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女帝師二(25)

周貴妃一襲廣袖素衣,飄然而進。閉關五十餘日,她臉頰瘦削,面色蒼白,目光清淨,涼若秋水。白衣雖顯寬大,行動間卻微塵不起,絲毫沒有驚破這一室的寂靜。她見了太后也不行國禮,只執弟子禮,盈盈一拜。

太后一驚,伸手虛扶:“淵兒你這是……”

周貴妃淡淡一笑,“淵兒是來拜別姑姑的。”

太后嘆道:“這便是你閉關數十日的所思所想麼?”

周貴妃道:“淵兒承姑姑教誨三十餘年,如今也是四旬老婦了。在宮中數十載,早已忘了天地之恆久廣袤,纔是我輩學武之人所孜孜嚮往的。淵兒從此當遁跡山野,遊弋江湖之間。”

太后嘆道:“你要走,我不攔你。只是你放得下皇帝,放得下你三個兒女麼?”

周貴妃道:“諺弟憐我十年,淵兒感恩不盡。如今他有新妃做伴,淵兒很放心。”皇帝名叫高思諺,周貴妃——不,如今她既以小字稱呼皇帝,便是要棄絕自己貴妃的身份。從此以後應喚她周淵。

太后道:“你明知他在和你賭氣。這些年他一心待你,幾時納過新寵?”

周淵道:“真心也罷,賭氣也好,都無妨。是我自己要走,與別人無關。”

太后道:“你放得下義陽和顯兒的仇麼?”

周淵道:“出了宮,也能尋求真相。”

太后嘆道:“我也知道這宮裡已經沒有能絆住你的人了。幾時走?”

周淵道:“今夜。”

太后甚是驚詫:“你不去與皇帝道別?”

周淵道:“不必了。”

太后搖頭道:“你太絕情。”

周淵道:“姑姑恕罪。”

太后道:“你要去哪裡?”

周淵的眼中忽然閃過一絲古舊的柔情,伸手取過小几上太后擦拭過的長劍,淡淡道:“棄絕新劍,自是去尋找故劍。”

太后一怔:“故劍……”周淵低首垂眸,與太后相對無語。

風大了,梧桐樹冠搖曳的聲響近在咫尺,又邈若遠濤。太后斜倚在榻上,清風盈袖,意態閒閒。周淵端立在下,輕輕挽起火紅的劍穗。師徒倆說起這件離宮的大事,宛若在松石之間閒話家常,旁若無人。

故劍。新劍。新劍是蟬翼劍和承影劍,已賞了邢茜儀和我。故劍又是何劍?

漢孝宣皇帝劉病已流落民間時,娶宦者丞許廣漢之女許平君爲妻。待他承繼大統,霍光說許平君是罪宦之女,不宜立爲皇后。劉病已卻道:“去將朕微賤時的故劍尋來。”羣臣遂知新帝屬意貧賤時的髮妻許平君爲後。多麼甜蜜,多麼動人情腸的故事。

原來她竟是這樣的心思。

周淵微笑道:“姑姑還記得江南舊事?那時爹爹很忙碌,我和姐姐總是跟着姑姑,我的劍術也是姑姑教的。”

太后嘆息道:“怎麼不記得?這麼多年沒有回去,紅玉山莊的玫瑰都開了吧。”

周淵單膝跪在太后面前,仰頭微笑道:“姑姑,就讓淵兒回江南去代您照料那些玫瑰,好不好?”

太后拉着她的手,含淚頷首。

周淵走後,我提筆一揮而就。畫的是素衣散發的太后在水邊浣花濯劍,一朵幽豔的玫瑰斜插在她的鬢邊。廣袖盈風,褪至肘間,露出一截雪藕似的小臂。長劍如水,在碧綠的湖水中延展無蹤。太后淡泊安詳,脣角噙笑,悠然望遠。

太后凝視良久,讚歎道:“好畫。讓本宮想起了年輕的時候。”她擡手拭去淚痕,向佳期道,“也讓本宮起了歸隱之意。於繁華錦繡處,望江湖之高遠。甚好。拿去如意館,本宮要掛在這裡。”

從濟慈宮出來,已是流霞滿天。各樣絢爛的色彩隨意鋪陳,彷彿畫者無心染就,卻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入宮四年,我竟然從未好好欣賞這日落之色。綠萼在我身後,捧着太后賞賜的各樣物事,問道:“太后誇姑娘的畫好,又賞賜了這麼多,姑娘怎麼還不高興?”

