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

似乎看見的死亡越多,就越喜歡孩子。

越喜歡孩子的天真無邪,喜歡孩子的無憂無慮,喜歡孩子的生機勃勃。喜歡孩子的純潔可愛。

看盡塵世間,人生百態,爲了活下去,各種各樣的兇狠毒辣。就越有喜歡孩子的理由與動機。

而且囡囡是一個很可愛,很聽話的小女娃。

“她是誰家的孩子?”張軒低聲問道。

“是新來的王主薄的。”羅玉嬌說道。

王主薄就是王度。

其實張軒的幕府,雖然掛上了知府,知縣,推官,主薄之名,但是實際上依舊是草臺班子,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張軒確定的編戶,丈量,授田,三件大事。不分彼此,現在又多了一個放賑的差事。

“羅姐姐,”囡囡說道:“我該回家了。否則娘就要來找我了。”

羅玉嬌看看天色,覺得時間的確不早了。說道:“田大娘。”

田大娘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說道:“姑娘有何吩咐?”

“將這小女孩送到王主薄家吧。”羅玉嬌說道。又低頭用既幼稚又莊重的話說道:“囡囡,你要好好的聽田大娘的話,知道嗎?她會送你回家的。”

囡囡點點頭,對田大娘說道:“田大娘好。”

“哎,”田大娘一行板着得臉,也出乎意料的顯露出笑容,說道:“好,我帶你回家。”

羅玉嬌與張軒並肩而立,看着田大娘的身影,與囡囡一蹦一跳的身影,漸漸的遠去了。

“說吧。”羅玉嬌說道:“你找我什麼事情?”

“沒事,就不能找你嗎?”張軒強辯道。

“你說呢?”羅玉嬌翻了一個白眼說道。

張軒有些過意不去。

這一段時間他太忙了。忙着整軍,整日都宿在軍營之中。回到汝寧城之中,也要與張質他們商議政務,一個弄不好就通宵達旦。

不要說來見羅玉嬌,他自己睡覺都是一陣一陣的。很少有從天黑直接睡到天亮的。

創業艱辛,這四個字,從來不是寫出來那麼簡單的。

特別是張軒初次接任一地政務,努力將自己從一個流寇轉化爲一個軍閥的時候,更是不知道多少事,應接不暇。

真不知道其他穿越者哪裡來的時間,去泡妞。他連正牌老婆都顧不住。

“我知道你忙。”羅玉嬌悠悠的說道。

“我也是沒有辦法,現在的事情都是剛剛接手,千頭萬緒,過了這個年之後,大抵就差不多了,等一切都上了正軌之後,我就有什麼陪你了。”張軒說道。

“男子漢大丈夫,當以事業爲重,又怎麼能圍着我這個女人轉啊。”羅玉嬌說道。

張軒心中暗自腹誹道:“口是心非,說的就是女人。”但這話,他是萬萬不敢宣之以口的。

張軒轉化話題說道:“今後一段時間,我大概要在軍營之中,住上一段時間,而崇王府地方太大,單單田大娘那幾十個人,恐怕照顧不周,我想從軍中抽調好手,護衛節度使府。”

羅玉嬌說道:“有一點太誇張了吧,整個汝寧城都是我們的人,哪裡有什麼敵人,即便有官軍的探子,田大娘他們也能料理了。”

這話說的倒也不錯,田大娘的赫赫兇威,給張軒帶來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些人不僅僅保護你,還保護其他人,我那位族兄還有那些文官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萬一有一個意外,我不就損失大了。所以纔有撥人。這些人都會由你統帥。”

“真的嗎?”羅玉嬌的頓時興奮起來,好像得到心愛玩具的孩子,說道:“你準備撥多少人?”

