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帝師一(4)

我將眼淚藏起,款款拜下:“玉機願長公主殿下福壽安康,太平長樂。”

長公主眼角微泛淚光。慧珠扶着我,緩緩走下臺階,上了一輛青綢小車。趕車的王大娘放下車簾,我亦狠心不向外看。車動了,我方取出帕子拭淚。

袖子滑下,腕間的羊脂白玉珠瑩潤而飽滿。我不知道高暘爲何會有這樣的念頭,然而心中不無暗喜。車行得遠了,我這纔將隱翠香囊取出,系在身上。啓簾向外探看,但見青石板路上,長長的車影似一道眷戀的心念,越過護城河,綿延至硃紅色的宮牆下。

我問道:“這是到皇城了麼?”

王大娘道:“回姑娘的話。我們現在皇城西邊,正向北走。一會兒從皇城西北角的修德門入宮。”

聽她這樣恭敬地回話,我不覺一怔:“大娘何須這樣客氣。我並不是什麼姑娘。”

王大娘笑道:“姑娘如今是待選的女官,身份貴重。老奴不敢放肆。”

我默然。我何曾成了“姑娘”?我不過是長公主府的家奴。長公主若疼我,便薦我入宮搏個前程。若她無心於我,我便在府中配個小廝,庸碌一生。

從長公主府到皇城,只是換了一個更大的牢籠。然而即便兩處都是牢籠,世人依舊會嚮往更大更高的那座。我暗暗嘆了口氣道:“王大娘言重了。”

【第三節 錦素沈沈】

馬車於黃昏時分到了修德門,王大娘扶我下車。門官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穿一身青色圓領袍。見我下車,一面打量我的裝束,一面堆下笑來:“這位必是熙平長公主府的朱姑娘吧?快請進,其餘六位姑娘都到了。”然而見我只有王大娘一人陪伴,又道,“奇怪,別的姑娘都帶着丫頭,怎麼姑娘你……看來姑娘只能獨自入宮了。”

我行了一禮:“多謝大人提點。”又向王大娘告別,“天色已晚,大娘快回去覆命吧。”

王大娘道:“是。姑娘一切小心。”

我點點頭,轉身走入修德門。碗大的銅釘隱在城門道的陰影之中,獸頭銜着銅環輕輕叩擊城門。城門在侍衛的合力下,緩緩合攏。王大娘立在馬前目送我入宮,一身青影漸漸隔絕在朱門之外。

守門官道:“下官帶您進城。這裡是外城,內城門還要向東南走上一里多地呢。”

我若入宮做了女官,哪怕是末品的女巡,也是從七品的名銜。只是我朝初立,宮中爲節省國帑,不僅沿用前朝宮女,且很少選女入宮。當今皇帝登基十年,身邊也只有大婚時的一後二妃。既然連妃嬪都未選過,女官就更無從談起了。這門官自稱下官,倒也並不錯。門官乃是九品小吏。

我欠身道:“還未請教尊姓大名?”

門官笑道:“下官名叫李瑞。姑娘且等一等,下官去喚轎子。”說罷轉身進了值房。

我擡頭打量四方。修德門西邊是一排值房,東邊是搗練廠,乃是宮人們浣洗衣衫的地方。搗練廠的側門朝值房開,幾件雪白的紗衣和披帛晾在竹竿上。晚風陣陣,紗衣如霧氣飄蕩。

李瑞領着四個人擡了轎子從值房中出來。見我呆望搗練廠,也不攪擾。不一會兒,一個青衣女子走了出來,關了搗練廠的側門。

我笑問:“聽聞入宮遴選的有八位姑娘,大人說在我之前有六位姑娘進了宮,那還有一位姑娘呢?”

李瑞道:“姑娘有所不知,這第八位姑娘是自幼長在宮中的,因此並不從下官這道門進宮。”說罷掀開轎簾。我上了轎,李瑞送我去內宮北門。

掀起窗簾,但見朱牆聳峙,綿綿不盡。碧瓦湛湛,流光溢彩。忽見左首宮牆的色彩變得鮮明起來,似乎是新粉刷過一般。我不禁問道:“這牆色倒還新鮮,請問是什麼緣故?”

