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

最終朱厚煌還是免不了首裡城一行,一來海盜所到的時日尚早。二來耐不過琉球世子再三相請。

在首裡城外,朱厚煌才知道首裡城頗具唐風這句話,恰如其份。

首裡城並不大,只是一個小城堡,外面有一層堅固的石牆包裹着。進攻城堡內,就看見一出恢弘的重檐大殿,整體上有唐代建築氣勢恢弘的特點,但是很多細微的地方,難免有一些島國的小家子氣。

這樣的建築在這個時代,只能說有些特點,畢竟在明代還有大量的唐代建築存在,朱厚煌早已習慣了。

唯一讓朱厚煌不習慣的是,這裡居然還保留着跪坐的傳統。不過入鄉隨俗,朱厚煌也只能勉爲其難的坐下來。

朱厚煌的這一個正主來了之後,琉球世子,還有一些琉球的達官顯貴出來做陪,連在病中琉球王也出來與朱厚煌對飲一杯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琉球世子一揮手,什麼歌舞散去,連做陪的大臣也都散去了。只剩下琉球世子。

見狀朱厚煌立即清醒了幾分,知道琉球世子有密事要談。

“這次請殿下來此,卻是有人請託,想秘密拜會殿下。”琉球世子說道。

“哦,卻不知道是什麼人,這麼神神秘秘的,想要見孤,孤在琉球,光明正大的拜見,有何不可?”朱厚煌雖然這樣說,但是卻已經猜到了幾分,定然是日本那邊的人,否則也不能請動琉球世子。

“是日本細川氏的使者。”琉球世子低聲說道:“蔽國,小國寡民,而細川氏是日本權臣。小國也不敢得罪,只能冒昧如此,還請殿下海涵。”琉球世子話沒有說完,就已經長跪在地,將頭顱深深的埋下,表示歉意。

朱厚煌知道,雖然這個時代的日本,不被大明看在眼裡,但是放眼整個世界來說,日本都不能算是弱國。只有彈卵之地的琉球國,他既得罪不起大明,又得罪不起日本。如果真得要得罪一個的話。他定然會得罪大明,因爲大明還有道理可講,但是日本卻是不見道理的。

這可以說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吧。

“好吧,既然來了,孤就見上一面吧。”朱厚煌對現在的日本還是很好奇的,他日本歷史瞭解很少,對於這個時代的日本,瞭解更少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些人都還沒有出生,至於現在的日本,誰是風雲人物,只聽隻言片語,根本沒有詳細的瞭解。

他正想見一見了解日本內情的人。正主來了,豈能不見。

見朱厚煌答應了,琉球世子立即派人將日本細川氏的使者叫過來。不一會兒,一個日本武士,身穿和服,腳踩木屐走了過來,到朱厚煌身前,用帶着江浙口音的漢語說道:“日本細川氏奉行,宋素卿拜見雍王殿下。”

“宋素卿?聽名字你是漢人?”朱厚煌問道。

“是,臣乃寧波人。自由在日本長大,如今是細川氏家臣。”宋素卿緩慢而堅定的說道。

如果是這個時代的大明人,看在宋素卿這個樣子。定然很不是舒服,概因這個時代的大明人看來,好好的中國人不當,偏偏去當日本人,簡直是大逆不道。

但是在朱厚煌在後世,見慣了黃皮白心的香蕉人。早已見怪不怪了。

朱厚煌直接問道:“你來見孤,有什麼事?”

“那就要看殿下了,殿下集重兵於琉球,並光發信使於海上。招攬英雄,卻不知道劍指何方?”宋素卿朗聲說道。

朱厚煌不由的啞然,他沒想到他的舉動,居然會引起日本方面的反應。不過如果換位思考,

這麼大一支艦隊,停留在自己家門口,自己也會大起疑竇。

朱厚煌好笑之餘,又覺得暗自驚醒。這不是穿越的單機遊戲,自己的每一個舉動,別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所以所作所爲要慎之又慎才行。

不過,朱厚煌確實沒有出兵日本的計劃。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朱厚煌對自己到底有幾分幾兩有自己認識,決計不會狂妄到,以爲天下無敵。日本並不是現在的朱厚煌能動的了的蛋糕。即便朱厚煌有一天會出兵日本,但也絕對不是今天。

“孤來琉球,不過因爲孤往來日本的商船,屢次遭到了海盜攻擊,孤乃興兵誅殺徐和尚,並大會海商,示威海上。不知道爾等對此滿意不滿意?”朱厚煌雖然對日本沒有攻擊的意圖,但是也沒有多少好感,說話直衝衝的。

宋素卿說道:“外臣自然信得過殿下金口玉言。外臣身爲細川氏奉行掌管通商一事,殿下可有意與我細川氏通商。”

朱厚煌冷笑一聲,道:“這件事情,你去找許統領便是了。”

對任何賺錢的事情,朱厚煌都不會拒絕。但是這朱厚煌卻不會與宋素卿說這個。因爲是身份對等。

朱厚煌身爲一國之君,與宋素卿這個臣下臣,說了這幾句,已經有一點降低身份的嫌疑。再善談通商一事,就太不自重了。

有時候不是有人要端着架子,而是端着架子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才必須端着架子。

宋素卿沒有一點遲疑,說道:“既然如此,外臣就告退了。”宋素卿躬身後退,小碎步向後退,退到大門之外,再次行了一禮。關上了門。立即長出了一口氣。

“成了。”宋素卿心中暗道。

這一次與朱厚煌的接觸,宋素卿根本就是狐假虎威,沒有來得及向細川氏請示。直接借用細川氏的名號,走通琉球王氏的關係,見到了朱厚煌。

爲什麼宋素卿不光明正大的去見朱厚煌,因爲如果如此,朱厚煌定然會驗看宋素卿的文書,而他偏偏沒有文書。如果朱厚煌直接與宋素卿談論如果通商之事,立即能識破宋素卿的謊言,因爲宋素卿不敢擅自答應朱厚煌任何條件。但是朱厚煌卻沒有。

這是一場大冒險,宋素卿已經成功了。他相信正想恢復實力的細川氏絕對不會任何一個改善財政的機會的。如同朱厚煌一樣。

宋素卿心中暗道:“我先拖延時間,等國內條件到了,再和雍王手下詳談。”

朱厚煌完全沒有想到宋素卿是騙自己了,回到港口之中,朱厚煌立即將許棟找過來,將這一件事情告訴了許棟,隨機問道:“細川氏到底什麼樣的勢力,細川氏現任家主是誰,家中有那些人才,控制着什麼地方?”

許棟低頭,期期艾艾的說道:“臣無能,只知道細川氏是日本京畿附近的一個大名,是日本皇室遠支,至於具體的臣就不知道了。”

朱厚煌長嘆一口氣,心中知道,這也怪不了許棟,術業有專攻,讓許棟去做錦衣衛的勾搭,難怪他弄不明白。此刻他忽然想起了舅舅吳鳳儀。吳鳳儀在北港已經好幾個月了,是時候讓他回來了。

之前,朱厚煌專注於內政,如何開發東雍。現在開發東雍的事務都落在陸完的身上。而且陸完所做的要比朱厚煌還好。朱厚煌的工作重心,就放到了外邊,這時候,一個情報機關的重要性就顯露出來了。

朱厚煌說道:“這件事情也怪不得你,不從今以後,這樣的事情,你就要多操心一點,否則我怎麼方心你獨當一面。”

許棟臉色有幾分感動,說實在的,能獨自在外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員,朱厚煌手下,許棟是第一個。

只是不知道這份感動,是真是假。朱厚煌也不知道。

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
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九百章 影響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