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女帝師五(13)

“同心同德”的話,未免有譏諷之意。然而高曜並不在乎,甚而十分享受:“‘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這話說得好。原本朕倒有些不捨,可事關邊境安寧,朕豈能惜一妹?”說罷又讚賞道,“你的話總是切中要害。依朕看,你還是回宮來,像襄助父皇一樣襄助朕,這樣朕就省心許多了。”

他一掃適才的試探與不安,口氣中全是自信與沉穩,帶着不容反駁的君威。我不禁笑道:“陛下自有良臣治國,微臣一介女流,不敢叨居高位。”

高曜舉杯一笑,銀色酒光點點滴滴,戳破漫天漫地、清冷淡薄的月光。“你不是尋常女流之輩,你是朕……朕新封的新平郡侯。”

很晚才送走高曜。今夜他去了貞妃李芸的章華宮。月輝如霜,一地虛白。皇城的月色一貫如此散漫而孤清。彷彿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曜從一個未滿五歲的孩童,長成和他父皇一般,虛龍榻、待春色的皇帝。爲君五年,侍妾太多想來是最甜蜜的煩惱。到處都是新鮮嬌嫩的面孔,連玉樞的美都顯得滄桑。這皇宮,越發不屬於我這垂垂老矣的人了。

回到聽雪樓,只見玉樞早已卸了釵環,坐在燈下縫衣裳。我一面除下曳地的披帛,一面笑道:“姐姐怎的還不歇息?”

玉樞笑道:“你不回來,我如何睡得着?”說罷指一指最裡側的小室,“你今天辛苦了,一應都齊備了,早些睡吧。”

也不知她說的辛苦是指我應付皇帝,還是指我應付她。於我來說,並無分別。“多謝姐姐。”

若在往年,我與玉樞必定同睡一榻。如今榻也變得窄小,再睡不下兩顆疏離的心。我正要進去,忽聽玉樞喚住我:“玉機……”

我笑道:“姐姐有事?”

玉樞微微沉吟:“聖上與你都說了些什麼?”

我笑道:“並沒有什麼,敘舊而已。”

玉樞忙擺了擺手,一時燭影亂晃:“你別多心,我並非存心打探你與聖上之間——”她驀然住口,臉一紅,攥緊了正在縫製的中衣,不知所措起來。

高曜如此厚待於我,父子人倫的揣測與笑談,想必玉樞早有耳聞。我將衣裳緩緩自她手中扯出,摘了針線放在一邊,微微一笑:“小心針紮了手。姐姐想問什麼,何妨問得準確些?”

玉樞見我並無異樣,這才道:“近來我聽說了一件事。回鶻使者來求婚,聖上有意將華陽嫁過去。不知今夜聖上可有提及?你可有什麼可靠的消息麼?”

我不想她會問起這個,不禁愕然:“姐姐等我到現在,就是爲了問這件事?”

玉樞道:“你明天一早便要出宮去,也許又是好幾年不回宮來。你既面聖,我自然要問一問。只怕我現在不問,來日便沒有機會了。”

我嘆道:“論理我不該說,不過既然是姐姐問我……不錯,我問過這件事了。”

玉樞又驚喜又不安:“當真麼?聖上當真要讓華陽去和親麼?”

我默默拈起針線,在指尖繞了一圈又一圈。玉樞的神情慢慢冷寂,繼而失望而恐懼,面色在燈光下變得青白:“也是,當年昇平是太皇太后的獨女,不也一樣去和親了麼?聖上和華陽只是隔母的兄妹。論年紀,也只有她最合適。”

我嘆道:“姐姐是在擔心真陽和壽陽麼?”

玉樞深深垂首,疲憊地捂住了雙眼:“沒有父母的孩子,一切都看異母皇兄的旨意,華陽也是可憐人。”

我忙寬慰道:“姐姐也知道華陽長公主已沒了雙親。真陽和壽陽卻有孃親,還有外祖母、舅父和姨娘在,姐姐不必過分憂慮。”

玉樞嘆道:“我在與不在,也無多分別。來日回鶻、吐蕃,西南、河北各部,須和親的也多,聖旨一下,都是爲了國家社稷,誰敢違拗呢?”

