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女帝師三(16)

李萬通道:“這文泰來當時只領了幾千軍士前來修繕武威金昌兩城,不想西夏賊人忽然大舉前來,將此二城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天上飛不進去一隻鳥,地上鑽不進去一隻鼠。當真是風掃不進,雨潑不進。當時那文泰來的同母弟弟文泰新在軍中任糧曹參軍,正在城外督糧,連人帶糧被西夏蠻子堵截在半路,捆翻在地。當下剝得赤條條的放在陣前,叫城中的文泰來棄城投降。文泰來在武威城上破口大罵,天殺的西夏賊人便將文泰新的肉一片片割下來放在火上炙烤。文泰來當即冷冷一笑,飛起一箭,射在文泰新的胸口,文泰新當場斃命。文泰來喝道:‘要戰便戰,要殺便殺!大丈夫正應履鋒刃而取功名,零碎折磨一個手無寸鐵的俘虜,算什麼英雄好漢!’

“當時糧草被西夏蠻子劫掠去,武威城內人心騷動,狐疑紛紛。文泰來將軍命衛隊謹守城中十幾處空倉,對衆軍士道:‘此間有糧,足可支撐一年。’當下人心安定。不一日,西夏蠻子開始攻城。蠻子爬牆,就有頑石磊磊、巨木滾滾、火箭紛紛。蠻子造高梯衝,就在城中作土山,厚二十餘丈,又作大槊,長二丈五尺,綁上長刃,使壯士刺登城者。蠻子在城牆下掘地道,文泰來料敵先機,早就在城內橫着掘一條塹溝,但凡露頭的統統戳死。如此天上地下,直打了四五日,蠻子死傷枕籍,屍體在城下堆成了山。

“此時金昌已陷敵手,武威苦苦支撐。然而援軍雖到了,卻阻隔在衆軍之外,不通消息。此時蠻子捉到我官軍一個斥候,又將他剝得赤條條的綁到軍前,叫他向城上喊話,說援軍已敗。那斥候假意應允,到了武威城下,卻大喊道:‘援軍百萬,不日便到,君等勉力,切勿自棄!’話未喊完,便被蠻子堵上了嘴,燒殺而死。

“當下城中軍民悲憤交加,誓死追隨文泰來,堅守武威。城外援軍日夜衝營,昌平王爺親自帶了五千馬軍,深入夏境,燒了賊人糧草,繳獲輜重牛馬無數。攻城的蠻子見討不到好,不過一個月便退了兵,連已經打下的金昌城都不要了。我大昭大獲全勝。”

皇帝一拍桌子,大讚道:“好!此人所言,與戰表一字不差,竟沒有半分矜誇不實,當真難得。我大昭正該多幾個這樣的人來宣揚我官軍威儀!”

我淡淡一笑道:“詩曰:赫赫南仲,薄伐西戎。[36]得將如此,實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只聽李萬通接着道:“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朝中有位蘇相,京城人氏,就住在南城葫蘆蘇巷中。年逾半百,子嗣單薄,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喚作真真。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通,還曾入宮做官,爲公主師。只是到了十八九歲上,仍沒有婚配。卻是爲何?只因說定了兩位公子,都在成婚前不久一命嗚呼,如此官媒便不大敢上門說親,便遷延至今。

“蘇小姐在閨中聽聞文泰來英雄了得,便將一縷情絲牽掛在他身上。蘇小姐生性豁達,也不顧女兒家的矜持,央父親請了官媒前去西北說親。文泰來也甚是乾脆,也不顧蘇小姐剋夫的命盤,當即就答應了。

“衆位看官卻道爲何?原來那文泰來將軍,十八九歲上便娶了正妻,中進士的那一年還納了一房小妾,不過兩年全都病逝了。後又續絃,過門幾個月便害了熱症,一病死了。後來一直在西北戍守,一來無暇再論親事,二來也怕害了人家小姐,因此四五年間竟不近女色。而這位蘇小姐命硬,恰與這文泰來是一對,況又是才貌雙全的佳人,堂堂相府的千金,自然是千好萬好,再沒有一絲不到之處了。去年二人成婚,當真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如今已生下一子。於是衆人都道,文將軍的命數豈是等閒之輩可以承託?唯有像蘇小姐這樣的貴人方纔無礙。不但無礙,還會百子千孫,陸續有來。”

皇帝笑道:“蘇相,定說的是蘇參政了。朕記得他的女兒叫蘇燕燕,幾時改做真真了?”

