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

“孩兒也不喜歡。”羅玉龍說道。

“那麼次輔是誰?”羅汝才說道。

“次輔阮大鋮兼戶部尚書,翰林學士。”羅玉龍說道。

“阮大鋮?”羅汝才皺眉說道:“此人似乎是一個貪官?”

阮大鋮在民間的名聲相當不好,幾乎沒有個秀才在南京要做三件事情,讀書,逛秦淮河,罵阮大鋮。這名聲自然傳到了羅汝才的耳朵之中。

“阮大鋮此人還是有才情的,他只是與東林交惡才落得如此天地。”羅玉龍說道:“而且孩兒到南京之後,也唯有此人主動來投,不管此人如何,即便是千金市馬骨,也要給他一好位置。”

“僅僅是這樣嗎?”羅汝才說道。

“自然不是。”羅玉龍說道:“大軍征戰,動則百萬兩之重,我們千里迢迢來江南,不就是爲了錢糧兩字嗎?縱然要安撫江南士紳,也必須從江南收刮足夠的銀子。而阮大鋮此人與江南士紳有怨,放他在戶部尚書之上,就是要他收稅。爹,你不知道江南的繁華,南京夠繁華了,蘇州的繁華遠南京,蘇州城外兩十里都是街道,整個蘇州幾乎是一座不夜之城。可是收上來的稅纔有多少?”

“江南每府縣之中,都不少那些家資數十萬兩之多的富豪,但是整個江南,加杭州一帶,稅收也不過數百萬兩之多。黃冊與實際相差太大,這有罷了。但是從成化年間,江南的稅就是有名的難收,時常豁免數十萬石,數百萬石皇糧國稅,阮大鋮告訴我,別的不說,單單是江南府縣所欠的稅收,就有千萬兩之多。”

“千萬兩之多?”羅汝才大吃一驚,說道:“可是真的?”

“只多不少?”羅玉龍說道:“因爲朝廷考覈官員,收稅收到六成是合格,收八成是優秀,但是收足十成十的就是酷吏了。這千萬兩之多,是十幾年之間欠下來的缺額,之前似乎已經被豁免了。”

“前者不計。”羅汝才咬着牙說道:“十幾年前的欠賬,一下子要收大半是要不過來,即便能要過來,也是要出人命的,所以之前所欠的稅,我也給他們免了,但是今後,江南的賦稅,少一個大子都不行。”

羅汝才從底層上來的,自然知道官府收稅的德行。

收不上來的稅收一部分是大戶人家的欠稅,這些人財大勢大,在當地勢力龐大,官府不敢徵收。而今江南安堵,這些人也不是輕易動的,否則也不會將錢謙益過來當招牌了。

還有一些是真收不上來稅。

或者某戶已經遷走了,或者是某家實在無法承擔。

羅汝纔可是見慣了北地是怎麼收稅。

稅是以裡甲爲單位徵收,如果某裡之中有人逃稅,他逃的稅就落到留下的人身上,人即便走了稅也要留下來,這樣一來,人走得越多。留下的人承擔的賦稅就越重。

這樣的政策自然導致整村整裡投奔義軍,否則義軍爲什麼能在屢戰屢敗之下,還能東山再起。

故而他大手一揮,前事不究,全當豁免。雖然這一千多萬兩的欠稅,讓羅汝才也聽得很眼熱。

“玉龍,你要知道我們家是怎麼起來的?”羅汝才說道:“民間都稱崇禎爲重徵,如果沒有這一位重徵天子,你我父子兩人也沒有今天,故而縱然打天下要錢,也絕對不可,橫徵暴斂,不該要的錢不能要。”

“孩兒也是這樣想的。”羅玉龍說道:“江南士紳都是功名在身,我家不認前朝功名,他們的田產都要納稅,只是這需要一個敢下鐵腕的人來辦。而阮大鋮雖然名聲臭了,但是他是孩兒想到唯一敢下重手的大臣。”

“既然如此。”羅汝才說道:“就他了。不過他要是貪污怎麼辦?”

