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女帝師四(42)

“殿下何出此言?”

“我聽裘郎中說,我離開後,太后的密使去了西北。王氣之事何等敏感,誰敢胡言亂語?唯有太后,利用他好令名的弱點,用這兩件事拿捏住,令他不便殺昌平皇叔,只得幽禁了事。對不對?”我垂頭不言,算是默認。高暘憤然冷笑,“太后平日裡萬事不理,想不到行事這樣驚險狠辣,全然不顧及你。”

我嘆道:“昇平長公主和親、殘廢,皇太子與三位公主枉死,周貴妃出走,太后心中想必極其痛苦,卻一直隱而不發。這一次若再不理會,必定後悔一生。何況她是太后,眼見愛子被困,自然做什麼都可以。”

高暘道:“你竟還爲別人說話。”

我笑道:“仔細想想,流言一出,我也能出宮了。不是很好麼?”

高暘道:“若這樣一身是傷地出宮,我寧可你現在還在宮裡。”

我憮然:“無妨。早已慣了。”

粟米煮好的時候,我站在船頭看他在岸邊的小酒店中牽了一匹黑馬出來,船行馬亦行。我向東,他向西,我順流,他逆風。馬蹄翻起細細的塵土,與船跡相平,各自延伸,永遠不會相逢。

“揖讓長離別,飄颻難與期。豈徒燕婉情,存亡誠有之。”[162]

珍重。

彌河自東南流向西北,再折向東北,似臂彎環繞半個朱口子村。東北方向不到五十里處,便是廣陵鹽務,再五十里,是渤海。東面毗鄰韓家村,屬濰州。運鹽的船從彌河向西南,到達青州碼頭,走陸路分散。或從海路進廣濟河,到達汴城,沿汴河向北進入黃河,向南進入江淮,沿水路分散南北。這裡地勢平坦,良田廣袤,湖塘密佈。朱雲所買的兩片梨園,就在河岸邊,離村西渡頭不遠。我和母親就住在梨園旁一所新修葺的大宅院裡。

我深居簡出,家中一切事物都由母親和銀杏打理。因是女兒家,連會客也免了。壽光縣令申景冰親自上門拜訪,我也沒有見。一月之內,只去拜見過叔祖朱混一次。

朱混八十歲,幼時入過前朝的縣學,年輕時做過前朝的縣吏,丁母憂辭官。負土成墳,手植松柏,水漿不進,哀毀骨立,險至滅性,是方圓百里出了名的孝子。兵亂時帶領鄉親保衛鄉里,立柵拒賊。相拒數日,正在勢孤力窮之時,賊說殺孝子天不佑,退兵。四圍村屯聞信歸附者以萬計。本朝時起家青州府兵曹掾,不過兩年,便託疾回鄉,一直賦閒至今。

九月,皇帝下詔宣諭全國:

“天文著象,職在於疇人;讖緯不經,蠹深於疑衆。蓋有國之禁,非私家所藏。或有妄庸,輒陳休咎,假造符命,私習星曆。作僞多端,順非僥澤,熒惑州縣,詿誤閭閻。壞紀挾邪,莫逾於此。其玄象器局、天文圖書,私家不合輒有。今後天下諸州府,切宜禁斷。分明榜示,嚴加捉搦,先藏蓄此等書者,敕到十日內送官,本處長吏帶領集衆焚燬。限外隱藏爲人所告者,先決一百,留禁奏聞。所告人給賞錢五百貫。各州方面勳臣,洎百僚庶尹,無不誠亮王室,簡於朕心,無近憸人,慎乃有位,端本靜末,其誡之哉!”[163]

綠萼拿着抄好的聖旨來尋我的時候,我正在梨園裡和幾個婦女一道摘梨子。綠萼大聲唸了一遍,女人們聽不懂,在不遠處吃吃地笑。我摘下覆在頭髮上遮擋灰塵的青巾,在手心裡揉了揉。秋陽澄澈,波光如練,輕塵渙散,梨香四溢。所謂的聖旨亦不過是綠萼手中兩張粗糙發黃的紙。

“西北天子氣在京中傳得紛紛揚揚,聖上惱怒,所以下了這樣的詔書。”

“那咱們家也要查了?”