我笑道:“男兒的英雄事,自然要曉諭世人。女兒家的情事,要隱晦些纔好。”

皇帝道:“朕竟不知道他女兒的婚事有這番波折,若早知道便該賜婚纔是。不過能下定決心,自己擇定夫婿,也甚是不凡,不愧爲我大昭女兒。”

卻聽樓下月琴泠泠響處,李萬通唱過尾聲,帶着少女穿過人羣,飄然而去。

【第十一節 明明如燈】

正是一天中最溫暖的時候,陽光落在我和他之間,拋下紅塵萬丈。一隻灰雀貼着窗櫺飛了過去,日光一動,便見頭頂銀絲一閃,泯滅在摻了金絲的烏紗冠中。他的雙眼有些濁了,眉心深深兩道蹙紋,如寸草不生的裂谷穿過如煙遠山,又如無情的流水帶走了許多亮如星辰的波光,更帶走了不可迴轉的年少歲月。

我從沒有想過,周淵的離開會讓他自棄到如此地步。她無情,他不忍惱;她牽念前夫,他依照她的意思,讓親生子繼嗣莫府;她不回來,他不懈地找;她老了,他比她衰老得更快。

他聚精會神地望着李萬通的時候,我已忍不住細細地打量他。他察覺到我的目光,不由笑問:“朕是不是老了很多?”

我沒有躲避他的目光,只是收回半寸,未待開言卻覺鼻子一酸:“紅顏綠鬢催人老,世事何時了。君心天意與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爲誰忙。樽前正好閒風月,莫話生離別。直饒終日踏紅塵,浮名浮利枉勞神,更愁縈。”[37]

似有深泉從他乾涸的眼底涌了上來,笑容頓時浮淺,然而不過一瞬,便滿含自嘲,“好一個‘君心天意與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這是你寫的麼?”

我搖頭道:“玉機不擅章句,不過是借了前人的詞罷了。”

皇帝凝視片刻,微微一笑,“你是‘海暮騰清氣’,朕卻是‘開鏡眄衰容’了。”[38]

我撫腮道:“山野村居數年,不過多了些野氣罷了。”

皇帝笑道:“山野有清氣,你的面色好多了,也不像從前那般拘謹得有些造作。如此纔好。”

我一怔,不由失笑。他又望向樓下袖手說笑、漸漸散去的人羣,憮然而神往:“朕今日和這許多閒人聽上一回名門隱私,越發覺得自己像個遲暮之人。幸而你在這裡,從未變過。”

天色深藍,雲淡風輕。遂與他坦然相視,凝眸道:“玉機……不敢變。”

皇帝輕輕頷首。不過一會兒,便起身道:“聽過了書,也該早些回宮,以免太后擔憂。”我送他到門口,卻聽他溫言道,“不必送了。趁着還沒回宮,好生樂幾日,回了宮便沒有這樣自在了。”

皇帝走後,綠萼扶我依舊坐在原處,撫胸道:“這李萬通說的書竟然驚動了大內,真是一個奇人。”

我嘆道:“你當他只是一個說書人?一個說書人,倒像親歷了武威之戰和藍山之戰,說得精彩卻又不添一筆。又知道許多當朝的閨門秘事,就差把耳目伸到人家夫妻的牀帳裡去了。”

綠萼正重新擺放茶點,擡眼笑道:“說書人本來就是無所不知的吧。”

我微微冷笑:“來日方長。他既在京城廝混,總有再相見的時候。”