一味違心地安慰也不是辦法,玉樞既然是太妃,就必得直面母女分離的殘酷未來。“先帝所生的公主不多,也許她們姐妹終究是逃不掉的。”靜夜加深了玉樞的絕望,她幾乎要哭了出來。我心中不忍,忙又轉口道:“只是真陽和壽陽都還小,到了待嫁的年紀,情勢未必如今日這般,說不定在京中尋個世家子弟便嫁了。就算和親,也並不是與朝廷斷絕往來啊。”

玉樞低頭拭去淚意,扁了扁嘴:“你也不必哄我,這麼多年,難道我還看不透麼?出去和親,比潑出去的水還不如。真出了事,誰理她們的死活?昇平便是現成的。”

我忙道:“昇平剛烈,不辱使命,這是她的榮耀。何況,先帝已經接昇平回朝了。”

玉樞蹙眉嫌惡,帕子揚起,飛起一道冷風:“那個樣子,回朝又有何用?”

念及昇平青春正盛,卻斷骨毀容,在古剎中清苦度日,亦不覺悽然。“燕昭必有一戰,昇平自是不能倖免。然而那樣的境遇,不回朝會更加悽慘。”

玉樞一怔,正欲反駁,張一張口,化作幽冷無奈的嘆息:“你的心當真剛硬。”

我忙分辯:“不是我心腸剛硬,而是——”

玉樞道:“我明白,這天下總是需要有人犧牲。可是爲何總是我們女人?”

我嘆道:“以當時的情勢,若不和親,邊境的百姓和將士,只會死傷更多。爲天下者不顧家,天子更不會‘取輕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31]。這也是太皇太后儘管千般不願、萬般無奈,仍許昇平大長公主和親的原因。”

玉樞垂首欲深,似對我的“說教”極度不滿。我不禁訕訕:“姐姐何必總將昇平大長公主的事放在心上?不若我說一個前朝和親公主的事與姐姐聽,可好?”

玉樞白了我一眼,沒精打采道:“誰要聽昭君和文成公主的事?”我忙道:“並不是昭君和文成公主。”

玉樞半晌沒應,我又喚了一聲。玉樞拗不過我,這才道:“你說吧。”

我想了想,緩緩道:“我要說的是和親回鶻的太和公主的故事。唐開成末年,回鶻爲黠戛斯所攻,部族離散。烏介可汗奉太和公主南來,求助兵糧,收復本國。唐文宗李昂聽從宰相李德裕的建議,借米三萬石,將他們安置在天德軍鎮。誰知回鶻內部宰相相殺,其中一部投去幽州。烏介可汗勢孤缺糧,便突入朔州州界。當時沙陀、退渾兩部保山險,雲州張獻節嬰城自固。回鶻縱掠無度,一時竟無人拒敵。”[32]

玉樞忍不住道:“一邊是夫家,一邊是母國,太和公主定然左右爲難。”

我搖頭道:“若只是左右爲難,倒也罷了。公主哪裡只是爲難呢?分明是爲人脅迫,身不由己。烏介可汗一心只想從大唐借兵借糧,太和公主不過是他劫掠唐境的人質而已。”

玉樞關切道:“那後來怎樣?”

我微微一笑:“振武軍節度使、招撫回鶻使劉沔派屬下悍將石雄,選勁騎,又得沙陀、契苾沙陀三千騎,月夜發馬邑,直達烏介可汗營外的振武軍。見營中有氈車數十,從人穿朱碧,便知此是太和公主帳。石雄道:‘取可汗,勿動公主帳幕。’於是夜鑿十餘門。天快亮時,城上立旗幟火炬,諸門中驅趕牛畜,鼓譟前突,直犯烏介牙帳。烏介可汗不知發生何事,驚惶之下,率騎而奔。石雄追殺至胡山,斬首萬級,生擒五千,迎太和公主還太原。後唐文宗又將她迎回京中。太和公主在回鶻二十餘年,終於回到母國,平安終老。”[33]

玉樞聽得呆了,一時出神,似乎在想象石雄夜發馬邑,月下憑堞,指明公主帳幕的豪邁氣魄。好一會兒才嘆道:“你這哪裡是在說和親公主的故事,分明是在說悍將石雄的故事!聽你這樣一說,今夜我必是睡不好了。”

