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

皇帝一怔,不禁大笑:“當年你於此事心知肚明,朕召你來御書房問你與慎妃查閱內史之事,你還和朕裝糊塗,這是欺君之罪。欺君抗旨你佔全了,這會兒倒怕朕降罪了?”

我自己也不覺好笑:“陛下恕罪。”

皇帝道:“罷了。你好生說了,朕就不治你的罪。”

我微笑道:“臣女遵旨。”隨即斂容正色道,“鹹平十年陛下首次親征,以議和告終。北燕割地,戰果頗豐。但臣女以爲陛下是像漢武帝劉徹那樣雄才大略的帝王,僅僅打得北燕割地,尚遠遠不夠。陛下將昇平長公主殿下嫁與北燕皇太子,表達和親誠意,是爲了眩敵耳目。處置慎妃娘娘的父親武英候,是爲了整飴屯田軍治,以備再次北伐。且爲了徹底擊倒武英侯一黨,就必得廢去慎妃娘娘的中宮之位。這是以公心論。”

“那麼以私心論呢?”

他要立寵妃之子爲太子,自然就要廢去當時有子的中宮裘後。爲此他從來不憚於明示他對慎妃的涼薄與殘酷。我淡薄的笑意滿是鹹平十年那個冬夜的苦寒:“陛下是一國之君,兆民仰賴,私心亦是公心。立太子之事是國本,自然要妥善處置,方能安心遂意。”

皇帝微微頷首,照舊問道:“你可怨恨朕?”

我搖頭道:“身爲帝王,自是能隨心所欲廢立妻子。況且皇太子殿下仁孝忠悌,正直果敢,臣女親眼所見。臣女怎會因此事怨恨陛下?”

皇帝一怔,語氣中頗有兩分懊惱和無奈:“是了,你只是懼怕朕而已。”

我澹然一笑:“臣女自讀史書,最傾慕的帝王是漢武帝。幼時常恨自己不與武帝同時,見識飛度絕幕、飲馬酒泉的壯舉。但自陛下兩度親征,臣女便歡欣雀躍,以爲無憾矣。只是與聖君同時,也深知‘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96]的滋味。既是君王,焉有人不懼怕?”

皇帝神色一動:“你將朕看作漢武帝?”

我誠懇道:“是。武帝扭轉漢家和親的定勢與頹勢,奮擊匈奴,開疆拓土,畢其功於一世,惠及兩漢三百餘年,是不世出的千古一帝。陛下親征北燕,豪邁更勝武帝。”

皇帝笑道:“可是後人卻說漢武帝窮兵黷武,爲了幾匹汗血馬便不顧子民的性命。”

我笑道:“‘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97],此春秋之義也。況武帝的功績縱比千秋,亦不失色,何必在意那一眚?”

皇帝似有一絲感動,不覺嘆道:“知朕者,玉機也。”

我忙道:“陛下謬讚,臣女愧不敢當。”

皇帝感慨道:“於氏若有你這番見識胸襟,也不至於到如此地步。倒讓朕在公義和手足之情中兩難了。”

我關切道:“陛下會如何處置於氏?”

皇帝道:“於氏的母親是怎麼死的,朕有所耳聞。自己蠢鈍不堪,又有人其心不正,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如此女子,朕怎容她嫁給宗王,亂我皇家?哪怕是做侍妾也不行。”遂嘆道,“可惜了她天賦異稟,寫得一手好字。”

“有人其心不正”,說的自然是穎嬪。芳馨將穎嬪比作李廣,此言不虛。我怔了片刻,忽聽皇帝道:“朕要處死於氏,你倒不爲她求情麼?”

