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女帝師三(46)

我笑道:“玉機記得娘娘是越州德清人氏。越州富庶,天候又暖,比汴城好得多。”

沈姝悵然一笑:“罷了,她們既回故鄉,妾身便修書回家,請家父多多照應二人。”

我笑道:“娘娘果然不忘故人舊情。”

沈姝垂眸嘆息:“山水恆在,草木復生,唯有故人難尋,舊思難忘。”

我微笑道:“舊思難忘?”

沈姝的目光似越過千山萬水,向東南而去:“妾身在家時,與老父燒瓷爲生。老父所燒的白瓷,潔淨光亮,色若白玉,曾翻山越嶺,也曾棹海浮槎。家中雖算不得累資鉅萬,卻也吃穿不愁。當年妾身所思所想,不過是憑讀書女紅,賺個有些身份的夫家,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入宮之後,常隨昱妃娘娘讀書,自覺昔日在家讀書,竟是全然不得要領。”

我順着她的目光望去,頗有興味:“這話怎麼說?”

沈姝微笑道:“耽於章句,不通大義。好比一個燒瓷賣瓷的手藝人,只一心一意想着如何將白瓷燒得更白,卻全然不理會海上的風起雲涌。殊不知出海之日揀選不慎,便會被惡浪擊碎,不論多白多亮的瓷都只會永沉海底。入宮之後,妾身漸漸明白,盛衰時勢便是浪頭風雲,匹夫匹婦不過滄海浮舟。雖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121],可若生在亂世,便如何‘自求’,也無計‘多福’。大人說是不是?”

我淡淡一笑道:“前人有詩云,‘一劍乘時帝業成,沛中鄉里到鹹京。’[122]娘娘睿智。只不知娘娘想‘乘時’而求的是什麼?”

她一轉頭,絹花中垂下的兩串米珠瀝瀝作響,如猝然驚亂的神思。她幽深的眸底透出幾點鍼芒,隨即隱去:“妾身所求,不過是波瀾不起,一生平安。對自己、對皇子,都是一樣的。”

我只作不覺,依舊遙望:“當今盛世,娘娘定會如願以償。”

走出文瀾閣時,太陽已經偏西,風起時已有涼意。芳馨一面走一面問道:“姑娘和沈姝在樓上盤桓了好些時候。”

我微笑道:“她問了問秋蘭和銀杏。”

芳馨道:“沈姝倒還關心這兩人?”

我笑道:“秋蘭和銀杏是因她而坐牢,因她而被逐,但凡有些良心,怎能不問?不過,她說這兩人是因盜藥入獄。她究竟知不知曉真相,卻也難說。”

芳馨笑道:“怎麼?連姑娘都瞧不出來麼?”

我搖了搖頭:“要麼她是真心不知,要麼是掩飾得太好,沒有破綻可尋。”

芳馨道:“爲了榮華富貴,她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捨得出去,足見精明心狠。姑娘只是不想拆穿她罷了。”

我笑道:“連天子都沒有怪罪她,我拆穿她做什麼?不過我試探了一下,她倒也沉得住氣。況且她爲子所求,並非左道。慈母之心,情有可原。”

芳馨道:“奴婢不明白,就算是姑娘做了貴妃,這孩子養在姑娘的膝下,又能有多少分別?”

我駐足回望,文瀾閣二樓的小窗依稀可見。小小一扇窗,只因更上層樓,望出去的景緻便全然不同。我笑道:“漢明德馬皇后一生寵敬不衰,只是無子,於是養賈貴人所生的五皇子劉炟爲己子,‘盡心撫育,勞悴過於所生’。又道:‘人未必當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123]永平三年,馬皇后被立爲中宮,劉炟也被立爲太子。劉炟並非皇長子,只因養母尊貴有寵,便登儲君之位。春秋之義,子以母貴,母以子貴。[124]姑姑明白了麼?”

芳馨驚歎:“奴婢先前以爲她只是想爭一爭皇子的吃穿待遇,爲了這些將兒子送給別人養,有些不值得。不想她竟有這番心思!”

我笑道:“然則姑姑以爲值得麼?”

