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女帝師二(57)

施哲道:“此信未當發現之時,人人難逃干係。此信一出,就更加棘手了。下官一時還想不到。”事涉查案機密,我也不好多問。只聽施哲又道:“其實今日來歷星樓,還有一件事,便是與朱大人道別。”

“道別?”

施哲道:“下官謬荷皇恩,被擢爲御史中丞。新年一過,便要去御史臺上任了。”

御史臺,御史中丞。果然皇帝還是倚賴施哲將慎妃之案徹查到底。我暗自冷笑,卻帶着最和煦不過的笑容屈膝道:“玉機恭賀大人高升。”

施哲道:“下官在掖庭屬任職的這一個多月,能識得朱大人這樣的好朋友,幸何如之。願來日還有相見之時,能聆聽大人的教誨。”

我微微一笑道:“御史中丞主理官場與內宮的刑案,玉機可不願意在御史臺與黃門獄和大人相見。”

施哲一怔,笑道:“大人怎會在御史臺和詔獄與下官相見?自然是在一處山明水秀的地方了。”我與他相視一笑,深覺慚愧。

用過晚膳,我早早來到定乾宮等候傳喚。走到玉階下,忽見高曜從大書房中走出來,身後跟着四個少年內監爲他背書袋、拿文具。他身着茄灰紫色蟒雲紋錦袍,負手立在檐下。宮燈照得庭苑如白晝,他的身周蒸騰出淡薄邈遠的煙。我忙上前見禮:“都過了晚膳的時辰了,殿下才放學麼?”

高曜道:“孤因請教林夫子許多疑問,所以耽擱了。倒誤了林夫子出宮。”

我微笑道:“殿下好學是好的,可也不能誤了飯時,不然李嬤嬤可要着急了。”

高曜道:“朱大人放心,孤省得。”

我關切道:“不知殿下最近在讀什麼書?”

高曜道:“仍舊還是《孟子》。讀到‘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100],心中頗有疑問。‘爲君闢土地,充府庫’,未必是苛剝庶民,也可先教民豐衣足食,按古制十一而稅,府庫亦足;‘約與國,戰必克’,未必是窮兵黷武,也可像父皇這般,攘敵於國門之外,保境安民。而君主求富國強兵,又有何錯?向道志仁,固是沒錯。只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從實民之腹,安民之心開始,又怎能說是‘民賊’呢?孤以爲,孟子從未治過大國,不知治國之難。

“就拿當今之西夏來說,民以畜牧爲業,不事農桑,不治器物,但有所需,便得依靠互市。若我大昭國力羸弱,他們便長驅直入,掠城而去。民生如此,焉能與他長久爲好?

“林夫子卻說,人心本善,夏人亦可用仁義感化,未必要用兵戈。所以孤與夫子辯了幾句。”

我微笑道:“殿下說得有理。只是孟子處於戰國亂世,一心想止息干戈,與民休息。他並不懂得止戈之道,除去仁義,亦在武懾,後人也不必苛求。還記得《漢書》的《漢元帝紀》中,宣帝說過什麼麼?”

高曜想了想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我淡淡一笑道:“殿下如此深悟,陛下定然欣慰。”

高曜笑道:“聽聞朱大人入宮殿試的時候,敢出狂言批評《論語》不堪爲治國準繩,父皇母后甚爲賞識,所以選爲女巡。孤頗爲嚮往,所以效仿一二。”

我低頭一笑:“當年不知天高地厚,殿下不可當真。但凡事能多想一想,總是好的。殿下還是快回宮用膳吧。”

高曜道:“孤先去向父皇請安。告辭。”說罷恭敬一揖,帶着一個小內監往儀元殿去了。兩個內監將門開了條縫,迎高曜進去。殿內深闊而昏暗,像猛獸洞張的口,寥寥幾盞宮燈,如同黃牙利齒。雖然皇太子高顯薨逝,但前路仍然幽深艱難。

忽見小簡從殿中閃身出來,見我呆站在階下,忙迎上來道:“天氣這樣寒冷,大人怎可獨自站在外面?若凍病了,奴婢可吃罪不起。請移步月華殿,容奴婢奉茶。”