我低頭道:“一切自有聖斷。臣女不敢置喙。”

皇帝淡淡一笑道:“那就好。朕本來還怕你心裡不好受。”

御書房溫暖明亮,茶煙嫋嫋。奏疏堆疊如山,顯得雄心萬丈,連封題的枯葉黃中都透着鮮亮明快。龍紋端硯中已經乾涸的硃砂墨凝成飄逸的幾道,像漱玉齋窗上巧手剪裁的妥帖窗花。他靛青色的長袍上,用金線繡着兩條在雲中嬉鬧的游龍,翩然如夢。我忽而後悔起來,我或許當穿那身若竹色金絲聯珠佛手紋長襖、梳着雙環望仙髻來纔是。整個御書房,只有我練色的朝服顯得最呆板無趣。

這一刻,竟有彼此相知的平安喜樂。

我舉眸,與他相視而笑。

第二天,窗上炫目的日光將我喚醒,我睜開雙眼才驚覺已經很遲了。大片的陽光被竹簾擠壓成甜蜜的銀絲糖,閒閒拋灑在光溜溜的柚木地板上。雀兒落梅窗花在我眼中落下愉悅的暗紅色陰翳,耳邊傳來窗下丫頭們嘻鬧的清脆笑聲。忽見芳馨輕輕推開隔扇,探進頭來,見我披衣立在窗邊,笑道:“姑娘怎麼自己起來了,也不叫奴婢們進來服侍。”說罷回頭命人端沐盆櫛巾等物進來。

我穿好衣裳,站在窗前看衆人一面說笑一面擰了熱巾子擦拭欄杆牌匾,水聲撩起薄薄的煙,散漫出明媚的色彩,像藕臂上的七彩珠光。芳馨攥着我的髮梢慢慢梳理着,細細打量着我的面色,微笑道:“姑娘這一覺好睡,從來沒見姑娘無事睡得這麼遲的。”

我漱了口道:“昨晚多話,回來晚了些。”

芳馨抿嘴笑道:“奴婢從前就說,姑娘和陛下是極談得來的。”

我淡淡一笑,將熱巾覆在臉上。芳馨忙關了窗戶,扶我坐在妝臺前,又揮手令衆人出去。我思忖良久,嘆息道:“可惜他是皇帝。”

芳馨小心道:“人生如白駒過隙,姑娘何必如此自苦?”

我微笑道:“姑姑多慮,我並不覺得苦。”

芳馨疑惑地看着我,張了張口,終是無言。梳好了頭,芳馨將高暘所贈的青金石水滴墜裾捧了出來。冬日衣裙厚重,本可以不用墜裾,我知道她在試探我對高暘的情義,於是微微一笑,從錦盒中取出一顆,親自掛在裙下。

正用早膳,只見上次來請我去梨園看戲的小內監又來了。芳馨笑道:“這次來漱玉齋又爲了什麼?莫不是你們康總管又請我們姑娘去看戲麼?”

那小內監躬身笑道:“姑姑料事如神。康總管說,《憲英勸弟》這齣戲照大人的意思改了戲詞,請大人再去聽聽。”

我啜着粳米白粥,好一會兒才道:“好。你先去,我即刻便到。”

那小內監本來垂頭不敢看我,忽聽我應了,頓時舒一口氣道:“奴婢這就回去覆命。”說罷一溜煙去了。

芳馨道:“姑娘幾時叫他們改戲詞的?奴婢日日陪伴姑娘,怎麼不知道?”

我推了碗箸道:“我哪裡得空叫他改戲詞呢?”

芳馨一怔,不解道:“那康總管請姑娘去梨園,究竟是什麼意圖?”

我哼了一聲:“姑姑隨我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梨樹上的絹花雖沒有拆下來,卻已經泛黃了。似有若無的香氣暗暗浮動,像是冬日裡難得蓬勃的陽光中幽遊的細塵。臺上有一生一旦在披着水袖踏着雲步,相攜而唱。臺下不遠處,卻有幾個新徒正抱了青色的被褥出來,搭在梨樹之間的長繩上,正要拿棍子拍,見我和康總管來了,忙袖手退下。走得近了,能嗅到塵世中滄桑的味道,裹挾着臺上眉目間旖旎的眼風,天上人間。

康總管叫過一個正在走邊的少年武生:“叫臺上唱一折《憲英勸弟》的《驚變》來聽。”說罷又向我笑道,“朱大人稍待,一會兒他們就能唱起來了。”

我見他如此隨意,可見並沒有請我看戲的意思,於是笑道:“今日倒不見樑旦?”

康總管的笑口像是用刀在西瓜上刻下的半月形:“樑師傅昨日在家中吃鹹了,今天一來梨園便不停地咳嗽啐痰,奴婢見他唱不得,便請他回家去歇着了。”

我笑道:“這位樑師傅怎麼不曉得愛惜自己的嗓音?”

