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

張軒搖搖頭,這個結果怎麼能算好啊?還不如袁時中不辭而別。袁時中一死,恐怕袁時中的餘部都要投靠朝廷,這不僅僅不會增加義軍的力量,反而會減少。

不做加法,做減法。

“大兄,就別賣關子了。”張軒說道:“到底該怎麼辦纔好?”

張質微微一笑,說道:“卻不知道羅汝才願不願認一個義子。”

張軒眼睛一縮道:“義子。”

從年齡上來說,袁時中不過三十歲上下,而羅汝才已經五十開外了,袁時中認羅汝才爲義父,倒也說得過去。只是很多事情,不單單憑藉年齡來說話的,比如說李自成比羅汝才小上十三四歲,但是羅汝才還是稱李自成爲大哥。

張軒說道:“這樣做,與李自成嫁袁時中女兒有什麼區別?”

“有。”張質說道:“同樣的事情,看誰去說,就有區別。袁時中此人我能讓他答應下來。只是羅汝才那邊,你能不能確定下來?”

張軒遲疑道:“這個我不確定。”

他的確不確定。

他在嵩山與羅汝才第一次深入交談,也就是張軒成爲羅汝才女婿之前,那時候張軒覺得羅汝纔不下於李自成,但是現在猶猶豫豫的,左右搖擺,根本沒有當初的果斷了。

張軒有幾分拿不準羅汝才的心思,勸說羅汝才之事,不敢大包大攬。

“那好就再緩上一步。”張質說道:“讓羅少帥與袁時中做個結義兄弟如何?”

張軒眼睛一亮,說道:“這個好辦。我這就去辦。”

袁時中與羅玉龍成爲結義兄弟,那麼羅汝才自然是袁時中的長輩,袁時中見了羅汝才也該叫一聲叔父。

這樣既能理清曹營與小袁營之間的上下之別,又不會傷袁時中的自尊。

“這個不急。”張質說道。

張軒說道:“如何不急,明日就要啓程了,一旦出了歸德城,恐怕袁時中會立即行事。”

張質有些奇怪的看向張軒,說道:“你就沒有想過給自己撈些好處嗎?現在解決了,對曹操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對義軍來說,也不是最差的結果,但是你有什麼好處?事情不爆發出來,又怎能顯示出你的能力。”

張軒很想說,他不需要這分功勞。

但是話到嘴邊,就停下來了。

他真的不需要這一分功勞嗎?

如果他甘心在羅汝才的麾下,

當一員將領,當一個謀士,當一個女婿,這些的確不需要,他只需在乎他在羅汝才心中的感覺便是了。但是他甘心嗎?

他不甘心。

倒不是說他,有太大的野心,而是他知道李自成的失敗,跟着李自成走,幾乎死路一條。他不想辦法自立,根本活不過崇禎年間。而崇禎年間,只能選兩三年了。

一切爲了活下去。

他需要功勞,需要名聲。

如同李自成與張獻忠等人,聲威赫赫,不管被打敗多少次,都會有人投奔,能迅速東山再起,這就是名聲的力量。張軒想要自立,不敢說要有羅汝才幾十年積累下的聲望。至少讓天下人聽了他張軒的名字,都知道他是何等樣人?而不是籍籍無名之輩。

“好。”張軒說道:“我聽大兄的。”

張質微微一笑,帶着幾分得意,似乎不覺得跟着張軒有什麼不好的。

既然窺見動靜的張軒袖手旁觀,該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

等大軍北上,沿着西北方向的官道,進入寧陵城下的時候,李自成得到消息,與大軍分道而行的袁時中,根本沒有向開封方向,而是南下了。

“什麼?”李自成帶着幾分怒髮衝冠,說道:“豎子敢耳。”

“闖王。”李過也是大怒,說道:“末將請命,率本部人馬,追擊小袁營,定然將袁時中人頭拿下來。”

李自成正要答應下來,卻聽張軒說道:“大將軍息怒。事情當從長計議。”

李自成一看張軒說話了,下意思看了一眼羅汝才,問道:“張將軍有何話說?”

張軒說道:“小袁營既然已經走了,如今追上去又能如何,且如李過將軍所言,李過帶本部人馬,擊潰小袁營,與天下大事有何補?”

李自成說道:“我殺袁時中,是他不識擡舉,與天下大事有何相干?”

張軒說道:“大將軍要伸大志於天下,正是延攬英雄,款待豪傑之時,豈能因爲袁時中不告而別,就擅自動兵。豈不是失望於天下豪傑?”

李信心中暗道:“這張軒這話卻是不錯。”

其實李信一聽袁時中不告而別,心中就亂了。袁時中這麼一走,將李信收復袁時中,接着收復河南人心的計劃打亂了。一時間失了計較,才被張軒搶先,當然他不出言的另一個原因,也很簡單。

袁時中長期在豫東徘徊不定,對這裡的地勢最爲了解不過,他既然下定決心要走,恐怕單單是

李過也追之不上。不妨讓李自成出了這一口氣,等李過空手而回的時候,再進言不遲。

此刻聽張軒此言,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李自成此刻也冷靜下來,說道:“那你說怎麼辦?”

張軒說道:“追當然是要追的。但無需多派人手,屬下願意帶百騎南下追小袁營。將大將軍親善之意,帶給袁將軍,如果袁將軍願意回來,自然再好不過,如果袁將軍不願意回來,屬下以爲,當封袁將軍爲歸德節度使。總領歸德一地所有軍政。”

義軍在歸德有什麼?

幾乎什麼也沒有。

歸德城之中的積蓄已經被義軍一掃而空,幾乎空空如也。只有千餘老弱之卒留守歸德,只需官軍千餘人來攻,大抵就是崩潰的下場。

而袁時中長期在歸德一帶活動,在這一帶名望很高,將這個官銜給了袁時中,袁時中立即能名副其實。將來義軍別處征伐之時,也可以依靠袁時中來擋劉澤清,鳳陽兵,等東邊官軍。

“張將軍所言極是。”李信心中叫好,忍不住出列爲張軒說話道:“如此也可招攬河南各地豪傑,各封官職,令其鎮守,這本就是我義軍之前的政策。”

李自成卻猶豫了。

之前李信的做法,不過是將那些不要的縣城,給了本地的杆子,這些杆子,少不過幾百人,多不過兩三千人,不過饑民求食而已,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如果有不服的,李自成能夠反手鎮壓下去。

但是袁時中卻不一樣,袁時中再怎麼說也是一方大佬,全盛的時候有十萬之衆,即便是現在,大抵也有過萬能戰之兵。萬餘戰兵,再加上歸德故地,將來袁時中恐怕是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了。

不過,李自成隨即想到,李信之前所說的話,首要大敵是官軍,這些本地土寇,那麼是不聽自己的命令,只需他們不聽朝廷之命,就是好事,袁時中屢有招安之念。而今又與自己決裂,恐怕他一怒之下,投奔官軍,那就給官軍平添一股生力軍。

李自成畢竟是李自成。一冷靜下來,不去糾結之前袁時中的冒犯,說道:“好,張將軍智勇雙全,此去定當能勸袁將軍迴轉。我祝你一路順風。”

張軒說道:“末將遵命。”他擡起頭與羅汝纔對視一眼,羅汝才的眼神之中,微微有一絲笑意,然後躬身抱拳,後退幾步,才轉身離開了大隊人馬。

張軒與羅汝才兩人之間的眼神互動,逃不過李自成的眼睛。李自成心中頓時一緊,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章 拷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七章 攻城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章 奪麥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
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二十章 黑夜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章 拷餉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七章 攻城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章 奪麥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