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

準確的來說,並不是血腥味。

而是戰爭的味道,張軒並沒有聞到什麼味道,而是看到了各種戰爭的遺蹟,從而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上海縣剛剛經歷了一場戰火。

三年征戰之下,別的張軒不熟悉,但是這種戰爭的味道,卻是再熟悉不過了,匆忙找了一個人來問,立即知道了,夏允彝所帶領的人馬,在數日之前,就被圍在了上海縣之內。沈廷揚甚至想來救援了,只是在長江之中,羅玉龍拿沈廷揚沒有辦法,但是上了岸,沈廷揚卻打不過曹營的兵馬。

一場大敗之後,沈廷揚只能退回崇明島。

張軒心中暗道:“崇明,舟山,恐怕是江南最大的隱患了。”

隨即來到縣衙之前,卻見十幾個人被壓在法場之上,最小的一個看上去纔有十幾歲。張軒問道身邊的嚮導,說道:“他們都是什麼人?”

“這些人都是與義軍對抗的賊子。”嚮導臉色十分複雜,最後說道。

“三月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張軒在縣衙之前下馬,正準備去見羅玉龍忽然聽到身後的吟詩之聲,猛地停下了腳步。

無他,這首詩他很熟悉,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了。他轉過頭去,卻見劊子手已經將長刀高高的揚起了,而刀下,卻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張軒說道:“刀下留人。”

“哚。”的一聲,長刀偏開少年的頭顱,貼着他的頭髮斬了下去,似乎將髮髻斬斷了,一時間亂髮飛舞,這個少年也披頭散髮的。

張軒走過去,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傲然說道:“夏完淳。”

張軒心中暗道:“果然是他。”他打量這個有名的神童,說道:“你可願歸降?”

夏完淳說道:“夏家有斷頭之人,沒有屈膝之輩。”

張軒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說道:“將他放了。”

“大人,萬萬不可,這是世子說要處以極刑的要犯。”監斬官立即過來說道。

張軒不認識這個監斬官,畢竟這一段時間羅玉龍身邊的人急速擴充,很多人張軒都不認識。但是監斬官卻看出了張軒氣度非凡。不敢強硬拒絕。

“我說可以就可以。”張軒說道:“世子那邊我去說就行了。”

張軒自己覺得他的面子還是有點用處的,羅玉龍決計不會因爲區區一個少年,與他翻臉的,最多訓斥幾句,張軒看着夏完淳,心中暗道:“就當是當年學你的詩,給你一個情面吧。”

不是張軒小看夏完淳,他畢竟年少,大勢之下,一個人又能翻出什麼浪花來,即便放了他,將來最多是多出一個亡國詩人而已。

“大人,這----”監斬官說道。

張軒一皺眉,賀虎頭說道:“我家大人乃右軍統領制將軍張軒,爾等還不領命。”

這些人一聽了,立即說道:“是大人,我們這就放了他。”

張軒早已是別人眼中的大人物了。統領數萬人馬,當一路偏師主將,更是羅汝才的愛婿,前程不可限量。決計不是他們能得罪得起的。

立即有人給夏完淳鬆綁。

夏完淳站起身來,說道:“你是張軒,陳叔叔就是死在你手中的?”

張軒有些奇怪,說道:“你說的陳叔叔是誰?”

夏完淳所言的陳叔叔就是陳子龍,陳子龍與夏完淳的父親相交甚好,又是同科出身,夏完淳自然稱呼陳子龍一句叔叔。

夏完淳冷笑一聲,卻沒有回答張軒的問題,說道:“我決計不會領你的人情。”

夏完淳猛地從一邊士卒身上槍過一柄長刀。

賀虎頭站在張軒身前,長刀出鞘,唯恐夏完淳撲過來,上一次張軒遇刺之後,張軒身邊的人都有一些神經過敏了。

夏完淳卻沒有理會張軒,來道之前斬首的幾具屍體之前,長刀在脖子之上一抹,倒在一具無頭屍體身邊,不過片刻就沒有了呼吸。

張軒不用問,想來這一具無頭屍體,就是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彝了。

張軒嘆息一聲,只留下兩個字,說道:“厚葬。”

他心中暗道:“人心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天下如此多的人才不能爲所用,簡直是一種浪費。如果人心不附的話,曹營在江南的統治也不過是建立在沙灘之上,有一個風吹雨打,就會雨打風吹去?”

“但是怎麼才能招攬人心,莫非真得如之前所想,安撫東林人士?”

張軒很明白,清廷可以在江南大殺特殺。但是曹營卻是沒有這個本錢,清廷在遼東已經兩代了,而今可以說是第三代已經上臺了,人才雖然不太夠用,但是組建了一個統治核心卻是沒有問題的。

而曹營現在還是一草臺班子了。明年的稅收都不知道怎麼收的。

“如此看來,這一次南京之會,曹營首輔,或者是宰相已經確定了,錢謙益。”張軒心中暗道。

張軒見了羅玉龍,羅玉龍沒有提外面的那一檔子事,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只是講解了一些崇明的現狀,比如沈廷揚的軍力,還有江北的局面。據說李汝桂的日子不大好過,揚州運河以東地方,幾乎都被路振飛所控制住了,李汝桂已經寫信給羅玉龍,說是要截斷運河。

只是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小事,所以這一次回南京,恐怕也要商議如何對付路振飛了。

張軒頓時覺得,與羅玉龍面對的局面相比,張軒在寧波的局面要輕鬆許多。

第二日,羅玉龍就與張軒一行人離開了松江府,王龍暫時接管江南一帶的防務。

兩人的隨從合在一起,大抵有三千人上下。從松江到南京,一路之上都沒有怎麼停留,張軒也看到越是距離南京越近,民生恢復的也就越好,張軒得到的招待也就越好。

張軒細細詢問,得知這一帶的政務,已經被張質派人來接管了。在張質的督促之下,這些不管是降官,還是新官都不敢怠慢,不敢說政治煥然一新,但是政府已經在運作了。

這是張軒看到最好的消息。

等到南京的時候,已經是除夕當日了。

天氣冷得出奇,即便是在南京也下了一層薄雪,讓整個南京城的景色更加素白妖嬈,張軒看着南京的大門。雖然張軒對南京並不是太熟悉,也沒有待多長時間,幾乎從揚州一來,就被打發東征了。

但是不知道怎麼了,此刻他回到南京,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說來也是,按張軒爲曹營設計的戰略而言,從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曹營的政治中心,就是這裡了。

而作爲第一排的政治大佬,張軒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就要在這裡居住了,甚至下半輩子,就要在這裡,如此一來,這南京不是家鄉,勝過家鄉。

“果然是吾心安處是吾鄉啊?”張軒心中暗道:“從現在開始,我就是南京人了。”

就在張軒打馬來到皇宮的時候,卻見薄雪之中,一個身影在雪中來回踱步,留下來不少的腳印,張軒一看,不是羅玉嬌是誰。張軒翻身下馬,快步走過去,說道:“玉嬌我回來了。”

羅玉嬌見了張軒,笑容在臉上綻放開來,說道:“我知道,我一早就知道,你今日會到的。”

張軒看着羅玉嬌嬌豔的臉龐在雪中,兩者相互映襯,更顯然的嬌豔無雙,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兩人就這樣執手相望。一句話也不說。只有飄落的雪花落在他們身上。

這一剎那似乎就是永恆。

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章 取士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
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章 取士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十七章 行軍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