“這個自然。”

綠萼哼了一聲:“遠離京城也還是躲不開聖旨。”

我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着從筐子裡撿起一個梨子,拿出帕子擦了擦,忍不住啃了一口。

各村各鄉搜檢禁書的責任由各村都保長在縣吏的陪同與督促下完成。輪到朱口子村,卻是縣令申景冰親自帶領縣丞下鄉,往各家各戶搜檢。申景冰知道玉樞是皇妃,母親是命婦,便不欲上門。母親不願有人議論,說她身爲外戚,不遵國法,於是特意命一個老家人請申景冰來。我雖不露面,卻把家中所有的藏書都搬出來讓他看了一遍。我本來也不愛看這些天象曆法、讖緯符瑞的書,自然家中是一本齊整都沒有。但是歷代史書中卻有天文志和五行志,我毫不猶豫命綠萼和銀杏拆了下來,交給他帶走。申景冰連說不敢,又說這樣的書怎能作數,兩手空空便回去了。當下申景冰和朱混將村中數十本冊子堆放在社前,舉火燒掉。

我本以爲此事就此了結。不料數日後,朱混的夫人痛哭流涕地求上門來,說有人貪得賞錢,告發朱混還藏着一本《十代興亡論》沒有交出。申景冰派人搜去了這本書,將朱混收在監中,判了一百杖。朱老夫人年近八十歲,白髮蒼蒼,她拋下木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又說申景冰的祖父與朱混當年有私怨,申景冰分明是挾私報復。想朱混耄耋之年,若捱了這一百杖,定然是活不成了。

母親到後面來與我商議:“玉機,你若有法子,便幫他一幫。”

我嘆了一口氣。第二日,我帶了兩箱書,親自去了壽光縣衙。

縣令申景冰生就一張扁長臉,臉色黑紫,像浸染了半輩子的煙火氣,又像一個熟爛的茄子。聽說我來了,趕忙攜夫人迎了出來。他夫人倒是美貌,吊梢眉,杏仁眼,脣紅齒白,像個新鮮出關的女鬼。兩人極熱情地請我去後堂飲茶。

我向申景冰行了一禮:“大人與夫人不必客氣,民女是爲朱混之事而來。”

申景冰與夫人相視一眼,申景冰正要答話,夫人搶着道:“朱老爺藏了禁書,犯了國法,被我們老爺下在獄中。不過我們老爺體恤他年事已高,又是望族,一百杖是挨不得的,已判作十杖了。明日行了刑便放回去。姑娘放心。”說罷親熱地笑着,要來挽我的臂。我看了看她鮮紅的十指尖,又擡眼看了看她蒼白得像新刷粉壁的臉,忽然縮了手。

我問申景冰:“請問大人,朱混藏了什麼禁書?”

夫人答道:“是一本《十代興亡論》。”

我轉向夫人,微微笑道:“夫人對縣中事務很熟悉。這十杖究竟是夫人判的,還是大人判的?”

夫人低了頭:“自然是我們老爺。”

我不理她,又向申景冰道:“若朱混無罪,便當釋放,若有罪,就要打足一百杖。”

申景冰一時摸不着頭腦:“那小姐的意思是……”

我笑道:“一杖也不能打。”

申景冰一怔,夫人先冷笑起來。申景冰看了看她的臉色,忙道:“這恐怕不妥,畢竟藏了禁書,本官開恩只打十杖已算法外開恩。”

我命人開了書箱,不慌不忙道:“民女向日在文瀾閣與書廒校書,見過書目中有朱敬的《十代興亡論》,不過寫了些魏晉以來君臣成敗之事,並無特異。若這也算禁書,那民女所收藏的史書,也請一併焚燬。不但天文五行志中寫滿了天文著象,連帝王紀、列傳、藝文志都不可避免地寫到這些。也免得旁人說大人厚此薄彼,於大人官聲不利。來日若被人蔘一本,說大人諂貴凌弱,懼內殘外,恐於仕途不利。大人說,是也不是?”

