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

四面八方的情況彙總到朱厚煌這裡,讓他頓時感覺到心中不安的很。

在朱厚煌去安南之前,其他危機都被財政危機掩蓋住了。

安南剛剛冒出個苗頭,就被朱厚煌強力壓制下來了。所以南洋各地都在等朱厚煌在安南行動的結果。才能採取下一步行動。

不過,東雍主力深陷安南,一時半會結束不了在安南的征戰。很多有心之人,在心中就有了別樣的心思。很多人都蠢蠢欲動。

朱厚煌知道,安南之戰只能勝不能敗。一旦敗了,就兵敗如山倒,不僅僅是安南一地的失利,而是東雍全面失敗的開始。

安南一旦失敗,就意味着東雍路上的機動兵力全部消失。

這樣一來,東雍對南洋很多國家都失去了干涉能力。

如果是當初,朱厚煌能憑藉大明威風,還能震懾南洋的人心。而現在朱厚煌與嘉靖的矛盾,早已傳遍了整個南洋。

如此一來,朱厚煌所能依仗的只有兵鋒甲利,一旦沒有了這方面的依仗。東雍所能面對極大危機。而且曾經是依仗的大明,就已經成爲朱厚煌的對立面。南洋各小國,少不了落井下石。

朱厚煌說道:“東雍怎麼樣?”

吳鳳儀還肩負起監控東雍的任務,這是作爲錦衣衛本職任務。吳鳳儀做的非常好。

吳鳳儀說道:“自從王大人跟着殿下去了安南,長史府的所有任務都在徐愛徐大人身上。”

徐愛少年進士,不過身體不大好,常年修養。沒有怎麼做官,跟着王陽明身邊學習,是王陽明最看中的弟子之一。

朱厚煌也與徐愛共過事,覺得徐愛此人,能力是有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身子骨有一點弱。

之前王陽明將長史府的事務交託給自己的弟子。不過沒有誰肩負重任,也沒有誰被排擠。只是時間一長,其中人的能力有差別,興趣有差別,真正堅持下來。沒有多少人了。

“王大人的弟子,有很多人時間一長就懈怠了,很多人都沒有堅持下來,只有以徐愛爲首的幾個人堅持下來。不過,他們也不過是維持而已。自從陸完陸大人離開之後,東雍的屯田事務就陷入了停滯之中。”

朱厚煌點頭,他知道,屯田停滯,有兩大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東雍外來人口越來越少,很明顯大明各地的官府收緊的移民。

之所以還有移民,就是因爲大明基層政府的行政能力不夠。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陸完的能力並不是一般人能夠代替的,他們完成不了,如此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哪怕有陸完留下的計劃圖紙,也不能完完整整的完成剩下的事情。

“錢莊的事情在許鬆的麾下,不過自從王大人離開之後。許大人正一點一點的將錢莊的所有權納入少府之中。”

下面人的爭權奪利,朱厚煌不會不知道,但是也不願意多知道。

現在東雍錢莊對東雍來說非常之重要。

所以這一件事情,是朱厚煌交代給王陽明,許鬆,乃至於吳行之三人管理。

這一來,固然是集中力量辦成了這一件事情,但是也埋下了隱患,這個錢莊到底歸屬於那個部門。

是長史府,還是少府,或者單獨成立一個部門。

特別是許鬆,特別想錢莊拉進少府之中。

許鬆是一個出色的商人,也是一個朱厚煌出色的私人管家。少府在許鬆的管理之下,日益膨脹。許鬆在對整個少府管理上,有很多力不從心的地方。

但是他覺得錢莊加入少府之中,對少府管理有很大的加強。

所以,當王陽明離開東雍之後,許鬆一點點的挖牆角。現在少府對錢莊的影響力,要遠遠超過了長史府。

只欠一個名義上隸屬關係而已。

朱厚煌心中暗道:“看來錢莊事務也要儘快處理一二。”