芳馨道:“這……奴婢說不好,也想不清楚。”

我挽起她的手臂,笑道:“沈姝卻已想得清楚。”

芳馨低着頭走了好一會兒,方遲疑道:“其實奴婢以爲,沈姝的意思對姑娘也是好的。姑娘別怪奴婢多嘴,姑娘自己也說,如今朝野上下,都當姑娘是女寵,嫁與不嫁,無甚分別。姑娘若能養沈姝之子爲己子,也算終身有靠了。說不定……”她壓低了聲音,怯怯道,“若天可憐見,如馬皇后般,也算意外之福了。”

我淡淡道:“姑姑說的自是明路,我豈能不知?只是不合我的心意罷了。當年曹操與袁紹相拒官渡,曹操兵少糧絕,有退兵之意。荀彧寄書曰:‘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爲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125]曹操以奇兵劫奪袁紹糧草,終於大勝。愈是艱難,愈不能退,退一步,心就散了。”

芳馨嘆道:“姑娘何必如此自苦。”

我笑道:“我早說過,我並不覺得苦。”

回到漱玉齋,綠萼迎了上來道:“姑娘這一去,竟與太后說了這麼久。”

我笑道:“太后今日待客,不得閒見我。我和姑姑去文瀾閣逛了逛,那裡如今是學堂了,那麼多青春貌美的姑娘坐在裡面讀書,真是後宮一景。比比她們,我真真是老了。”

綠萼隨我跨進玉茗堂,抱起我除下的斗篷,笑道:“姑娘又胡說。姑娘正當盛年。”

我漱了口,笑道:“人總是會老的,多想也無益。我不在的時候,漱玉齋可有什麼事麼?”

綠萼道:“慧媛娘娘來過了。”

我奇道:“慧媛?可有話留下?”

綠萼道:“慧媛娘娘一來探病,二來請罪,三來是有事請教。”

我放下茶盞,起身從櫃中尋出一張畫紙,笑道:“請罪?”

綠萼忙上前潤筆研墨,一面道:“是。慧媛娘娘說,王氏和鄧氏無知,擾了姑娘養病。王氏是她所薦,理當同罪。”

清涼的筆桿抵着下頜,腦府一片幽冷。我笑道:“這也太小心了,她是她,王氏是王氏。即便真的怪罪,也用不着來漱玉齋請罪。你怎麼答她的?”

綠萼微笑道:“奴婢就說,我們姑娘不認得王氏和鄧氏,此二人也並沒有驚擾姑娘。娘娘若爲這一點小事來請罪,不知情的還以爲咱們姑娘刻薄,壞了姑娘與慧媛娘娘相識在先的情義了。”

恰逢芳馨進來尋東西,聞言笑道:“答得好。”

我隨手畫了兩筆,笑道:“一日裡慧媛沈姝、娘娘女御的都鬧不清楚,以後還想安靜度日麼?”又問道,“她還有什麼事?”

綠萼道:“是關於爲華陽公主選侍讀的事。”

芳馨微微一驚,一隻盛藥的小青瓷盒子從懷中滑了下來,在地上跌成兩半:“王氏才被驅逐,聖上竟將此事交給了慧媛?”

綠萼道:“可不是麼?能拿住聖心,這纔是慧媛的本事。也不知道穎妃娘娘聽說此事會不會吃心。”

筆一頓,洇出豆大的墨點,如草莖上的病節:“她既有心,明日便請她來坐坐好了。”

【第三十二節 吾與爾篡】

三年不見,太后依然貌美,可眉目脣角之間,已不免有哀老之相。她以長簪挽發,一身青白襦衫,披一件素白煙霞紋薄短襖,斜倚在榻上與若蘭閒話。寬大的袖子微微褪下,露出藕白的小臂,託着瑩白瓷盞的手白膩如脂。意態嫺雅,恰如牆上那幅臨水浣劍的肖像。那畫是鹹平十四年春夏之交,周貴妃離宮的那一日,我在這裡爲太后所繪。一轉眼,竟已四年。