【第四十一節 穴不容窶】

定乾宮的西配殿叫作月華殿,東配殿叫作日華殿,被當作皇子們的學堂。於是我隨他進了月華殿北廂安坐等候。北廂是大臣等候覲見的場所,擺着桌椅書案、文房四寶。我見松紋硯中溢着淺淺的墨汁,細細的紫竹狼毫筆尖未乾,不覺好奇道:“這裡怎麼還有筆墨紙硯?倒像是剛剛用過的樣子。”

小簡笑道:“大人們在此等候,多在想御前的應對之策。若想起什麼來,一時要用紙筆記下,這都是現成的。纔剛陛下賜膳司農大人,大人從御書房出來,又來北廂待了一會兒纔出宮去的。朱大人請寬坐,想必一會兒鄭司刑就該來了。”

我欠身道謝,安坐飲茶。待小簡出去,綠萼終於忍不住道:“姑娘,纔剛殿下爲何稱姑娘爲‘朱大人’?怪生分的。”

我起身到書案前,就着硯中殘墨,畫了幾筆:“這是在定乾宮,姐姐妹妹的多不好聽。還是生分一些好。”

綠萼笑道:“也是。奴婢雖然蠢笨,卻最喜歡聽姑娘和殿下討論學問。纔剛殿下隨口一說,便說了那麼一篇大道理。依奴婢看,那個林夫子定然被殿下說得無言以答。”

我用極細的工筆繪了一幅美人以書抵頜、閒坐望天的圖,微微一笑道:“說倒林夫子有什麼難的?”說着壓低聲音,靠着她的肩頭道,“要陛下也說殿下說得好、說得對纔好。”

綠萼笑道:“殿下是姑娘一手調教的,說話怎能不合陛下的心意?”

我輕斥道:“小聲些。我如今已經不是殿下的侍讀了,被人聽去了,難免生事。出了漱玉齋便要謹言慎行,不可得意忘形。”

綠萼慚愧:“是。奴婢謹記。”

剛剛畫完,小簡便來請我去御書房。御書房沒有焚香,熏籠中炭火不足,反倒沒有北廂中溫暖,頗有些刑律的清冷肅殺之氣。皇帝身着銀白地青絲團龍袍,頭戴烏紗冠,坐在寬闊的羅漢榻上飲茶。行過禮,皇帝命我坐在他的下首。我堅辭,只是站着。

皇帝笑道:“你來御書房也不是一遭兩遭了,何必如此拘謹?”

我垂頭道:“臣女不敢與陛下同榻而坐。”

皇帝笑道:“在漱玉齋,朕與你又不是沒有同榻坐過!鬧這些虛文做什麼?”

我忙道:“臣女那日無禮,請陛下寬宥。況且在漱玉齋中,怎同於在御書房中?”

皇帝道:“也罷。”他執起榻上黃竹筐中的一枚黑子,在小几的棋盤上比了幾下,微笑道,“聽聞你很愛看戲。胡才子的戲如何?還入得你的眼麼?”

我屈膝行了一禮:“胡才子的戲文好,陛下出的題目更好。”

皇帝落了一子,道:“可惜那一日西南疆急報,朕不得閒陪你去。聽說你昨日又去看了?”

我微笑道:“是。臣女感懷天恩,所以昨日忍不住又去聽了一折《驚變》。”

皇帝笑道:“你喜歡便好。”說着一指棋盤,“可識得黑白之道麼?來陪朕手談一局。”

我忙道:“臣女不識博弈之道,恐掃了陛下雅興。請陛下恕罪。”

皇帝自己落了一枚白子:“難得,竟然還有你不懂的。”

我謙遜道:“臣女愚鈍,自幼只是讀書與作畫,琴藝、弈道、詩詞、歌舞,都不曾學過。”

皇帝殷切道:“讀書能使人忠厚明智,所以朕的玉機纔有季布之諾、尾生之信。”