“五百人。”張軒說道。

“五百人稍稍少了一些。”羅玉嬌說道:“不過夠用了。”

這世界之上少有幾個能讓張軒完全信任的人,其中就有羅玉嬌。至於保護還是監視,其實也只在一念之間。

羅玉嬌答應下來,承擔此任。張軒也就放下心來了。

“我們---”羅玉嬌的聲音忽然低了,帶着幾分嬌羞,說道:“我們能在汝寧城待多久,是不是就在汝寧城之中安家了。”

羅玉嬌的眼睛撲閃撲閃的,帶着害羞,希冀,渴望,與擔心看向張軒。

張軒看着羅玉嬌的眼神,心中陡然一酸,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她的心思,張軒如何看不出來啊。

羅玉嬌從小顛沛流離,從來都想過安定的生活。但是張軒卻張不出口來說一聲是。

如果,這不是汝寧府,是沿海的任何一個府縣。只要不是太北邊一點,張軒都可以說是。因爲靠海,發展海貿,一旦事不可爲,還可以揚帆出海。如果在西南西北一些府縣,張軒也可以以一府之地位根基,擴展根基。一點點的坐大。

那麼是在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府縣,對張軒來說,都可以立足。

但是唯獨在河南,張軒決計不肯也不能留下來。

這是河南在中國的地理環境決定的。

河南於天下之中,太平時節是四通八達之所在,但是再亂世之中,卻不是一個好去處,就拿張軒所知道的歷史,不管是義軍與官軍的戰鬥,還是清軍南下的戰事,河南都躲不過去。

張軒如果將基業立在河南,就是將自己放在於清軍做戰的第一線之上。

張軒即便在汝寧經營有年,但是竭盡汝南的人力物力,也不過能供應數萬大軍。但是這是在中國,想以數萬大軍,在國戰之中,撼動天下大勢,簡直是癡人說夢。

前有如狼似虎的清軍,後有怎麼看都不靠譜的明軍。汝寧就是一塊死地。

白手起家這四個字,被人吹捧,就是因爲很難做到,以張軒的人才儲備,擴軍兩萬,他對軍隊就無法有效控制了。不要說更多了。

張軒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還是說動羅汝才南下,在大樹之下好乘涼,否則只能等襄陽之變,爆發之後,自己或投官軍,以他現在的實力,可能讓官軍的江北四鎮,變成江北五鎮。要麼投奔張獻忠。看黃虎在羅汝才的面子,對他照顧一二,他在辦法在湖南或者兩廣找一處立足於之地。或者投李自成,但是李自成或許不會給張軒在外的機會了。

未來走向何方,張軒真的不知道,唯一能確定的,即便他在汝寧下再大的功夫,汝寧也不是久留之地。

“我知道了。”羅玉嬌的眼神迅速暗淡下來了。

有時候沒有回答,也是一種回答。

“這不是還沒有到三年嗎?”張軒連忙說道。張軒對羅玉嬌想要安定下來,想要要一個孩子的心思,瞭如指掌。連忙勸慰道。

“我知道了。”羅玉嬌似乎不想讓張軒擔心,輕輕一笑道:“三年還早。”

張軒與羅玉嬌吃過飯之後,獨自一個人坐在臺階之上,一伸手向從衣服之中摸出一包煙來,卻摸了一個空。

這才明白,他早就在明代很長時間了。

不論古今,一個男人的壓力都是一樣的。擡頭看漫天星辰,星漢燦爛,低頭看萬里江山有如畫卷,但是天下之大,江山之廣,卻沒有他一處立足之地。

天下何處安我心?

即便麾下有萬餘士卒,他依舊過得戰戰兢兢的,似乎覺得一個不小心,自己項上人頭就被別人拿去了。

自己死不足惜,而作爲一個大男人連老婆都保護不了,未免太過無能了。

但是現在的局面到底該怎麼破局,我到底該何去何從。張軒一時間想不明白,他坐在這裡,任寒霜打溼褲腿。

又一次失眠了。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章 局面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章 搬家第七章 軸承第九章 搶收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章 雜務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八章 局面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章 搬家第七章 軸承第九章 搶收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章 雜務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