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一早,楊鐸便出了西苑,去承德殿面聖了。
林秀蓮用過早膳,又喝了一盞秦氏端來的熱牛乳,聽着小蟬回說晉王去了宮裡見皇上,就點了點頭。
秦氏在一旁含笑道:“王爺辦事果然雷厲風行,竟然一早就去了宮裡。”
小蟬在旁邊笑着湊趣道:“那是因爲王爺寵眷小姐,所以小姐的話比聖旨還快呢。”
林秀蓮聽小蟬的奉承話,心裡還是極受用的。就捧着碗盞,不覺露出了笑意,又問道:“早起聽說外面在下雪珠子,這會兒還在下嗎?”
小蟬道:“這會子風大,落下來的還是雪珠子呢,看樣子要下大了。”
林秀蓮眉頭禁不住蹙了起來,道:“也不知王爺出門可穿了厚衣裳沒有,千萬別凍着了。你再找人去文杏堂打聽着,看王爺什麼時候回來。”
小蟬笑着道:“這個不用小姐吩咐,奴婢已經派人去那邊了,一有消息,就回來告訴小姐。”
林秀蓮點了點頭,又說道:“怎麼不見螢螢呢?”
秦氏道:“許是去翠兒那裡拿香餅子了。”
林秀蓮道:“我要臨帖了,昨天去了宮裡,回來又沒寫字兒,今日要把昨天的一併補上去才成呢。”
小蟬就笑嘻嘻道:“奴婢先去給小姐裁紙研墨吧。”
林秀蓮點頭道:“你去吧。”又向秦氏說道:“媽媽,你還記得當初我從前在家時,妝臺上擺着的那個小匣子嗎?當時整理帶過來的東西,我記得是歸在那個大箱子裡了,你幫我找來吧。”
秦氏想了想,道:“小姐怎麼突然想起了那個,奴婢倒是有些印象,只是過了這麼久,一時記得不真切,容奴婢去找一找,只怕就找到了。”
林秀蓮笑着道:“我記得那裡面有一對鎮紙,紫檀木鑲玉的,是我小時候用過的,現在倒想拿出來用呢。”
秦氏道:“小姐稍等,奴婢這就去底下的庫房裡尋,只是尋到了,是隻拿出那一對鎮紙,還是連匣子一併拿上來呢?”
林秀蓮道:“都拿上來吧,裡面還有些舊東西,我正好找出來看看。”
秦氏便答應着退了出去。
林秀蓮把碗盞中的牛乳都喝盡了,就放下碗,慢慢往書房裡走去。
小蟬倒也麻利,林秀蓮不過與秦氏說了幾句話,她已經裁好了紙,林秀蓮就從筆架上取了一支筆下來,掀開字帖,慢慢臨了起來。
這一日楊鐸是到晚間纔回到西苑,林秀蓮一整日都提心吊膽,又怕皇上不答應晉王,又怕晉王因爲這件事兒爲難,更怕天寒地凍的晉王着了涼。
小蟬把文杏堂那邊的消息仔細的告訴林秀蓮知道,原來皇上一早召見了內閣的幾位大臣,晉王就只好一直等着,是到午膳時分才見了皇上。皇上聽晉王說了之後,就答應了晉王的請求,下令把工部的事兒推遲到過了年再繼續調查。後來皇上留晉王一起用午膳,午膳後又拉着晉王下棋,所以才弄到晚膳過後纔回來的。
林秀蓮勉強放下心來,又問道:“那王爺可曾吃了晚膳?路上不曾凍着吧?”
小蟬笑嘻嘻的道:“小姐也太操心了些,王爺陪着皇上用的晚膳,出來的時候,皇上說雪大,還親自派了好些太監跟着呢,又賞了王爺一件狐裘,那還是皇上自己穿的呢,西苑裡人人都說王爺的面子可真是大呢。”
林秀蓮點了下頭,心裡卻不認爲皇上是真的如此好心。太皇太后告訴了她皇上派晉王去北海的事兒,那個時候,皇上應該是對晉王動了殺心的,只是最後事情沒有成功。如今這樣做,不過是掩人耳目,做做樣子罷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件事兒皇上是答應了,那麼太皇太后也就會接回大姐兒了,大姐兒的事總算是辦成了。林秀蓮懸了一日的心就略放下了些。
小蟬又在一旁說道:“只是如今不知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傢什麼時候會把姐兒給接回來呢。”
這也正是林秀蓮所憂慮的,她沉思片刻,說道:“今日已經晚了,不過想必皇上下令把工部的案子延後審理的消息太皇太后已經知道了,且看明日吧。”
小蟬想了想,咕嘟着小嘴說道:“小姐說的也是。時候也不早了,奴婢幫小姐通了頭,小姐就睡吧。”
林秀蓮點了點頭。
小蟬就一樣一樣取下林秀蓮頭上的首飾,又把髮髻散開,拿了一把烏木嵌金絲雲紋的梳子,一下一下慢慢的梳着。先把髮梢的地方梳通順了,再往上面梳,最後才梳頭頂,這樣子的話,下面都通順了,上面再往下梳的時候就不會因爲不通順而扯着頭皮令主子疼痛了,小蟬梳頭是最拿手的,林秀蓮也最喜歡她梳頭,每天晚上這個時候,就靠在椅子上,微微閉着眼,極其享受。
林秀蓮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兒,就問道:“你平時喜歡到處亂逛,可看見西苑裡那個地方種的有梅花?”
