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

凌晨一戰的時候,陸完就在營寨坐鎮。只是他明確出戰的主將是戚景通,很剋制自己不插手軍務,全部委託給了戚景通。

不過這一戰大勝之後。很多事務都交到了陸完這裡。戚景通過來的時候,就看見大小官員在陸完帳前進進出出。

戚景通這才明白原來大隊人馬已經趕過來。

戚景通進帳之後,卻發現一個出乎意料的人。這個人就是大肚王。此刻的大肚王已經大變樣了,幾乎讓戚景通認不出來了。他原本一身獸皮早就不知道扔到什麼地方了。他身穿一身儒袍,只是因爲他太胖了,穿上一身儒袍,非但沒有一絲文雅的氣質,反而形象的說明了什麼叫做沐猴而冠。

陸完滿面春風的笑道:“今日一戰平定大肚部,世顯當居首功。”

戚景通眼中閃過疑慮,在他看來。想要真正平定大肚部落,還需很長一段時間,今後叢林之中,無休止的騷擾,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只是他不會當面說上司什麼,只是說道:“多謝大人賞識,末將不敢居功。”

陸完看出了戚景通心中的疑慮,哈哈一笑,說道:“給世顯介紹一個熟人,就是他了。”

大肚王也滿臉賠笑,只是他一臉肥肉笑起來更加難看,說道:“小人,剛剛被陸公賜名,姓杜,賤名夜郎。”

戚景通幾乎忍不住要笑出來,這個名字算是別出心裁。

大肚王,不,杜夜郎。好像根本沒有感覺到這個名字是在侮辱他。依舊笑眯眯的好像是一尊彌勒佛一樣,說道:“陸公還命我爲護番校尉,今後大家同殿爲臣,還請戚大人多多關照。”

提到護番校尉這四個字,戚景通心頭再也沒有一絲笑意了。心中對陸完佩服之極,暗道:“高明。”

用腳指頭想,這個護番校尉也不是用來保護番人的。陸完這一手以蠻治蠻,可謂高明之極。

戚景通看來,這些蠻人作戰手法,簡直是粗陋不堪。根本不值一提,唯一忌憚的是這些蠻人,自幼長在山林之中,在山林之中的作戰手段熟悉之極。而漢人又完全不熟悉這些。陸完招攬這些蠻人,讓他去打蠻人。也算是人盡其用。而且這樣一來攻守易勢。在戚景通想來,不求這個護番校尉有什麼作爲,只要能牽制住山中蠻人,無心下山來騷擾,就是大功一件。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給大肚王,不,杜夜郎。

陸完知道戚景通識大體,說道:“現在有一件事情交給你。你親自護送杜夜郎回到大肚部落。”

這護送之中的名堂,陸完不用細說。戚景通就已經心領神會了,說道:“是。末將領命。”

陸完將一切安置妥當之後。攤開一張紙,將這裡的事情細細寫下來。命人飛報朱厚煌。

送信的人一路快馬加鞭,日落時分到了浮橋。在浮橋乘船而下,夜半到了大員,從大員出發。再到朱厚煌處,已經是第二天中午時分了。

朱厚煌打開信紙,草草的看過。猛地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再細細讀過一次,而後放下來,心中長嘆一聲,暗道:“能在歷史上留名的人,哪怕是角落裡面的一個名字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看上去陸完所作所爲,沒有什麼驚豔之處。只是大肚國太爛了,連一回合都撐不過。但是隻有真正做過事的人才知道立馬就的艱難之處。

第一,在雍國體制下的動員之法。

朱厚煌在制定雍國兵制的時候,提前預留的動員之法。但是怎麼將這紙面上的東西落實到實質上,就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更不要說他要徵發的不過是粗粗安定下來的移民,這些移民到底對他這個雍王殿下,有幾分忠誠之心。朱厚煌自己也不知道。

可以說陸完這一次動員,就是雍國將來動員的藍本。

第二,纔是行軍打仗的難處。

對付,這些山野蠻人,勝利從來是可以預期的,但是怎麼平定下去。纔是問題所在。陸完的以夷治夷之法,到底是怎麼樣的結果,朱厚煌還不知道。但是至少陸完提出一整套解決方案。準備完整的將東雍蠻人的事情解決掉。只是在信中言多意長。一句兩句說不清楚。

想想陸完,再想想他自己。朱厚煌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絲自慚形愧。

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時間。陸完這邊都已經做完了,而朱厚煌這邊還沒有摸清頭緒。

迂迴,好像懂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迂迴進攻。但是誰知道迂迴這麼難嗎?

湍流的濁水溪的季節性變化,讓整個濁水溪兩岸,都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溼地。這裡倒是鳥類的天堂,大片大片的認識不認識的鳥類,讓朱厚煌長了見識。但是要從這大片大片的溼地沼澤之中,找出一條道路,卻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這一段時間內,朱厚煌派出很多隻小分隊。堪探水道,堪探陸路。甚至損失了好幾個人,但是都沒有什麼結果。能過人的小路。倒是能找到幾條。但是能容納大隊人馬通過的道路,卻是一條也沒有找到。

朱厚煌只好修建碼頭,整理港口。做長久計。只是沒有想到,碼頭沒有修建好,港口也沒有修建好,這邊的捷報就已經傳過來了。所有的工作就變成了無用之功。

朱厚煌失落了一陣子,立即整理心態。調整這裡的工作。準備將這裡,建立起一個在北港與大員之間的備有港囗。說實在的這個港口的水文條件,遠不及北港與大員,不過這個時代的船隻,也不需要太深港口碼頭。這個小碼頭,也堪堪夠用。

朱厚煌整頓了這個了一切,留下一個百戶維持這個的運轉。然後帶着軍隊回到了大員,一回到大員。立即解散縣兵。朱厚煌帶着千餘親兵沿着開闢好的道路,來到陸完所在之處。

此刻當初的營寨已經被大大的加固,已經有了一絲城池的影子。

不過朱厚煌也看到,雖然在勞作的人,民夫居多,但是已經很多身穿獸皮,被人監視的人在勞作,看上好像是蠻人俘虜。

朱厚煌的到來,陸完早就有所準備,出來迎接。朱厚煌與陸完相見,先行一禮。陸完立即上去扶住朱厚煌,說道:“殿下何必如此?”

朱厚煌恭恭敬敬的說道:“晚輩不知道長林先生大才,之前有所怠慢,特來請罪。”

陸完字全卿,號長林,故而朱厚煌稱他爲長林先生。

朱厚煌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這一次征伐大肚部落,就是對陸完的考驗。而陸完將事情完成的漂漂亮亮。朱厚煌自然要有所表示。

陸完見朱厚煌如此,臉上雖然表露不出來,但是心中的確升出幾分自傲。依舊說道:“殿下何必多禮,這本就是臣應該做的。”

朱厚煌說道:“小子愚昧,先生有何教我?”

陸完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殿下進帳詳談。”

朱厚煌前陸完半步,好像是爲陸完領路。兩人走進大帳,屏退左右,朱厚煌繼續問道:“先生何以教我?”

讀書人有一個毛病,好爲人師。在好爲人師上面,還有一個好爲帝王師。朱厚煌雖然不是帝王,但是也算是一國之主,紆尊降貴的問道。讓陸完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滿足。他微微一笑說道:“殿下欲成大事,必有根本。殿下長策,欲以東雍爲根本。臣不得不佩服殿下的眼光,東雍實爲一塊寶玉。只是寶玉蒙塵,臣願重新洗卻,再奉君前。”

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章 侍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十七章 練兵2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
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三章 侍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十七章 練兵2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一章 元宵宴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