康總管無奈道:“太后也不能把他怎麼樣,奴婢們就更是隨他去了。聽說這位樑師傅是個孝子,爲母親守墓三年不食葷腥,也不唱戲。出了孝也還是粗茶淡飯的,整日吃鹹菜。倒把宮裡的那些月例都拿出去分給弟弟妹妹置產業了。聽說他的弟弟在城外頗買了些地,兩個妹妹也都嫁得很體面。這些全靠他一個人辛苦學戲唱戲掙回來的。”

我頗爲驚奇,滿懷敬意道:“樑師傅倒有古時孝子之風。”

康總管道:“最奇的是,從前他娶了一個妻子,因爲對他整日貼補弟弟妹妹甚是不滿,樑師傅一怒之下便將這個女子休了。也就是去年的事情。至今未有續絃呢。”

芳馨嘖嘖稱奇:“這位樑師傅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可是對妻子未免就不公道了。”

樑總管一打嘴道:“盡說這位樑師傅了,險些忘了要緊事。”說罷將右手一引,躬身道,“請大人隨奴婢來。”說罷率先往梨園的東北角走去,在我上次遇見睿平郡王高思誠的小院落前站住,“請大人恕罪,芳馨姑姑得留在外面等候。”

未等芳馨開口,我忙道:“姑姑且先隨康總管去用茶,我自己進去就好。”芳馨雖然擔心,卻也無可奈何,只得隨康總管去了。

我推開虛掩的門,只見上一次那個舀水喝的青衣小廝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口,見我進門忙躬身行禮。他也不多話,只將我引進那排低矮的小屋。但見一個筆直修長的青色背影面北牆而坐,聽見我進屋的聲音,忙站起身道:“小王在此恭候多時了。”

原來是睿平郡王高思誠。我屈膝行禮,微笑道:“勞王爺久候,玉機失禮。王爺今日是進宮來聽師師傅奏琴的麼?”

高思誠道:“朱大人既肯來梨園,當知道小王所爲何事。”

這間低矮的房間只有兩張長几對面擺放,各擺了一張琴。北牆下立着一扇高逾屋頂的雕花屏風,南窗下襬着青銅三足菊花香爐和一套龍泉青瓷茶具。陽光透過窗紙和香菸,緩緩掠過閃亮的琴絲,七根琴絃宛如被拉扯得極細極長的平淡時光。我嘆息道:“康總管謊稱請我看戲,我便猜到是王爺來了。王爺是爲了昌平郡王殿下和於錦素麼?”

高思誠道:“不錯。四弟已進宮見過母后、皇兄和皇嫂了,可惜……小王聽聞朱大人深得皇兄喜愛,所以冒昧相求。”說罷躬身一揖,“請朱大人代四弟在皇兄面前美言幾句,小王與四弟感激不盡。”

我還禮道:“玉機人微言輕,恐無能爲力。再者,玉機已與於姑娘絕交,只怕有負王爺囑託。”

高思誠舉目望了我片刻,無奈道:“如此,請恕小王唐突。勞大人奔波,小王萬分抱歉。”

我嘆息道:“想必王爺知道於姑娘因何被問罪。此事連太后與皇后都無能爲力,玉機又何敢置喙?”

忽見屏風後轉出一個面色膛黑的藍衣青年,嘿嘿冷笑:“朱大人還沒有嫁給皇兄,倒學得他一身冷酷無情的性子!”原來是昌平郡王高思誼。

未等我答話,高思誠便蹙眉喚道:“四弟!”

我也不惱,只屈膝行禮道:“王爺萬福。王爺方纔說玉機冷酷無情,玉機實不敢當。玉機若真如王爺所說,當初於姑娘干犯宮規的時候,玉機就該坐視她被貶出宮,倒也省去今日一番口舌了。”高思誼頓時語塞。我又道:“玉機與於姑娘絕交,全因慎妃之事。我若爲她求情,將置枉死的慎妃於何地?置弘陽郡王於何地?玉機並非無情,只是不敢因情枉法,一錯再錯。且王爺素與慎妃娘娘親厚,王爺又何忍?”

