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餌

?

第二十四章

第二日,張軒的工兵營還沒有組建好,賀人龍的大隊人馬就來了。賀人龍喊得報殺子之仇,但是行動之上卻是相當謹慎,似乎不想在山中與義軍打上一仗,幾乎是賀人龍一來,義軍棄一部分輜重。賀一龍奪過來。

然後再追,然後再棄。彼此之間默契十足。這樣的合作不是一兩次了。

一出山,到了信陽地面,賀人龍立即變得放肆起來,賀人龍的探馬,好像是野狗一樣死死的咬住了義軍的蹤跡,甩都甩不掉。

而且現在不僅僅是賀人龍的問題了。

李自成立即得到消息,虎大威在正西方向,似乎堵住了入南陽的道路,而楊文嶽也帶兵出了汝寧城,向南逼近,似乎想要將李自成合圍在信陽州附近,不過,他們缺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東方。

東方是千里平原,雖然有左良玉,盧九德,但是在這千里平原之上,他們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包圍圈。張軒工兵營第一個大動作,就來了,就是搭建浮橋。

搭建浮橋,不管是對於明代,還是後世都不是困難的事情,張軒根本沒有什麼指揮的餘地,不過組織工匠,然後派人召集淮河上的船隻,然後用麻繩連接在一起,一艘艘船隻橫着接在一起,就成爲一道浮橋了。

不過,有人專門負責比沒有人負責還是強多了,節省了不少時間,大軍在淮河邊根本沒有停留,一日渡河,渡河之後,就轉向向東,瞬息之間將楊文嶽與傅宗龍給甩到後面。

只是這個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了。

“八大王在南直隸大敗,生死不知?左良玉兵已經西進了?”羅汝才摸着自己的鬍子說道:“老張打了一輩子仗,沒有想到還是栽到了左良玉的手上。”

“不單單是左良玉。”李自成說道:“還有黃得功。據說老張在山上置酒高臥,引黃得功來攻,卻不想黃得功帶幾十騎,硬生生的衝破了老張的所有埋伏,如果不是老張的義子張可望,張定國反應的快,老張就死在黃得功手中了。不過老張一逃,大軍就崩潰了。左良玉撿了一大便宜而已。”

“黃得功。”羅汝纔將這個名字記在心中,不爲別的,這不打敗黃得功,羅汝纔想下江南,簡直是做夢。

“不過,我覺得老張沒有那麼容易死。”李自成說道:“只是他這一敗,將我們給害苦了。”

“的確。”羅汝纔看着地圖,他覺得四面八方的官軍都向汝寧一府而來,如果左良玉日夜兼程的話,兵鋒到河南不過數日光景而已。到時候大兵合圍,他們即便是有通天之能,也無能爲力,只能逃走夭夭了。

逃走的話,也只能帶輕騎,也就是他們攢下這些家底,全部都要付之東流了。讓羅汝纔再回到當初日日東跑西竄,一日夜三四百里的日子,還不如殺了他。

“我們必須與後面大軍一戰。” 李自成說道:“而且速度要快,現在是九月初一,必須在九月初十之間,打完這一仗,否則,如果左良玉來的了,我們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們雖然知道左良玉早不聽調遣了,但是打仗這種生死大事,不能寄託於左良玉的不聽話,如果左良玉聽話一次,他們不就嗚呼哀哉了嗎?

所以要快,儘快。 時間絕對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想要各個擊破,就不大可能了。

“我覺得官軍這幾日就會合營。”羅汝才說道:“我們是不是在他們合營之前,各個擊破?”

官軍要合營的結論根本不用看地圖,就能得出來。

無他,他們一從南來,一個從北來,都是追擊義軍,而義軍掉頭而東,他們自然而然向東追過來,合營是一種必然。

李自成暗暗思索,要不捨下大隊人馬,帶上精騎,一日夜奔襲數百里,給官軍來個踹營,但是他想了想還是放棄這個誘人的想法。楊文嶽與他交手多次,不是新手了,才能或許有些平庸,但是還算嚴謹,這種突然襲擊未必能有效果。

而傅宗龍也是老將,當然了傅宗龍太老了。成名於天啓年間,到底手腕如何。李自成沒有嘗過,但是傅宗龍麾下的人都是李自成的老相識。都熟悉的很,而且說句不客氣的話,李自成這幫人的主力都是出自秦軍之中,雙方的戰鬥風格都很相似。

這樣的突然襲擊別賀人龍纏住的可能性很大。

“等等。”李自成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你知道賀人龍的兒子賀大明嗎?”

“記得,比他爹差遠了,根本不值一提。”羅汝才說道。

“賀大明死了,就是死在你女婿之手。”李自成說道:“而且殺賀大明的時候,還稱是賀大明的爺爺。”

羅汝才輕笑說道:“沒有想到,憑之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不過羅汝才隨即就想到李自成從來不做無用之事,他今日提起此事,定然是有事情落在張軒頭上了,羅汝才眉頭微微一皺,試探的問道:“李兄的意思是?”

李自成沒有正面回答,反而問道:“羅兄覺得,這些人誰爲患最大?”

羅汝才的目光在地圖上猶疑,他的目光掠過一個又一個名字:傅宗龍,楊文嶽,賀人龍,李國奇,虎大威。以及其他各路將官的名字。羅汝才最後將目光留在“賀人龍”這三個字上面,說道:“爲患最大的,定是賀人龍。”

“爲何?”李自成說道。

“李兄笑我?”羅汝才說道:“文臣督軍不過爾爾,除非是盧象升,誰敢親自上陣,臨陣不過搖搖紙扇,能濟何用?至於虎大威,不過一裨將之才,他只能控制他部下數千人,讓他做爲一員裨將衝鋒陷陣,倒是一把好手,但是作爲一軍主將,卻不合格的很。至於李國奇?雖然也算是宿將,但是賀人龍跋扈,作爲賀人龍的副將,與賀人龍的下屬有區別嗎?李國奇部可以看作賀人龍部,李國奇不過是擔一個虛名而已。”

“不錯,就是賀人龍,我打得就是賀人龍,如今時間緊急,打了別部,賀人龍還有膽逗留不去,或者據營死守,但如果打殘了賀人龍,可使諸軍喪膽。一戰而定,不過,賀人龍可不好對付。”李自成說道。

“那是自然。”羅汝才腹誹道:“賀人龍那麼好對付,還是賀人龍嗎?”

“如果與賀人龍正面對決,雖然不是沒有勝利的把握,但是如此一來你我兩營,就要大傷元氣了。所以對付賀人龍,就要用老手段。”李自成說道。

“設伏。”羅汝才說道。

“正是。”李自成說道。

不知道多少官軍猛將都死在這一招上了,曹文詔,湯九州,等等一連串名單。

“賀人龍不是雛?怎麼引賀人龍上勾啊?”羅汝才話音剛落,他立即明白了,說道:“你是要用張軒爲餌?”

“我就不信了,賀人龍看着他想當他爹的殺子仇人,在他眼前晃悠,他就沒有一點想法。”李自成說道。

羅汝纔有一點不願意,他不願意讓張軒涉險,但是現在他沒有選擇的餘地。畢竟在生存面前什麼都可以捨棄,再者安排好的話,這隻餌也不會被賀人龍吃掉。

“好。”羅汝才眼睛之中精光一閃,說道:“只是這餌如何安排?”

不能安排的太顯眼了,賀人龍一眼就會看出來,但是也不能安排的太隱秘了,賀人龍不知道,那又有什麼用處啊?

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章 風起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
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章 猛鎮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章 風起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