臘月廿六日,我持帖前往信王府赴宴。大雪初歇,陰雲卻還沒有散。年關將近,街上行人無多,只有一些賣柴送炭、兜售年貨的商人與鄉民還在寒風中沿街奔走。幾個戴着輕枷的男子正擁帚掃雪,木枷和街道兩旁的積雪與初醒的木屋一起,發出咿咿吱吱的吟唱。幾個監視的牢子和衙差正在檐下燙酒划拳,喝到興起還不忘將熱酒送兩杯與掃雪之人驅寒。

馬車行到信親王府的大門前,未等我下車,便有幾十個破衣爛衫的乞丐遠遠地從牆根下跑了過來,被信王府的豪奴攔住了。啓春和一位華衣少女親自站在大門口接我,聽得衆乞丐吵鬧不休,便吩咐散錢給他們,衆乞丐才又回牆根下蹲着。

但見啓春身着青翟錦袍,挽着單刀髻,簪着四朵華麗的珠花。以五色青質織繡的搖翟引頸振翮,在珠光與雪光之中躍躍欲飛,越發顯得英麗不凡。我向啓春行了一禮。啓春指着她身邊的少女道:“這是我的小姑彤兒。”彤兒只有十六七歲,身材高挑,容貌清秀,眉目之間倒有幾分像高暘,想是信王的姬妾所生。她屈膝拜道:“彤兒拜見朱大人。”我忙還禮道:“小姐不必多禮。”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信王府,但見房舍高闊,屋宇華麗,樓臺嵯峨,軒館林立。啓春一一指給我看:“這是正堂,這是書齋,這是禪樓,這是松濤館,這是一葦亭,這是……”不覺已向北出了角門,但見一方石屏遮住了視野,其上纂刻着名家草書。轉過石屏,出了月門,便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山水園林,展眼只見碧水隱隱,素雲皚皚,青石巍巍,彩綃紛紛。

我問道:“怎的便到了後園?姐姐倒不先領我拜見王爺和王妃麼?”

啓春笑道:“王爺和王妃早些日子出城齋戒去了,世子自帶了清客相公出府會客,要晚間纔回來。”又指着水邊兩層高的戲樓道,“我已經叫了一班戲。咱們且放心樂一日,旁的不必理會。”正說話間,一個小丫頭急急跑了上來,躬身稟道:“啓稟夫人,泰寧君和文夫人的車馬已經在街頭了。”

啓春道:“采薇妹妹和蘇妹妹來了,我要去迎一迎。”又向彤兒道,“妹妹替我作陪,我去去就來。”說罷領着衆僕婦匆匆去了。

彤兒引我在二樓的暖閣裡坐定。開窗望去,只見湖面已結了薄薄的冰,對面的水閣像一條大船泊在冰面,檐下的紅燈籠上覆了一層白雪,像紅彤彤的山楂球滾了糖霜,垂累可愛。我一時忘情,賞了一會兒。轉頭只見彤兒笑盈盈地立在一邊。想是她雖爲王府小姐,卻沒得皇室封誥,所以不敢與我相對而坐。我忙道:“小姐請坐。”彤兒這纔敢坐下。

我笑道:“這戲樓倒大,又建在水邊,景緻也好。”

彤兒笑道:“現下是冬日,各處都燒着炭火,不能開窗。唯有夏天的晚上,開了窗吹涼風,就着水音聽戲,又涼快又雅緻。且臺上的紗衣在燈下隨風飄起來,戲子們就跟神仙似的,那纔好看呢。”我見她容貌清秀,活潑嬌俏,想是王府中比較得寵的女兒,所以啓春才帶在身邊待客。她雖沒得冊封,終究是王府小姐,身份尊貴,我亦不便問她出身年歲,於是只望着窗外賞景。

不過小半個時辰,啓春便引了兩位貴婦上樓來。其中一位着銀紅長襖,身量微胖,肚腹隆起。一張圓臉有些浮腫,胭脂下透出一團黃,正是已經被冊封爲泰寧君的采薇。另一位身着淡粉色齊胸襦裙,外罩氅衣。裙下織繡團團櫻花,腳步一動,碎玉飛起,蕩起滿室的春意。目光淡遠,氣質嫺靜。正是數年未見的蘇燕燕。