高思誼雙目一黯,無奈還禮道:“孤情急無禮,大人原宥則個。”

我忙道:“不敢當。王爺待於姑娘一片真心,玉機知道。”

高思誼道:“即使皇兄不允,孤還是會再去懇求。”

我嘆息道:“王爺如此愛重於姑娘,是於姑娘之幸。願王爺此番真情,能打動陛下。玉機告退。”說罷也不看兩人,低頭退了兩步,轉身走出小屋。

慌忙逃出小院,我不覺一哂。我雖不肯嫁給他,但若不是借了他的權勢,今日我何敢對兩位郡王冷言冷語?

從梨樹林中穿出,日已中天。芳馨連忙上前扶着我道:“姑娘總算出來了。”

戲臺上,司馬懿正站在三尺高的城牆上義正詞嚴地數落城下的曹爽。當時曹爽和天子出城祭掃先皇陵墓,卻被司馬懿關在城門外。辛憲英聞得此事,便道:“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爾。明皇帝臨崩,把太傅臂,屬以後事,此言猶在朝士之耳。且曹爽與太傅俱受寄託之任,而獨專權勢,於王室不忠,於人道不直,此舉不過以誅爽耳。”司馬懿閉城門而拒天子,分明大不敬。辛憲英深知曹爽不是司馬懿對手,所以審時度勢,對弟弟辛敞說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

在錦素之事上,我就是城樓上居心正亦不正的司馬懿,也是心中明晰、口中混沌的辛憲英。

我看一眼目光閃爍的康總管,滿心沉重道:“我在裡面聽師廣日師傅彈了一闕。當真動人情腸。”

【第四十節 鑑明塵垢】

回到漱玉齋,芳馨也不多問,只服侍我洗手更衣。我正要用膳,穎嬪身邊的辛夷姑姑來請安。我笑道:“姑姑貴人事忙,未知有何指教?”

辛夷道:“奴婢是來給漱玉齋送年賞的。”

我笑道:“這樣的小事怎敢勞動姑姑,我派人去內阜院領便是了。”

辛夷道:“娘娘說,大人是貴人,年賞是自守坤宮以下的第一人。自然不能怠慢。”

我微一冷笑,隨即緩和了笑意道:“穎嬪娘娘這些日子好麼?”

辛夷垂首道:“大人面前,奴婢不敢隱瞞。娘娘這些日子心裡不大痛快。”

我舉箸暗歎:“前些日子蒙娘娘不棄,命玉機去章華宮相陪用膳。可惜玉機冗務纏身,不能奉命,甚爲慚愧。勞姑姑回去請問娘娘,玉機今晚想去章華宮,不知娘娘可能撥冗一見?”

辛夷微露喜色,斂衽道:“是。”

午歇起身後,天很快便黑了。我來到章華宮的時候,穎嬪親自帶了辛夷和淑優在西配殿外等候。只見她身着如意雲紋長襖,淡淡的桃紅色呵氣可褪。螺髻上只簪了一朵粉白宮花,腦後兩綹白綠流蘇垂下,像春日細密的雨絲落在她雪白的後頸。

行過禮,穎嬪笑道:“姐姐總算肯進我這章華宮的門了。”說着攜起我的手,將我引進南廂,又道,“我知道姐姐愛吃清甜的。最近宮裡新晉了一班江南御廚,且試試他們的本事。”

我和穎嬪默默不語地用過膳,於是各自浣手飲茶。穎嬪脫去了外面的長襖,只穿了一件淡綠色的綢衫,不飾花紋。碧瑩瑩的茶湯倒映着青銅九枝蓮花燭臺上明亮的火光,宛如星辰墜落,顧盼躊躇。穎嬪道:“姐姐今日肯來,想是有所指教。易珠洗耳恭聽。”

我淡淡一笑道:“不敢,偶有心得而已。只是我說了,妹妹可不要生氣。”

穎嬪道:“姐姐肯指教,易珠感激不盡。”

第9章 女帝師一(9)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84章 女帝師三(46)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332章 女帝師五(57)
第9章 女帝師一(9)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184章 女帝師三(46)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01章 女帝師五(26)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332章 女帝師五(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