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女帝師二(28)

這一夜我與昇平同坐在庭院中乘涼。她命我坐在鞦韆上,又叫綠萼在我身後輕輕推着,自己坐在木輪椅上饒有興致地看着。此時我沐浴已畢,散着一頭青絲,只隨意綰了一支細細的綠藤在髮梢。鞦韆蕩起,撩起醉人的晚風,沁着凋殘玫瑰的最後一縷香氣,只覺一絲草木露水的清氣在鬢邊纏繞。

昇平一襲水色寢衣,不戴素帛面具,也不用右邊的秀髮遮住左邊的燒傷,甚至連左手的手套都除去了。她在花圃中揀了一支盛開的玫瑰別在襟上,笑看綠萼在我背後賣力地推着。忽然她命綠萼停下,又命宮人將輪椅推了過來,伸出右手,從我頭頂拔下一根四寸來長的白髮,微笑道:“你還這樣年輕,怎麼就生白髮了?”

我拈過白髮,正是舊年三位公主初喪、高暘來弔唁之時,我傷心情逝而生出的那一莖。我一直留着,想不到倒被昇平一氣拔去了。早該忘了他,又何必留着這傷心的憑證?遂微笑道:“不覺紅顏去,空嗟白髮生。[46]紅顏華髮,便是如此了。”

昇平笑道:“怎麼這樣老氣橫秋的口氣?你纔多大?”

我低頭道:“殿下見笑了。”

昇平退開數尺:“孤纔回來這幾日,便聽說你要嫁給皇兄了,是這樣麼?”

我晃晃悠悠道:“這話也傳了小半年了。”

昇平道:“孤看你從不去定乾宮,連皇兄賞下東西,你也很少去謝恩。想來你是不願意嫁的。你既不願意嫁,這一絲白髮又是爲誰而生?”

我倚着洗淨的綠蘿,微微一笑道:“即使不爲誰,這宮裡的日子也足以叫人華髮早生。”

昇平嘆道:“的確如此。”她仰望夜空,緩緩吟道:“憶昔汴舟,碾墨爲酒,賦景成詩,惓捲相酬。萬人稱繆,無改初衷,千膊沉甃,魂思夢憂。”

幸而她在看天而不是看我,否則我臉上洶涌而上的剎那蒼白,是青白月光都無法掩飾的。只聽昇平幽然道:“這便是當年他託采薇送進宮來的信。說什麼‘無改初衷’,終究還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這是他的軟弱,亦是孤的軟弱,都不過是俗世中最無用的一對男女。”

聽她提起此事,我終於忍不住問道:“聽聞殿下上書請求出家修行。”

昇平道:“理國公府上下都待孤很好,可孤就是覺得孤不是謝家的人。他們是祖孫三代,一家三口,盡享天倫,孤算什麼?不過是他們家奉養的孤魂野鬼。孤不是怪責理國公府,只是忽然驚覺,‘甑已破矣,視之何益’[47]。不如出家修行,倒也乾淨。”

我嘆道:“那又何必?回宮靜養不是更好?”

昇平的笑容飄忽而無奈:“這漱玉齋是你住的地方,孤即使回宮,也無處可去。”雖是一句玩話,卻滿含悲涼。北燕不是她的歸宿,謝家不是,皇宮更不是。一步錯,步步皆落索。

昇平又道:“那孩子被捧出來的時候,孤見了。大大的腦袋,細細的手腳,渾身通紅,還沾着污血,已經沒氣了。”

我知道她說的是理國公世子的側夫人吞了落胎藥所產下的死嬰,不由心中一顫:“殿下看他做什麼……”

昇平道:“那有什麼!孤在盛京時,因爲缺糧,孤親眼見過他們蒸了新生的嬰孩來充飢。比起那些孩子,這孩子不算命苦。孤只是沒想到,皇兄竟然會下聖旨休妻,而她竟如此剛烈不屈。相比之下,孤和謝方思,是最最懦弱無能之人。”

昇平畢竟是從生死關頭闖過來的,於種種殘酷慘烈之事,皆一笑而過。大約也唯有如此,才能放下一切,出家修行。我不忍再聽,於是吩咐綠萼切瓜過來。

正吃瓜時,忽見宮人上前來稟道:“殿下,理國公府出事了。”

昇平嘆了一聲,方淡淡問道:“何事?”

