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

左良玉立即派出人馬,在陣前列陣,刀光雪亮,炮口黝黑,所有人的神情之中,只有冰冷的鋼鐵味道。

大隊潰敗奔逃下來。

左良玉面無表情,似乎根本沒有看見一樣,但是他麾下的將士,都紛紛動手,將潰兵就地斬殺。

這個決策,不能說錯。

不能容忍潰兵倒衝本陣,即便是張軒處在左良玉的位置上,也是一樣的決策。

但是未免太無情了一點。

如果是張軒,定然會派人引導潰兵兩側撤回,在陣後重整兵馬,絕無這樣不教而誅的意思。

不過此刻,左良玉根本沒有將這些潰兵放在眼裡,左良玉將身邊的將領紛紛叫過來,縱馬朗聲說道:“諸位都是跟着我左某人的老人了,我左某待大家如何?”

“國公待下官,有天高地厚之恩。”

“將軍對我等有再造之恩。”

一時間說什麼都有。

這其中或許有馬屁,但有很多不能說是錯的。

左良玉統領數十萬人,“左良玉”這三個字,代表的絕非左良玉本人,而是跟隨左良玉的一批人,這一大批人早已與左良玉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具損。可以說是性命相連。

這可以說每一個將軍的基本功。

一個將軍手下沒有一些與自己同生共死的死忠。根本無法掌控數十萬大軍。

左良玉將不可靠的人都當了炮灰,此刻留在他身邊的,都是嫡系,是死忠,他們會有這麼樣的表示,也是理所當然了。

左良玉手微微一擺,說道:“有我左良玉一日,有左營一日,我就虧待不了諸位兄弟,但是如今,是生死存亡了。今日不能擊敗曹營,則江西不保,我們只能推往湖廣了。”

“在賊人追擊之下退兵,你們也是老行伍了,會有什麼情況,不用我說了。”

“想活命,想榮華富貴,想殺人,喝酒,玩女人。”左良玉聲音之中帶着歇斯底里的瘋狂,說道:“就打贏今天這一仗。”

“以前打仗之前,我都給大家開賞格。”左良玉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了,說道:“今天沒有任何賞格。”

“所有的賞格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下來。”

左良玉猛地一伸手,接過一個頭盔戴在他蒼白頭髮之上。繫好帶子,說道:“今日,我與你們一切。”

左良玉有多少年沒有親自上陣了。

左良玉自己也記不清楚了。

他畢竟年齡大了,身手不比當初,再也不是當年侯恂看中的驍勇小將。而且官越做越大,也不需要他親自上陣與人搏殺了。如今再次上陣,反而有一種熟悉的激動。

“大將軍必勝。”

“必勝。”

