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甕城

?

第六十七章 甕城

傳令兵繞了一個大圈子纔來到城門洞裡面,大聲說道:“快走,快走。”

此刻城門洞之中,密密麻麻塞滿了人,他們都各持兵刃,在城門之後,有兩個正將城門的頂門木卸下來,甚至連三個門栓也卸下來兩個。

城門有三個門栓,最上面有一個,地面上有一個,中間也有一個,只有中間的門栓相連。

“怎麼回事?”最前面的把總說道:“不是說,等外門爆炸之聲一平息,我們就衝出去的,怎麼又改命令了。”

傳令兵張開了嘴,還沒有說話,就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之聲傳來。

他一時間目瞪口呆。

卻見兩塊巨大的門板,就好像被什麼重重的撞開,那個說話的把總,連吭都沒有吭一聲,被門板壓在身下。

也不知道是這兩塊門板實在結實,還是他們提起打開了門栓。反正兩個門板大致上並沒有什麼損傷,但是依舊有不知道多少零碎的小木刺,還有門栓,頂門棍這樣的東西飛了起來,在不大城門洞之中,四面亂砸。

一時間,這裡那裡還是城門洞啊。

分明是一道血肉衚衕。

傳令兵張開了嘴,忽然覺得臉上溼漉漉的,用手一摸,都是血。

“殺。”張軒一聲暴喝,衝在最前面。周輔明緊跟其後,衝進了城門之中。

在最後壓陣的曹宗瑜鬆了一口氣。

張軒在最前面沒有發現,曹宗瑜看得分明,在第一輛火藥車被引爆之後,所有士卒都停止了前進,甚至有幾個人準備逃走,如果不是曹宗瑜當機立斷,連殺兩人,並將這兩人的頭顱插在長槍之上,讓兩個人高高舉起,用以震懾士卒。否則當時這人都要崩潰了。

不過,曹宗瑜也不過是能堪堪維持住局面不崩潰而已。如果前面打不開局面,後面的崩潰是遲早的。

還好,一切順利。

“放信號。”曹宗瑜說道。

一道煙花沖天而起,遠遠的看得分明

楊山看到頭上的煙花,就知道張軒等人已經得手了,說道:“上馬。”

一聲令下,千餘騎紛紛上馬。這千餘從信陽城西,沿着溮河一路東來,直插南城門處。

“怎麼回事?”劉國能聽到又一聲爆炸之聲,心中忐忑之極。

就在劉國能接到南門急報之後,心中就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已經預感到,他莫不是被羅汝纔給耍了嗎?故而他立即帶起了身邊的精銳,向南門而來。只是還沒有來到南城門又聽見一聲巨大的轟鳴之聲。

劉國能的心頓時被懸起來了,似乎這一聲爆炸之聲,並不是在他的耳朵之中,而是在他的心中。

“架。”劉國能重重一鞭甩在自己的坐騎之上,他隨從也紛紛放馬狂奔。

回到戰場之上。

其實城門的爆炸,固然傷了不少。看上去悽慘無比,但是實際之上,沒有死多上,畢竟要出城的士卒並不少,否則城頭上的軍官,也不會認爲他們能將這五百多人的敵軍一口吃掉。

但是,這一聲爆炸之聲,卻將這些士卒的膽嚇破了。

正在驚魂未定之間,張軒與周輔明聯袂殺了過來,一時間引起了連鎖反應,有人想後退,有人想前進。再加上當官的被炸死了,沒有人組織,一瞬間亂成一團糟。

張軒也不是一個人。

見城門被炸開了,張軒的部下紛紛都有了勇氣,頓時一涌而上,衝進城門之中。

雙方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廝殺,張軒漸漸的被擠在後面了。

周輔明手持雙刀,好像是瘋子一樣,殺在最前面,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與周輔明過上兩下,但是卻見周輔明根本不將自己的性命當一回事,衝在最前面。都是以命換命,反而沒有了勇氣。

