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儀說道:“大明十萬大軍南下,就在升龍以北百里之外。”
“什麼?”朱厚煌忍不住臉色微變。
他立即想到自己是一軍之主,如果自己被嚇倒了。會影響軍中的士氣。強忍着心中的悸動,問道:“怎麼回事?爲什麼朝廷會出兵南下?是以什麼名義出兵,領兵的是誰?”
朱厚煌一口氣問出好幾個問題。一邊問一邊平息自己的驚慌,當最後一個問題問出來的時候,朱厚煌最少表面上已經平靜下來了。
朱厚煌用眼睛餘光偷看身邊的人。
所有人都面色沉重,目光炯炯的看相吳鳳儀。
吳鳳儀微微舔舔嘴脣,說道:“臣請殿下恕罪,現在臣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能告訴殿下。”
朱厚煌本想訓斥要你有何用?但是他硬生生的忍住了,他知道吳鳳儀,吳鳳儀或許不是什麼天才的情報專家,但是辦事向來沒有什麼紕漏的,今日出這麼大的問題,定然是有原因。而且不給吳鳳儀面子,也要給母后面子啊。
朱厚煌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鳳儀跪倒在地不敢擡頭,說道:“最近臣忙着在京師,福建,江南佈局,唯恐有什麼變故發生,臣不知道,而且京師那邊也派出了不少探子潛入東雍,臣不得不不防。而且自從嘉靖登基之後,兩廣對我們的態度,瞬間轉變,我們在兩廣地界寸步難行,如果在廣東還能打探到一點消息,但是廣西很少有消息傳出,即便是有消息現在還沒有到臣的手裡。”
朱厚煌思忖片刻,說道:“你的意思是這一路兵馬是,廣西本地士卒。”
吳鳳儀說道:“臣得到了消息是狼兵居多。”
朱厚煌皺起眉頭。
打仗,朱厚煌是不怕的。
不要看是什麼聲威赫赫的廣西狼兵,朱厚煌也不是多放在眼裡,徒以野蠻爲能事,根本不能適應火器戰場。
不過,朱厚煌擔心的是,這一次大明出兵,是不是北京情況有了變化,是不是嘉靖對與楊廷和在對付東雍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一想了起來哦,朱厚煌就有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一旦真正對東雍動手,東雍到底能支撐多長時間?對朱厚煌來說,也是一個未知數。
“殿下。”吳鳳儀似乎看出了朱厚煌的心思,勸慰說道:“殿下,京師的狀況沒有太大的變化,臣可以保證。”
“那麼這十萬兵馬是怎麼回事?”朱厚煌問道。
“這---”吳鳳儀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正如朱厚煌對吳鳳儀的印象。吳鳳儀別的地方可能有疏忽,但是在京師是萬萬不可能有疏忽的。
出兵,特別是十萬大軍的這樣的規模但凡在朝廷上討論,就不會毫無聲息的過去。北京朝廷到處都是篩子,但凡經過討論,就萬萬躲不過吳鳳儀的耳目。
但是事實已經在眼前了。吳鳳儀無法解釋現狀,一時間自己也懷疑北京那邊的暗樁,是不是已經被錦衣衛或者東廠給全部清理了,傳過來的都是假消息。
一想到這個可能。吳鳳儀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是朱厚煌的眼睛,如果他之前看到的都是假的,那麼大明這邊已經出兵了,會不會也會從福建出兵直掏東雍?
但凡有一點這個可能,吳鳳儀就萬萬不能接受。
“殿下。”俞大猷說道:“當務之急,並不是弄明白這十萬大軍是怎麼來的,而是怎麼應對這十萬大軍。”
“對。”朱厚煌說道:“舅舅,你立即回去,給孤查清楚錦衣衛的問題。弄明白這十萬大軍到底是怎麼冒出來的。”
“是。”吳鳳儀說道:“臣這就回東雍,一定徹查錦衣衛,定然給殿下一個交代。”
朱厚煌心中閃過一道陰影,難不成整個情報機構都出問題了嗎?隨即朱厚煌將這個念頭死死的壓了下去。
鞭長莫及,想也無用。朱厚煌現在要想的是怎麼應對面前的危機。
朱厚煌問道:“諸位,如此局面,有什麼可以教孤的嗎?”