聽到這樣親暱的口氣,我雙頰一紅,垂頭不語。兩位郡王用看戲爲藉口請我去梨園相商,自是不欲皇帝知曉。我雖不能答應錦素之事,卻也不願向皇帝出賣兩位郡王。我自知瞞不過皇帝。然而他彷彿知曉我的心意,竟將此事輕輕揭過。

一絲感動沛然而生,我心領神會地一笑。皇帝棄了白子,又道:“朕的御書房缺個打理書籍奏章、章記表誄的女官,朕看你就來定乾宮做個書佐女官好了。”

御書房乃是全國政令的源出之地,我並非不向往。只是,高曜的心願未了,現在遠未到最好時機。貿然應承,也只是步了皇后的後塵。《詩》雲:“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101]

如此思忖着,心也跳得又快又沉。皇帝催促道:“怎樣?”

我定了定神,款款下拜道:“臣女才疏德薄,怎堪如此重任?陛下青眼,臣女受之有愧。臣女願在文瀾閣校書,爲我聖朝文治,盡一分心力。”

皇帝微笑道:“罷了。文瀾閣校書的重任,也的確比御書房無趣的文事要緊。你既願意修書,就在那裡安心待着吧。御書房書佐女官之事,日後再說。”說罷虛扶我道,“平身。”

我站起身,感激道:“謝陛下恩典。”

皇帝起身,自向書案後坐了,賜我坐在下首的交椅上。御書房中墨香隱隱,茶依舊苦澀難言。皇帝細細翻閱着一本奏摺,我便拿起手邊的一冊詩經讀着。小簡見狀,忙拿了一盞琉璃燈放在我身邊。各自埋頭,竟似幼時與玉樞相對讀書的安寧靜好,又分明是我從未體驗過的愉悅淳美。

《詩》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102]

庭院中安靜明亮的燈光照得窗紙微微搏動。這一刻,我竟盼望司刑鄭新能晚些來。

酉時正,鄭司刑來了。鄭司刑年逾古稀,銀髮蕭然,須如鋼針。自從上一次在御書房與他交談過,我便深知此人馴如鴿,黠如蛇,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倚賴。聽聞他數次請奏致仕歸老,皇帝只下書命他“強醫藥,起視事”。

鄭新向上拜過,我亦向他屈膝行禮:“經年未見,老大人風采不減。”

鄭新還禮道:“朱大人少年得意,風姿更勝往昔。”

皇帝笑道:“一老一少,老相識了。賜座,上茶。”於是我和鄭新對面而坐,三人一齊端起茶盞。皇帝道:“朕等這一日已有一年,鄭司刑快些說來。”

鄭新欠身揖道:“微臣遵旨。”說罷清嗓欲訴,卻聽皇帝已經忍不住問道:“那奚檜是何時緝拿到案的?”

鄭新道:“回稟聖上,是本月初六。本月初六一大清早,汴城府衙剛剛開門,便見一個破麻袋靠在門當邊。打開一瞧,原來是一個傷痕累累的昏厥之人。此人甦醒後自稱奚檜。汴城尹陳大人將他送至刑部大堂。微臣一瞧,果然是奚檜。”

皇帝奇道:“這麼說此人並非刑部緝拿,而是被人扭送的?”

鄭新慚愧道:“臣無能。據奚檜言道,他易容改裝,浪跡江湖,以打卦謀生。上個月被一個將門豪奴識破,不及躲避,被人追殺至今。”

皇帝眸光一動,斜睨道:“將門豪奴?是誰?”

鄭新道:“請陛下聽微臣慢慢道來。那奚檜自言不知此人是誰,只看他身着縐綢襖子,身材粗壯,右手有一條刀疤,才猜測此人是將門豪奴。這豪奴率門客家甲將他驅趕到京城左近,終於將他抓住,一頓亂棍,就要打死……”我不覺坐直了身子。鄭新接着道:“當此危急時刻,一位女俠不知從何處飛臨,施展奇妙掌法擊飛了衆人的棍棒,提起他躍馬狂奔,直到城下。”

皇帝雙目異常明亮,顫聲道:“此女是誰?”