夫戰,勇氣也。

沒有了勇氣,一羣戰士頓時變成了一圈羊羔,他們轉身就逃,不過一會的功夫,他們卻不逃,紛紛跪地投降。

張軒走出城門洞,目光一掃,頓時覺得一股冷意深入骨髓,幾乎站立不住。

這是一座甕城。

四面都是高高的城牆,而最前面是一道剛剛關閉的城門,官軍有幾百人,而張軒所部衝進來,也有幾百人,密密麻麻的將甕城的空間全部填滿了。

這個時候簡直是活靶子一樣。

“怎麼辦?”張軒的大腦之中,一片空白。

忽然甕城城頭上面旗幟張開,無數士卒冒出頭來,一個個張弓搭箭,向下面射了下來,一時間箭如雨下,而且這些箭都是火箭,頓時甕城之中,慘叫之聲連連,火點密佈。

張軒的部下紛紛後退,就想從城門之中衝出去。

“敢後退者死。”一道雪亮的刀光將一個後退的士卒,一刀斬成兩半,不是別人正是吃曹宗瑜。曹宗瑜一示意,卻見身後幾個人推着一輛火藥車衝進城門洞之中。

張軒一咬牙,心中暗道:“而今之計,中軍騎兵就在後面,即便是逃也沒有地方逃,唯有再次炸破這一道門,纔是唯一的生路。”

“兄弟們,我們能炸開一道城門,就能再炸一道城門,跟我衝。”張軒又準備去推車,但是曹宗瑜一把拉住了他說道:“我來。”

只是城門這一段距離,屍橫遍野,地面上還有兩扇大門橫在地面之上,這樣高低起伏的地面根本走不了車。

“記得殺了劉國能爲我父親報仇。”周輔明大喝一聲,扔掉了兵器,一把抓住火藥箱子。

這一箱火藥大概有一兩百斤重,再加上硬木箱子就更加沉重了。周輔明居然抱起來,就走。

周輔明心中暗道:“父親做下的事情,雖然營中暫時不說,但是豈能真的不計較,即便破了信陽城,說不定,營中還要處置我周家的事情,張軒有幾分仁心,但要他爲保住弟弟付出太大的代價,他未必肯。讓弟弟活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我死在這裡,死的越壯烈,越有功勞,張軒那邊就越好說話。”

“二弟,你要好好的活下來,周家就剩下你一個人了。哥哥不能照顧你了。”周輔明的眼角泛出淚光,猛地大喝一聲,衝了城門洞。

此刻甕城之中,也就城門洞這裡畢竟安全,周輔明一衝了出來,就被甕城上面的人給注意到, 特別是那麼大藥箱,想不被注意都難。

無數火箭射向周輔明,張軒一咬牙衝了出去,護住周輔明的左邊,曹宗瑜也跟着出去了護住周輔明的右邊。

不過,曹宗瑜的武藝精湛,滴水不漏,僅憑一柄長刀,就能將大多數火箭給劈下來,但是張軒就不行了,張軒根本就是趕鴨子上架,時不時有好幾支火箭從 張軒這邊漏過來,釘在火藥箱子上面。

還好,火藥箱子是硬木所致。即便是有火箭釘在上面,一時半會兒也燒不透。

甕城並不大,從第一道城門到第二道城門不過百餘步的距離而已。但是這百餘步的距離,就好像是天地之隔。周輔明重重的將火藥箱子砸在第二道城門之前。

張軒鬆了一口氣,曹宗瑜立即將張軒護住,向牆角躲避。

張軒應該慶幸,弓箭的射傷力畢竟是有限的,即便是火箭也是一樣,常常的有人能中十幾箭活蹦亂跳的,而城中的火器都佈置在向外發射,一時間弄不到甕城城頭之上。否則張軒所部定然會傷亡慘重。決計無法支撐。

不過就在張軒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周輔明的心一下子繃緊了。因爲他沒有發現火藥箱子上面的引火繩。

怎麼辦?周輔明大汗淋漓。

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章 鄖陽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章 鑄炮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水師
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四章 鄖陽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章 鑄炮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四章 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