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

想到連慕可能會如晏臨歌一般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秦恪心裡很不好受,索性問:“旭之這幾日在做什麼?若有閒暇,我去瞧瞧他。”

這就是沒有合心意兒子的痛苦之處了。

秦恪雖疼女兒,不願拘束秦琬一絲半點,但在他看來,有些話只能男人對男人說。偏生僅存的幾個兒子,或太過奸猾,或不中用,或癡癡傻傻。算來算去,抑鬱之時,也就只能找被他當做半個兒子的裴熙聊聊了。

秦琬知父親心情不好,但裴熙也忙啊!故她小聲說:“不僅是爲了蘇摩一事,還有聘禮。”

“聘禮?”秦恪怔了怔,忽想到一樁,不由問,“和親公主的聘禮?已經訂好出幾個公主了麼?”

秦琬搖了搖頭,嘆道:“哪有這麼快?現在只是粗步磋商,哪幾個國家想求娶大夏公主,爲誰求娶,又要出多少聘禮。咱們大夏這邊回多少嫁妝,定什麼日子……和親是家國大事,哪怕咱們這邊能定下來,使臣也要回國請示,又是一番糾纏,沒有幾年哪能辦得下來呢?”所以啊,不僅是十五六歲的宗室女害怕,十一二歲的宗室女同樣膽戰心驚,唯恐選着她們,一輩子就這麼完了。

秦恪聽不得這種拿人當買賣的事情,卻也知道秦琬說得是實情,尤其是那些善於牧馬的異族,想要求娶大夏的公主,少不得拿良種馬來換。果然,秦琬下一句就是:“我看着秦、胡琵琶之爭,就想起了烏孫公主的遭遇,也不知這一次,又有幾個‘烏孫公主’要淚灑他鄉。”

漢武帝爲了攻打匈奴,派使者出使西域,結好烏孫。烏孫見識到了大漢的強大後,願意與大漢聯姻,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便被選爲和親公主,千里迢迢,趕赴烏孫,嫁給了垂垂老矣的烏孫國王。漢武帝爲解公主思鄉之情,命工匠參考琴、箏、築、箜篌等樂器,製作了出了秦琵琶,可這對烏孫公主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又能起到幾分安撫的作用?

烏孫畏懼大漢,同樣畏懼匈奴,堂堂大漢公主,竟只能嫁給烏孫國王做右夫人,左夫人則由匈奴嫁過來的女子擔任,劉細君心中如何好受?更莫要說烏孫國王死後,按照胡人的風俗,劉細君必須嫁給烏孫的新國王,即老國王的孫子。她不樂意,上書朝廷,漢武帝卻說,大漢要和烏孫聯合消滅匈奴,你需從烏孫的風俗。

“劉細君和親之後,只活了五年……”秦恪一聽,更加傷感,秦琬見狀,忙道:“她故去之後,大漢又將劉解憂嫁了過去,劉解憂不是長命百歲,待到白髮蒼蒼,終於回到故國了麼?”

秦琬懂歷史,秦恪更懂,不由嘆道:“那是因爲她的兒子都死了,匈奴公主所出的兒子做了烏孫國王,若不然……”四朝三嫁,歷經磨難的劉解憂也只有一輩子留在烏孫的命。

他這麼一說,秦琬的心情也低落起來。

父女倆腳步沉重地在大街上緩緩散步,卻見金吾衛匆匆趕來,沈淮壓低聲音,急急道:“殿下,聖人急召!”

秦琬看了沈淮一眼,沈淮忙道:“縣主也一道進宮吧!”聖人雖未明說讓秦琬也來,卻也沒說秦琬不能來,大街上遇到了父女倆,他固然可以差人將秦琬護送回代王,哦不,晉王府,可知曉秦琬的鴻鵠之志後,他豈敢冒這樣的風險?

聖人聞得秦琬也跟着進宮後,果然沒半點異議,反倒說:“讓海陵也一道進來吧!”長子糊塗,他的女兒可不糊塗,有她提點,總比自己明說一些話好。

秦恪莫名其妙地進了甘露殿,還有些摸不清頭腦,就聽聖人說:“明兒沈淮會領個人過去,你好生看顧着。”

“啊?”秦恪還是不明白,“領個人?”

聖人見長子愚鈍至此,恨鐵不成鋼地說:“朕讓你做,你照做就是了,問那麼多幹什麼!”其餘的兒子,哪個不是眼眨眉毛動?哪怕現在不明白,人扣到手上了也會問,哪有這樣當面明明白白問出來,非要自己將話說得清清楚楚的?

秦恪“哦”了一聲,瞧見他的模樣,聖人又不忍心了,出言解釋道:“容家這些日子出了些變故,他們家老大的孩子,怕是得委屈你藏一陣子。”

聽見聖人這麼說,秦琬立刻明白究竟是什麼事,秦恪卻唬了一跳:“容家?他們能出什麼事?”竟是全然不知曉誠國公府參與竟了截江南呈給聖人賀禮的事情,畢竟,秦琬和裴熙都沒對他說過啊!

