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

正氣歌二

此刻那面“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的大旗之下,只剩下幾百人了,還是人人帶傷。大多是各家士紳弟子與他們的護衛家丁,都是家生子。自然是人人效死。如此情勢之下,那些徵召的民夫,或死或降,早已損失殆盡了。

王進才大聲呼喝,衝得最猛。

在他看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到了。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人少了,吟唱正氣歌的聲音,也低落起來,被高昂的喊殺之聲壓了下來,每一個都只能聽見自己的聲音。

這聲音有幾分不真切,似乎是小時候在父親戒尺下讀的,似乎是少年時,一個人讀史書時,重新翻出來了,又好像現在臨時之際,有一種神聖的感覺,從心中猛地爆發出來。

吳之宗就數刀捅死。鄭雲鴻被長槍捅着,直接倒在了李熙亮的面前。李熙亮目眥欲裂,但是什麼也做不了了。

片刻之後,塵埃落定。

張軒踩在血水之中,來到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卻見李熙亮僕在地面之上,正好在一塊大青石之上,卻見他滿臉是血,舌頭好像被人割去,手伸出,在地面之上寫下五個字“古道照顏色。”

“古道照顏色?”張軒擡起頭來,說道:“卻不知道照誰家的顏色。”

一日的光陰,已經過去,此刻陽光從西邊射來,再加上地面大片大片乾涸的血跡,真有幾分殘陽如血的味道。

“誰下的手。”張軒說道:“人已經這樣了,何必和屍體過不去。”

“我下的手。”鄧和忽然說道。

張軒微微吃驚,在張軒看來,鄧和雖然漠視生死,但是並不是一個殘暴的人,殺人不過頭點地,從來不做多餘的事情,殺人也不過是一刀兩段。也不會多折磨人。

這不是他的風格。

張軒以爲是軍中某些人的手筆。

在連年的戰亂之中,軍中有很多心理扭曲的人,放到後世一個個精神都有問題,即便張軒自己也覺得這一段時間,他的精神上或許也有一些不對勁。他不過是隨口問問而已,沒有想到有人會承認。

“這首詩我知道。”鄧和用平靜而低沉的聲音說道:“小時候,爹爹教過我。可是我想活啊。”

張軒拍拍鄧和的肩膀什麼也沒有說。

小時候接觸過正氣歌,到現在還有印象,張軒很明顯的知道,鄧和的父親是一個書生,但是作爲讀書人之後,如何淪落到現在這個樣子,打起仗來,從

來都是一副尋死的樣子。

想來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不管古人是多麼高尚,不管文公如何光照古今,即便在千古之下,一曲正氣歌,還是讓多少人自慚形愧,讓鄧和忍不住要斷了李熙亮的舌頭,就是不想去面對。

但是人總是要活的。

“厚葬之。”張軒說道。

開封北城之上。

高名衡站了好久好久。站得忘記了時間。

他當開封巡撫不久,也就是在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陽城,河南巡撫李鳳仙,失職問罪之後,才當了巡撫。但是他在開封的時間不短了,在李鳳仙當巡撫的時候,就在開封爲官。否則也不會是他接任河南巡撫一職。

戰死在城外的,大多數都是開封生員,很多在他面前還稱一聲老師。此刻高名衡想來,這些人的面目還一一在目,但是而今卻是這個情形,他只覺得腳下一麻,身子一空,幾乎要跌倒在地。

黃澍一把扶住了高名衡說道:“巡撫大人保重身體,開封城還要仰賴大人。”

“還保重什麼身體。”高名衡苦笑說道:“而今,還有什麼需要保重的。老夫但欠一絲耳。只可憐這些年輕人,”高名衡顫顫巍巍的手指北方,說道:“黃澍你看看,他們都是開封文脈啊,而今,開封文脈絕矣。”

說着兩行老淚從高名衡的眼角流下來。

黃澍猛地跪倒在地面之上,重重的向北磕頭,一頭在地,猶如金石之響。鮮血瞬間流出來,立即有人將黃澍攙扶起來,只見黃澍滿臉鮮血,說道:“我只恨在城中滯留太久,沒有與諸位同死,乃是我黃澍平生之恨。”

一時間有人說道:“不管黃大人的事情,是賊人太兇殘了。”

“是啊,是啊。”

Www ✿тt kǎn ✿Сo

高名衡冷眼看去。見黃澍滿臉悲色,血淚合流,說不出去的淒涼悲慘,但是高名衡卻沒有一點同情,反而有一絲厭惡。他雖然爲官時間不算太長,但十幾年來,早已看透人性。

黃澍爲人,高名衡不想再說。

社兵一事,是黃澍一手操辦的,撤兵的時候,是黃澍阻止的,擔心殉國的時候。黃澍卻沒有。而且他自始至終,沒有踏出開封城一步,現在在這裡以首搶地,就能瞞得過他老人家嗎。

只是這些的官面文章,高名衡不想拆破,他一甩袖子,下了城樓。不想理會這一場鬧劇。

回到巡撫衙門之後不久,陳永福就派人來彙報這一天闖營攻城的情況。

高名衡閉上眼睛,聽下面師爺彙報

:“闖營登城三次,放崩三次,皆被陳將軍擋下來了,只是城頭戰死一千六百人,其中陳將軍部屬六百餘人,陳將軍所部已經傷亡過半了,陳將軍請兵員補充。”

“還有嗎?”高名衡問道。

“城頭火炮炸膛七位,陳將軍想多請幾位大炮。”師爺推推眼鏡腿,這種古老的眼睛,有種類似藝術品的味道。

高名衡沉吟一會兒,說道:“從今開始,舉城上下所有物資,都聽陳將軍調遣,這些東西今後不用來向我稟報了。令陳將軍自行徵調,你也過去,帶上巡撫大印。”

“大人,這不合規矩吧。巡撫大印乃是朝廷威嚴所寄,豈能如此?”師爺大驚道。這位師爺跟着高名衡時間也很長,自然要爲這位東翁着想。

高名衡說道:“無妨。我讓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有什麼事情我擔着。”

高名衡已經想了很久了。

城中的人力,物力,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高名衡根本不可能做出除卻守城之外的任何動作,甚至對於守城的物資支撐,也只是少之又少了。

之前陳永福將需要的東西報給他。他還能想辦法籌集。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什麼東西都已經見底了。

糧食,火藥,鐵料,人力,物力,乃至於滾石擂木。都必須讓人去拆開封城的房子了。再讓他過一趟手,純粹是多此一舉。

高名衡充分的認識到,他已經對局面無能爲力。特別是對於城中的百姓。

城中百姓之前還有日日搶糧,搶藥材,搶任何能吃的東西,爲一兩米要人命的都有,這個時候這些種種爭奪卻少了。因爲大家都沒有力氣了,只是連街面之上的路倒都少了,反而在偏僻之處,多出了不少奇怪的骨頭,都是人骨。

城中的陰暗之處,到底在發生着什麼,讓高名衡這個飽讀聖賢書之人,不敢去想,也不忍去想,甚至他作爲一方父母官,也不能去管,因爲沒有糧食,他即便殺一批人,救一批人,又能如何?對局面根本無補。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個局面開封官軍,已經無力改變了,除非有大股援軍過來,否則開封城中只能苟延殘喘,坐看局面一點點崩潰下去,僵而不死了。

這個局面是漸漸形成的,但是如今社兵五千戰兵的覆滅,卻打穿了高名衡的心理底線。

“等吧。”高名衡心中暗道:“等援軍,或者是等一死。”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
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十九章 敵襲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十五章 離京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章 收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