聲音浪高過一浪。

左良玉的精氣神也提起來了。

這一場戰事,也用盡了左良玉所有底牌。

在一次次攻火銃陣地不克的時候,左良玉就知道,他不能這樣下去了,他需要一場野戰,而不是這種攻壘與防守的戰事。

他甚至有些後悔,即便昨夜大舉一出,一把給賭了。說不定也比現在好多了。

但是時間不會倒流。

左良玉思量好一陣子,終於確定了下個計劃。

是詐敗,不,不是詐敗,用一場實實在在的敗仗引曹營來追。來一場結結實實的野戰。

這也是左良玉唯一的機會了。

於是當楊繩祖追趕敗兵,想用敗兵衝亂官軍的陣勢的時候,卻遇見了犀利無比的馬隊反擊,還是老對手馬士秀,只是這一次馬士秀有一種之前不曾有的瘋狂之勁。

楊繩祖很快知道他這種瘋狂勁是從什麼地方來了。

他看見了左良玉大旗,不僅僅是左良玉的大旗,還有左良玉本人。

作爲當初曹營主幹,怎麼可能不認識左良玉了。

楊繩祖倒吸一口涼氣,立即讓人將這個消息報給張軒。

決戰,就在今日,就在現在。

其實不用楊繩祖彙報,張軒也看到了左良玉。

還看見了左良玉的後手。

張軒所見的左營的寨牆幾乎被一瞬間推翻了,密密麻麻的步卒,與馬隊一瞬間出現在戰場之上。

戰場的場地,一下子擴大的了不少。

張軒承認,自己失算了。

雙方的交戰,一直維持在數萬人的交戰,並非左良玉不想多派人上去,而是戰場就這麼大。根本擺不開人馬。張軒所在紮營地,與左營的西門,相距不過數裡而已。根本裝不下十萬大軍。

而此刻,左良玉用一下子拆除幾乎大半個營地的手法,給了大軍足夠的活動空間。

更是讓楊繩祖處於一種極其危險的地步。

本來楊繩祖僅僅是驅趕敗兵,倒衝官軍營地,而官軍營地擺出來的也不過是陣前兩三萬人而已,楊繩祖感做到掠陣而過,畢竟官軍大門寬度再哪裡擺着,一時間即便增援,也派不出多少。

但是將寨牆全部拆除了。一下子有數支馬隊將楊繩祖繞了進去了。

楊繩祖被黏住了。

“大人,現在該怎麼辦?”幾乎所有人都看向張軒。

張軒一時間手心見汗,後背幾乎被打溼了。

這個時候,一個決策的失誤,就被左良玉給翻盤了。

張軒所部與左良玉大軍數量之上相差不大,但是張軒以少圍多,將軍隊分爲數部,分散開來了,而左良玉此刻可以說放棄了整個大營,聚集了所有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壓過來。

如果僅僅是這樣。

張軒並不擔心。

這種情況,張軒早就有預感了。

張軒的駐地雖然是臨時駐紮的,但是也非常堅固,而且由於面積問題,大軍根本擺不開。縱然左良玉有十萬大軍,也能輪番進攻,所以張軒絲毫不懼。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楊繩祖所部的處境。

張軒此刻反思,他貪了。

他以少勝多,挫動左良玉所部,已經是一件不錯的戰績,但是張軒卻妄圖有更大的戰果,派楊繩祖追擊,結果落入左良玉陷阱之中。

現在最理智的辦法,是及時止損,不去管楊繩祖。

保持現在的姿態,左良玉攻之不克,持之不能久,自然要撤,到時候再追擊,自然是萬無一失。

不過,張軒第一個否決了這個辦法。

自從領兵打仗以來,他所有想的萬全之策,萬無一失之法。幾乎都沒有達成過,他曾經也細細理過這一件事情。凡是有陰必有陽,有勝必有負,有利必有弊。當你看一戰,有必勝之道,那麼只能說明,你沒有看見這一件事情的反面。

現在也是如此,張軒之前所想,不是必勝之道,萬無失一之法,現在還是有失了。

而且,人並不能以絕對理智來看待問題。

張軒用絕對理智的辦法來處置,恐怕只能弄一個衆叛親離的下場。切不說,坐視戰友戰死,在士氣上對曹營的打擊,單單說楊繩祖這個人,張軒就無法坐視他戰死。

不去說,楊繩祖與張軒合作多年。談不上親密無間,但是關係不錯。單單說楊繩祖的哥哥,楊承祖。

爲了楊承祖在曹營之中再進一步,楊繩祖自願離開羅汝才麾下,成爲張軒的副將。

一兩年過去,楊繩祖的位置一動不動,而楊承祖已經成爲一方重將了。而楊繩祖毫無怨言,可見他們兄弟兩人感情之深,張軒如果坐視楊繩祖戰死,他該如何面對楊承祖,面對曹營老人,面對羅汝才。

說起來雖然慢,但其實在電光火石之間,張軒已經將事情給想明白了。

他大笑一聲,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左良玉困獸猶鬥,我就成全他,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我一起,獵得此獸?”

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章 鄖陽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
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章 鄖陽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章 風起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