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傷寒

昏昏沉沉的好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朱厚煌感到自己的身體搖搖晃晃的,好像在船上,忍不住的睜開眼睛向外面看去,卻見吳明正對着他,大聲喊道:“殿下,殿下。”

朱厚煌一時間好像有什麼東西想不起來了,說道:“吳明啊,我這是怎麼了。這一仗到底怎麼樣了?”

吳明說道:“沒事了,這戰大勝,殿下您就好好休息吧。”

朱厚煌在大雨之中不知道跑了多少個來回,身上的衣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不知道弄了多少次了,也是朱厚煌年輕身體壯,一口心氣提着,才能支撐得住,其實他的身體早就已經有不舒服的地方。只是他着急整個大員的情況,而忽略了自己身體狀況。在汪家樓下,知道大勝之後。他纔將這繃緊弦鬆開,這一鬆開,立即覺得支撐不住了。昏倒在地。

吳明見朱厚煌昏倒了,大驚失色,連戰場都不去打掃了,裡面將朱厚煌護住往大員走。

在半路之上朱厚煌從昏迷之中清醒過來。朱厚煌在擔架之上搖搖晃晃的,覺得頭暈腦脹,一時間也睡不着,他感到口乾舌燥,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說道:“我這小病沒有事情的,不過打一針就好了。”

吳明聽不懂朱厚煌打一針的梗,只覺得朱厚煌在說胡話了,心中更是擔心,恨不得將飛一般的將朱厚煌送回去,讓郎中診治。

朱厚煌醒過來一會兒,說了一陣子話,慢慢的又陷入昏昏沉沉之中,整個人好像是飄在棉花之上。

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好像是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他覺得手上一涼,再次清醒過來,這個時候雲墨坐在他的船頭,屋子裡面擠滿了人,唐寅,吳行之,吳明,等等人全部在裡面,而有一個人在爲朱厚煌診脈,這個人朱厚煌認識,他專門請過來的郎中,但是他的醫術到底有多高明,朱厚煌也不知道。

畢竟,大明是一個不爲良相,就爲良醫的時代,真正的神醫的社會地位很高的,不在一般文人之下,甚至很多時候,神醫都是士林中人,朱厚煌也找不到什麼神醫。這爲郎中雖然醫術沒有什麼專精,但是頭疼腦熱,還是有效的。

朱厚煌問道:“李郎中,孤的病怎麼樣啊?”

李郎中正要說什麼,忽然感到背上有人一動。立即醒過神來,說道:“殿下的病,沒有什麼大礙,不過是淋雨遭涼,吃一副藥就好了。”

朱厚煌也許是休息了一陣子清醒了一點,看着李郎中後面說道:“唐先生,孤不是傻子,也不是笨蛋,不有隱瞞孤,有什麼說什麼。即便有什麼事情,孤也不會怪你的。”後半句是給李郎中說的。

李郎中不敢擡頭,說道:“殿下所得是傷寒。”

“傷寒啊。”朱厚煌一時間也想起什麼治傷寒的特效藥,說道:“就把孤送到臺灣城之中吧。”

“萬萬不可。”唐寅大驚失色,說道:“殿下,臺灣城之中,傷寒之人,死則近半,殿下又怎麼能身復險地啊。”

朱厚煌說道:“又有什麼不可能說的,孤說過,凡是得傷寒的人,全部移到臺灣城中,怎麼孤說得話不算數了嗎?孤可不敢食言而肥。”

並不是朱厚煌在這裡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而是瞭解這個時代,知道傳染病是多麼可怕的存在。他在大員是對其他人生命的不負責任。縱然朱厚煌已經適應了古代的生活,適應了怎麼當一個諸侯王,但是他的靈魂內核,還是一個現代人。所以他不想因爲自己的事情,連累其他去死。

