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女帝師五(35)

施哲微微苦笑:“其實在下早就想將弒君的真相公之於衆了。即使沒有昌王兵諫的上書,只要證據確鑿,信王爲撇清弒君的嫌疑,也必得殺掉高淳郡公。若早一些,或許還能救下邢陸兩家數十口人的性命。”說着目中現出極爲痛苦與自責的神色,“好過現在,冤魂滿城,人頭遍地,卻只能眼睜睜看着。”

我本以爲我會心痛,撫一撫左胸,掌心並無一絲搏動,胸中早已空無一物:“大人所言甚是。昔日司馬昭殺成濟,朱溫殺氏叔琮[83],將皇帝困於股掌之上,尚且畏懼弒君之名,何況信王。沒有昌王兵諫,朱雲多半也活不成。既如此,大人爲何不早些行事?”施哲並非沒有聽出我的嘲諷之意,卻無一絲慍怒,只緩緩道:“因爲君侯一再叮囑,在下不敢誤事,所以隱忍不發。其實昌王也可早些上書,延至今日才發作,想必也是因爲君侯的緣故。否則,昌王如何能知道皇太后與高淳郡公的秘事,上書逼迫信王廢殺太后?”

我如實道:“是我命劉鉅半道攔下昌王,對他吐露實情的。”

施哲毫不意外,只是嘆道:“可憐天下才太平了四十年,又要陷入戰亂了。”

我冷笑道:“大人在責怪玉機麼?”

施哲忙起身行一禮,道:“當其時,昌王若回京,只怕連同睿王一門也會被一網打盡。君侯重傷之餘,當機立斷,不但查明真兇,更佈下羅網。‘民者固服於勢,寡能懷於義’[84],君侯苦心孤詣,在下欽佩之至。反倒是在下,困守中樞,一籌莫展,實是無用之極。施哲愧對太宗,愧對先帝。”

苦心孤詣?說得甚好。我亦起身還禮:“大人言重。玉機的這點用心,全賴大人成全。”

施哲直起身子,語氣急迫而不安:“只是……當真能阻止信王登基麼?”

夜色清寒,隔着燭光暈染的薄脆窗紙,愈顯杳然無盡。他的問題,我答不上來。我撥一撥燭芯,雙目被熱氣薰得酸澀,遂反問道:“大人以爲呢?”

多日以來,我刻意讓自己不去想施哲所提的問題。隔着半透的紗帳,我仰面呆望着樑上的蜘蛛穿梭不住,稀薄的網亦是“苦心孤詣”。銀杏正要熄燈,我竟莫名心慌起來,於枕上轉頭道:“留着吧。”

銀杏一怔:“點着燈如何能睡好?”

我微笑道:“我從前愛點着燈睡,無非費些燈油火蠟罷了,不妨事。”

銀杏遲疑片刻,終究把燈移得遠些,又掩上紗罩。燭光溫和了許多,似兵燹燃起的一縷火焰,刻意塗抹了煙花的柔糜與美好。銀杏道:“奴婢服侍姑娘這麼幾年,從不知道姑娘有這樣的習慣。”

我合目道:“有好些年了。那時候你還沒到我身邊。”

銀杏知道我不喜歡說起昔日在宮中的事,因此也不多問,只坐在帳前道:“這位施大人也太過小心,明明說好的,還要特來問一問。既無益處,還給姑娘添了煩惱。”

我嘆道:“這是掉腦袋的事,若不親自問一問,自是不能放心。”

“掉腦袋?”銀杏呆了片刻,忍不住問道,“其實施大人說得有理,姑娘若早一些揭發公子,邢陸兩家當不會滅族纔是。”

我笑道:“你是說,是我害得邢陸兩家滅族的麼?”