小蟬想了想,道:“這時節還沒開花呢,奴婢又不大認得梅樹,小姐是想要紅梅插瓶吧,奴婢下次逛的時候,替小姐多多留意就是了。”
小蟬早都看見林秀蓮臥房裡牀頭的小書架的下層擺了個紅木匣子,早就心生疑惑了,這會看林秀蓮高興,就趁便問道:“小姐那個箱子裡都裝着什麼好寶貝呢?每次也不讓人動。”
近來晉王對林秀蓮極其寵幸,兩人情意綿綿,林秀蓮又對他表白了心思,自然就不再害羞了,也不隱瞞小蟬,同她說道:“那裡面放着的是幾首舊詩,都是王爺日常念過的,我就記住了,寫了下來,收在了一起。”
小蟬笑嘻嘻說道:“小姐果然有心。”頓了頓,又說道:“王爺待小姐可真是好,雖然小姐入府晚,王爺另有幾房姬妾,可是那些姬妾們都沒有小姐受寵。”
林秀蓮聽起小蟬提起他們來,就不做聲了。想起晉王那幾房姬妾,她心裡到底還是有些不爽快的。
小蟬渾然不覺,又說道:“聽說王夫人吃府裡常走動的那個醫婆的藥不大見效,又從外面請了個醫婆來看,還說這次請來的這一位,以前也是在宮裡走動過的人呢,過去常給一個老太妃請平安脈的,那個老太妃薨了,後來纔不大往宮裡頭去了。”
林秀蓮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兒,就說道:“記得上次王爺說王夫人身上的傷口沒有癒合,疼痛的厲害,晚間睡不安穩,找翠兒去給她合安眠的香藥。後來翠兒去了,回來也沒見她說什麼,難道翠兒合的香藥也不大管用嗎?”
小蟬搖頭道:“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不過翠兒是合香的高手,她合的香藥自然是好用的。奴婢猜測,那個王夫人不過是想要身上的傷快點的好,養好了傷就繼續在王爺跟前做狐媚子唄。”
林秀蓮嘆息一聲,道:“你就是愛說這些,就事論事也就罷了,偏偏喜歡加上你自己的主觀臆斷。這些話也就在我跟前說說罷,在外面可別亂說。”
小蟬吐了吐舌頭,道:“奴婢知道了,不會亂說的,不過是在小姐跟前抱怨一兩句。”
林秀蓮點頭道:“你知道就好,對了,這兩日外頭送來的都是井水嗎?我怎麼喝着那茶的滋味都跟往日不同了。”
小蟬就苦着一張臉嘆道:“原來小姐還不知道,從前小姐煮茶用的都是西山拉過來的泉水,這兩日說是山路難行,連水都運不下來了,就只能用井水頂替了。奴婢聽送水來的一個小太監說,往年冷的時候,也經常這樣子。”
林秀蓮就點了點頭。小蟬說着話已經替林秀蓮通好了頭,就拿起一個琺琅瓷盒來,裡面是翠兒配的面膏,小蟬就揭開蓋子,林秀蓮自己伸手挑了一些出來,在掌心裡揉勻了,塗在面上。又向螢螢吩咐道:“冬日裡天氣乾冷,屋子裡又燒着地龍,到處放着炭盆子,人就容易上火,你回頭跟秦媽媽說一聲,讓廚房裡燉一隻老鴨。”
小蟬自然知道老鴨湯清涼下火,就笑着說道:“廚房裡有好多老鴨呢,奴婢記下了,等會下去就找秦媽媽說去。只是不知小姐是明日午膳要用,還是晚膳用呢?”
林秀蓮又拿起妝臺上那面西洋小菱鏡,就着燭光照了照,說道:“不是我要用,是給王爺燉的,你讓秦媽媽交代廚房,明日早起就燉上,趕到午膳的時候,給王爺送到文杏堂去。”
小蟬就又笑眯眯的奉承林秀蓮道:“也怪不得王爺寵愛小姐,小姐待王爺的心也極好,果然是事無鉅細,都替王爺想着。”
林秀蓮從小就是被別人照顧服侍着長大的,何曾會照顧別人呢,如今不過是因爲喜歡楊鐸,凡事都要替他想一想罷了。
林秀蓮放下鏡子,又打開了早起她讓秦氏去找的那個舊年裡的匣子,取出一對鎮紙來,交給了小蟬,“你等會出去,就給我放在書案上頭吧。”
因又從中翻出來了一隻玉鐲子,卻是舊年裡拿着玩掉在了地上,磕壞了,如今有一個缺口,只是缺口處被打磨過。林秀蓮因爲愛這隻鐲子通透,樣子別緻,裡面有一抹翠綠,一抹明紫,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兩條水草。所以一直留着。就順手把他拿出來套在了腕上,因爲天冷,鐲子就也涼冰冰的,林秀蓮戴上後才覺得有些不舒服,轉動手腕看了看,又取下來放在了妝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