李瑞道:“這牆裡面還是搗練廠。只是十年前被轟塌過,後來重新築起,那顏色自然比前一段輕些。”

我恍然道:“十年前……”

十年前,慶國公和錦鄉侯作亂,當今皇帝高思諺還是太子的時候,便以厲害的火器在此阻截兩府親兵,因此轟塌了宮牆。炮聲隆隆,彈火橫飛,血肉成泥,呼號慘怛,本朝的“玄武門之變”,卻不知是何等慘烈情形。正思量間,轎子到了金水門。

李瑞在外道:“姑娘,請下轎。”話音剛落,一個內侍掀起轎簾,接着一個宮裝女子上前扶我。只見她大約和母親差不多年紀,身着藕荷色半袖紗衫,挽着如意高髻,簪着兩朵杏色宮花。眉目清秀,神態可親。

我向她福了一福:“有勞姑姑。”

她連忙還禮:“姑娘客氣。陸貴妃的旨意,今晚入宮的姑娘都是貴客。奴婢芳馨恭候多時了。”

我一笑:“折芳馨兮遺所思,姑姑的名字可是來自《九歌》之《山鬼》?”

芳馨笑道:“姑娘好學問,奴婢的名字是陸貴妃起的。”

我點點頭,仰頭細觀金水門。但見城門深凹在宮牆之內,形成一個甕城。城門兩側的宮牆上東西相對兩座巍峨門樓,足有三層之高。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遙想當年高思諺帶領士兵,在此居高臨下,以子母微炮不斷轟擊,叛軍焉有生理?我又望向正北方的外城玄武門。若當時玄武門緊閉,這便是絕好的甕中捉鱉之所。玄武門樓頭再佈下伏兵,南北夾擊,內城穩如泰山。地利和器利,有誰堪敵?

玄武門正緩緩合攏。夕陽如灼,高牆鍍了一層血色,於富麗之中,更顯蒼涼。帝王之家,高處不勝寒;皇位之路,以白骨鋪就。

我收斂神思,向李瑞告別。金水門裡早有一乘步輦候着,芳馨扶我坐好,四個小內監擡起,又快又穩地穿過一道拱門,進了一處花木繁盛之所。忽見長長一溜薔薇花架沿宮牆而立,開得如雲似火。我撫着腕上的白玉珠,不禁出神。

忽聽芳馨笑道:“這一面薔薇是陸貴妃命園匠栽種的。”

我衷心讚道:“真好。”

芳馨笑道:“姑娘現在還算不得入宮。待姑娘在宮裡住下,才知道這宮中真正的好處。”

我笑道:“究竟有何好處?”

芳馨笑道:“自然是聖上與娘娘們都溫和慈善,惜老憐幼。姑娘若做了女官,便是這宮裡除卻天家,最尊貴的人了。”

我不禁好笑。“溫和慈善”之人,如何敢在金水門樓上,親眼觀摩子母微炮如何將數百血肉之軀轟成齏粉?“惜老憐幼”之人,又怎忍心將廢驍王年僅四歲的長子丟在刀斧之下?手握權柄的人,以萬事萬物爲心,又或無心。

我撫着紫紗裙,心中一動:“皇后娘娘可是喜愛紫色?”

芳馨望一眼我的紫衣,笑道:“皇后娘娘素來鍾愛紫色。”說着向南面一指,“那邊種了許多紫藤花,供皇后娘娘春日賞玩。”順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見小池邊長長一溜木架,紫藤花累如懸鈴,燦若華錦。

皇后愛紫,熙平長公主便命我着紫衫入宮,其意圖再明顯不過。只聽芳馨又道:“皇后見到姑娘這身衣裳必定喜歡。”

我緊緊攥住隱翠香囊,沉默不語。芳馨亦不便再說,遂一路無言。向東穿過御花園,便是一條南北長街。桐槐杏柳的枝葉從兩側牆內探出,春天的氣息綿綿密密。忽見遠處巍巍殿宇拔地而起,遂問道:“前面是什麼地方?”