銀杏一扭身,瞪起眼、扁起嘴道:“姑娘明知道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姑娘做什麼都有姑娘的道理,奴婢只是問一問罷了。姑娘想答便答,不想答,奴婢不問便是了。”

我亦覺好笑,不覺側過身子,曲臂爲枕:“你曾問過我,爲什麼信王夫婦不遲不早,偏偏挑了我留在京中的時候刺殺先帝。”

銀杏道:“姑娘一直也沒有答奴婢。”

我笑道:“因爲若早了,一來皇長子沒有出生,若是兄終弟及,如何能讓信王掌權?更不可能禪位於信王。二來太皇太后若在世,即便皇長子即位,也輪不到皇太后代上行禪讓之事。需等這一生一死,方能成事。”

銀杏恍然道:“原來如此。若再晚一些,恐怕先帝廢后。所以信王挑了這個時候動手,而姑娘剛好就在京中。”

我嘆道:“無論何事,都要挑合宜的時機。尤其是處在暗中的人。”頓一頓,又道,“論起時機,咱們也該去青州了。”

銀杏笑道:“那奴婢明日就收拾物事,到時候綠萼姐姐被打發回城去,只怕要不高興呢。”

三日後,我離開仁和屯,揚言要去青州。母親與朱雲送我上了船,便帶着綠萼回城去了。行船十數裡,我吩咐靠岸,命銀杏繼續乘船東行,我則孤身一人易服改裝,坐易珠的車回城。

我本以爲易珠會派心腹家人在岸上接應我,不想她親自出城來。易珠一改平日的盛裝華服,只穿了一件青灰色布衣,以逍遙巾裹髻,愈發顯得肌膚明淨,風姿卓犖。我亦改扮作男裝,青衫磊落,與她遙遙呼應。易珠輕搖摺扇,春風動發:“姐姐特意讓我來此,就是爲了坐我的車回京?這般掩人耳目,卻是爲何?”

我笑道:“有些要事,必得留在京中。只怕還得在妹妹府中叨擾幾日。”

易珠一面請我上車,一面笑道:“姐姐住在我家中,正求之不得。姐姐若真的去了青州,我那五千兩銀子還不知問誰討去。”

我拂一拂袍角的露水,掀開紗簾望着銀杏的船順流東下。朝陽如錦,柳絲如煙。原野村落如畫,乘風緩緩遊移。我拉着易珠坐定了,方笑道:“多虧妹妹接濟,否則我的新平郡侯府,當真是支撐不下去了。”

易珠笑道:“真算起來,這五年姐姐應該得了不少賞賜,況且府中的人少,綠萼又是能幹的,如何竟入不敷出,來問我借銀子?妹妹很是好奇呢。”

我笑道:“我在外面開銷大,放手撒錢也沒有算計,自然入不敷出。”

易珠倒轉扇柄向我點了兩點,笑道:“姐姐這話哄旁人倒還罷了,休想哄我。罷了,姐姐自有姐姐的用途,若不夠,我這裡還有。”

我笑道:“多謝妹妹,錢已儘夠了。待我週轉過來,讓小錢送到妹妹府裡去。”

易珠笑道:“好啊。不知姐姐能不能添上點利息?”

我一怔:“利息?不知妹妹日常放貸,利息是幾釐幾分?”

易珠道:“銀錢上的利息有什麼稀罕?便是不要本金也沒什麼。我要的利息,只怕姐姐不肯給。”

我心中一動,微笑道:“這利息肯不肯給,要妹妹說了我才知道。”

三月廿一日,是已故信王高思謙一週年的忌日,信王太妃與高暘夫婦去了墓園,又去城外的寺廟做法事。汴城府和大理寺的官兵衙差都被差去城外搜尋要犯。清早起身,還未更衣,便聽兩個小丫頭在外間議論,李萬通又要進城說書了。

易珠將我單獨安置在後花園的小樓之中,並派自己的心腹淑優並四個丫頭兩個小廝來服侍。小丫頭捧着鏡子,淑優在一旁調弄胭脂,一面笑道:“李萬通進城,今天西市所有的買賣都不必做了。”

我低頭把玩着淑優親自穿好的米珠紅瑪瑙珠花,微微一笑道:“李萬通的名聲竟傳到深宅大院裡來了,連你們都知道他幾時進城了。”

淑優笑道:“李萬通慣說宗室權貴、豪門大戶的逸聞,每常說中,聽的人自然就多。深宅大院的人家,也才更關心別的深宅大院有什麼短處和私隱好拿捏,因此恨不得請到府裡來說呢。只是那李萬通不肯罷了。”

我笑道:“這也有理。”

淑優又道:“自君侯回京,足不出戶已有數日,想來悶得很。不若去樊樓坐上半日,聽聽那李萬通說些什麼,聊解煩悶。”

我頷首道:“也好。只是一個人去未免無趣,不知你家夫人可有興致同去?”