那宮女道:“理國公府世子今日午後懸樑自盡了。”

銀籤一顫,嫣紅一滴點在她水色的寢衣上,似一朵暗紅的彼岸花。昇平緩緩放下籤子,含淚道:“在聖旨面前,他終於剛強了一次。”

我大驚:“那夫人和小姐現在如何了?”

那宮女道:“夫人只剩了半條命,還不知道此事。理國公小姐讓奴婢稟告殿下,若殿下要去佛寺修行,她願在佛前相伴,懺悔一生。”

原來,她終究完全代替了昇平,他從前肯爲昇平擔待的,如今也肯捨棄性命爲了她。以新歡敷舊傷,沒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唯有時間和機緣,是去了便永遠回不來的。

高曜曾經說過:“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不旋踵者,幾也。”

原來世事紛亂,都在“時機“二字。

忽聽有人拍門,綠萼道:“都這會兒了,還有誰來?”宮人開了門,卻是小簡匆匆忙忙走過來道:“啓稟長公主殿下,啓稟朱大人,陛下來看殿下了。”

我驚聞站起:“臣女這副模樣不宜面聖,先回避吧。”

昇平道:“你迴避吧,皇兄若在你面前失了顏面,就不好了。”我聽她說得奇怪,也不好問,便帶着綠萼回玉茗堂了。

我在西廂中靜臥,也不點燈,又命服侍我的宮人都守在房中,不準出去。片刻惱人的寧靜之後,是輕而齊整的腳步聲,接着聽見昇平恭敬道:“見過皇兄。”

皇帝道:“怎的你一人在花園裡?朱女丞不在麼?”

昇平輕笑:“人都說皇兄風流,果不其然。一來便問起朱大人。”

皇帝笑斥:“胡說!”

昇平道:“朱大人不舒服,這會兒已經睡了。皇兄若早些來,還能見着。”

皇帝道:“朕是來看你的,又不是來瞧她的。朕聽說謝方思自裁了。朕怕你不自在,過來看看你。”

昇平一改親切的口氣,淡漠道:“謝皇兄關懷。”

又是一陣捉摸不定的靜默,皇帝道:“朕本以爲你會傷心。”

昇平道:“皇兄多慮了,我並沒有傷心,而是代他高興。”

皇帝道:“爲何?”

昇平道:“皇兄一道休妻的聖旨下去,母子俱亡。昇平若是個男人,見愛妻一屍兩命,也無顏活在世上。既然皇命不可違,那便一道白綾了結了自己,倒也乾淨。”

皇帝哼了一聲道:“你既說是‘愛妻’,可見謝方思平日裡冷落你甚多。即便他死了,也是死有餘辜。朕是怕你委屈,你反倒怨朕?”

昇平道:“皇兄錯了。並不是他冷落了昇平,而是昇平在北燕九死一生,早就將男女情愛置之度外,再也無法待他如夫君。皇兄的厚愛,昇平知道。所以昇平纔想在佛前清修,爲我大昭祈福,祈求國運昌隆,帝祚綿長,母后與皇兄都平安喜樂,長命百歲。”

昇平說得誠懇,皇帝的怒氣似是消弭大半,含一絲愧疚道:“如此說來,是朕魯莽了。”

昇平道:“皇兄是魯莽了,皇兄爲何不肯先問一問我?皇兄雖是天下之主,總不該壞人綱常,奪人性命。昔日慎嬪不察,致使曾娥慘死,皇兄憤而廢后。如今皇兄也如此行事,我只覺憤懣可惜。”不待皇帝說話,昇平又道,“‘德配天地,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48]。”

昇平雖然語氣平和,話卻厲害。這是在譏諷皇帝以國家公器懲私憤,不配做皇帝。皇帝似乎也不惱,只是笑道:“皇妹也學得朝臣一般,連‘德配天地,明並日月’都說出來了。罷了,朕明日便命人厚葬他們夫婦,再多多地賞賜理國公府。”

昇平道:“謝皇兄。我知道皇兄本不是那等無情的昏君……”頓一頓,無不嘲諷道:“都是事出有因罷了。”

皇帝聽到昇平單刀直入地諍諫並不生氣,但聽到“事出有因”四個字,卻沉默良久,幾乎已抑制不住怒意:“放肆!”