我笑道:“將士的故事便是和親公主的故事,公主爲免除邊境戰事委身戎虜,將士爲搭救公主奮不顧身。於國家來說,本來便是密不可分的。”

玉樞捂住雙耳,愈加焦躁:“我纔不理會什麼家國大計,我只想真陽和壽陽留在我身邊。和親的榮耀,還是留給別人好了。”

我笑道:“公主和親,乃是義不容辭。人活着,上至帝王,下到匹夫,對家國都有不可推卸的義務——”

玉樞連忙擺手:“罷了罷了,你的話我都明白。我便知道不能尋你說話,一說話都是忠君愛國、能臣孝子那一套大道理!你怎麼沒託生成男人?做官最合你的脾性了。”

夜風吹動窗櫺,格的一聲輕響,驚醒埋藏在心底最深的嘲諷。忠君?我欺騙高思諺、逃離高曜,我幾時忠君了?夜太黑,我竟有些糊塗起來,不知道這十五年我究竟忠於誰。

我意興闌珊,起身道:“姐姐還是快歇息吧,熬得久了,越發胡思亂想。”說罷親自扶她上榻,放下帳子,熄了燈火。我舉起即將燃盡的紅燭,燭淚滾滾,衣袂帶起的風激起孤獨而微弱的熱流,撲得雙眼發澀。只見綠萼在裡屋掀起了紗簾,等我進屋。

忽聽帳中喚道:“玉機……”

我轉身問道:“姐姐還有何事?”

湖綠色的帳子微微鼓起,似黑暗中迴旋蓄勢的風。玉樞遲疑:“也沒什麼。只是想着也許又有好一陣見不到你,有句話,我得囑咐你。”

我會意,嘆息道:“姐姐是想說劉鉅的事麼?”

隔着帳子,見不到我的面,爲她平添了幾分勇氣:“嗯……倘若劉鉅真的像你說的這樣好,他又能真心待你,想來母親也不會反對的。”

我笑道:“此事姐姐不必擔憂,我心中有數。”

睡下許久,仍能聽見紗幕外玉樞翻身的聲音,像深夜平靜的海面上隱隱的潮音。寢室窄小,我卻像幕天席地,獨自臥在荒涼野地之中,空虛疲憊,不知起身後該向何處去。易曰:“同人於野”“唯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34]我不是“君子”,也不會有“同人”。這一生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抱着那些骯髒的秘密孤獨死去。

思之令人絕望。

清晨起身,向皇后請安。宮中已多年沒有皇后,唯有守坤宮後花園的牡丹開了又謝,謝了復開。柔桑本來明麗活潑,做了皇后,自然也有皇后的樣子。只見她一身茜色金絲鳳袍,胸前累累一串紫玉珠,越發顯得項下肌膚瑩白如玉。斜插三對紅寶金簪,高髻上正簪一支金鳳,鳳嘴宛如泣血,在柔桑眉心垂下葳蕤一點殷紅。她遠遠高坐,周身如披霞光,絲絲金芒令人莫可逼視。

受過禮,柔桑便向東偏殿去了。不過片刻,慧珠出來道:“皇后娘娘正在更衣,請朱大人進去稍坐。”

我微微一笑道:“多年未見,姑姑的氣色越發好了。”

慧珠笑意殷勤:“託大人的福,奴婢這把老骨頭還使喚得。”

五年不見,慧珠比從前胖了許多,一張臉卻更加白膩光潔。她身着若草色簇花織緞半袖,周身似散盈盈水光,清貴無匹。高髻正中簪一枚小小的赤金雛菊華勝,赤色宮花下,細密的金珠步搖噝噝打在耳邊,裝扮遠勝尋常有年資的宮女。身爲熙平大長公主的心腹、皇后最信任的姑姑,不但在守坤宮,便是在整個皇宮中,地位亦是超然的。

我早就聽母親說過,柔桑入宮,熙平大長公主不放心,特命慧珠入宮服侍。當時我還道:“這哪裡是進宮服侍,分明是大長公主不放心,擺一雙眼睛在女兒身邊。”母親微微不悅,白了我一眼,“偏你什麼都知道!”

