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

?

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

金聲桓大怒道:“他們怎麼會有火炮?”

其實在明清之際火炮大面積使用,就戰事來說火炮並不稀罕,但是具體到一座縣城城頭,有幾十門這種小炮也不是稀罕的事情,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張軒所部,無論是左青部報告,還是常國安所言,都是火炮極多,有數百門。

數百門火炮在金聲桓想來,應該是張軒將所過之地的火炮都集中起來,這樣的推理自然是臨潁城中應該沒有火炮了,但現在發射的就有十門以上,再加上城頭意志堅定,看上去沒有一點動搖的樣子。

如此情況讓金聲桓的心漸漸才沉了下來,此刻他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預感這一次進攻臨潁城恐怕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開始進攻,如果未戰先退,實在太折損士氣了,金聲桓只能等着,等出一個結果。那麼這個結果如何的不稱他的心意

戰場之上,最忌諱朝令夕改。很多時候,戰場就好像賭場一樣,不確定因素太多了,而且講究落定無悔。

這些士卒冒着火炮的轟擊,將長梯搭在城牆之上,立即有人將長梯的推開,然後城頭滾石檑木如雨而下。再加上護城河的阻攔,就官軍就好像是隔靴撓癢一樣,言不及意,對城上幾乎沒有什麼威脅,反而有大批人手死在城下。

“當,當,當。”鳴金之聲響起來。

士卒如潮水一般退卻了。

金聲桓鐵青的臉色,說道:“就在城南紮營,將張軒與臨潁城隔開。”金聲桓本以爲城中不穩,可以乘機攻下來,卻不想臨潁居然是一塊硬骨頭,只能就此罷手。

“是。”左右聽令下。

士卒重現上馬,卻空出數百匹馬來。顯然有同樣的人數死在城下。

城頭上見這情況,不由大喜過望,不知道誰高喊一聲,說道:“官軍退了。”

一時間城頭之上陷入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羅玉嬌卻沒有半點高興的樣子,她寧可城頭陷入苦戰,也不願意官軍就這樣撤退了。因爲她這邊壓力小了,就意味着張軒那邊的壓力大了。而張軒那邊又如何在大軍的包圍之下守住。

“吳自蘭。”羅玉嬌說道。

“屬下在。”吳自蘭立即說道。

如果之前服從羅玉嬌,還是因爲張軒的餘威,已經羅玉嬌麾下有臨潁城中最精銳的數百士卒。但是

現在他卻是因爲這一場勝利。在戰爭之中提高威望最好的手段,就是勝利,這個法則對誰都有用,無論男女。

“你部從現在開始接管城頭。”羅玉嬌說道。

吳自蘭說道:“是。”只是他也知道,他麾下的將士遠遠不能與羅玉嬌麾下的人相比,卻又不敢問。

羅玉嬌已經做好準備,如果一旦張軒不支,她就從城頭殺出,支援張軒,不過,特更知道。她麾下不足千人的士卒,在數萬人的大戰之中,根本派不上什麼用場,她必須收刮勇士。

隨即她又從城頭百姓之中,挑選出來作戰勇猛之人,其中有一個少年,引起了羅玉嬌的特別注意,因爲這個少年是用弓箭,而是箭法精準,談不上箭無虛發,但也能十中八九。

“你叫什麼名字。”羅玉嬌問道。

“屬下週輔臣。拜見夫人。”這個少年說道,他似乎長得太快,營養跟不上,看上身材很瘦弱,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一樣,不過雙臂卻是很有力,可以開強弓,射百步之外。

“周輔臣?”羅玉嬌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你是周黨的兒子?”

周輔臣咬着牙說道:“先父正是周公諱黨,家兄周公諱輔明,還請夫人給屬下一個機會,我要爲父兄報仇。”

羅玉嬌微微沉吟一會兒,說道:“好,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此刻正在用人之際,管他什麼人,只有有用,羅玉嬌就敢用,至於將來的事情,只能將來再說了。不過,羅玉嬌有信心,一個小小的少年,一旦有異心,羅玉嬌反手就能取他性命。

“多謝夫人。”周輔臣說道。

時間不會因爲誰而停留。

夜晚很快降臨了,天氣很好,一輪圓月在天光灑盡清輝。天下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張軒所部就被困在五里鋪狹小的空間之內,外面隱隱約約有馬蹄之聲,在這樣的月色之下,依然有左營的騎兵來警戒,唯恐張軒逃走,畢竟這距離臨潁太近了。稍不留神,張軒所部如果逃進臨潁城之中,那就不好辦了。

“憑之。”曹宗瑜從張軒身後走了過來,在張軒身邊說道:“等一會兒,讓羅岱送你走。以他的本事,在暗夜之中,絕對可以將你送進臨潁城中的。”

張軒說道:“曹大哥,你知道的,我是絕對不會走的。我走了。你不可能控制住局面,這數千人馬恐怕要一夕散盡了,到時候,你怎麼辦?“

曹宗瑜說道

:“你就不要管我了。”

曹宗瑜已經有了死志了。

雖然羅岱騎兵只剩下不足百騎了,即便全部打光,也不會影響張軒所部多少戰力。而張軒更是一個戰五渣,如果上陣殺敵的話,張軒麾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一隻手掛掉張軒。

但是張軒畢竟是主將。張軒一走,所有人的心都會亂了,士氣更不要說了。不知道多少軍隊,於絕境之中,尚能堅守,但是主將夜遁,瞬間大潰。張軒再不堪,也是這三千人的主心骨,他一跑,這些人根本無法維持。

張軒沉默片刻,說道:“好,我不管你,但是如果左軍大舉進攻臨潁城,單單憑藉城中那些人馬,能撐幾日?一日兩日,到時候,我又往哪裡逃?死在城中,與死在城外,有什麼區別嗎?至少死在這裡,我心不悔。”

張軒心中早已有感覺了,在明末混,從來就是與死亡跳交誼舞。稍不留心,死亡就會踩上你的腳,或者你也會踩進死亡之中。再怕也沒有用,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如果命運要他死在這裡,他沒有怨言,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與羅玉嬌死在一起。

曹宗瑜也沉默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曹大哥,你我生死相交。”張軒說道:“如今與曹大哥死在一起,也算是幸事。”

“好。”曹宗瑜說道:“我不逼你,不過當事不可爲的時候,一定要讓羅岱護着你逃走。”

“好。”張軒答應下來,他心中卻想起,《玉帶編》最後潦草的文字,寫道:“餘爲國家討賊,豈能避死,國家授數萬兵馬於我,勝則同歸,死則共死。豈有師覆而將還者?即便不受國家顯戮,我又有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

“我又有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張軒心中默默唸叨這一句話,目光掃過一個又一個值夜的士卒,看着一張張熟悉的臉,他們都是因爲相信自己,願意跟隨自己,才落得如此地步。如果兵敗,自己獨活,恐怕後半生都無法心安。

“如果我在明代有一師傅的話,那就是傅宗龍。”張軒心中暗道:“只是恐怕傅督師,不想要這個不孝弟子吧。”只是他心中唯一覺得對不起的人,就是羅玉嬌。

如果早知道如此,還不如讓她嫁給劉宗敏,最少劉宗敏要比自己多活幾年。張軒心中暗暗的苦笑,遠遠的看着遠處的燈火,那是金聲桓大營。

營地的角落裡,王進才身邊聚集了幾個心腹,一個心腹說道:“大哥,我們要和張軒一起死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章 家事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
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章 初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章 家事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十一章 夜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五章 鐵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