我伏地叩首,若蘭亦起身行禮。太后拉着我的手,命我坐在她的腳邊:“一回宮就病了一個多月,比三年前更見清瘦。年紀輕輕的,可要好生調養纔是。”

指尖但覺溫暖乾燥,如冬日暖陽下柔滑的錦緞。如此平常的一句問候,似多年未聞,如白雲悠悠,鎖斷千山。我鼻酸眼熱,垂頭緩緩道:“是……謝太后。”

太后的手緊了一緊:“受得住磨難,才能成大器。”

眼中望出去一片模糊,裙上的暗紋虛浮如星光散漫。我忙道:“是。太后教誨,微臣謹記。”

太后滿意道:“往事不必再提,只看來日便好。”

閒聊片刻,太后命若蘭送我出來。若蘭身着月白長襖,四個月的身孕,身形微顯,臉也越發圓胖。我親自扶着她慢慢走下玉階,笑道:“上一次在城外見到你,一別數十日,一切都還好麼?”

若蘭恭敬道:“勞姑娘動問,都很好。”

我笑道:“現在你也是御旨冊封的佳人了,還要叫我姑娘麼?喚我玉機便好。”

若蘭道:“若蘭將姑娘看作於姑娘一般,雖然有幸冊封,但山高高不過天,奴婢不敢稱呼姑娘名諱。”

我又何曾不是將若蘭看作錦素?“好,都隨妹妹。王爺可還好麼?如今是在京中還是回了軍中?”

若蘭道:“王爺早就回關中了,如今王府中只剩若蘭一人。太后說,待若蘭生產,就請陛下召王爺回京陪伴。”

我合住她的手,叮囑道:“你懷孕辛苦,府中事務能不管就不要管,丟給管家便是了。”

若蘭道:“是。太后也說,要安心靜養,閒時漫步,這樣生產時也能少吃些苦。”

我問道:“太后常召你入宮麼?”

若蘭道:“太后時常派人來王府詢問打賞,偶爾也召若蘭入宮閒談。大約是心疼王爺總不在京中,所以格外眷顧若蘭。”

我笑道:“那你便安心待產,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說罷放了她的手,走出濟慈宮的門。忽聽若蘭在身後喚道:“姑娘……”

我在階下轉身,但見若蘭迎着陽光亭亭而立,一身月白渙散如煙,十足似錦素的清冷蕭疏。若蘭屈膝行了一禮,道:“宮中險惡,請姑娘好生保重。”

恍惚是那一日在掖庭屬與錦素對質,那樣刻意地果斷和決絕,不曾好好道別——和錦素,也和少年相伴的情義。我心中一酸,轉頭疾步而去。

回到漱玉齋,卻是芳馨和芸兒一道上前行禮。我連忙扶起芸兒,向芳馨道:“我遣姑姑去長寧宮問安,怎麼姑姑沒去,倒是芸姑娘來了?”

芸兒笑道:“奴婢來漱玉齋的路上,竟在益園中遇見姑姑。兩下一問,才知道姑姑是奉了大人的旨意去長寧宮問候王爺,奴婢是奉了王爺的旨意來漱玉齋請姑娘飲酒的。王爺和大人都想到一處去了。”

我笑道:“飲酒?”

芸兒道:“大人一回宮,王爺就想接風洗塵的。誰知大人一病便是二十多日。好容易好了,王爺又病了,待王爺病癒,大人又倒下了。如此七上八下,總不能湊在一處。昨日聽聞大人去濟慈宮了,想來是痊癒了,這便立刻差奴婢來請。長寧宮早就備好了美酒佳釀,單等大人了。請大人這就隨奴婢去吧。”

芳馨在一旁笑道:“姑娘去吧。漱玉齋今天沒有備姑娘的飯,姑娘不去就要餓肚子了。綠萼姑娘帶兩個人好生跟着,把姑娘的藥也拿上。”

一個小丫頭在芳馨身後屈一屈膝,笑道:“早就照姑姑的吩咐,都備好了,只等姑娘和綠萼姐姐回來。”於是我也來不及更衣,便又被衆人推出了漱玉齋,簇擁着去了長寧宮。

白親自引我進了靈脩殿的南廂,一桌一椅,俱如昔年我居住的樣子,劉離離的痕跡,竟蕩然無存。我拿起榆木架子上的青金石童子雕像,轉頭問白道:“難道劉大人已經出宮回家了麼?”