聖人瞧着自己的傻兒子,又生氣又無奈:“都說了讓你照做!不許問東問西的!”說罷,又怕秦恪誤會,只覺頭疼,卻見秦琬拉了拉秦恪的衣袖,小聲說:“阿耶,容家人一向不領實職——”

按理說,在聖人沒吩咐之前,旁人實在沒插話的餘地。但秦恪和秦琬非但是聖人的臣子,也是自家兒子和孫女,聖人又一向寬容,哪有介懷這些小事的道理?聖人瞧秦琬神色,就知她必定猜到了幾分,卻將叛國大事說成奪爵小事,暗暗點頭。

對長子明說這些朝堂之事反倒會讓他六神無主,還不如讓他的心思分散到那些瑣碎小事上,誤會就好。

秦恪聽了,果然會意——容家人到底是容襄後裔,容襄的鐵騎也是強橫一時,忠心耿耿的部署不計其數,大夏對容家,自是優厚有之,提防就更不用說了。誠國公府雖富貴榮華,日子優渥,到底沒人領實職,手中沒捏着足夠的權力。如此一來,眼睛自然只能盯着家中的一畝三分地,爭奪國公爵位了。

容家的事情,皇室不好插手太過,雖不知他們到底鬧到了什麼地步,但瞧着聖人都要保世子一條血脈,唔,十有八九是誠國公求的,可見情形已經很嚴峻了。許是礙着聖人千秋,不好鬧得太過,才讓誠國公找到了喘息之機?

秦恪對兄弟相殘厭惡非常,想到容家的事情,二話不說,滿口答應下來。忽又想到方纔的事情,雖覺自己的舉動有幾分告狀的嫌疑,仍是提了一句:“父皇,方纔在路上,兒子瞧見了樂平身邊的年輕人,聽說名喚連慕,是治平十年的狀元。”見聖人神色淡淡,秦恪心裡有些虛,仍是小心翼翼地說了出來,“兒子見他會胡語……”

聖人知長子心軟,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說:“你的眼睛可要擦亮點,莫要被小人所欺。”正因文過足以飾非,文人才一向無德,良家婦女上了鉤是輕薄放蕩,自取其辱,不上鉤就是嫌貧愛富,瞧不起他們。連慕爲了富貴做了樂平的男寵,發現樂平不能給他前程後翻臉不認人,詆譭樂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恪聽了,更覺連慕委屈,竟有幾分理直氣壯起來:“他能被父皇點爲狀元,自是不差的,我見樂平呵斥他如對奴僕,心中很是不忿。自他入公主府後,父皇應當從未見過他吧?或許此事……父皇愛用年輕人,何不給他一個機會呢?”

聖人深深地看了秦恪一眼,見秦恪腰板挺得筆直,遇上自己的目光,卻習慣性地縮了一縮,忍不住嘆道:“朕知道了,若他是個有才的,朕就提攜他,順帶讓他去謝謝你。”

“不不不,不了!”秦恪這纔有些後怕,忙道,“兒子也就是隨口一提,真要讓人知道此事是我傳出去的,六弟和樂平不得恨死我。”

他不過隨口一說,聖人卻眉頭緊鎖,不悅道:“什麼死不死的,都多大人了還不會說話!給朕滾回去!”說罷,又看了秦琬一眼,叮囑道,“海陵,蘇彧此行雖立了功,卻延誤了好些時日。聽說眼睛也曾傷了一段時日,好容易才重見光明。”見秦恪想說什麼,立刻說,“待他回來之後,先好生養傷一段日子,確定傷勢無虞後再作計較。他的功勞,朕不會忘記,自有別的法子補上。”

秦琬聞言,感激萬分,卻道:“您說哪裡的話,只要您能記着他,便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了。”

聖人笑了笑:“行,時候也不早了,你們先去吧!”

他面上不顯,心中卻打定了主意,立刻召麗竟門統領進來問問方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的長子並不是會背地裡說人壞話的人,也不會存在什麼“以退爲進”的野心,平日裡不是一向幫扶着魏王麼?怎麼今天字裡行間都透着對樂平,甚至對魏王的不滿?

秦恪不知聖人的心思,想到方纔的消息,他整個人都心急火燎的,嘴巴上險些起了泡,見女兒還一副什麼事都沒有的樣子,實在忍不住:“蘇彧的眼睛……”

“事已至此,說什麼都沒用了,阿耶。”秦琬也有些無奈,“我是您的女兒,斷不可背上背信棄義,嫌貧愛富的名聲,越是這等時候,我越不能離開蘇家。”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四章 嫡庶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十二章 官爵第十五章 風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九十二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四百零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零六章 生活方式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十六章 裴熙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三百零七章 劃粥割齏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二百四十章 涼薄非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十二章 官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四章 嫡庶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一百九十二章 爲人處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向背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八十九章 情誼幾許第十二章 官爵第十五章 風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九十二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四百零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百零八章 藉機下注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零六章 生活方式第一百二十章 五陵年少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十六章 裴熙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繼子嗣第三百零七章 劃粥割齏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四百六十五章 深宮之變第二百四十章 涼薄非常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姜家生變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十二章 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