芳馨笑道:“前面便是姑娘要去的延襄宮了。”

步輦向左一轉,停在一座院落之前。擡眼一看,牌匾上以端正隸書寫着“延襄宮”三個大字。間架嚴整方直,筆鋒勁中帶柔。向左望,便是皇帝高思諺所居的定乾宮的東側門。

轉過大禹治水浮雕照壁,芳馨扶我走進一處十分寬敞的院落。主殿坐落在約丈許高的石臺上,甚是深闊。兩側配殿略低,但也築於十來級石階之上。牆角立了幾隻貯滿水的影青釉大瓷缸子,正中一棵大槐樹有車輪粗細,已斜斜傾倒,用石柱支撐。槐樹四周以空心白瓷磚圍住,夕陽下瑩瑩如玉。枝葉橫逸在東配殿上,鬱鬱蔥蔥。樹下一張石桌、數只石墩。

芳馨笑道:“聽園匠說,這槐樹少說也有兩千歲了。”

我笑道:“這樹如此蒼老,依它而建起的宮室必得有巍巍雄壯的氣派才行。”

芳馨道:“可不是麼,整個後宮裡,延襄宮是最高的。”

我環顧四周,但見主殿名爲定川殿,東西兩配殿名爲陂澤殿與度山殿。遠古時大禹定九川,陂九澤,度九山,與庶稻鮮,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正是因爲這份功業,才得爲舜之嗣。這老槐從遠古而生,披戴着先人與天爭功的志氣,才得如此繁茂青翠。

定川殿高闊,以九根盤龍木柱支撐,高逾三丈。殿門與長窗洞開,殿中青帷隨風拂動。上首一張楠木雕龍寶座。上有匾額,書寫“九德鹹事”四個大字。

《尚書》有言,“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是爲擇臣九德。定川、陂澤、度山俱言禹爲舜臣時,殫精竭慮治水之事。宮名叫做延襄,定是皇家對股肱之臣源源不斷、後來居上的期望。雖只是選拔女官,卻選在這樣一座氣勢雄偉、寓意深刻的宮宇中進行,也算用心良苦。

微風吹過,老槐葉沙沙作響,如歌如訴。

芳馨輕輕敲了敲陂澤殿的門,大門自內打開,兩個白衣少女將我引入殿中。芳馨輕聲道:“姑娘請進,奴婢先告退了。待姑娘選上,奴婢再來接您。”說罷,關了陂澤殿的門退了出去。

窗外暮色四合,殿中早已燃起了九枝玉蘭宮燈。上首一隻楠木雕花牡丹鳳座,兩旁有飛檐翹角的香亭。兩盞宮燈以脫胎白瓷籠住,瑩瑩冷光似月輝霜寒。高闊穹頂垂下一隻打磨得光溜的大銀球,一仰頭便能將周遭的人事看得清清楚楚。只見十幾個白衣宮女或捧茶伺候,或端立窗扆,都是清一色十六七歲的年紀。

七位姑娘,三三兩兩,或在燈前,或在簾後。她們多身着華服,有丫頭服侍。唯有一人,身着天青色襦裙,雙鬟高聳,烏髮間卻只有一朵紫色蝴蝶花。我見她穿得如此清寒,不覺詫異。如我這般微末的出身,亦不肯太寒酸。哪怕是母親親手織就的隱翠,也比她這一身布衣貴重得多。她並不與人說話,茶也不飲,只站在窗前對老槐出神。

我靠近她,她卻恍然無覺。一個宮娥上前奉茶:“姑娘安好,姑娘請用茶。”我接過茶盞,向她頷首還禮。那少女方纔聞言轉身,向我默默行禮。我將茶盞放回茶盤,亦屈膝還禮。

但見她面頰消瘦,略顯蒼白,眸中卻頗有神采。我笑着報了自己的姓名,她亦含笑道:“小妹於錦素。”

我笑道:“望及錦中書,腸斷魚中素,錦素沈沈兩未期,魚雁空相誤。”[6]

於錦素笑道:“小妹賤名,正是此中‘錦素’二字。敢問姐姐的閨名可是《黃帝內經》中《玉機真藏論》中的玉機二字?”

“正是。”

她又道:“瞧姐姐氣度不凡,未知令尊在臺中?在府中?”

