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

一道火把在城門洞之上亮起,鄭懷興舉着一個火把走了進去。

只覺得腳下一軟,踩到一個軟軟的東西,鄭懷興將火把向下一降,一看地面,倒吸了一口涼氣,因爲他發現,他腳下的東西是一具屍體。

整個城門洞之中,層層疊疊的屍體,從最外面到最裡面,鋪了一層又一層,血水從城門下面縫隙之中流了出去。

這樣的場景,鄭懷興一輩子都沒有見過,他忍不住手一抖,火把從手中脫落,砸在屍體之上。他連忙將火把撿起來,心中對自己說:“我現在是鄭氏族長,一族數千口的身家性命,都在我的身上,我不能連這個都承受不住。”

他咬着牙舉着火把,帶着幾個人走在屍體之上。連忙來到城門處。

厚厚的城門,用三根長長的門栓卡主,上面還有三把鐵鎖,一時間居然弄不開。

喊殺之聲從後面傳開。阮世恩的手下已經追了過來,此刻在鄭氏留在外面的士兵接戰。

鄭懷興大喝一聲道:“快來砍斷鐵鏈。”他拔出長刀,一到劈下來,“叮噹”一聲,反震之聲,震得鄭懷興手腕直疼。再一看到,居然刀刃扭曲了,而再看鐵鏈,只有一劈砍的痕跡。他立即知道,這刀不適合幹這個。

他回頭一看,發現有兩個人手提着戰斧,立即要過來一柄,將斧頭重重的掄過頭來,猛地劈了下,瞬間火花四濺。鄭懷興大喝一聲,再度劈了下去,這一次更加用力。

“啪咚”一聲,前半聲,是劈開鐵鏈的聲音,後半聲是斧頭砸在木門之上的聲音。鄭懷興終於一斧頭將鐵鏈給劈開了。

見有效果,鄭懷興再接再厲,不過一會功夫,三道鎖都劈開了。

幾個人一擁而上,將門栓給取下來。數人一起推着沉重的木門,木門發出吱吱的聲音,一點點的被推開。

大門剛剛被推開,就有人用火把在門口繞上三圈。這個不是別人,正是吳鳳儀。

吳鳳儀一直在鄭家的軍隊之中。不過他時刻牢記鄭家的使命,也不往前衝。而且因爲他的特殊身份,所以鄭家人都護住了吳鳳儀。

而此刻吳鳳儀打出信號之後,就聽見震天的喊殺之聲衝了過來。

升龍城外的城牆下面,相隔數丈之外,就升起一堆篝火,將整個城牆照射的一點死角都沒有。但是這樣的篝火,也照不了多遠。

朱厚煌帶着人早就來了。

他們一個個都隱藏在篝火照不到的陰暗之中。也只有雍軍的軍紀,能執行這樣的任務。他們都爬在草地之上。

朱厚煌也是。

安南的天氣潮溼,而現在又是夏天,地面上更是溼漉漉的,朱厚煌整個人的衣服都被打溼了。這還不算一些小蟲子,小動物,到處亂跑,給朱厚煌一方帶來很多麻煩。

而此刻朱厚煌看見吳鳳儀的信號,心中長嘆一聲:“終於解脫了。”

“殺,”看見信號的朱厚煌,一躍而起,就要向前衝,卻被身後的人一把給拉住了,身後的士卒紛紛的越過的朱厚煌,向前衝了過去。

朱厚煌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李良欽。

李良欽說道:“殿下千金之體,承擔雍國一國之重,這樣的場面,殿下還是不要加入的好。”

朱厚煌知道他李良欽是在愛護他,他唯有長嘆一聲說:“好,孤等會再過去。”

李良欽說道:“末將爲殿下先鋒,清理戰場。”

