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

?

第六十一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

大軍在臨潁不過待了一日,就發兵北上了。

在從臨潁北上許州的路上,李自成問李信道:“你覺得張憑之這個人怎麼樣?”

李信回想他在臨潁所遇見的一切,雖然是走馬觀花,但是對李信來說印象深刻。在李信看來,張軒是一個人才。而且是義軍最缺少的行政人才。。

“張憑之人才難得。”李信說道:“大將軍麾下,不缺少能征善戰之將,但是缺少能夠鎮撫一方大臣,而張憑之就是一個能鎮撫一地的大臣。如果將來大將軍打下開封,讓張憑之來人任開封府令,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惜。”李自成的身影有幾分陰沉,說道:“張軒是羅汝才的女婿。”

“大將軍。”李信說道:“大將軍要得天下,須廣納人才,應該量才施用。不能因爲張憑之是羅汝才的女婿而棄用。豈不是顯得大將軍沒有容人之量?以大將軍之威儀,羅汝才遲早爲臣。羅汝才大將軍都能用之,更不要提區區張憑之了。“

“好,說的好。”李自成說道:“這一件事情,我就交給你了,我準備任你爲河南節度使,管理河南府縣,這張軒就是你麾下的人了,我要你收復張軒,或者能收復就收復,不能收復就殺之。”

李信一聽李自成的話,心中立即想道:“又是牛金星的讒言嗎?”

李信不給牛金星面子,牛金星懷恨在心,立即給以顏色,他似乎對李信之事,吸取了教訓。再也不拒絕接見讀書人,反而將這些讀書人紛紛拉攏在自己身邊,一時間牛金星身邊人才濟濟,一併排擠李信。

李信卻將時間都花在招攬各地豪傑身上,每一城官員安排,大多都是李信挖掘出來的,文官大抵都是降官接任,但是守城將領,大多都是本地的豪傑之士,有威望身邊也有人手。

而李信忙完這些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在闖王身邊已經成爲了孤家寡人了。

就李信的本意來說,他是萬萬不想離開闖王的,畢竟闖王所在之地,就是義軍的政治中心,在外再厲害,也比不上中央的權威。但是李自成已經開了口,李信卻拒絕不了,說道:“是。不過以臣之見,這河南節度使應該建節開封。我還是跟隨闖王打下開封城,我纔有駐節之地。”

李自成微微笑道:“應該快了。”

“報。”一個傳令兵快馬奔來,在李自成馬前跪下來,說道:“前軍傳來消息,劉宗敏將軍已經攻下許州城。”

“這麼快?”李自成說道:“說說,宗敏是如何攻下許州城的。”

這個時候李自成一行人不過是剛剛離開臨潁,卻不想作爲的前鋒的劉宗敏已經攻下了許州城。

“宗敏將軍來到城下,隱藏起大軍,以不足百騎在城門處挑戰,耀武揚威。城中的守將按捺不住,萬箭齊發,宗敏將軍裝着中箭。帶着百騎逃走。城中守將信以爲真,帶數百騎尾追而來,宗敏將軍回身大戰,以百騎破之,直追城門,奪下城門,大軍盡起,攻入城中,許州城就這樣破了。”

“哈哈。”李自成大笑說道:“區區縣兵,也這樣不自量力,居然敢與我大將一戰?也不知道吃了什麼東西,居然有此虎膽。”

李自成一笑,身邊大大小小的將領立即陪笑。

李自成在笑聲之中,一拉繮繩,快馬竄出隊列,說道:“走,不要讓我大將軍久等。”

一行數百人,在官道旁的田地之中疾馳而去。

此刻中原大地都已經凍結實了,馬蹄踏在上面,與踏在官道上沒有什麼區別,只見從臨潁到許州之間的官道之上,車馬縱橫,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行軍,隊列蔓延出視線之外,李自成百餘騎從官道邊過去,他身後一面大大“闖”字,顯示出他的身份來。

不知道誰先高喊一聲,道:“闖王萬歲。”

李自成所過之處,就好像是校閱全軍一樣,一陣陣萬歲之聲,如同音浪,從南到北而去。

臨潁與許州相差本就不遠,不過相距六十里而已,再加上官道筆直,這應該沒有什麼誤差,故而李自成放馬飛奔,沒有多長時間就來到了許州城外。

“大將軍。”李信喘着粗氣,他雖然武略不錯,畢竟是書生出身,這樣的策馬狂奔,他有些受不了。說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將軍如此輕身,一旦有事,奈天下何,還請大將軍明鑑。”

李自成越過前軍,直奔許州的時候,身邊只剩下百餘騎。在李信看來,這大大的不妥。不得不上前進言。

“無事。”李自成充滿了自信。說道:“天下之間,能殺我李某人還沒有出生,再者劉宗敏爲前鋒,我又有何慮?李先生過濾了。”

創業之人都是充滿自信的,幾乎每一個白手打天下之人,都有一種天下唯我自信。輕身而出又算得了什麼?李自成一年之前,身邊總共不過數百騎而已,現在兵馬數萬,排開數裡之外,佔據中原數十縣城。讓他更是有一種,天命在我的感覺。對李信所言絲毫不在意。

李信看着李自成那一隻瞎了的眼,說道:“大將軍,天下之重繫於大將軍一身,如果大將軍輕身而出,又有神射手如陳德者,大將軍當何如?”

李自成的臉頓時冷了起來。

“大膽。”張鼐立即大聲說道:“李信你是怎麼說話的?”

李自成這一隻眼是並非是爲陳德所射中的,而是陳德麾下一名叫做謝三的弓手射中的,但是歸功於陳德。而李自成又將此事視爲逆鱗,根本沒有人敢說,故而這段辛密知道的人很少。 李信只知道官府所說的爲陳德所射中。

李信頓時感受一股壓力,讓李信深刻的瞭解到,什麼叫做伴君如伴虎,一句話失言,就讓他有性命之憂,他立即翻身下馬,跪倒在塵埃之中,說道:“臣失言,請大將軍恕罪。”

李自成聲音變得冷淡起來,說道:“無事,李先生請起,我記得便是了。”

李信不知道李自成是真無事,還是假無事。只是緩緩的起身不敢說話。

“屬下拜見闖王。”一名小校拜倒在地說道。這個小校的到來,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宗敏在哪裡?”李自成問道。

“劉將軍已經啓程向開封了,破城之後,劉將軍審問城中士卒才知道了,丁啓睿昨日仍在許州城之中,昨日中午啓程向開封而去,劉將軍想日夜兼程,追擊丁啓睿,再殺一督師。”小校彙報道。

“好。”李自成說道:“不愧爲宗敏。張鼐。”

張鼐立即上前說道:“義父有何吩咐?”

李自成說道:“抽調全軍馬隊,留曹營與步隊在後面趕路,我們追在宗敏後面,看看能不能用丁啓睿的名頭,詐開開封城。”

開封城堅固之極,而且周王也算是賢王,肯拿出金銀犒軍,城中雖然稱不上上下一心,但也足夠堅韌,不是輕易能夠打破的,李自成就打起了義軍的老注意,那就是詐城。

“是。”張鼐答應一下,立即下去傳令了。

“李先生,就先爲我坐鎮許州,招撫新降府縣,讓其爲我所用,不知道李先生意下如何?”李自成對李信說道。

此刻的李信哪裡敢說出一個“不”字,說道:“臣遵命。”

李自成一揚鞭從李信身邊策馬而入,進入了許州城之中,他要在許州城之中,召集各路馬隊,然後一起出發。

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六十章 鑄炮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四章 餘波
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六十章 鑄炮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四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