我笑道:“我何曾不高興?只是有些傷感罷了。”

綠萼道:“是因爲周貴妃要走麼?”

我不答,只是問道:“我問你,你覺得人生一世,應該過什麼樣的日子纔好?”

綠萼側頭想了一會兒:“要有吃有穿,有金銀首飾戴,有人服侍,什麼都不用做,還要……自由自在的,想做什麼便做什麼。”

我失笑,望着西面高高的宮牆道:“不錯,從此她便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綠萼道:“姑娘是在說周貴妃麼?”

我頷首道:“今天在濟慈宮聽到的話,一句也不能往外說。這後宮,就要有一場大風波了。”

周淵走了,不曾與皇帝道別。聽說皇帝得知她出關,按捺不住性子,特意去遇喬宮尋她,結果只看到一紙輕飄飄的訣別書。皇帝當即大怒,下旨將遇喬宮的宮人都關進掖庭獄待審,幸而佳期及時趕到,將皇帝請去了濟慈宮,宮人們才免於被遷怒。

接下來的兩天,皇帝異常平靜,對貴妃出走之事隻字不提。聽芳馨說,李演和小簡整日戰戰兢兢,生怕觸怒皇帝。我或是躲在文瀾閣校書,或在漱玉齋作畫,無事絕不外出。然而到第三日,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這一天傍晚,我正在花園中用膳,忽見紫菡不等通報便奔了進來,兩個宮人跟在她身後跑得滿頭大汗。我擱箸道:“紫菡?這是怎麼了?”

紫菡跪在我面前,伏在我膝頭哭道:“姑娘……姑娘將奴婢從陛下身邊要回來吧,奴婢不想做女御了。”

我示意綠萼扶她起身,與我相對而坐。紫菡滿眼是淚,一臉驚懼之色。我伸手扶了扶她髮髻上一支搖搖欲墜的紫玉簪,柔聲道:“究竟何事?”

紫菡喘息不止,一味揉搓着帕子擦眼淚。綠萼奉上茶來,我親自趕了趕茶末,送到紫菡面前。紫菡雙手接過,方略略平靜:“姑娘。張女御恐怕就要被打死了。”

我一驚:“這是怎麼回事?張女御不是甚得聖寵麼?”

紫菡泣道:“剛纔奴婢和張女御一起服侍陛下用晚膳,李公公爲了讓陛下高興,便叫了兩個樂師來奏樂。陛下便問最近排了什麼好歌舞,那樂師不知就裡,說樂坊新排了一支劍舞。陛下一聽便不高興了,李公公趕忙使眼色叫那樂師說些別的。陛下忽然發怒,罵李公公放肆,說他在御前眉來眼去,罰李公公在儀元殿外頭跪着思過。”

我嘆息道:“李公公也算是長輩了。”

紫菡道:“連李公公都罰了跪,簡公公就更加小心了。陛下似乎和自己過不去一般,非要看那支新排的劍舞,結果越看臉色越難看。奴婢嚇得一聲不吭。張女御膽大,又仗着自己得寵,便勸陛下不要生氣,說周……周貴妃不辭而別,不值得動怒。皇上當即便砸了湯碗,濺了奴婢一裙子的湯水。”

我低頭一看,果見她淡紫色的長裙上滿是湯漬。紫菡接着道:“陛下斥責張女御妄議,又責罵她對昇平長公主不敬,寢殿規制僭越。命人拉出儀元殿杖刑。”

我冷笑:“寢殿規制僭越?不是聖旨賞張女御章華宮西側殿居住的麼?”

紫菡道:“張女御在儀元殿外除去外衣、脫了鞋子、又散了頭髮,苦苦哀求,陛下就是不理,還把奴婢也趕了出來,只留了簡公公和良辰姑姑服侍。姑娘,陛下這般喜怒無常,奴婢害怕。奴婢不想留在定乾宮了。姑娘去把奴婢要回來吧。”

我擦去紫菡臉上的淚水,合着她的手道:“周貴妃是陛下最在意的人,因爲在意,所以喜怒無常。你只要不在這件事上胡言亂語,陛下就不會遷怒於你。你已經是女御了,將來一定會做姝媛,甚至妃嬪。謹慎仔細是你最大的好處,小心在意,挺過去便好。”說罷命人添了碗筷,留她在漱玉齋用膳。紫菡驚魂未定,只是哭泣。

正說着,小簡來了。紫菡連忙背轉過身拭淚。小簡行了禮,瞥一眼雙目紅腫的紫菡:“陛下宣召朱大人御書房覲見。”

我見小簡神色沮喪,不由問道:“不知陛下召見,所爲何事?”