昇平不理會他:“我從小在淵姐姐身邊長大,淵姐姐是最聰明的。她知道兒女盡亡,自己又年老色衰,有朝一日,定然失寵,所以纔不辭而別。皇兄縱使遷怒於旁人也是無用。”

皇帝強忍怒氣,哼了一聲。

昇平的聲音尖寒如冰:“母子俱亡的事情,這些年昇平聽得也多了。前有曾娥與皇子,後有北燕的無數婦孺,回宮後還有三嫂和小世子。如今終於也輪到昇平自己的夫君了。昇平只望這樣的事永遠不要臨到皇兄身上纔是。”說着似乎想起什麼來,幽幽道,“哦……曾娥之事,皇兄已然遭受過一次了,只望不要有第二次纔好。”

曾娥當年的孩子並非皇子,所以昇平無論如何出言譏諷,皇帝都不在意。但“第二次”三個字,因着皇太子的死和周淵的出走,如一柄利刃直插入心,皇帝終於大怒,沉聲道:“你是在詛咒自己的親侄麼?!”

昇平毫不示弱:“昇平不敢。昇平只是怕厄運不衰,延及龍裔罷了。”

沉默良久,皇帝忽然問道:“你恨朕?”

昇平嘆息道:“不敢。我的餘生,已無半點歡娛可言。請皇兄恩准我出家修行,於國於家,還有些用處。”

皇帝亦長嘆:“准奏。”

月到中天,寢衣緩緩掠過沾染了露水的白石,涼風入懷,不覺打了一個寒噤。昇平指着鞦韆道:“你在屋裡,都聽見了。”

我重新在鞦韆上坐下:“略有耳聞。殿下何必故意惹惱陛下?”

昇平道:“皇兄對孤,心中有愧,若不知道孤恨他,便不會放孤出宮。與其在宮中等死,不如常伴青燈古佛,彼此也都放心清淨。省得母后總是牽掛,皇兄總是後悔,彼此無益。”

我嘆道:“臣女明白。”

昇平微微一笑,拉過我的手道:“想不到在宮裡這麼多年,倒是你成了知己。”

我忙道:“臣女不敢。”

昇平道:“孤將你看作和采薇一般,是孤的妹妹。孤見到皇兄剛來的神氣,還是想見你一面的,可見皇兄對你有意。你若不想嫁,可要早作籌謀。”

我笑道:“既然殿下將臣女看作妹妹,那臣女也和采薇一樣,與殿下一道去修行好了。不知殿下可願意收下我這個俗人?”

昇平指着我的心道:“你心有不甘,出家也無益。即便是采薇,陪孤一兩年也依舊要回家嫁人。你們大好的青春,何必陪着孤這個半死之人?”

我拈着衣帶,無言以答。

兩日後,昇平長公主拜別太后,去敕建白雲庵落髮修行,采薇隨侍。我親眼旁觀昇平長公主在佛前剃度,褪下華裳絲履,穿上緇衣芒鞋。

落了發,哪一邊有發,哪一邊燒傷,再也無關緊要,更無須修飾。粗糙的芒鞋,也能走出一條全新的路。

【第二十一節 毋望之人】

從白雲庵回來,皇后召我去守坤宮詢問昇平剃度的情形,我一一作答。皇后聽罷,默然良久,只嘆了一句可憐,又道:“後面的曇花要開了,你若不嫌疲累,便陪本宮賞花。”

我還沉浸在昇平長公主出家的傷感之中,聞言一怔,恭敬道:“臣女遵旨。”

守坤宮的後花園中開滿了各色夏花,再也不是牡丹獨霸的情景了。紫薇花和木槿花開得正好,在月下是潑墨般的朱紫之色。風中滿是茉莉花清軟的香氣。雪白的茉莉如被明月照亮的鱗雲,挨挨擠擠地鋪了一大片。

皇后與我剛剛坐定,便見蘇燕燕引了史易珠過來。史易珠身着月白紗衫,美人蕉紈扇下杏色的流蘇如火紅的流星越過一大片雲彩,清雅中帶着熱烈的靈動。她斜斜綰着倭墮髻,只簪了一朵深紫色的蝴蝶花。我呆了一呆,彷彿是許多年前,在暮春的夜色中,錦素在陂澤殿憑窗遠望。她珠玉全無,髮髻上也只簪了一朵深紫色的蝴蝶花。那蝴蝶花是錦素沁入骨髓的孤清與落寞,卻是史易珠刻意的隨心與簡樸。

皇后笑道:“都這會兒了,你竟還沒有出宮?”