我搖頭道:“小妹並非出自官府,家父乃是熙平長公主府的管家。”

她櫻口微張:“姐姐這身氣派,並不似僕役廝養之人。”

我感慨道:“承蒙長公主殿下厚待,也曾知書識墨。”

她點頭道:“怪道姐姐如此不凡。”說罷垂眸,“小妹自幼與母親充在內宮做賤役,家母現今仍在藏珍閣灑掃。”說着小心翼翼地打量我。

我甚是驚異,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於錦素身子微微一晃,伸手扶在窗前。矇昧昏黃的庭院中,已燃起白亮的宮燈。古老的槐樹橫過東邊的度山殿頂,在夜色中沉沉睡去。她與我一般,俱出身奴籍,怨不得煢煢孑立,不與衆女同列。

我笑道:“想不到姐姐已在宮中多年了。”

她見我並無異色,神色稍稍鬆弛:“小妹本與母親同住,是周貴妃薦了小妹來的。”

於錦素的雙手光潔如玉,手背上有玉紋般的細細紋路。唯右手無名指指節微微變形,食指指側有薄薄的一層繭。這是自幼握筆、刻苦習字所形成的。看來她的母親雖只是負責灑掃的宮女,她卻並不曾辛苦操持過。

我笑道:“姐姐得貴妃賞識,這次必能當選。”

於錦素眉眼低垂,輕輕道:“這裡除了你我,都是公侯小姐,妹妹不敢奢望能選上女官。”

我寬慰道:“英雄不問出處。既來到這陂澤殿,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且本朝也不是隻問出身不問才德的,否則你我怎能站在這裡?”

她舉眸,目光中隱有銳意:“姐姐說得是,妹妹不該自傷。”又笑問,“小妹是六月初六出生的,不知姐姐的生辰是——”

我接口道:“我是三月初六生的,癡長妹妹三個月。”

於錦素行了一禮,說道:“識得姐姐,是小妹之幸。但願我與姐姐能一道入選,從此相互照應。”

我還禮:“妹妹是宮中的前輩,還望多多提點。”長窗外吹進一陣柔風,潔白繁密的槐花如星辰飄聚。香氣撩拂,當軒流連。我倆深深一嗅,相視而笑。

這番寬慰之語,也是對自己說的。能否入選,並非不在意,而是無從在意。淡淡的傷感瀰漫開來,遂不約而同轉了話題。

我問道:“錦素妹妹,你時常能見到周貴妃麼?”

錦素搖頭道:“只有新年的時候,貴妃才召我去問問功課。若說常見娘娘的,外臣裡,只有禁軍神機營統領邢將軍的千金,她是貴妃的入門弟子,跟着貴妃學習劍術。”

我詫異道:“周貴妃竟然會劍術?”

錦素微笑道:“周貴妃是我朝開國功臣定親王周明禮的次女,家學淵源,劍術是極通的。不僅周貴妃,尚太后也每日練劍。宮中的姑娘們若有興致,都可以跟着娘娘學個三招兩式。但正式入門的弟子,只有邢姑娘一個。”

我不禁失望:“原來貴妃是武將之後。”

錦素搖頭道:“定親王是我朝第一任神機營都統,於火器、劍術都精研精通,聽說文武雙全,只可惜英年早逝。貴妃自幼讀書,九歲便開始理家,不僅深得太后疼惜,更爲北燕皇帝收爲義女,三封而爲劍平公主。若論出身,本朝貴戚之女無出其右;若論聰明才具,只看她多年來聖寵不衰,便可見一斑。”

我愈聽愈奇:“既然這樣好,怎麼沒做皇……”驚覺失言,連忙住口。

錦素卻似不覺,坦然道:“不僅姐姐,恐怕不知就裡的人都會有此一問。”

我見她不以爲意,乾脆問個清楚:“還請錦素妹妹賜教。”

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8章 女帝師一(8)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章 女帝師一(1)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6章 女帝師一(6)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8章 女帝師一(8)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章 女帝師一(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12章 女帝師四(6)
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191章 女帝師三(53)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276章 女帝師五(1)第8章 女帝師一(8)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331章 女帝師五(56)第244章 女帝師四(38)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章 女帝師一(1)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272章 女帝師四(66)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143章 女帝師三(5)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6章 女帝師一(6)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8章 女帝師一(8)第45章 女帝師一(45)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278章 女帝師五(3)第320章 女帝師五(45)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309章 女帝師五(34)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2章 女帝師一(2)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323章 女帝師五(48)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212章 女帝師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