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決心

方國安點點頭,知道時間耽擱不得,立即下令,數萬步隊從三個方向壓了上去,每一個方向都有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還帶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火炮。

之前方國安先派騎兵突擊,未必沒有想先纏住對方,讓大隊人馬集結的想法。

戰爭是最能取巧的東西,很多計謀的應用,未嘗不能以少勝多,但是也是最不能取巧的地方。數萬大軍從三個方面壓過來,縱然是數萬頭豬,也會讓張軒壓力很多。

更不要說,對方還有大大小小的火炮,數百門之多。

頓時被壓制住了。

隨即官軍步卒一次一次的撲了上來。雙方寸步不讓的廝殺,秦猛還抽冷子派出騎兵,打官軍步隊一個措手不及。

雙方血戰連連。一時間一兩裡見方的土地上,喊殺之聲,驚天動地。聲音遠遠的傳開。

張軒站在大旗之上,一面“鎮南將軍張”的大旗,在硝煙之中,不住搖擺。

張軒帶着麾下將士,一場場勝仗打下來,早已成爲軍中的主心骨,此刻即便是落於下風。張軒穩坐釣魚臺,下面的士卒的心思也是穩的,所謂將爲兵膽。

“報。”張元初說道:“大人,曹將軍請你過岸主持戰事。”

張軒冷笑一聲,說道:“我張軒不管到了什麼危機關頭,從來沒有丟棄兄弟們的,告訴曹宗瑜我就在這裡,讓他看着辦。”

“是。”張元初。

白沙河上的斷裂的浮橋,還在熊熊燃燒,白沙河上一時間有不少船隻經過,這些船隻上還有不少戰船,一時間,封堵了曹宗瑜渡河路線。而南邊一兩之外,一聲聲喊殺之聲,爆炸之聲,音量一浪高過一浪。

曹宗瑜不用看,就知道戰事激烈之極。

“曹將軍,張將軍哪裡危機之極。你倒是快想辦法?”羅岱說道。

楊繩祖等人都將目光看向曹宗瑜。

曹宗瑜目光掃過衆人,說道:“我與張將軍,早已情義相連,同生共死,今日我曹宗瑜對面發誓,如果張將軍死在對岸,這裡就是我曹宗瑜的葬身之地。”

古人還是畢竟信誓言的,故而曹宗瑜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有一些訕訕。

羅岱毫不在意說道:“曹大,別扯那些沒用的。說,你準備怎麼辦?”

曹宗瑜指着白沙河之中的戰船,說道:“這條河並不寬,我已經派人去催火炮了,火炮來了之後,立即轟擊船隻,將這些船隻給趕走就行了。剩下來纔是渡河的事情。”

“怎麼渡河?”羅岱說道。

“最好的辦法,是再次搭建一道浮橋,但是大概需要一日夜的時間。”曹宗瑜說道。

之前的浮橋,是用現成的船隻改建的,只需用鐵鏈將船隻綁在一起就行了,橫過白沙河就行了。

但是現在原材料,都必須自己準備,曹宗瑜所想的辦法,就是拆房子,一個村子的門板木料全部集中在一起,不知道夠不夠搭建浮橋,故而時間估計的長一些也就是了。

“到時候,黃花菜都亮了。”羅岱說道。

“所以,我要現在就派援軍過河。”曹宗瑜說道。

“怎麼過?”羅岱說道。

“強渡。”曹宗瑜說道:“現在的情況,是萬萬不能對面失去信心,一旦失去了信心,恐怕堅持不到我們過河的時候了。”

“轟轟轟。”的炮聲想起來。

曹宗瑜之前的安排見效了,一些臨時集結火炮,覆蓋了整個河面。白沙河之中,也沒有什麼正規的戰船,畢竟真正的戰船是藏不住的,最少張軒所部的斥候,再差勁,也不會差勁到,對河中間的一艘大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小烏篷船,可以藏在蘆葦蕩之中,甚至可以從水中拉上岸,扣在地面上,用東西遮蓋住。

但是戰船卻是無法遮掩的。

故而在火炮的轟擊之下,不過片刻就擊沉了好幾艘船。剩下的船隻也就退開了。

“我去。”羅岱說道:“當初掌盤子派我保護姑爺,一旦姑爺有什麼閃失,我不知道如何向掌盤子交代,這件事情,我去。”

曹宗瑜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官軍隨時可以殺一個回馬槍?”