朱厚煌計劃之中的錢莊,就是原始銀行。是具有發鈔權,兌換金銀,兌換紙鈔,異地存取,等等功能。

許鬆對錢莊的需要,不是因爲許鬆看到了錢莊賺錢,而是少府體系之中需要錢莊。

少府是一個龐大的產業貿易集團,錢莊在金融對少府有很大的幫助,這種需要被許鬆敏銳的感覺到了。

朱厚煌決定,過一段時間將錢莊拆分。

他決定是錢莊拆分了三部分,一個是紙鈔局,專門發行紙鈔。一個少府體系之中的銀行,滿足少府內部的需要。另一個銀行該怎麼弄,朱厚煌還沒有決定。

是一個隸屬長史府的銀行。還是弄一個公私混合的銀行?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決定,只不過是不希望銀行這樣重要領域被壟斷之中。

其他大大小小的事務,朱厚煌逐一進行了瞭解。除卻這方面的事務之外,其他方面都沒有異動。

在最重要的軍事之上,朱厚煌雖然從吳鳳儀這邊瞭解一些,但是軍中不比其他。最爲嚴密。朱厚煌制定軍紀之中,更是嚴密之極,所以即便是吳鳳儀也從軍中得到不了多少消息。

朱厚煌與吳鳳儀商談之後,將戚景通叫了過來。

戚景通被自己兒子推着輪椅過來。

朱厚煌微微一笑道:“戚少將軍長大不少啊?”

戚景通立即說道:“多謝殿下誇獎。”一拍他兒子,說道:“快來拜見殿下。”

“哦。”戚景通身後孩子立即跪下,道:“戚繼光拜見殿下。”

朱厚煌多看戚繼光,忍不住多了兩眼,這個人就是戚繼光,是朱厚煌看重的將領,將來的東雍名將。

朱厚煌很明白戚景通的私心。

戚景通每次來見朱厚煌的時候,都會讓戚繼光推着他來。難道戚景通身邊沒有其他人了。

而且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戚景通一條腿已經瘸了,上戰場幾乎不可能了。所以戚景通一邊坐鎮東雍,一邊將所有心思放在培養兒子戚繼光身上。

他不放棄任何機會,讓自己的兒子在朱厚煌面前多露露臉。好讓朱厚煌多留一點印象。只是他卻不知道,其實朱厚煌想過不知道多少次,是不是將戚繼光弄到身邊教養。

不過,朱厚煌覺得,上一輩子戚繼光就被戚景通教養的很出色。自己插手會不會讓原本非常出色的戚繼光變得平庸之極。

不過,朱厚煌決定自己要快些生一個女兒。讓戚繼光成爲駙馬。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朱厚煌說道:“起來吧。”

戚繼光“哦”的一聲,就起來了。

朱厚煌用手輕輕揉了兩下戚繼光的頭,說道:“戚將軍,最近軍中怎麼樣,重新組建了幾個營?”、

戚景通說道:“軍中還算穩定,已經新組建了三個營。不過這三個營的訓練還差一點。”

朱厚煌皺起眉頭說道:“怎麼會這麼慢?不是要以老帶新,從東雍留守的營中抽調人手。組建新建的營?”

戚景通說道:“殿下,固然是如此,但是這一兩年之內,軍中擴張太快了,缺少足夠的軍官。即便是從軍營之中抽點人手,也會影響留守營的戰鬥力。東雍本來就已經很空虛了,臣不敢再影響唯一有戰力的軍隊。”

朱厚煌不得不嘆息,說道:“孤知道了。”

朱厚煌第一次暴兵的時候,在此之前,已經朱厚煌已經培養一千多親衛一兩年的時間。所以順順利利的弄下來了。

但是之後再次暴兵,前後數次暴兵,已經將朱厚煌培養的所有軍官都用完了。

爲了保持戰鬥力,戚景通不得不將擴軍的步驟放緩一些。纔有現在的局面。

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
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