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

“你懂嗎?”馬六甲總督緩緩的放下了千里鏡。

託梅咬着牙,他懂,他怎麼會不懂啊?

東雍與佛郎機人的關係,很複雜,一邊是敵對,自然不用去說了。一邊是貿易伙伴。

縱然大明有人與佛郎機人走私,但是走私的數量萬萬不能與東雍大規模出貨相比。馬六甲每年從東雍貿易之中賺到錢,幾乎是他們財政的主力支撐。

一旦與東雍開戰,先不說能不能打贏。都會面對貿易額的暴跌。這樣的局面,是佛郎機國內的貴族絕對不想見到的。

如果馬六甲總督在東方還要任職好幾年,他可能爲拼上一把,佔據東雍之後,然後利用東雍的渠道,大規模獲得中國商品。能彌補,佛郎機與東雍貿易斷絕的損失。

但是馬六甲總督馬上就要走,他就不會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古今中外都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總是抵不過切實利益的私心。

託梅深出幾口氣,說道:“那麼大人,準備怎麼與雍王談?”

馬六甲總督忽然問道:“安南這個國家有我們的商棧嗎?”

託梅想了想說道:“好像沒有,即便是有佔據的貿易份額也不多,我記得,附近幾個國家,也就是暹羅,真臘有我國的商棧。”

馬六甲說道:“那麼,我們就與雍王殿下合作一把?”

“合作?”朱厚煌皺起眉頭,滿心疑惑,他不知道他與佛郎機有什麼可合作的。他問道:“合作什麼?”

託梅說道:“殿下想要對付安南國,我們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不過,事後我們也需要足夠的報酬。”

此刻朱厚煌正在與託梅說話。

爲了安全起見,許棟派出的使者,身份並不高,不過是一個傳話的而已,重大的問題自然談不了。

託梅乾脆自己過來了。

朱厚煌面對託梅,心思亂轉,問道:“那麼需要什麼報酬?”

託梅說道:“我們需要在海防,升龍,峴港,呂宋,自由貿易的權力,並在這四個地方有建立商棧的權力。還有戰利品要分我們一半。”

朱厚煌忽然覺得他好像是帝國-主義幫兇,但是爲什麼他有一點心動的感覺。

朱厚煌不想與佛郎機兵戎相見,並不是朱厚煌對佛郎機人有多大的好感,而是,實力不足而已。

朱厚煌堅信自己的實力,將會如同吹氣球一樣,急速膨脹,現在看來是攔路虎的佛郎機人,終究會成爲自己的踏腳石。但是時機不對,在這之前需要忍耐。

所以現在能與佛郎機人達成合作,對朱厚煌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結果。只是朱厚煌不會直接就答應下來,他一揮手,讓許棟上了。

這樣談判的角色,朱厚煌身邊也沒有專人,如果許鬆在這裡,自然是許鬆的活,但是許鬆不在,只好讓商人出身的許棟去談了。

朱厚煌暗地裡告訴許棟,說道:“呂宋,峴港的利益絕不能讓給佛郎機人,但是海防一帶,就可以許給佛郎機人。不過事先說話,我軍匡扶越王之後,就會離開,至於他想要什麼利益,就要他自己想辦法去拿。戰利品的分成,給我往地下壓。使勁壓。”

朱厚煌心中暗暗心疼,他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再分給佛郎機一批,簡直是想割肉一樣。

許棟答應下來,他與託梅脣槍舌戰一整天,這纔將分贓協議定了下來,他們對安南怎麼樣,朱厚煌統統默認,即便是他們將升龍府給站住,朱厚煌也不去管。至於戰利品,分給佛郎機人三成。

不是朱厚煌小看佛郎機人。

安南與一般國家不一樣,他骨子裡有中華文化的基因,故而他並不是像南洋那些小國容易征服。即便佛郎機人火器戰船都站上風,但是佛郎機人畢竟人手,他們覺得征服不了安南的,如果安南這麼容易被征服,也就不會有清末的中法戰爭了。

佛郎機人單獨留下來的下場如何,朱厚煌也不清楚。不過佛郎機人即便站了便宜,也會在安南牽制住兵力,而且大大得罪了安南上下。說不得,朱厚煌又能拉攏一個對付佛郎機國家。

不過協議是達成了。但是朱厚煌並不放心。

他將許棟與魏瑞舟一起叫過來,說道:“佛郎機人狼子野心,從來沒有什麼信用可言,所以你們一定要多一個心眼,不要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記住無論如何,保持足夠的武力,防止佛郎機人變卦。”

許棟的感覺更深,他對人間世事無常,有很深刻的感悟。對佛郎機人更是缺乏信任,說道:“殿下,請放心,臣絕不會令殿下是望的。”

魏瑞舟家中與佛郎機人做生意,對佛郎機人的商業信譽,還是比較信任的。但是此刻他也學會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張張口終於閉嘴了。

與此同時。

馬六甲總督也得到了雙方的協議,他只是看了一眼,說道:“你對這分協議,有什麼意見嗎?”

“可以相信,但也不可盡心。”託梅說道:“我想大人,有能力將雍國艦隊去死,定然會毫不猶豫的去做,大人如此,雍國那邊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警惕,否則我們就會被雍國偷襲。”

馬六甲總督說道:“我要離開東方了,這件事情就會拜託你了。”

託梅說道:“放心,我一定讓雍國人走不到破綻。”託梅有後半句話沒有說出來,如果有機會的話,他也會毫不留情的對雍國艦隊出手。

雙方艦隊都在對付大炮射程之外,同向北行。

沒有多長時間,海防就在望了。

海防就是升龍的門戶,也是他們想要逆流攻升龍最大阻礙。海防不僅僅是升龍門戶,也是安南水師駐地,安南最大的水師就在這裡駐紮。

還沒有來到海防,許棟就向朱厚煌獻計,要引蛇出洞。

如果安南水師在海防當縮頭烏龜,許棟一時間也拿他們沒有是辦法,所以許棟就想派出一隻小船隊騷擾海防,將海防的安南水師給引過來。然後先將安南水師給滅了,然後乘着大勝餘威,再進攻海防就容易的多了。

朱厚煌點頭同意了。

不過即便是朱厚煌同意之後,這事情也不能馬上進行,因爲現在佛郎機人也在同一個陣營之中。

託梅作爲佛郎機人在雍國艦隊的聯絡人,許棟與之直接商談之後,託梅還算是通情理,算是答應下來了。甚至還提出佛郎機船隻出動,去當這個誘餌。

雙方開始行動的時候,爲了保險起見,朱厚煌並每參戰,而是與運輸船隊躲在一個荒島附近,而且還將魏瑞舟所部留下保護。

朱厚煌等了整整一天,天快黑的時候,許棟終於回來了,許棟拜見朱厚煌,說道:“幸不辱命。”隨即將一顆人頭奉上。

朱厚煌掃了一眼這顆人頭,發現居然還是熟人,不就是上一次在海防看見的,那個姓莫的人嗎?

不過上一次見到的時候,會是一個人,現在卻只有一顆人頭了。

朱厚煌說道:“好,許二哥,解了孤的心頭大患了。”

許棟說道:“臣已經爲殿下掃清障礙了。殿下可以上岸了。”

朱厚煌立即安排魏瑞舟將船隊向海防方向出發,沒有了安南水師的守護,朱厚煌想在安南什麼地方登陸,就可以在什麼地方登陸。

“不過,孤的意思,上岸之後,先不要急着攻城,孤要先禮後兵。”朱厚煌對許棟說道。

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十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
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十章 封賞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