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萬石

?

第十章 萬石

“大傢伙不要驚慌,只要我們能頂住這幾日,武昌的大兵轉瞬即至。”黃家老爺子大聲說道。

在座所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也沒有將黃老爺子的話,聽在耳朵裡面。

在雲夢縣南頑抗義軍的,其實並不是世家大族,真正有功名在身的士紳,人家不在乎一季的收入。他們一眼就看出來,闖賊不會在這裡久留,搶了糧食就走。人家纔不在乎的。

但是有些人卻不得不在乎了。

比如黃家。

黃家也算是當地大族,據說祖上也是大名鼎鼎的江夏黃氏。也就是春申君黃歇,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那個黃氏。

不過,這都是老黃曆了。

現在的黃氏在雲夢本地,也算是大族,拉起來全族也有千餘壯丁,但是沒有幾個人有功名,就是黃老爺子本人,也不過是一秀才功名。沒有功名就沒有地位。

沒有地位在官府那邊的稅就要照常交。故而黃氏萬萬不能失去這一季糧食收入,否則官府來催科的時候,就不好辦了。

“咚咚。”黃家老爺子這邊有一個大漢,掄起一根木棒,重重的敲在桌面之上。

一時間所有人都靜了下來,黃老爺子咳嗽了兩聲,說道:“吵什麼吵?流寇已經派人過來,此刻已經出了城門,你們到底怎麼想,是和我黃家一起與流寇打,還是當縮頭烏龜,一言可決。”

“打。”一個枯瘦的老漢說道:“不打的話,今日冬天,我曾家就要餓死人了。說什麼都要打。”

“打。”

一時間所有呼喊之聲連成一片。

所有人商議已定,一時間羣情激憤。各家回各家召集壯丁。

只聽十幾個村落之中銅鑼都敲響了。平時在一起搶水爭地的百姓都聚集在一起,在往縣城的大路上,道路之上,根本裝不下這麼多人,有很多人都是踩在兩邊的農田之中過來的。黑壓壓的堵了大片。密密麻麻的看上很讓人壯膽。

不過,僅僅是壯膽而已。

張軒看這聲勢,先是一驚,再一細看,就按下心來了。

這些人看上去多,但是卻是亂操操的,根本沒有隊列與秩序可言。甚至還有人時不時的來回跑動,再加上嗡嗡的說話之聲。

像一個鄉間的廟會,勝過要打仗。

就好像是中學時,和人打羣架一樣。

看來,這種打羣架的模式,千百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

“我如果敗在這種烏合之衆手中,我就不用混了,直接抹脖子回現代吧。”張軒立即傳令列陣。

千餘人擺出左右兩個方陣來。、

擺開百餘步的打擊面,刀盾手在前,長矛手在後,所有長矛手都握住了手中的短矛,只等一聲令下,就投出標槍來。

這些士卒雖然有一點緊張,但是在張軒嚴格的訓練之下,保持陣勢不動,頗有一種不動如山,動如雷霆之意。

就在張軒準備下令的時候,卻見一個老頭晃晃悠悠的從對面走了過來了。

這個老頭頭帶秀才的方巾,身上穿着一身儒袍,看上去好像是一個鄉間塾師。

張軒疑惑道:“他是來幹什麼的?”

羅岱說道:“來談價碼的。”

看來羅岱打家劫舍的經驗很豐富,他果然猜對了。這老頭被人引到張軒面前,躬身說道:“小老兒黃超拜見將軍。”

張軒騎在馬上低下頭說道:“老人家來幹什麼?”

“小老兒,想請將軍給我等百姓一條活路。”這個黃超就是黃家老爺子,他是一個有見識的人,一看張軒的陣勢,就知道他們贏不了,故而前來與張軒談判。

張軒心中同情他們,但是再同情也沒有辦法。

糧食這東西,萬萬少不的。

張軒放過了他們,誰來填飽義軍十幾萬人嘴啊。

張軒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不多要,只能你們能交出一萬石糧食,其他的事情我都放過了,在義軍離開德安之前,絕對不會來你們的事了。”

一萬石糧食,可不是一個小的數目。

張軒翻看過河南很多縣的賦稅清單,結果有一些縣一年的賦稅也不過是一兩萬石糧食而已。一石有多少?