史易珠行了禮,笑道:“回娘娘,今日不知怎的,宮裡特別多事,便誤了出宮的時辰。且臣女還有好幾件事決斷不下,要回稟娘娘,明天才好去辦。”

皇后指着她右手下的白石條道:“坐。”於是史易珠很簡潔地說了幾件內阜院的事,皇后一一指點,又道,“這些事情以後你自己瞧着辦。”轉眼見我簽了一塊蜜桃只是笑,便問我,“這桃不甜麼?”

我以摺扇障面,微微一笑道:“臣女是覺得易珠妹妹聰明能幹,且綺年玉貌,燦若明珠。臣女和她一比,便是魚眼睛了。”

皇后笑道:“易珠的能幹,還不在這些瑣事上。不過,你也有自己的好處,你們是一雙明珠纔對。”

我笑道:“謝娘娘讚賞。臣女聽姑姑說,這個月的例銀漲了一些,想必是易珠妹妹的功勞了?”

皇后笑道:“易珠指出了荊州好幾處私開的銀礦,陛下命人一一查實,都收歸國庫了,其中一處賞給了少府,這多出來的例銀,便是打那上面來的。”

我好奇道:“私開銀礦?”

史易珠正色道:“漢時的吳王劉濞開山鑄銅、煮海爲鹽,釀成七國之亂的大禍。如今江南的豪門竟然敢私開銀礦,不是形如反賊麼?易珠既然知道,便不能不回稟。”

我笑道:“當年太后曾道,要易珠妹妹打理後宮,帶攜衆人都漲漲月例,果然應驗了。”

皇后笑道:“太后說過這話麼?怎麼本宮不知道?”

我一怔。那時慎嬪還是皇后,帶領我們初入宮的四位女巡去拜見太后,而那時的陸貴妃——如今的皇后卻在思喬宮養病,自然沒有聽到太后這話。那時的人,被廢黜,被流放,被驅逐,被殺害,被冷落,連太后都經歷了深切的痛苦和失望。都不復當年了。

史易珠笑道:“我也記不清楚了,還是姐姐的記性好。”

忽聽皇帝朗聲道:“朕也記得母后說過這話。”只見皇帝身着灰綠色的紗衫,搖着水墨摺扇閒閒走了過來。皇后站起身略施一禮。我和史易珠連忙離座拜下。

皇帝道:“平身。”我和史易珠相視一眼,便欲告退回避。皇帝卻道:“朱女丞和史姑娘也在這裡,賜座。”我和史易珠只得重新坐下。

皇后親手斟了涼茶奉與皇帝:“陛下怎麼這會兒過來了,也不派人告訴臣妾,連一杯好茶也沒有。”

皇帝笑着拉過皇后的手:“夫妻之間,何需這些虛禮。”

皇后一向端莊,聞言雙頰一紅:“聽說陛下這兩日很忙,奏疏都看不完。”

皇帝笑道:“皇后送來的綠豆百合湯,又解暑又明目,朕都喝完了。今天有幾個言官聯名荊州長史上書,爲成氏一族求情,朕都駁回了。”

皇后道:“人說財可通天,果然便通到陛下這裡來了。成家在荊州秘勘銀礦,私鑄銀兩,乃是死罪,竟然還有人代他們求情?”

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1章 女帝師一(1)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4章 女帝師一(4)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7章 女帝師一(7)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41章 女帝師一(41)
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70章 女帝師四(64)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102章 女帝師二(31)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336章 女帝師五(61)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1章 女帝師一(1)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311章 女帝師五(36)第268章 女帝師四(62)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327章 女帝師五(52)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62章 女帝師三(24)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232章 女帝師四(26)第49章 女帝師一(49)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4章 女帝師一(4)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7章 女帝師一(7)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41章 女帝師一(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