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

就在羅汝才與羅玉龍商議大事的時候。

張軒也在與一個人密談。

這個人不是張質,而是張樸。

張質現在身居敏感之地,實際上的權利可以說是南京巡撫了,南京鎮江,以及附近府縣都一一納入張質的管轄之中,位高權重。他也不想與張軒多聯繫,他敏感的感覺到了羅玉龍對張質與張軒之間的聯繫,似乎有一點介意。

故此張質與張軒只是見了一面,根本沒有說什麼,倒是張樸留了下來。

“最近南京的情況怎麼樣?”張軒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羅玉嬌畢竟是女人,很多事情,她即便知道,也不會多在意。而張樸卻不一樣了。

“最近南京這邊沒有什麼事情,都在關注西邊楊將軍與左良玉打得這麼樣,還好楊將軍抵擋住了左良玉,南京纔有現在的太平。如果真說有事的話,的確有一件事情。”張樸說道。

“什麼事情?”張軒說道。

“大兄與羅戴恩交惡。”張樸說道。

張質微微皺眉說道:“大兄與羅戴恩雖然有些不對付,但是關係還過得去?怎麼會突然交惡?”

“不就是爲首輔之位。”張樸說道。他看着張軒一副欲言欲止的樣子。

張質恍然大悟說道:“大兄想讓我給他奔走一二?”

“不是的。”張樸說道:“大兄說了,如今的局面您不出面最好,如果出面了反而會出現不好的結果,不過,您的消息靈通,能不能打聽一下。”

張軒說道:“我說,這一次首輔,大兄是沒戲了,首任首輔定然是江南人,我估計是錢謙益,至於是不是還要看具體結果。”

張樸一聽,低聲說道:“果然如此。”

張軒說道:“大兄之前有所預測?”

張樸說道:“的確如此,大兄之前說過,江南乃人文鼎盛之地,這內閣首輔之職,恐怕要讓江南人來當了。我這次來還有一事相求?”

“何事?”張軒說道:“儘管說來。”

“大兄說,如果他當不成內閣首輔。就讓我出京爲官。我卻不知道要去何處?只能來求大人。”張樸說道。

張軒心中一轉,頓時明瞭,或許並不是張質當不成內閣首輔,就要張樸出京,而是他當成當不成都會讓張樸出京。

張質或許對這一任內閣首輔執念不大,張質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不過三十餘歲,有如今的資歷,今後二三十年間,想不當內閣首輔都難,但是羅戴恩卻不一樣了。

羅戴恩一來年紀大了,二來,羅戴恩的能力也不足,故而羅戴恩覺得自己如果不能成爲第一任首輔,恐怕後面就當不成了,就如同在曹營之中的地位,漸漸被張質代替一樣。

只是羅戴恩見識不明,不如張質明瞭。

只是將張樸安置在什麼地方去?一時間張軒也犯難了。

曹營的地盤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但是張樸出去只能升官,一個知府是安置不了的,除非如蘇州府,杭州府這樣的大府之中,但是這樣的大府現在被羅玉龍揣得緊緊的未必會讓張樸插手。至於浙南一帶,張軒卻不想張樸去。

無他,避嫌。

張質駐軍於此,如果再讓張樸主政,恐怕羅玉龍就要問張軒是何居心了。

“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想法。”張軒說道:“二兄暫且回去,等我好生想想。”

張軒將張質打發走之後,袁時中很快就上門了。

張軒大喜過望,說道:“大哥,我今日本就準備來找你的,卻不想讓你登門,卻是小弟之過了。”

袁時中大笑道:“有什麼過不過的,今日我帶你嫂子過來,就是將你嫂子拜託給弟妹,將來我不在南京,你嫂子就要弟妹照顧了。”

張軒微微吃驚,低聲說道:“可是吳王的意思?”

“不是。”袁時中說道:“吳王雖然沒有說,但是做下屬的卻要懂規矩。”

張軒連忙將袁時中請進門,又將羅玉嬌請過來,讓她去接待楊氏。兩女自去後面說話不提,張軒與袁時中在正堂說話,袁時中先問張軒江南的情況,張軒將江南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嘆息一聲說道:“其實江南就好像是一個雞蛋,黃得功就是雞蛋殼,雞蛋殼一碎,自然是打不下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零星的抵抗,明年大抵都能平定下來,唯一讓人不舒服的是,舟山,崇明兩地。”

“水師的事情,一時間也辦不起來,周輔臣不是已經組建長江水師了。”袁時中說道:“慢慢來,先將沈廷揚驅逐出長江,將來再說海上的事情。”

“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我總不好什麼也不做,我已經準備在寧波找一些水戰的苗子,先組建寧波水師,不說打敗官軍,最少制衡舟山上的官軍,讓他們不敢妄動。”張軒說道:“對了,不說這些了,說說你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這一次我怎麼沒有看見王道善來?王度似乎也沒有來。”

袁時中說道:“王度是來不了了,李自成派人進了汝寧府,現在王度雖然還是汝寧防禦使但是被李自成派人的制衡着,根本來不了南京,如果將來我們與闖營決裂,最開始爆發的地方,一定是汝寧。”

張軒一聽心中頓時緊張起來,他對汝寧還是有感情的,說道:“汝寧的情況這麼不好嗎?”

袁時中說道:“可不是嗎?當吳王攻下南京之後,闖營對汝寧歸德一線就步步緊逼,雖然沒有開戰的,但是除卻開戰之外種種手段都使出了,如果不是河南各地土寨林立,闖營在河南用不少力氣,現在不僅僅是汝寧是這樣的,恐怕歸德也是這樣了。”

張軒心中微微一沉,不過有得必有失,曹營這邊幾乎明目張膽的與闖營決裂了,還不讓李自成用些手段反制?如果不是李自成用兵西北,騰不出手來,恐這些摩擦早已變成開戰了。

張軒忽然想起了袁時中的剛剛做法,頓時心中明白,說道:“李自成派人來見你了?”

袁時中冷哼一聲,說道:“他現在倒是想起我這個女婿了,想接義女回家省親,我怎麼能答應,這簡直是羊入虎口。還有種種謠言中傷,我只能如此了。二弟,我在南京沒有勢力,你嫂子就拜託你了。”

“請大哥放心,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了,恐怕過年之後,我與大哥也是前後腳出京,乾脆在我出京之後,讓嫂子搬到宮裡面與玉嬌同住。彼此也好有個照應。”

“這----”袁時中說道:“還是不要了。”

張軒有些愕然說道:“這是爲何?”

袁時中左右看看,說道:“南京都傳遍了,你那麼岳父寡人有疾。也就是你剛回來不知道。”

皇城之中的百姓都一個樣子,愛編排皇宮裡面的故事,羅汝才固然好色,但是也僅僅是好色而已,絕對沒有到不分輕重的地步,怎麼會對臣下的妻子出手,那就已經不是好色了,簡直是色中惡鬼了。

“三弟,我做大哥的也勸你一句,你畢竟不是皇子,即便是皇子,也沒成年皇子常駐皇宮的規矩,早日搬出來吧。”袁時中說道。

張軒聽了,心中頓時一驚,暗道:“羅玉龍對我有一些隔閡,莫非就是從這個地方引起的嗎?”他立即起身說道:“多些大哥提醒,否則小弟就要犯下大錯了。”

張軒不在南京治宅院,不過是因爲來去匆匆而已,從來沒有什麼非分之想。但是他不想,別人未必不想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六章 決戰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六章 決戰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拷餉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