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時疫

時疫

數日之後,張軒拔營西行。

如今雖然進入了八月,但是連綿的陰雨天氣,還是沒有一點緩解。

即便是下雨少了,但陰天時常還是有的,似乎老天爺隨時都可以給你下一場大雨。

闖營也不想在野外駐紮了。

闖營決定駐紮進中牟縣。

但是中牟小縣,根本承擔不住數十萬軍的居住。大軍之中,在中牟縣之外,重新立營,一座座營帳以中牟縣城爲中心,四面鋪開,中牟縣只有闖營與曹營的將領才能入住。

至於中牟百姓,自然也是在外面紮營居住。

只是張軒進入大營之前,卻發現長長的車隊,擋住了道路,這些平車之上用草蓆包裹着一具具屍體,甚至有鮮血從車下面流了下來。

張軒頓時皺眉,對身邊張元海說道:“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有這麼多死人?”

“是。”張元海說道。

張軒第一任親兵隊長,秦猛早已下去當把總了,而新擴編汴兵,周輔臣也放下去當把總了。

如果現在下面的人還看不出來,當過張軒親兵隊長必然被提拔的規律,就是傻瓜了,其實關乎自己前程的事情,任何人都很敏感的。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

張軒本想從當初南陽老人之中挑選一人。但是張質過來說說情,張軒也就將這個張元海提拔出來了。

張元海臨潁人,與臨潁張氏是遠方親戚,其實臨潁張氏本就不大,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數百人而已,這數百人之中,真正在軍中如魚得水的人,並不多,其中最出採的也就是張元海。

攻開封城的時候,有過一次先登之功。

不要小看一次先登之功,能登上城牆,再沒有攻下城牆,還能活着回來,這就說明,要麼這傢伙能力不錯,要麼這傢伙運氣不錯。所以張軒選中了張元海。

如果按張軒給自己在臨潁張氏之中的輩分,這張元海要叫張軒一聲族叔。而且張軒臨潁張氏身份上的貓膩,也只有張氏三兄弟知道,故而張元海對張軒也真拿張軒當自己人。

張軒又些不大理解古人的宗族思想,但是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個大侄子這麼殷勤。而且張質想讓張軒提拔一下本家人,張元海本身的能力也不錯,張軒就讓張元海當自己的親兵隊長。

其實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幾乎沒有一個將領的親兵都有自己家人帶領,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是也。

張元

海一會兒功夫就回來了,說道:“叔---”

“叫將軍。”張軒說道:“軍中以軍職相稱。”

“是。”張元海說道,隨即他就左顧右盼,壓低聲音說道:“營中有時疫。”

張軒陡然一驚,隨即想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黃河缺地,淹死數百萬人,黃河之上,屍多如魚,接下來陰雨連綿,軍中有時疫也是應該的。只是瘟疫---”

張軒的眼睛之中閃過一絲驚恐。

現代瘟疫已經與尋常人的生活相隔很遠了,即便是那04年那一場,其實也沒有死多少人,當然這種沒有死多少人,是與古代相比的。與古代瘟疫大爆發,整城整城的死人,現在那一點小瘟疫,根本算不得什麼。

張軒立即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退後十里紮營。”

張軒決定不與大軍連營了,他軍中軍法最嚴,其中的有專門的衛生條例,當然了,張軒制定出來,軍中未必不折不扣的執行下去。但是最基本的卻是執行下去了,比如全軍上下喝熱水。比如糞便集中處理。等等。

再加上張軒也病了一場。

張軒一病,羅玉嬌立即將義軍之中最好的醫生李正方給叫過來,張軒的身體不好,李正方就不準走。張軒的病,對李正方是一個小問題,開了藥就想走,但是你不要想與一個女人講道理。

李正方只好留了好幾天,等張軒身子好的差不多再走。

不過,這幾天李正方也沒有閒着。

李正方的確是醫者父母心,他來了,張軒營中上下凡是身子之上有一點毛病的都來看病了。李正方可以說是藥到病除。即便有時疫的苗頭,也被控制住了。

但是闖營就不一樣了。

闖營的老弱多,比張軒營中多得多,張軒營中老弱也編組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直屬上司,直接到張軒這裡,一旦下面有人死人,張軒就可以知道。

但是闖營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

先有老人死去,大家都不在意。

因爲在行軍打仗之中,這些老人承受不住,這是常有的事情不足爲怪。後來有青壯在一兩日之內死去,才引起了上層的注意,此刻李正方也過來,立即診斷出是時疫。

張軒讓曹宗瑜去安營紮寨,他帶着羅岱,張元海一行人,先去見了羅汝才。

羅汝才正發愁的,沒有時間與張軒詳談,所發愁的時候就是時疫。

羅汝才見張軒來了,說道:“正好,李神醫你營中處置時疫的手段相當之有效,你這就去

找李神醫,去幫幫忙。”

“是。”張軒立即答應下來,問了李正方在什麼地方,立即就去找,還沒有到地方,就聽見李正方與一人在吵。說道:“你們不能這樣做,他們還有救,他們還有救。”

張軒一聽,就知道是李正方的聲音。

張軒走過去,卻見在一排帳篷之中,李正方站在中間攔住數十名甲士。

張軒心中一動,他心中暗道:“這是那名將領的親兵。”

甲冑可是一個好東西,不說義軍之中,即便是官軍之中,也很少有士卒有,一般成建制裝備甲冑的士卒,大多都是某些將領的親兵。

“怎麼回事?”張軒走了過來,說道:“你們怎麼敢這麼對李神醫,太沒有禮貌的嗎?你就不怕將來你們生病,李神醫對你們袖手旁觀。你們是誰的人?”

“我的人。”這一羣甲士裂開,卻見一人走了過來。張軒一看,居然是劉宗敏。張軒立即行禮道:“見過劉將軍。”

張軒雖然與劉宗敏之間沒有隸屬關係,但是劉宗敏是闖王的左膀右臂,在義軍中威望很高,張軒與之一比,就是小輩了,張軒不敢失禮。

“曹營駙馬這是怎麼了?”劉宗敏帶着幾分陰陽怪氣的說道:“什麼時候,我闖營的人,也要你曹營來管了。”

“憑之不敢。”張軒說道,他似乎有些習慣明代說話的語氣了,說道:“李神醫卻是我曹營之人,又在義軍之中活人無數,無論如何這些人也不該對他無禮。”

劉宗敏一聽,轉過頭來說道:“我讓你們對李神醫無禮了嗎?”

“沒有---”身後的甲士聲音有些低。

劉宗敏厲喝一聲,說道:“張嘴。”

“啪,啪,啪。”劉宗敏身後幾十名甲士左右開弓,向自己臉上招呼。

“好了,好了。”李正方先看不下去,說道:“區區小事,何至於此。”

但是這些甲士依然不敢停。一連十幾個結結實實的耳光下去,每一個人的臉都腫成了豬頭。

劉宗敏說道:“李神醫都爲你們求情了,那就停吧。”

“多謝,李神醫。”幾十個甲士一起說道。

“不過,該辦的事情,還是要辦。”劉宗敏一揮手說道:“去吧。”

“劉將軍,他們還有救。”李正方臉上帶着懇求之色說道。

張軒腦中忽然想到,剛剛入營的時候,從車上流下來的血。立即想到:“那些人不是得瘟疫而死的,而是被殺的。

.。www

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章 汝寧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章 匠作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七章 廢奴策
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十五章 離京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一章 汝寧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章 搶飯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章 匠作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七章 廢奴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