此刻官軍雖然離開了。但是義軍沒有船隻,官軍殺回來的可能性很大,畢竟炮彈是不長眼睛的,如果在羅岱渡河的時候,官軍船隊殺過來,恐怕岸邊的大炮,也只能投鼠忌器了。

“我爛命一條,有什麼好怕的。”羅岱說道。

羅岱所做就做,從麾下精選了三四百騎,他準備帶着他們過去。

與有些人瞭解的不一樣,馬這種生物是會游泳的,但是游泳能力並非很強,長時間高強度游泳的話,也會淹死的。故此一些小河,義軍都是拖着馬尾巴過去的。

但是白沙河卻比當初的那些小河要寬了不少,也深了不少。

要知道,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

秋水大漲,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羅岱撫摸着一匹白馬的頭顱,將一把黑豆塞進馬嘴之中,說道:“老夥計,這一次你要加油啊。”

白馬嗅着羅岱熟悉的氣味,只是打了一個響鼻,似乎被黑豆的味道所誘惑,一個勁的吃,根本沒有其他的表示。

隨即數百匹戰馬,跟着他們的主人一起下水。依舊是老一套,將衣服什麼都頂在頭上,扯在馬尾前進。

沒有走多久,羅岱立即覺得腳下一空,他有立即知道,進入深水區了。馬兒已經在游泳了。

還好,白沙河並不是太寬,河堤有是砂石底,是有名的潔白如雪的白沙,也很少有淤泥的地方,故此,羅岱一股做氣,算是衝了過來。

當時並不是所有的坐騎,都與羅岱一樣,是千里挑一的戰馬,他們的能力根本支撐不到對岸,有些馬兒游到半路,就是失去了蹤跡,連帶他的騎士消失在白沙河之中。

白沙河雖然並不長,但是秋季水下的情況也很複雜,有些亂流什麼的,也很正常。

羅岱在岸邊等了好一陣子,才發現沒有一個人從水中出來了,清點人數折損數十人之多,這還是羅岱精挑細選的結果。羅岱心思也很硬,隨即不去想了,傳令所有人翻身上馬,準備出戰。

三百騎在這場戰事之中,作用並不大,不過是用來鼓舞士氣的。

但是羅岱此人,是決計不甘心做一個吉祥物一樣的存在。

所以,他定然要語不驚人死不休。

而此刻,官軍與張軒所部,已經進入短兵相接的之中。

臨潁營西平營,列陣爲城,所有人牢牢固守原地,與官軍往復廝殺,就是不後退一步,而火銃手以百人爲一隊,見縫插針的用火槍齊射,壓制敵人,而秦猛所部的騎兵,更是業務繁忙。

時不時打一個短促的反擊,將官軍壓回去了。

雙方戰事焦灼,張軒所部都是精銳,在傷亡之上,官軍更勝一籌,不過官軍兵力優勢太過雄厚。可以忽略這些傷亡,但是張軒所部滿打滿算不過萬人左右,一些傷亡官軍可以承受,但是張軒所部就不能承受了。

雖然官軍屢敗屢戰,在一場場勝利之中,張軒已經感覺到有一些力不從心了。官軍可以車輪戰,而張軒與麾下士卒一起,已經鏖戰好幾個時辰了,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冷水,有什麼連冷水都沒得喝。

在這樣下去,崩潰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難道我就要死在這裡嗎?”張軒心中暗道:“不,我絕不,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的。”一股強烈的求生欲從張軒身上爆發出來了。

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搶收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
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章 搶收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章 樊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