箱子裡是我收藏的幾套史書和數本週易卦書。申景冰看了一眼,臉色轉白,直拿眼睛瞟夫人。夫人輕輕咳了一聲,輕輕一抖帕子。申景冰訕訕道:“原來那不是禁書,卻是本官孤陋寡聞了。本官立刻便命人將朱老爺放出來。”

我屈膝行一禮,讚許道:“多謝大人。”

【第三十一節 非不相愛】

回村的路上,綠萼笑道:“姑娘真厲害,才幾句話就逼得他放了叔祖。”

我笑道:“這等色厲內荏的庸官,諒他不敢燒我的書。若有膽子,前兩天在村裡就該燒了。”

這件事傳開後,朱口子村凡有民訟不能在縣衙地保處了斷的,便都到我家來。多是些鼠竊狗偷、雞蟲之爭。有時我能查清,有時我不能查清。遇見實在糾纏不過的,寧可花錢補足他們損失的錢財,快些打發他們回去。這樣到了新年,母親還沒有說什麼,銀杏先向我抱怨家中的虧空了。

母親向衆人道:“都是族人,理當賑贍。天子秩俸,‘當須散贍六姻,爲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爲富貴哉’[164],只當給咱們家娘娘積德了。”

我在屋裡聽了,不覺向銀杏和綠萼嘆道:“你們瞧瞧,母親就是偏心,花着我的錢,積的德卻都是姐姐的。”

鄰村的聽說了,也有好些來我這裡請求剖判。這樣到了開春,我又賠了好些。人越來越多,我也越賠越多。小書房裡那些看不見、摸不着、一推千里的煩惱,霎時間都涌到了眼前。初時有些不耐煩,時日長了竟也覺出一種平實瑣碎的快樂。

新年剛過,就收到玉樞的信,她生了皇八女壽陽公主。朱雲年將十八,也該給他說一門親事了。因這兩件事,母親帶着幾個家人匆匆回京了。鹹平十九年的正月,就這樣忙忙碌碌地度過了。

二月二這一日,綠萼與銀杏整治了一桌好菜。恰好一位鄉親送了一罈上好的梨花白,我們三人坐在梨樹下吃飽喝足,各自回房歇息,直到落日時分才起身。我自到水缸裡舀水淨面,忽然一怔,水中慵懶憨直的笑意,長長久久地掛在脣角,擦也擦不去一般。彌河水清涼,京中時日,恍若殘夢。

忽聽身後有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聲音喚道:“玉機姐姐在麼?”

夕陽如血,照得他半邊臉通紅,一雙漆黑的眸子奕奕有神。纏枝暗花紋灰袍泛着銀光,襟上鑲着漆黑油亮的風毛,浸過紅油似的閃閃發光,絲絲舒展而分明。自高曜出宮開府,我們便再沒見過面,至今已近一年。他長高了許多,甚是瘦削。因瘦,就更顯得頎長,我險些沒認出來。

我連忙上前行禮,問道:“殿下如何來青州了?”

高曜笑道:“姐姐家裡好生難尋,我問了好幾家才尋到這裡。”

我一面引他在屋裡坐着,一面道:“玉機喜愛這裡的梨樹林,便買了這所宅子。這裡雖然離村中遠一些,可勝在安靜。”

正說着,只聽綠萼在門外抱怨道:“是誰在說話,過個節也不讓人安生。”說着披散着頭髮跨進堂屋,瞪大了眼睛看了好一會兒,下頜都快垂到了胸口。她哎呀一聲,喜極而泣,“殿下!奴婢……奴婢這便去沏茶。”說着抱頭而去。

高曜怔怔地看着綠萼的背影,嘆道:“我最後一次見姐姐的時候,大約是一年前了。這一年來,不但姐姐變了許多,連綠萼也與往年大不相同了。”

我鼻子一酸:“山野風光,太平歲月,能容下所有人的任性妄爲。綠萼失禮,還望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高曜笑道:“若她的茶好,我自然不放在心上。”