淑優笑道:“這有何難?待奴婢遣人去問一問。”於是我依舊換上青衫,以襆巾裹發。不一時,小丫頭回來稟道:“夫人說連日悶在家中也是無事可做,李萬通好容易進城一次,自然要去聽的。這會兒夫人已換好了衣裳,車也備下了,單等君侯過去呢。”

於是我與易珠早飯也不吃,徑往樊樓去了。樊樓恰剩了最後一間臨街的雅閣,我和易珠連呼幸運,立刻付清了銀子,興沖沖地往樓上鑽。

鹹平十七年的冬天,我便是坐在這裡,聽李萬通說高暘在桂陽任上屠滅藍山城、與妙尼智妃相戀生子的故事。八年前的啓春,以“悍妻”自居,肆無忌憚地嘲弄自己年少時的真情。回頭看,都是黑暗中的摸索與磨鍊,帷幕拉開,有豁然明朗的驚喜和慨然。陽光貫穿整個西市,整條街漫漫散射着晨光,充滿了溫暖明麗的繁華氣息。三三兩兩的人影浸泡了春光,似悠然自得的魚,相遇又相忘於江湖。

用過早膳,易珠掰着指頭笑道:“這李萬通,說過信王府的事,又說過文泰來夫婦的事,還說過妹妹的事。不知他今日要說什麼。”說着指一指窗外,“姐姐瞧一瞧下面的人,早早就坐在那裡等着了。”

對面茶肆旁坐了上百人,圍着空蕩蕩的一副桌椅,像朝覲般虔誠。“自七八年前便是如此了,哪一次不賺個盆滿鉢滿呢?”

易珠笑道:“我倒是有些奇怪,這李萬通整日揭發高門權貴的私隱與短處,這麼些年竟還能安然無恙。難道就沒有人來報復他麼?沒有官兵來捉他麼?”

我口角一揚:“第一,李萬通是收了錢財才曝人短缺,真要怪,也怪不到他的頭上。第二,李萬通還說過輔國公莫槿的事,莫槿的生母便是周貴妃,爲此太宗皇帝還請李萬通進宮說了一次書。太宗禮敬的人,多少有三分臉面。第三……”我想起劉鉅,笑意更深,“只怕沒人捉得住他。”

易珠瞟了我一眼,依舊望着樓下:“那倒也是。若沒本事,也吃不下這口飯。”

【第二十五節 入幕蕭郎】

直過了未時末,李萬通才帶着孫女姍姍來遲。

五年未見,當年的稚齡少女早已長成身材高挑的美貌女郎。只見她一身茜色布衣,兩綹烏髮垂於胸前,一枚雕花青玉牌以紅絲帶系在鎖骨下,越發顯得項下肌膚白膩如脂,甚而有些冶豔而詭秘。李萬通依舊灰衣草鞋,銀髮蕭蕭。

人潮迅速讓開一條通道,向兩邊推涌,衆人延頸企踵,發出潮水一般的轟鳴。李萬通一徑走到茶棚下坐了,少女進屋燒了一壺茶出來。照例拿起斗笠,圍着祖父轉了幾個圈,圈越繞越寬,不一時,銅錢與散銀已堆成了小山。少女將錢倒入小竹筐之中,接着飄身躍起,拋出斗笠將樓上拋下的散錢一一囊括入懷。掌聲暴起,彩聲震得耳鼓嚶嚶鳴響。斗笠中有好些銀錠子,少女瞧也不瞧,依舊倒入竹筐,這才擺下摺扇、汗巾、茶水等物。李萬通一拍醒木,人潮次第安靜。

易珠笑道:“這李萬通,一年比一年的聲勢大,這比御駕出行,百姓跪迎也不差什麼了。”

我抿一口茶:“百姓整日爲生計奔忙,沒有奇聞逸事,何以消遣?”

