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

一陣號角之聲響起來,是淡目國的海螺號,應該是收兵的信號。

本來正在頑抗的士卒,立即乖乖退走了。

這一場並不大的戰鬥,卻慘烈無比,不過是一個營的雍軍,與淡目國萬餘軍隊的對決,但卻打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讓人承受不住。

雙方都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東雍強烈的火力,在數十米之外,將人都打死打殘的兇殘,讓淡目國上下非常吃驚,他們不是沒有見過火槍。

佛郎機人來東南亞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火槍他們也都瞭解,很多貴族手中還有一些火槍,不過作爲個人武器珍藏。從來沒有想過火槍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一時間,淡目國大營之中議論紛紛。各級將領說什麼的都有。

“我們要傳承真主的榮光,豈能因爲區區的一點挫折,就放棄?絕對不能放棄,只要我們堅持下去,真主一定要保佑我們的。”

一個白袍將領將手按在一柄彎刀之上,這彎刀的刀鞘上面,鑲嵌着好多寶石,看上去金光閃耀。

他的發言,讓尤努斯很爲難。

尤努斯是淡目國王兒子,也是這一次出征的將軍。

說實話,他現在進退兩難,當穆西河口一戰,淡目國水師大敗之後,他就想離開了,但是他無法完全控制軍隊。

是的,不僅僅是他,連他的父親也是這樣。

說這一點上,就不得不談淡目國的建立。

淡目國的建立是拉登藉助回回教長老的勢力經過戰爭之後,推翻了滿者伯夷國而建立國家。這就有一個問題,就是滿目國的基因之中,天然就有回回教的股份。

所以面對日益壯大的回回教勢力,王室也必須想辦法限制。

而淡目國王的限制辦法,就是進攻,擴張,傳播回回教。

讓這些回回教勢力將精力都投入聖戰之中,明顯的是國內問題,國外解決。所以這些遠征的軍隊之中,回回教的勢力,佔據了相當多的比例。

不過,現在的情況,讓他退出,尤努斯也不甘心。

因爲舊港就要被攻下了。

舊港圍城已經有一兩月的時間,這一兩個時間,雖然攻城不克。但是在本地回回教徒的指引之下,舊港附近所有領地都被納入掌管之中。

只要舊港一被攻克。

這一大塊富饒的領地就是淡目國的了。

但是尤努斯知道,現在的關鍵並不在陸地上的戰鬥,而是在海上。至於陸地上的戰鬥只是細枝末節。

而且大量回回教的狂熱者,他們雖然都是死硬的很,不容通融。但是戰鬥力還是可以保證的。真正打起來,尤努斯並不害怕。

尤努斯說道:“好,那麼諸位就準備作戰吧。”

尤努斯本來想撤退的想法,被否定之後,立即準備了兩手準備,派出信使回過,讓父王派海軍來接應他,第二就是派使者去亞齊,催促亞齊在海面上有所動作,切斷對方的補給線。

就在淡目國這邊有舉動的時候。東雍這邊也在準備。

一百多具屍體,橫擺在地面之上。

俞大猷一步步走過去,看着每一個戰死的人員。

汪勇說道:“將軍,是下官的錯,下官下令出擊太早了。”

汪勇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俞大猷知道汪勇的判斷並沒有太多的錯誤,一般情況下,先打上數排齊射,然後讓刀盾兵下去衝上一陣子,這已經成爲一個完整的套路了。汪直所犯的錯誤,就時候錯估了對手的承受能力。

萬萬沒有想到,捱過數輪排槍之後,他們還能有如此大的意志力堅持戰鬥。

俞大猷也沒有想到,對方的戰鬥意志如此堅強。俞大猷覺得棘手之極,他暗道:“看來這些對手不好對付。”

俞大猷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錯,就好好待活着的兄弟。”

俞大猷檢驗過戰場,回去之後。

立即確定下面的戰鬥規則。

要做兩個方面的事情,第一就是想辦法溝通與舊港城,不過欲速則不達。俞大猷決定緩步前進,一步步將軍隊推進到舊港城下。

第二就是修好浮橋,讓大軍後顧無憂。浮橋由魏瑞舟來負責,不用俞大猷多做準備。

汪勇所部停下來安營紮寨修整,而俞大猷帶領的軍隊向舊港進發。

從這裡向舊港城,並不遠。

不管怎麼說,舊港城都是一個港口城市,依靠穆西河的水運溝通大海,所以舊港城也在穆西河邊。

大軍沿着穆西河河邊推進,穆西河裡面有戰船護衛。而俞大猷加大了火力輸出,一路上無可抵擋。

不過,俞大猷感到奇怪的是,好像淡目國並沒有怎麼嚴守,一路上並沒有與剛剛登陸那一戰的慘烈。

很快就來到了舊港城下了。

舊港城已經被三面圍困,一邊臨着穆西河的港口也堆積了不知道多少雜物,顯然是不通了。

大片大片的攻城器械倒塌在半路之上,中國式的城牆上面有太多損傷的痕跡,城下下面的護城河好幾段都已經被填平了,不過舊港一帶的雨水太多了,所以填平的護城河也在雨水的沖刷之下,都變成了爛稀泥地。

俞大猷一看這情況,就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座舊港城能守住,與這裡頻繁的雨水有關係,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這麼頻繁的雨水,恐怕城中的柴火未必夠,柴火不夠的話,很容易有瘟疫橫行。

俞大猷將這個心思放在心中,一揮手,一個營的士卒涌出,向攔在雍軍與舊港城之間的一座大營撲過去了。

這個時候,整個舊港城都已經沸騰了。

一個多月的圍城,早已將城中所有的人心氣給磨平了不少。如果不是得到確定的消息,說有援兵要來,城中的人恐怕早就投降了。

此刻遠遠能看見援兵的身影,立即涌上了城頭。黑壓壓一片看着下面戰鬥。

卻見雍軍先扮成幾十門佛郎機炮。

推到道營地之前,猛地開炮,佛郎機快射起來,非常勇猛,不過呼吸之間,就發出十幾炮來,幾十門佛郎機炮一起發射,幾百枚炮彈都砸對面的營地之中。

好在這營地已經駐紮一個多月了,早就加固過好幾次了,佛郎機炮的威力也不算太大,不過誰將營地外面的木牆打出好幾個缺口而已。想將木牆給掀翻,還需要一些功夫。

隨後雍軍的火槍手上前。

一排排火槍手逼近數十步之內,火槍手連連開槍。

佛郎機炮與火槍手的火力輸出,讓營寨裡面的人幾乎不敢露頭。大部分士卒都躲在土牆後面。

子彈射不透土牆,只能在土牆上面射出一個個小坑而已,但是佛郎機炮打在土牆之上,力道很足。

很多土牆後面的人都被震死來了。

當佛郎機炮都有一點發熱的時候,佛郎機炮就停止了射擊。

一個安南營被推上了戰場。

安南士卒雖然也裝配火槍,但是更多是要他們肉搏。他們一出場,滿身的甲冑,刀盾,長槍,看上去很符合這個時代的觀念。

不過,對安南士卒來說,並不是太舒服的,因爲這裡是熱帶,一身盔甲在身上,鐵甲都百太陽曬的滾燙,就好像是受刑一般。

所以,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之中作戰,恐怕一會中暑的人就不在少數。

安南士卒緩緩的靠近,忽然一聲重重的鼓聲響起,這就是進攻的訊號。無數士卒大聲吶喊,開始發足狂奔,高舉刀槍,連本來嚴整的陣型,也變得鬆散起來來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章 比劍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
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章 比劍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