羅玉龍冷笑一聲,說道:“朱元璋敢殺人,孩兒就不敢殺人了?”

“張質怎麼安排?”羅汝才問道。

羅玉龍其實並不是多想安排張質,畢竟張質與張軒的關係太過親密,只是張質不管怎麼說都是營中老人,總不能讓他在內閣之中都沒有一個位置吧?

“孩兒準備將張先生安排到兵部去。”羅玉龍說道:“內閣學士兼兵部尚書,父王覺得如何?”

羅汝纔看了羅玉龍一眼,羅玉龍覺得羅汝才眼神銳利之極,似乎要看透他的心思了。羅汝才說道:“再兼個工部尚書吧。”

“是。”羅玉龍說道。

兵部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不管再重要,但是在亂世之中,都不是太重要了。

無他,現在天下兵馬大權都在羅汝才手中握着,兵部尚書不過是一個打下手的人而言,與後勤主管沒有什麼差別。而工部一時間也不會有什麼要事,任何大功臣都要爲現實讓步。

這年頭打仗纔是第一位的。

所以工部所有的工程,大概就是爲軍隊服務,修建城池之類的事情。故而羅汝纔將兩者一併交給了張質,是信任張質在後勤組織上的能力。又是安撫老臣,畢竟兩個降官都成爲首輔次輔了,下面的人總要給一些安慰吧。

羅玉龍也知道,雖然說羅汝才說自己不管了,但是他做出的決定,如果沒有羅汝才的背書,是沒有效果的。

“是。”羅玉龍說道。

“吏部給羅戴恩。”羅汝才說道:“關鍵位置上總要有一個自己人。”

“孩兒明白。”羅玉龍說道:“孩兒也是這樣想的。”

吏部尚書在大明前期,號稱天官,是可以對抗首輔的存在。自然能算得上關鍵位置之上。

羅汝才說道:“刑部就給你了,你選一個人便是了。”

刑部固然是要位,但是在亂世之中,在羅汝纔看來並不是太重要的。

“孩兒記下來了。”羅玉龍說道。

羅汝才說道:“這六部定下來之後,就由你來管了,將來的事情我看不了太遠了,與這些人打交道,要多幾個心眼,你爹也幫不了你了。”

“父王請放心。”羅玉龍說道:“不會讓你失望的。”

羅汝才說道:“這些文官好安排,但是各位老兄弟,你準備怎麼封賞?以及不只一個人過來問我了,文官都當上尚書了,他們想換給頭銜噹噹?你怎麼看?”

羅汝才所說的也是實情。

隨着張質以南京爲中心,梳理各府縣的情況,別的地方不說,南京這地方算是安穩下來了。

而且組建六部的風聲放出來之後,羅汝才很多老兄弟都來問,想要一個公侯之位。

“爹。”羅玉龍說道:“封賞不可太濫,如果現在都封賞好了,來日爹爹登基之後,該如何封賞功臣?孩兒的意思,看父王什麼時候登基,什麼時候就大封羣臣。”

“登基?”羅汝才的眼睛之中迸發出一絲渴望,有一種蠢蠢欲動之感。他想即可登基,但是想了想,卻放棄了,不多想吧,最少穩定住江南形式,佔據浙江江西還有兩淮之地。南京徹底成爲腹地之後,再想登基之事。

“那隻好拖一拖了。”羅汝才說道。

“孩兒不會讓父親多等了。”羅玉龍說道:“來年定然大敗左良玉,擁父王登基。”

“我兒的孝心,我卻是知道了。”羅汝才說道:“但是凡是欲速則不達。事情一步步做下去,就行了,我不着急。”

話雖如此說,羅汝才的語氣之中,很難聽出不着急的心思。

那可是皇帝之位,羅汝才也是一介凡人,又怎麼不想在生前都登基稱帝。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五章 高鬥樞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十五章 人心
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九十章 拼死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九章 羅玉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章 樊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五章 高鬥樞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十五章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