小簡苦笑,一打嘴道:“都是奴婢多嘴,大人可千萬不要怪奴婢。”

我見小簡雙脣乾燥,忙命綠萼斟茶來。小簡也不客氣,接過茶盞,一口飲盡,擡袖一抹嘴道:“田女御走的時候,陛下正要責罰張女御。後來連皇后都抱病來勸着,都勸不住。也是……如今人人都說貴妃是世外高人,瞧不上這潑天的富貴,也瞧不上這十幾年的夫妻之情,一心歸隱去了。更有甚者,說貴妃只想着自己留在輔國公府的小兒子,又回輔國公府去了。陛下正想不開,張女御便說什麼值得不值得的話,正戳中痛處。奴婢束手無策,這才搬出大人來。”

我不動聲色道:“搬出我來?”

小簡道:“奴婢知道陛下一向賞識大人,奴婢就說,聽說貴妃辭別太后時,大人也在場。說不定問一問,事情便分明瞭,好過在心裡打悶葫蘆。陛下罵了奴婢兩句,到底命奴婢來請大人過去。”說着又躬身道,“只求大人去了以後,千萬說些好聽的,聖怒少幾分,奴婢的腦袋還能在頸子上多留些時日。”

我嘆道:“皇后都勸不住,我怎麼行。”

小簡擦擦頭上的冷汗:“皇后有心去勸,卻勸不到實處。只有大人親耳聽到貴妃和太后說話的,也只有大人去勸,說不定陛下還能聽一兩分。”

事已至此,也不得不鼓起勇氣,去面對皇帝。我強抑心底泛起的深深懼意,深吸一口氣道:“我盡力就是了。”

還未走進定乾宮,只聽見裡面一陣尖銳的哭喊和告饒之聲,夾雜着厚重的木杖落在皮肉上的沉悶聲響。

我皺一皺眉,小簡忙走前幾步,命人停杖:“陛下召朱大人過來說話,都安靜些!”說罷又回身引我進了定乾宮的西側門。

儀元殿外,李演正愁眉苦臉地跪着。走進御書房,只見皇帝正在書架上尋着什麼,聽到小簡的稟告,轉身道:“朱大人來了。免禮賜座。”

片刻之前,他暴怒摔了湯碗,此刻面上卻並無一絲慍色。我不由暗暗詫異。只聽他又道:“聽說你前幾天病了,如今可好了麼?”

我恭敬道:“謝陛下關懷,臣女已無礙了。”

皇帝道:“那就好。朕召你前來,是有一件要緊事想問問你。你必得老實答朕。”

我忙道:“臣女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皇帝略清一清嗓子,小心掩飾好所有的不平,緩緩道:“你在太后宮裡作畫,可曾看見貴妃前去請安?”

“臣女的確見到貴妃娘娘前去濟慈宮請安。”

“那你可曾聽見太后和貴妃說了些什麼?”

“臣女遠遠站在一邊作畫,太后與貴妃的交談略有耳聞,聽得並不真切。”

“揀你聽到的說給朕聽。”

“遵旨。臣女聽見貴妃對太后說,學武之人最嚮往天地之恆久廣袤,又說放不下三個兒女的仇,要出宮去尋求真相。別的再沒有聽見,不敢妄言。”

“果真?”

“臣女當時站得遠,又一心在想如何爲太后繪像,因此只聽到些隻言片語。陛下恕罪。”

皇帝甚是失望:“宮中流言紛紛,朕不勝煩惱。”

我莞爾一笑:“臣女以爲流言不足採信,陛下不必煩惱。”

皇帝道:“然朱大人有何高見?”

我起身屈膝道:“請陛下恕臣女僭越之罪。”

“何罪之有?”