鄭新從容道:“當時是凌晨,天黑得很。奚檜藉着燈光看了她一眼,只說此女身着綠衣,容貌甚美,看不出年紀。”

皇帝欣喜道:“綠衣女俠,武功極高,容貌甚美,普天之下還有第二人麼?她說她要出宮去找尋真相,果然便找到奚檜了!”

鄭新遲疑半晌,銀鬚一顫,終是沒有開口相詢。皇帝像個孩子一樣振奮不已,過了好一會兒,纔對鄭新道:“後來怎樣了?”

щщщ✿ TтkΛ n✿ ¢ o

鄭新道:“那位女俠提着他到了城下,後面追兵甚急。於是從馬上取下爪鉤,蹬馬上牆,將爪鉤拋在城堞上。女俠回身提起奚檜,右手攀着鉤繩,腳下幾個起落,便上了城牆。她輕巧避開所有巡城士兵,從石梯下了城牆。奚檜說她腳步輕淺無息,行跡宛若鬼魅。女俠在城中尋了一口破麻袋將他裝起,他頓時動彈不得。那女俠將他丟在府衙門口,徑自走了。奚檜聽得外間全無動靜,便幾番掙扎着要爬出麻袋。然而他一動,便有一個極硬的東西像彈子一般飛來,不是打在他的腕上,便是打在他的膝頭。想是那女俠在旁窺伺,只要他意圖爬出,便發硬物打他的關節。因此他動了幾下,便不敢再掙扎。後來因傷勢太重,也無力再動,不久便昏了過去。”

我像幼時聽說書般,瞠目難言,撟舌難下,良久道:“他裝在麻袋之中,那女俠也能認清他四肢關節在何處?當真匪夷所思。”

皇帝道:“學武之人,對人身五臟六腑、四肢關節甚爲了解,遠勝常人。有此手段,並不出奇。”

鄭新恍然道:“陛下聖明。微臣初聽奚檜此言,只是將信將疑。而且據衙役所言,當時府衙大門外方圓數丈之地,並沒有什麼細小硬物掉落。微臣去城外查看,也詢問了當夜守城的兵士,都是一無所獲。於是微臣便想,若奚檜所言不虛,那豪奴一定會進城找尋他,臣便請汴城尹在巡城時留意一二。果然見到一個右手背上橫貫一道刀疤的人,一副豪奴管家的模樣。後來臣又詢問那隻麻袋的去處。直到微臣親眼看見紮緊麻袋的淡綠布條,纔信了八分。只是尋不到打人的硬物,微臣甚是不解。”

忽聽皇帝嘆道:“是她,就是她。那打人的硬物,是冰塊……”

Wωω▪ttκΛ n▪c○ 鄭新與我相視一眼,道:“啓稟陛下,這些日子並沒有下雪,城中並無結冰之處。”

皇帝微微一笑,目視遠方,甚爲神往:“她內力卓絕,陰陽雙修。這是她用真氣凝成的冰塊,普天之下,再無第二人。”

御書房靜了片刻,似有一抹微弱的暖風拂過,吹得每個人的心頭都癢癢的。皇帝的嚮往中充滿了失而復得的欣喜,昔日對周淵擅自出走的憤怒和哀怨如冰雪消融,只餘春水的柔情。鄭新由震驚而歎服,由歎服而遺憾,由遺憾而遙想,由遙想而神往。而我的心中,已生出一點不多不少的悲哀。

忽聽皇帝喚我道:“朱女丞笑什麼?”

我驚醒,笑意轉深:“臣女聽聞訊息,得知她平安無恙,甚爲安樂,故此微笑。”

皇帝道:“從前你便說過,朕與她未必沒有相見之日,朕還有些不信。如今她抓住奚檜,又回了汴城,這真是……真是……”

我是第一次見到皇帝激動得連話也說不出來。我淡淡道:“真是近在咫尺。”

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61章 女帝師一(61)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222章 女帝師四(16)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
第196章 女帝師三(58)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291章 女帝師五(16)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332章 女帝師五(5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37章 女帝師四(31)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61章 女帝師一(61)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74章 女帝師二(3)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159章 女帝師三(2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17章 女帝師四(11)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207章 女帝師四(1)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222章 女帝師四(16)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