整條西市大街都安靜下來,連隔壁雅間的客人剝瓜子、嚼奶酥的聲音都聽得見。李萬通用熱茶漱了口,這才緩緩言道:“今日要說的一回書,名字叫作‘皇太后委身舊蕭郎,攝政王覬覦新君位。’”

易珠一驚,險些摔了手中的茶盞:“這……雖然朝野俱如此猜測,可李萬通也太露骨了些!”

我以摺扇遮住口鼻,緩緩推動雅閣的窗櫺。但見紅衣少女端立在祖父身旁,揚起下頜,妙目環視,正與我目光相對。我縮了手,窗戶慢慢合攏:“不露骨的,也沒有這麼多人聽。”

易珠道:“這是皇家秘事,我怕他還沒說完,就被官軍抓了。”

我不屑道:“這人山人海的,官軍若不是有飛天遁地之能,只怕捉他不到。”

易珠深深看了我一眼:“姐姐……似乎知道這李萬通要說什麼似的。”

我笑道:“我若知道,便不來聽了。難道在這裡等着官軍捉拿麼?”不待易珠說話,我又道,“這一回書如此驚心動魄,妹妹就不好奇麼?”易珠向樓下望了一眼,終是不語。

只聽李萬通朗聲道:“自古色字頭上一把刀,是剜肉剔骨的利刃。今日所說的這位少年郡公爺,因‘色’字而起,又因‘色’字落敗。誠可謂:帝師牆內鶺鴒鳴,椒房貴戚等閒做。蕭郎半醉入幕來,飛燕一笑終身錯。”說罷長嘆一聲,暮春的風捲起漫天飛絮,紛紛揚揚如飛蛾撲火,迎着斜陽飄遠。整個人羣都陷入了惋惜與悵惘。

少女笑吟吟道:“爺爺,您老人家說的到底是誰呀?”

李萬通又一拍醒木,一字一字道:“今日要說的,便是當今高淳郡公爺朱雲!”

人羣譁然如沸。易珠留意我的神情,微微一笑道:“我說什麼‘帝師’‘椒房’,原來說的是姐姐的兄弟。”

我冷笑道:“我的兄弟,難道說不得?”

易珠把玩着腦後的髮帶,笑道:“這李萬通說書我也聽過幾次。若是爆人短處,總是託言前朝,或改名換姓,或改易官爵,總要給人留些顏面,也給自己留條生路。似這般不加掩飾,還是頭一次。”

我哼了一聲,垂頭不答。只聽李萬通續道:“高淳郡公朱雲,長公主府大管家的獨子,本是僕庸廝役,一世出不了頭的。不想小公爺有幸,生來便得了四位貴人相助,不但生得英俊魁偉,更學得武藝騎射、使炮放銃的好本事。年紀輕輕,便拜將封侯,統領千軍萬馬。可謂少年得意,風光無限。噯,究竟是哪四位貴人呢?衆位看官且聽小老兒慢慢道來。

“這第一位貴人,自然是朱小公爺舊日的主人家,熙平長公主。小公爺自小討長公主的歡喜,長公主便一力栽培他,把他當王孫公子一般教養,更命他與信王府的小王爺作伴,否則如何能養成這一身的貴氣,又如何能有這樣好的本事?

“這第二位貴人,是信王府的小王爺,如今已襲了父王的爵,一手掌握軍政大權。便是朝野傳言高小官家即將禪位的那一位。信王常肯提攜小公爺,否則小公爺纔不過二十五歲,如何就做了郡公?

“這第三位貴人,是小公爺的自家人,便是他的長姐、太宗朝最得寵的妃子——婉妃。當年正因婉妃辛苦誕育皇子,小公爺的先公才被追封了爵位,小公爺襲爵,方做了高淳縣侯。

第1章 女帝師一(1)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05章 女帝師二(3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314章 女帝師五(39)
第1章 女帝師一(1)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05章 女帝師二(3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40章 女帝師一(40)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74章 女帝師四(6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80章 女帝師二(9)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314章 女帝師五(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