我進東偏殿坐等,背後依舊是四扇蘇繡美人屏風。秋光平靜而綿長,玉簪叮的一響,似從深遠的夢境中偶然泄露的迴響。不一時,守坤宮的執事宮女桂旗奉茶上來。恍惚是十五年前的春天,我坐在這裡,耐心等候裘皇后,那時也是桂旗奉茶,身後也是這扇蘇繡美人屏風。

自裘皇后時,桂旗便在守坤宮服侍,到如今年近半百,而我也是快三十歲的老女了。人物依舊,朱顏華髮,不過一轉身的工夫。我一時感慨,含淚喚道:“桂旗姑姑。”

桂旗也忍不住拭淚,又跪下磕頭:“奴婢如今又服侍皇后娘娘了,而姑娘也依舊在這裡坐着。當真是好!”

我忙扶起她,又問道:“自鹹平十八年,有七八年沒見姑姑了。桂枝姑姑好麼?”

桂旗一怔,垂頭道:“桂枝很好。只是今日有差事,不能向大人請安了。”說罷忙指着一碟精細果糕,“奴婢記得大人喜歡吃清甜的點心,請大人嘗些。”

我笑道:“姑姑連我的口味都還記得。”

桂旗道:“桂枝當年在茶房當差,連大人茶水的濃淡冷熱,都記得一清二楚。”

我嚐了一口點心,又品了一口茶,笑道:“果然還是舊時的滋味。”桂旗歡喜得熱淚盈眶。

不一會兒,柔桑更衣出來。只見她去了大半簪環,只留了零星幾朵薔薇宮花。櫻色紗衫下,一簇簇桃花飛旋盛開。洗盡脂粉,笑意清純,這纔回復了幾分年少時嬌俏的模樣。

我連忙行禮。柔桑笑道:“玉機姐姐何必多禮?我就是不願彼此拘束,這才請姐姐到這裡說話的。”

我扶着她的手起身:“謝娘娘。”

柔桑盈盈一笑:“玉機姐姐還像從前一樣,喚我柔桑好了。”

我一怔,忙道:“微臣不敢。娘娘母儀天下,舊日縣主的封號早已不復存在。”

柔桑笑道:“那也罷了。姐姐喚我什麼都好,我只喚你姐姐便是。”

我恭謹道:“微臣惶恐。”

柔桑坐在從前裘後坐過的榻上,我依舊在下首落座。柔桑笑道:“我聽陛下說,自從陛下登基,姐姐說話就像變了一個人。我還不信,如今看來,果真如此。玉機姐姐尚且如此,旁人就更不必說。怨不得人說帝王都是孤家寡人呢,想想真是無趣。”

她口中“無趣”的“孤家寡人”,她曾經不屑一顧的鳳座,是她的母親費盡心力、冒着抄家滅族的風險爲她爭來的。而守坤宮雕琢華麗的礎石,早將我一生的良知壓死。

我笑道:“皇后娘娘容光照人,看來陛下待娘娘很好。”

柔桑臉一紅:“陛下待我好,這都是念在母親與母后早年的情義,還有母親薦玉機姐姐入宮的恩情。若說到喜歡,他還是更喜歡貞妃一些吧。”

我微笑道:“貞妃侍駕多年,自是深得寵信。娘娘入宮時日還短,還需多多相處。”

柔桑道:“貞妃自七歲侍奉陛下,於今十五年,我不過才半年。陛下偏寵信賴些,我倒也不爭。只是……”她的目光在自己的小腹上掠過,“母親盼着我生下嫡長子,終究讓貞妃佔了先。”

我笑道:“算日子,貞妃在大婚前便有孕了。生子之事,急不得。”

柔桑道:“可不是麼?偏生她運氣好,竟生了一位皇子。”

我笑道:“娘娘寬心,娘娘日後定能誕下嫡子。”

柔桑道:“我是不急,是母親急罷了。”

我笑道:“這是自然。大長公主殿下一生所願,便是盼望皇后娘娘能生下太子,繼承大統。”

柔桑嘆道:“這都要看上天的意思。好比母后和貞妃,頭胎便生了皇子,而夷思皇后卻連生了三位公主。倘若陸後能生下皇子,如今在龍椅上坐着的,豈知又是誰呢?”

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12章 女帝師五(37)
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23章 女帝師二(52)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12章 女帝師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