張軒也沒有現在的測量的工具,但是自己估計在一百公斤左右,可能稍欠一些。

張軒想從這半縣之地,收刮一萬石糧食,在太平時節未必做不到,可惜這不是太平時節,在崇禎的重徵之下,大明百姓財力枯竭,已經到來了生死邊緣,甚至在浙江這樣的富庶之地,也鬧起了民變,可想而知。

他是在獅子大張口。

“將軍,這一萬石糧食,我們萬萬交不出來的。”黃老爺子說道:“我們願意奉上白銀千兩。只求放我們一馬。”

“不行。”張軒狠起心來說道:“我只要一萬石糧食,多得不要。只要給一萬石糧食,我立即就走,如果不給,我自己去取,老人家不用費口舌了。速速回去備戰吧。”

張軒將黃老爺子轟走之後,給了他們一點時間整頓隊伍,不過,這些鄉民似乎沒有這種感覺,張軒看到黃老爺子這邊的人卻在吵吵鬧鬧,根本沒有要打的意思。

張軒可沒有時間等他們了。

不管,張軒怎麼同情他們,這威還要立,畢竟這糧食絕對不能收不上來。

張軒一聲令下。只聽見“咚。”的一聲,鼓槌重重的敲擊在鼓面之上,張軒身邊一聲鼓響,隨即就有曹宗瑜,鄧和身邊的鼓聲相應。

天地之間爲之肅,什麼聲音都被鼓聲壓下去了,只剩下轟轟的鼓聲在天地之間來回的迴盪。

張軒大聲說道:“出擊。”

張軒身後一面紅旗,紅底黑字繡着一個大大的張字,猛地向前一指。千餘軍隊在張軒的指揮之下,好像是一堵牆一樣一步步的向這些鄉民逼近。

這些鄉民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一時間,一身膽氣就去了三分,只是都是本鄉本土的,彼此之間甚至沾親帶故,故而沒有一個敢冒着被父老鄉親撮脊樑骨的風險逃走,一時間還維持得住。

此刻雖未交戰,但勝負已分。

刀盾手緩緩的逼近,曹宗瑜感覺距離差不多,大喝一聲道:“投槍。”

刀盾手頓時蹲下,後面長槍手,輪流將手中的標槍給投射出去,一時間就有兩百多跟標槍投出,狠狠的砸在鄉民之中。

一瞬間這些鄉民就好像是受驚的羊羣一樣,瘋了一樣的亂跑,頓時亂成一團,他們的指揮系統本就是很亂,但是連現在這一點指揮系統都沒有了。前進的後退的撞在一起。前面的人早已失去做戰的勇氣,但是後面的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快遞二輪標槍射了出來。

這一下,一下子打穿了這些鄉民的承受底線。他們再也沒有什麼爭執可言了,一窩蜂的向後面逃了。

張軒所部有一些不知所措。

張軒一直強調的,就是投槍三輪,就要發起衝鋒。刀盾手破陣,長槍手衝過去,卻不想情況是這樣的,不過,這些士卒雖然是新兵,但是曹宗瑜與鄧和卻不是,他們不用張軒指揮就衝了過去,追在這些鄉民後面。

張軒見狀立即用令旗下令,然他們左右分開,中間讓出一條道路,張軒帶着百餘馬隊,猛地衝了過去。

本來正在潰逃的鄉民,頓時什麼也不顧,刀槍,農具,滾棒,一古腦的扔了一地。簡直是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這是一場大勝,不過這一場大勝,並不是張軒所想要的。

“籲。”張軒陡然勒馬說道:“停止追擊。”

“大人,這樣追過去。這一帶都是我們的了。爲什麼不追?”羅岱說道。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章 羅玉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
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九章 羅玉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