“殿下,萬萬不可。”這一次並不是唐寅說了,而是雲墨了。雲墨纔不管那麼多了,她厲聲說道:“殿下這樣做,讓王后知道了,該有多傷心啊,就算是殿下不想病傳給別人,也不能這樣不把自己的命當一回事啊。”

雲墨轉過頭來說道:“唐先生,請你找一個與四方格局的房屋,奴婢這就帶殿下搬過去。”

朱厚煌說道:“雲墨姐。”

“世子,聽話。”雲墨板着臉,好像是小時候一樣,一時間朱厚煌也不知道說什麼了。

唐寅心中暗歎。他從來沒有見過朱厚煌這個樣子,不管朱厚煌怎麼做,都是一板一眼,不像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只有此刻,纔像是一個孩子。、

唐寅的速度很快,馬上給朱厚煌找到了地方,不是別的的地方,是燈塔。

這個燈塔就在大員港口邊上,但是周圍根本沒有任何建築,甚至夜裡面裡面根本不住人。不過這燈塔是新建的,住人綽綽有餘。完美的符合朱厚煌的要求。不過跟住朱厚煌,唐寅一行人也來到了這裡。好像是整個雍國的政治中心也轉移到了這裡。

朱厚煌喝了又苦又澀的湯藥,感覺好多了。立即開始打理起政事了。

“現在我們的家底怎麼樣,夠善後嗎?”朱厚煌問吳行之。

吳行之看了看唐寅,一副不知道該不該說的樣子,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孤還沒死的。”

吳行之這才說道:“殿下,我們已經沒有銀子了。”

這一場暴風雨對雍國的傷害很大,不僅僅是大員,連澎湖也受到了影響。不知道多少房屋倒塌,不知道多少良田被淹。吳行之一點一點給朱厚煌報來,朱厚煌的心一點一點才沉了下去。

吳行之手裡幾乎沒有銀子了,不管瘟疫爆不爆發,都需要大量的藥材,還有糧食,本來能支撐到秋收的糧食,一下子因爲秋收的產量的減少,而不得不重新的計算,這麼大缺口根本不能彌補。

而且這一場暴風雨傷亡人數也統計出來,有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有生病死的,有意外身亡的,還有在汪家樓一戰之中死去,看起來來並不多,只不過朱厚煌的雍國總共纔多少家底啊,這一下子幾乎是傷筋動骨啊,如果不得到新的財源,至少明年一年時間,雍國什麼事情也幹不了了。

朱厚煌怎麼能接受這個局面,他說道:“許棟的船隊回來了嗎?”

唐寅的臉色不變,說道:“按理說還在路上。”但是吳行之沒有唐寅這麼高深的道行,被朱厚煌看出了破綻,他厲喝道:“吳行之說實話,孤還沒死的。”

唐寅與吳行之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唐寅說道:“臣不是有意欺騙殿下,只是請殿下保重身體。”

“你這樣遮遮掩掩的,讓我更不能安心,有什麼說什麼,我還不至於承受不住。”朱厚煌說道。“快說,有什麼消息。”

唐寅說道:“澎湖一帶海上有一些破損的木板,根據他們的說法,應該是許棟船隊的。”

朱厚煌一下子攤在牀上了。海上貿易的風險,朱厚煌也是知道的,但是知道是知道。今天才是第一次感觸這麼深,他幾乎不能相信,他的宏圖大業,被一場颱風給吹走了嗎?一時間他心中閃過不知道多少念頭,他忽然坐起來了。

雲墨立即阻止他說道:“殿下,郎中說你要靜養。”

朱厚煌厲聲說道:“出了這個事情,我還靜養什麼啊?拿筆墨紙硯。”

唐寅問道:“殿下準備做什麼?”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說道:“給聖上寫信。”

如果可以,朱厚煌是不想寫信給正德的,他雖然得正德青眼,但是他也知道這種情分,用一點少一點,想在關鍵的時候再用,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到了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一章 元宵宴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
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一章 元宵宴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