李良欽立即衝了過去,不一會城門洞都清理好,升龍東門也掛上了兩面旗幟,一面是大明,一面是雍王。

朱厚煌這才被簇擁的向城中走過。

朱厚煌一進城門,就見到了屍體,極其多的屍體,各式各樣的屍體都集中在城門外,城門洞內,簡直是殘酷之極。

朱厚煌強忍着不嘔吐。

吳鳳儀立即來拜見朱厚煌,併爲朱厚煌介紹道:“這位是鄭氏新任族長鄭懷興,這一次能得升龍府,多賴鄭氏之力。”

朱厚煌說:“鄭氏之功,孤牢記在心,等局勢安定下來,孤就自然會讓鄭氏得償所願。”

“報,敵人的援兵來了。”

朱厚煌心中暗道:“來的好快。”

此刻,有兩大股援兵向這邊增援,一邊就是就是城頭下面,阮世恩帶領的這一幫人,再有就是急忙忙從南門那邊沿着城牆跑過來的莫登瀛的援兵。

城頭下面的士卒,在李良欽俞大遒的主持之下,發揮的很好,將如阮世恩打得節節敗退。有如此的原因,一來是阮世恩不過是太監出身,在陰謀詭計上面,或許有果然之處,但是在行軍打仗之上,卻是隔行如隔山。

本來的抄家任務,變成了與明軍正面對壘,阮世恩自然做不到了。

而且城門口街道寬度有限的很。

這樣的寬度,即便是人多,也排不上什麼用場。所以那一方軍隊畢竟精銳,就佔據絕大的優勢。在這一點,雍軍又完爆安南軍。

自然是輕鬆寫意。

朱厚煌在衆人的簇擁之下,上了城樓,在城樓上。朱厚煌看見無數火把組成的長龍,從腳下的城門洞裡面走進來。

剛剛奪門的時候,其實朱厚煌進來的士卒並不多,不過一兩千人而已。也是城中的街道限制的兵力發揮,讓朱厚煌的精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殿下,你看。”吳鳳儀爲朱厚煌指道:“敵人的援軍快來了。”朱厚煌轉過頭來,覺得腳後跟微微有一點晃。仔細一看卻是數千士卒在城牆之上狂奔的場景。

即便是升龍是安南的首都,但是也必須尊重現實,,那就是東亞一帶都是用版築法建築的,即便是包磚,也不過是將中間的壘土包裹起來而已。

這樣的城牆接受起數千人的奔跑嗎?

朱厚煌不過想了想而已,他更關注於怎麼消滅敵人,他忽然發現,城牆上面的通道並不寬闊。於是心中一動計上心來。

朱厚煌立即說道:“將火槍手,全部帶過來。”

“是。”

火槍手的數量在雍國軍中數量不多,主要原因就是朱厚煌對火槍的要求太高了。只有京師的工匠能做出朱厚煌想要的東西。於是乎經過一場場的戰鬥之後,剩下的火槍的數量急劇減少,很多人都提拔去做官。所有火槍手都是朱厚煌的近身衛士。朱厚煌一聲招呼,他們立即在城牆上派出數列來。

整個城頭能容得上四匹馬奔騰而已,而以十人爲一隊,列出是十隊上下。朱厚煌在後面看着,手指不停比劃,計算着雙方的距離。

他感到距離夠了,一聲厲喝道:“開火。”

“啪”的一聲,火槍爆鳴,十輪火槍齊射,好像是炒豆一樣響起來。不一會兒,就硝煙瀰漫,遮擋了視線。

“停。”朱厚煌感覺火槍的槍管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猛地叫停。

一陣風從海邊吹過來,將硝煙給吹散。朱厚煌看見自己所做的慘劇,簡直不看相信自己的眼睛,暗道:“這是我乾的嗎?”

卻見城牆之上,十幾米之外,好像是割麥子一樣,不知道多少人都伏屍在此。簡直是要血流成河。

火槍之所以能發揮出這樣的威力,是城牆人爲的將所有都束縛在狹小的射界之中,這樣的射界,想打不準都有一點難。

朱厚煌從來認可火槍的威力,但是價格高昂,在朱厚煌沒有找到一個低廉的,而且可靠的火槍來代替現在的火槍,朱厚煌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火槍,還真不如虎蹲炮好手用。

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
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十章 封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