我問道:“天就要黑了,殿下這麼晚進村來,一會兒在哪裡歇息?殿下也不帶幾個隨從在身邊。”

高曜道:“我從壽光來,要去廣陵鹽場,乘船路過這裡,順道看望姐姐。一會兒仍舊坐船去廣陵。姐姐也不用備晚膳,我在壽光早早用過了。至於隨從,都留在船上了,省得驚動人。”

正說着,銀杏上了茶來。我正要問他去廣陵做什麼,卻見茶霧中他的雙眼一紅。他咬一咬牙,微微顫聲道:“我對不住姐姐,若不是我魯莽——我不該寫那封信。”

我一怔,柔聲道:“殿下不必致歉。玉機辭官也並非全因此事。”說着起身接過銀杏送進來的青瓷蓮花燈盞,親自放在他身旁的小几上,取火折點着了。熒熒一點燈光在茫茫暮色之中,像一滴最明亮的淚,凝聚了未見的歲月中,所有的牽掛與愧悔。

高曜道:“姐姐不怪我?”

我搖頭道:“玉機從未責怪過殿下。不過玉機想請教殿下,殿下在西北究竟出了何事?”

高曜凝神道:“我一到西北,裘家表兄便對我說起王氣之事,讓我有個防備。可是我在西北無人可信,又不敢向軍中和太史局不熟識的官員求證。想姐姐在小書房便覽全國民情,說不定會有所聽聞。即便姐姐沒有聽說過此事,有此密信,應也不難查出原委。這才寫了那封秘信,想不到會被父皇截獲。”

我頷首道:“殿下說的這些,我都知道。”

高曜道:“姐姐如何知道?”

我微笑道:“如殿下所言,玉機在小書房中,不出門知天下事。我還知道,殿下才去了西北幾日,便擬奏疏彈劾昌平郡王,告發他走私羌鹽之事。這是裘大人催促的呢?還是殿下……”

高曜垂頭嘆道:“當時裘表哥和文校尉都上了奏疏彈劾昌平皇叔,表哥不停催促我快些了結鹽案。我自己也有私心,想着皇叔已犯通敵之罪,若父皇因天子氣之事疑心他要謀反,我反倒能撇清……”在鄉野隱居,並沒有宮裡那麼好的蠟燭用,想是油燈薰得他難受,他幾乎落淚。他側過頭去揉一揉眼睛,哧的吸了一口氣,“我對不住昌平皇叔。”

天黑得真快,院中的梨樹隱隱綽綽,漸行漸遠般消失在夜幕之中。一到晚上,村落裡靜得連彌河裡翻起浪花的聲音都聽得見。我示意銀杏取一隻羊角燈罩來,轉頭淡然道:“慎子曾雲,‘家富則疏族聚,家貧則兄弟離,非不相愛,利不足相容也’[165]。小利尚且如此,何況性命?殿下不必放在心上。”說着掩上燈罩,高曜的淚光便不甚分明。見他仍定定地望着我,我只得又道:“若殿下實在介懷,只要昌平郡王還沒有丟掉性命,殿下就總還有償他的一日。”

高曜這才低了頭:“多謝姐姐。父皇一向不喜昌平皇叔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沒想到,父皇一向喜歡姐姐,竟對姐姐也這樣狠心。”

我笑道:“秉公處置,談不上狠不狠心。玉機從未怨恨過聖上。”

高曜一怔,笑意恍惚:“不錯,姐姐自小就是這樣教導我的。”

我欣慰地一笑:“不知殿下現居何官?”

高曜道:“我回京後,仍在鹽鐵副使上任職,只是不必出京巡查鹽政。新年後,父皇授了吏部左選侍郎一職。”

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7章 女帝師一(7)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6章 女帝師一(6)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82章 女帝師三(44)
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2章 女帝師五(47)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40章 女帝師三(2)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7章 女帝師一(7)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6章 女帝師一(6)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16章 女帝師二(4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329章 女帝師五(54)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92章 女帝師五(17)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169章 女帝師三(31)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216章 女帝師四(10)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82章 女帝師三(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