一陣沉默。
朱厚煌想起了王陽明,暗道:“王師如果在這裡,定然會有良策。”
朱厚煌麾下的將領,大部分是朱厚煌親手教導出來的,但是朱厚煌本身在兵法上的造詣相當之有限。所以朱厚煌教導出來的軍官,大部分都是一個合格的執行者,讓他們守個城衝個陣,執行具體的命令,是絕對沒有問題。
wωw▪ ttκa n▪ ¢O
但在戰役戰略上的抉擇,卻力有未逮了。當然了俞大猷數人是其中唯一的異數。
“殿下。”俞大猷見沒有人說話,他出來道:“如今的局面,不過是戰退兩路。”
其實俞大猷一時間也沒有想出什麼萬全之策,不過見朱厚煌的詢問冷了場,這纔出來說話。
“我軍在升龍城下,立足未穩。如果退的的,這紅河天險拱手讓人。敵軍以升龍爲基,南下而來,則勢在敵手。”
升龍北邊就是紅河。是列代安南抵抗中原的重要屏障,朱厚煌不需要面對,是因爲朱厚煌是從南向北攻到升龍城下的。
如果從北方攻打升龍城,首先要面對的是渡河問題。
朱厚煌說道:“紅河天險未必讓人。”朱厚煌忽然打斷了俞大猷的話,說道:“我軍水師不過過一陣子就過來,紅河天險還是在孤手中。”
俞大猷說道:“殿下英明。”
朱厚煌說道:“如果不退又如何?”
俞大猷說道:“如果不退的話,我軍有些兵力不足。”俞大猷微微一頓,詳細的解釋道:“如果不退,就要防備敵軍前後夾擊,所以臣以爲先圍城,但是想要微臣,兵力就有一點不足了。”
十則圍之,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強行圍困,反而容易被各個擊破。
要知道莫登庸在城中有數萬可戰之兵。
朱厚煌知道俞大猷在隱晦的勸諫,朱厚煌退兵。
朱厚煌一時間也覺得進退不得。
很多時間都是不進則退。
朱厚煌一路起兵,順風順水。讓安南國內都升起出一種大勢所向的感覺。朱厚煌如果乘着這個勢頭,一股作氣打下升龍,則安南大局可定,下面的不過是一些零碎功夫而已。
朱厚煌如果一退,則前功盡棄。
所以朱厚煌不想退。
但是不退,朱厚煌也知道情況很危險。
單單在兵力上的對比。雍軍一方其實已經落於下風了。
不要看朱厚煌糾集十幾萬大軍,但是真正能打仗,打硬仗的,不過雍軍的老營頭,清化軍一部分。其餘的不過是搖旗吶喊的份。
所以在升龍城下打一場把握不大的仗,似乎並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而且朱厚煌也必須擔心這一戰之後的影響。
與明軍打仗,可不是與安南打仗。
東雍雖然與大明,早已面和心不和,不,連最即便的面和也不和了。但是還沒有到刀兵相見的時候。
今日一旦與大明正規軍交鋒,之後的影響會如何?朱厚煌也不知道。
會不會引起大明與東雍的全面衝突,乃至於戰爭?
這一場戰爭朱厚煌到底準備好了嗎?
朱厚煌一個個問自己。他知道東雍根本沒有做好與大明開戰的準備。下令開戰很容易,但是收拾殘局卻不好辦了。
他只覺得自己眼前有一片迷霧,什麼都看不清楚。
他忽然想道:“即便敵軍在百里之外,有紅河天險,數日之內,他們還不能與莫登庸所部匯合,我還有時間,不把這些問題弄清楚,絕不可能輕言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