彼此見過禮,蘇燕燕微笑道:“數年不見,十分想念姐姐。”

采薇左手扶着腰肢,搖搖走了上來:“我這肚子裡不安靜,渾身都疼。恕我不能行禮。”

啓春忙扶她坐下,笑道:“你快坐下,可別閃了腰。”采薇搭着啓春的手,緩緩坐下。一時衆人歸座,彤兒卻站了起來,向衆人行禮之後,侍立在啓春身後。采薇隨口問候了彤兒,便只和啓春說話。蘇燕燕卻是第一次見到彤兒,忍不住多望了兩眼。

隨侍的丫頭蹲下身子替采薇脫下棉靴,又將腳爐墊在她腳底。采薇伸了雙足向啓春嗔道:“啓姐姐你看看我這雙腳,生生成了兩個麪糰,那棉鞋要大兩圈才能穿得下去。渾身都是腫的,真是受罪。”

啓春笑道:“你是生育過的,這一胎怎麼也比上一胎要好過。”

采薇垂頭看着小丫頭在她腳上裹上毯子,扁扁嘴道:“其實我最羨慕姐姐了。”

啓春正在銅盆中浣手,聞言笑道:“你羨慕我做什麼?”

采薇道:“姐姐你不用受這份罪,便得了一個兒子。”

我一驚,險些將茶水噴了出來,蘇燕燕卻恍若無聞。彤兒也只是略看了采薇一眼,便掩口而笑。啓春似是司空見慣,並不以爲意,徑自從水中提起溼漉漉的雙手,由着丫頭擦乾:“我還盼望着受這份罪呢。今天是我的好日子,不准你在我家說這樣的歪話刺我的心。”

蘇燕燕笑道:“施大人是正人君子,不肯納妾,妹妹倒抱怨受罪,這是多少女子求也求不來的。”又向啓春道,“纔剛我見牆下有許多乞丐,姐姐怎麼也不派人趕一趕?一來客便擁上來討錢,不大好看。”

啓春道:“王爺和王妃正在齋戒,佈施還來不及,哪裡還會驅趕?”

我好奇道:“城中怎會有這許多乞丐?”

蘇燕燕道:“姐姐有所不知,今年春播之前,陛下將臨縣的幾個大地主治了罪,斬首棄市有之,抄家流放有之。最輕也是沒收家財,下在牢中服役。他們家下的奴婢都赦成了庶民,分了田地。卻有這一起子人當慣了奴婢,怎麼都不願意種田。如此誤了春種的時節,夏秋又將分得的田地賣了,到了冬天只能進城要飯了。”

我恍然道:“原來如此。”遂掩口一笑,“蘇妹妹是宰相千金,果然樣樣都清楚。”

蘇燕燕拿起一塊桂花糕,寧和一笑:“我知道因,卻無能爲力。聽聞玉機姐姐就要入御書房輔佐明君,這乞丐多少的事情,自然全賴姐姐了。”

我搖頭道:“我不過是個書佐女官,‘輔佐’二字,萬萬不敢當。”

蘇燕燕道:“姐姐還是這樣小心謹慎。”

啓春似是想起什麼來,笑道:“說起小心謹慎,我倒覺得蘇妹妹也太不小心了。前些日子我聽人說,那李萬通在市裡說起妹妹婚事的由來,竟是八九不離十。雖說妹妹與文將軍恩愛甚篤,羨煞旁人,可閨房之事,還是不要教人知道的好。”

蘇燕燕的眼中閃過一絲灰懶寂寥之意:“前幾日我倒也聽人說,李萬通說了世子在桂陽郡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聽說那智妃還在京城半死不活呢,姐姐也要小心纔是。”兩人相視一怔,都笑了起來。彼此嘲諷,亦不忘自嘲。

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
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33章 女帝師二(62)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328章 女帝師五(53)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1章 女帝師五(66)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248章 女帝師四(42)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29章 女帝師四(23)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31章 女帝師一(31)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88章 女帝師二(17)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349章 女帝師五(74)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308章 女帝師五(33)第163章 女帝師三(25)第194章 女帝師三(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