“陛下動問,臣女不敢不答。但以臣女之卑微,議論貴妃,實是死罪。”

皇帝微笑道:“朕準你議論。你無罪。”

我誠懇道:“謝陛下。臣女入宮四年,一向傾慕貴妃。且臣女承貴妃青目,有幸與貴妃深談兩次,深覺貴妃之爲人,境界高遠,遠勝臣女這等凡俗之人。”

皇帝嘿的一笑,冷冷道:“這話太泛泛了。”

我心中一凜,面上卻愈加恭敬:“陛下聖明,且容臣女闡述。”

皇帝合目道:“說罷。”

我深吸一口氣,緩緩道:“貴妃曾對臣女說過一個故事。晉時的鄧粲,少以高潔著名,與南陽劉驎之、南郡劉尚公友善,並不應州郡辟命。荊州刺史桓衝卑辭厚禮請鄧粲爲別駕,鄧粲這才應召。

“劉驎之、劉尚公責怪鄧粲道:‘卿道廣學深,衆所推懷,忽然改節,誠失所望。’

“鄧粲笑道:‘足下可謂有志於隱而未知隱。夫隱之爲道,朝亦可隱,市亦可隱。隱初在我,不在於物。’劉驎之、劉尚公遂無以難之。[42]

“貴妃正是深知隱初在我,不在於物。想來絕不會如那些矯揉造作的隱士一般,非要雲隱於江湖。且貴妃性情堅毅,遇事從不放棄,行事又出人意表。這陛下是最清楚不過的。”說罷擡眸查看皇帝的神色。

皇帝目光一亮,淡淡道:“說下去。”

我欠身道:“依臣女看,貴妃一來是思念鄉間山水,二來,也是最要緊的一點,是爲了找尋皇太子和三位公主薨逝的真相。”

“真相?”

“是。刑部雖然已查出舞陽君,但奚檜卻依然在逃。奚檜一日不逮捕歸案,便一日不能結案。因此臣女大膽猜測,貴妃爲了兒女,甘願捨棄天家富貴,隻身去尋求真相。”

皇帝沉吟道:“以淵的性子,這事情她做得出來。況且這天家富貴,原也不在她眼中。”

我低頭輕輕舒了一口氣,但見小簡在袖中暗暗向上伸出了拇指。皇帝又道:“只是她爲何不辭而別?”

我亦嘆道:“這……臣女不知,亦猜不透,不敢妄議。臣女以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貴妃只是遠遊,並非隱逸。陛下若派人去尋,將來未必沒有相見之時,到時儘可一問。還請陛下寬心。”

皇帝嗯了一聲,喃喃道:“相見之時……”

言及於此,無復可言。皇帝怒氣稍息,卻倍加惆悵,揮揮手道:“把她帶下去吧,命內阜院給她在外宮尋個差事。”小簡立刻明白皇帝是在說張女御,他感激地看我一眼,忙出去傳旨。

晚膳後依舊有大臣進來議事,於是我告退了。其實不論我如何爲周淵的離去粉飾,也無法解釋她的不辭而別的絕情之舉。而所謂的“相見之時”,不過是個虛渺的希望。皇帝未必不知,他只是不甘心認輸。也幸而這樣,張女御才能撿回一條性命。

兩天後,我在守坤宮侍疾,皇后談起此事,搖頭嘆道:“也幸而是你去勸,若換了旁人……”

我坐在榻下的小杌子上,細細吹着一碗魚粥。潔白的魚肉隱在香軟的珍珠米粒中,鮮脆的菜葉盈盈欲滴,分明是一碗珍珠翡翠白玉粥:“臣女恰巧在太后宮中,陛下才召臣女前去問詢。”

皇后微微一笑:“你親耳聽過太后與貴妃的談話,陛下不信你又信誰呢?自然,這也是你應答得當,陛下又看重你的緣故。陛下這兩日帶着信王、昌平郡王和弘陽郡王去畋園狩獵散心了,想來是放下了。”

我微笑不語,只用細白瓷湯匙舀了一勺粥緩緩送與皇后的脣邊,皇后低頭抿了,拿絹子抹一抹口角。我笑道:“陛下放下了,娘娘也要寬心纔是。”

皇后的笑容淡若飄雲,明若天光:“本宮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222章 女帝師四(1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章 女帝師一(1)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5章 女帝師一(5)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8章 女帝師一(18)
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165章 女帝師三(27)第23章 女帝師一(23)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314章 女帝師五(39)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53章 女帝師一(53)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43章 女帝師一(4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65章 女帝師一(65)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47章 女帝師三(9)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222章 女帝師四(16)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1章 女帝師一(1)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0章 女帝師四(34)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347章 女帝師五(72)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13章 女帝師二(42)第5章 女帝師一(5)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60章 女帝師三(22)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18章 女帝師一(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