

“這是怎麼回事?”張軒用連鞘長刀一指說道。

倒不是張軒見不得女人死。

他生死見多了,別說區區一具女屍,即便是幾十具放在他眼前,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無他,見多了,但是這個女人死法不對。

很明顯的被凌辱而死,看樣子還不是一個人做得事情。

張軒對軍紀可以要求很嚴,但規格並不是太高的,如果是單單順手牽羊,從百姓哪裡拿一些東西。張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只要不殺人,一切都好說。當然了不能做得太明顯,只要鬧出來的,張軒發現一個處置一個。至於沒有人鬧的,張軒就可以當做沒有發生。

不是張軒不想要求嚴格一些。而是不可能要求太高。

一來是兵員素質問題,很多人之前就是強盜出身,讓他立即洗心革面,也不大現實。二來,也是待遇問題,即便是現在張軒軍中也是沒有軍餉的。雖然每一戰得勝之後,張軒獲得的戰利品都會分給下面的人。但是這些東西分到每一個人手中,也很微薄,並不是張軒貪污了,而是張軒要將大量的物資投入到軍隊的訓練當中。

兵器,伙食,訓練,衣服,那一樣不要錢。

上層的人能看得到遠大的前程,畢竟有開國功臣的名頭吊着,自然願意出力,但是下面的人卻沒有那個眼光了,在他們看來,兄弟們跟着你,提着腦袋拼命,到時候你得了好處,卻因爲區區小事,又打又殺的。人心不平。

故而張軒軍法尺度,也只能服從現實了。

但是有一點卻是張軒千叮嚀萬囑咐的,就是決不許殺人,不許淫-虐婦女。這兩條,犯者必死。

而今天張軒看到這一幕,如何不心頭火氣。

更讓張軒憤怒的是,他太明白了,凡是能到他眼前的只有一,那麼下面的人就敢做到十,這是一條主幹道,張軒要經過的道路,這些人連遮蓋,就不怎麼遮蓋,如果在各處小巷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張軒都不敢想了。

他從來不敢高估,戰爭之中的人性,不管是敵方還是自己一方,概因戰爭本就是摧殘人性的行爲。

“讓曹宗瑜過來見我。”張軒見沒有人敢回答,厲聲說道:“我就在這裡等他,秦猛。”

“末將在。”秦猛立即說道。

“我命你巡查揚州城中各處,凡是有搶掠民財者,斬,殺我百姓者,斬,淫-虐婦女者,斬。”

“是。”秦猛說道。

秦猛立即將麾下將士以百人爲一隊,四處開始巡視。賀虎頭將張軒的親衛分散開來警戒,將張軒護在中間。

“姐夫。”一會兒功夫,張軒的隨從都分散開來,賀虎頭見張軒周圍沒有人了。說道:“我爹在的時候說過,合適的時候,讓下面的人去去火氣纔好帶兵,揚州這麼大,我都看花眼了。有些事情,就不要多追究了。”

張軒看了賀虎頭一眼,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是好了。

是,賀虎頭所說的辦法,很實用。大明很多人都在用。甚至大明文臣們一邊怒斥官軍軍紀不好,一邊覺得,只有軍紀不好的軍隊纔有戰鬥力。

而且很道盜賊出身的將軍,也將之奉爲至理名言。

士氣不高怎麼辦?搶一把。下面的人不服管教怎麼辦,讓他們搶一把。

連賀虎頭都有這個念頭,對於其他將領就更不要說了,一時間張軒再次感受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的格格不入。

“如果只想做一個賊,這樣是可以的。”張軒說道:“但是我不想做賊。”

“但是,官軍不都是這樣嗎?”賀虎頭說道。

“所以官軍不能戰了。”張軒說道。

“那東虜?東虜比我們做得更過分,簡直是毫無人性,那東虜能不能戰?”賀虎頭看向張軒問出一個問題。

張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正義與戰鬥力之間有關係嗎?對與賀虎頭以及更多的實用主義者來說,如果正義不能帶來戰鬥力,他們寧願不正義,善良不能帶來戰鬥力,他們寧願不善良,遵守軍紀不犯絲毫,如果能帶來戰鬥力,他們自然願意照做。但是如果相反的話,那就難免軍中有牴觸情緒了。

張軒卻說不出來了。

“曹將軍到了。”一個士卒來到張軒身前說道。

張軒遠遠的看見曹宗瑜過來,將這個問題放在一邊了。

曹宗瑜遠遠的下馬,走了過來,來到張軒身邊,一見那女子的屍體,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末將御下不嚴,還請將軍責罰。”

“此事怪不得你,徐州軍之中良莠不齊。我也是知道的。”張軒纔不會責罰自己的左膀右臂,只是他語氣一肅,說道:“只是,此事可一不可二,秦猛已經去巡查全城了,剩下的事情你都放下吧,給我整頓好徐州軍,劫掠者,罰,殺人者,死,淫-虐者,亦死。”

“是。”曹宗瑜說道。

張軒看曹宗瑜的臉上憤怒,不像是作假,心中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如果連曹宗瑜也不大理解,如此整肅軍紀的做法,張軒就不得不妥協一二了,還好曹宗瑜不是那種鼠目寸光的人。

不過,這一件事情,也給張軒提了一醒,軍中的待遇要加了。

金錢或許賣不了戰鬥力,但是連該給的軍餉都不會,更是沒有戰鬥力可言,之前張軒手頭緊,自然不敢提這一茬,但是如今下了揚州,一想起揚州之中的鹽商。張軒眼睛就金光大冒,在他們眼中這些人哪裡是人,都是一個個會行動的錢袋子。

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六章 王度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章 鄖陽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八章 朱兒
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六章 王度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章 鄖陽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五十八章 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