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

朱厚煌想辦法迎戰的時候。

楊一清也有些不安。

本質之上,楊一清不是喜歡冒險的人。不過,局勢讓楊一清不得不冒險,故而楊一清心中還有一些忐忑不安。

他深吸一口氣,將所有不安的心思,全部壓制下去。

他出了船艙,卻見一眼看不到邊的船隻,黑壓壓的一片,五十米寬的河面之上,幾乎全部被船隻填滿了,船隻緩慢的南下,船首與船尾相接,幾乎要連在一起。

這是因爲姚江的特點決定的。

姚江流過的都是平原地帶,河道蜿蜒曲折,流速並不快,而河道過了三江口才豁然開朗,從五十米變做的一百五十多米的寬闊水域。

而且朱厚煌想派人來阻擋也做不到,因爲姚江經過寧波的時候,有好多座橋樑,甚至姚江支流通過水門進入寧波城之中。

這樣河流運輸還行,根本沒有空間戰鬥。

要越過寧波城牆東邊一段,才能逆流而上,而這一段河流根本被寧波城當成了護城河。

想要逆流而上,對雍軍水師來說,是相當的危險的。

最後楊一清安安穩穩的進入寧波城之中。

“下官張經拜見大人。”張經說道。

楊一清說道:“半洲,你父親的事情,我也聽說了,哎------”楊一清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忠孝不能兩全。”張經低着頭,不讓任何人看見自己的眼睛,說道:“如果家嚴有事,我一定先殺雍王,然後自殺以謝天下。大人不用爲我擔心。”

楊一清感受道張經身上深深的戾氣。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勸解。

楊一清岔開話題,說道:“如今局面如何?”張經說道。

張經說道:“雍軍以姚江作爲屏障,屯兵於姚江南岸。並分兵於城東下寨,陣勢嚴謹不可力敵。”

楊一清說道:“走上城看看。”

張經帶着楊一清登上了寧波城頭。

一上城,楊一清就感到一股荒涼之感,無數雜草從各個角落之中,野蠻生長,楊一清已經看見過,有清理的痕跡,如果沒有人清理,這城頭一定是衰草連天。

太平日久,即便是有倭寇做亂,寧波的城防還是沒有多堅固,甚至是張經來了之後,纔有這樣的情況。

寧波城牆周長兩千多丈,每一丈張經至少安排了兩個人,城頭上守備的至少有五千多人,而城下,藏寶洞之中,以及城牆腳下,還有不少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就是張經徵召過來的士卒。

一部分是預備軍,畢竟真打起來的,指望城頭上的五千人根本不管用,到時候哪裡打的激烈,這些預備隊都往哪裡打。另外一部分,是城門用來的換班的人選。

畢竟這個時候城頭之上,一刻也離不開人。張經輪做三班,晝夜不停。

楊一清的暗暗點頭。

張經差事辦的不錯,將這些沒有經歷過戰事的民壯,管理的妥妥當當的。只要有一支精兵做爲骨幹,寧波城就堅不可摧了。

畢竟這火器之前的時代,攻城方的優勢太多了。即便現在火器在戰鬥之中,已經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這城牆已經有很大的作用。

看張經的工作如何,不過是捎帶的。楊一清主要目的是要看雍軍的架勢如何。

楊一清拿出千里鏡,遠遠的看過去。

不得不說,朱厚煌對事情還是對這個世界有影響的。比如千里鏡。

朱厚煌將千里鏡獻給了正德,正德下令推廣開來了,雖然嘉靖上臺之後,否定了正德的很多事情,但是有些東西,是封不住的,比如千里鏡,千里鏡不過被涉入軍國重器,民間不允許擁有。

不過,對楊一清等人來說,那就不事兒。

楊一清以他們的級別還弄不來這東西,大明境內,恐怕沒有人能弄過這些東西了。

楊一清遠遠的看過去,卻見一個營寨,靠着姚江而建,似乎是將一個渡口改建而成,外面佈置的木製柵欄,細細看去,還有隱藏在柵欄之中的大大小小的火炮。

臨江一邊似乎還有一處港口。

楊一清細細看看港口之中雖然沒有多少船,但是忙忙碌碌看上去很多人在忙碌。

“大人,這個營寨,最多隻有五千人,不過是放在姚江以被的橋頭堡而已,如果我們不攻,他定然等雍王大軍,回來之後,再做計較,如果我們圍攻這裡,很容易從南岸掉來兵馬,是雍軍釘在城下的一根釘子。”張經說道。

楊一清微微點頭,他與張經帶着隨從,沿着城牆來到南城。

楊一清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開闊的水域。這裡就是三江口。

三條河在這裡匯入姚江之中,姚江繞過寧波城的江面迅速開闊起來。汪洋一片,楊一清用千里鏡看去,只能隱隱約約上游分叉的河道。已經在姚江對面的大營。

本來,朱厚煌都準備渡過姚江了。只是俞大猷所部離開。朱厚煌覺得暫時與寧波隔江對峙。

在大江之上,還有船隻在航行,一個個高懸日月同輝旗升起。

正是雍軍的戰船。

張經見楊一清注意到這些戰船,說道:“大人,如果想覆滅雍軍,必須先擊敗江上的戰船。”

江南水鄉可不是白叫的。

楊一清說道:“我知道。這一次我過來早有準備,固然在外海,我固然不敢與雍軍水師一戰,但是在此地,卻容易的很。”

姚江江面雖然開闊,但是實際上不過,一兩米寬的水面,再加上附近的灘塗蘆葦,才讓看上去有一望無際的感覺。

這樣有限的水面上,想不打成跳幫戰都不大可能,因爲連躲避的地方都沒有。楊一清對雍軍水師的最大的印象,是船堅炮利。

不過,打起跳幫戰來,楊一清不認爲,浙江比不過雍軍水師。

楊一清說道:“今日休息,明日我準備兵分三路,一路圍攻姚江北岸的營寨,一路向西迂迴百餘里,直接進攻雍軍本營,第三路是水師,與姚江之上,與雍軍水師一決勝負。”

張經品出一點味道了。

這三路有虛有實。

圍攻姚江北岸的營寨,是虛也是實。姚江北岸被圍,敵人定然來救援,那是水師在姚江之上決戰,不管是勝是負。一時半會兒,都顧不得姚江北岸的營寨,定要將這個營寨連根拔下來。

向西方的迂迴,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爲什麼?因爲楊一清不覺得浙江水師能夠擊潰雍軍,奪得姚江水面的控制大權,最好不過是彼此爭鋒,相持不下。

但是這種情況,是不能讓軍渡江的。

所以,楊一清想要渡江只能另想辦法。姚江是在三江口附近才水勢變得開闊起來,但是向西行數十里,尋一個狹窄之處,搭建橋樑過江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畢竟想要擊敗雍軍主力,還是要從姚江南部下功夫,否則在北岸再怎麼做功夫,擊敗是拔掉北岸的釘子,也無濟於大局。

而時間,也不是站在楊一清這一邊,由不得楊一清想盡辦法,一定要度過姚江。

楊一清繼續說道:“孤準備將圍剿雍軍北岸的軍營這一件事情,交給你了。”

張經說道:“下官領命。只是不知道,那一位將軍準備進攻雍軍大營?”

進攻雍軍大營之事,是這一戰的勝負關鍵,可以說一戰成敗,就寄託在這一戰之上了,由不得張經不問清楚了。

楊一清微微一笑,似乎對這個人選,還是比較滿意的說道:“張大人明日就知道了,絕對不會讓張大人失望便是。”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章 比劍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