白道:“劉大人是前天出宮的,因大人病着,不便打擾,就沒去告別。”說着親自奉茶,“大人請坐,奴婢這就去請王爺過來。”

我忙道:“該當我先拜見王爺纔是。”

白微微一笑道:“這是王爺的意思,大人安心歇息片刻便好。奴婢告退。”

我在榻上坐下。小几上的白瓷瓶中供着幾枝臘梅,金黃燦爛,一室飄香。我忍不住嗅了幾下,抽出一枝在手中把玩,冰涼一點水珠滾落在掌心,不覺心念一動。此情此景,彷彿親歷,又恍如隔世。窗外隱有松濤之聲,明紙身上映着兩對雙丫,靜日生煙,閒閒無語。連書案上的書都是我從前常讀的。坐在窗下一目十行地看過,薄脆的紙張緩緩翻過,如在審視往昔歲月。

忽聽門口有一個少年人生澀的聲音喚道:“玉機姐姐。”

我忙拋下書,起身拜下。高曜道:“何必多禮。此是姐姐舊居,如常便好。”說罷輕輕一擺手,美酒餚饌魚貫而上,須臾擺了一桌,都是我素日愛吃的。高曜示意我入席,芸兒親自燙酒佈菜。

我微笑道:“雖是舊居,到底是五年前的事了。究竟是劉大人住的時日長。”

高曜道:“劉大人做孤的侍讀五年,有三年都是在宮外居住的,在靈脩殿不足兩年,並沒有姐姐居住的時間長。”

我一怔,道:“是呢,險些忘了。”

高曜一指青白瓷雕花執壺:“這是前朝佳釀,孤回宮的時候,父皇賞賜的。”

我忙道:“現居國喪,如何敢飲酒?”

高曜笑道:“姐姐糊塗了,三十六日服喪之期已過。私宴上稍稍飲酒無妨。”

酒香醉人,已分不清今夕何夕。我訥訥道:“都過了三十六日了麼?”

高曜道:“母后崩逝,已有三十七日。”

我在袖中掐指算罷,方纔道:“果然過了三十七日了,想一想彷彿只是昨天的事情。”

高曜道:“獄中病中,歲月匆匆,待得驚覺,物是人非。”雖是從容之語,卻透着自傷。他親自爲我斟酒,“姐姐回宮,孤便想着與姐姐痛飲一番。不想遷延至今,孤爲姐姐備下的接風酒竟成了孤的餞行酒。”

我微微一驚,道:“餞行?”隨即省起,“殿下這便要出宮了麼?”

高曜道:“父皇已經爲孤選定了王府,過幾日便要出宮了。”

我嘆息道:“殿下的身子還沒好,何必這樣着急離宮?”

高曜笑道:“父皇妃嬪漸多,孤不便霸着長寧宮。”

只見他面頰豐腴了許多,只是還有些蒼白浮腫。一襲象紋素色錦衣略略寬大,衣袖處卻有些短促。我心下甚慰,舉酒微笑道:“也好。在王府中休養,只怕還更自在些。如此,玉機恭祝殿下龍騰雲,虎乘風,鵬程萬里,一逞生平夙願。”

高曜舉酒,我倆相對一飲而盡。辛辣火熱的一線貫穿胸喉,悲愴豪氣頓生。高曜笑道:“姐姐酒量很好。”於是連飲三杯,高曜便不再勸。芸兒爲高曜斟滿酒,便拉着綠萼一同退下。

南廂中只餘了我和高曜兩人,一時間默默無語。彷彿還是昔年他正當髫齡的時光,來靈脩殿與我一道用膳,礙於“食不言”,也是相對而坐,一言不發。

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2章 女帝師一(2)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94章 女帝師二(23)
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47章 女帝師一(47)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2章 女帝師一(2)第202章 女帝師三(64)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94章 女帝師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