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

皇帝本身就代表着大義。

即便嘉靖現在的權力被楊廷和限制的死死的。

但是在張璁看來,那根本不是問題所在。

只要嘉靖謹言慎行,廣施恩德。甚至什麼也不用做,只要在皇帝這個位置上坐的時間夠久,很自然的就有權威。

這樣的先天優勢實在是太大了。所以皇帝與權臣的對決,除非權臣下決定要謀朝篡位,否則權臣就輸定了。

沒有第二種可能。

所以,張璁看來,嘉靖想要扳倒楊廷和,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找楊廷和的錯處,而是要立身正。讓楊廷和找不到嘉靖的錯處。

不能讓楊廷和找到廢立的把柄。

不過,這一點幾乎不用怎麼擔心了。

因爲嘉靖登基本就是楊廷和違逆正德的意思,否定雍王。才嘉靖登基之事,如果楊廷和再將嘉靖給廢了,且不說楊廷和有沒有這個威望,畢竟楊廷和力主否定雍王登基,並不是楊廷和一個人,而是整個文官集團都希望雍王登基。

但是嘉靖遠遠沒有到這個程度。

即便是楊廷和可以做到,楊廷和在天下人心中立即從力挽狂瀾的賢臣,變成了心懷莫測的奸臣。

楊廷和現在的最大財富,就是士林聲望。

被士林推崇,百官擁戴,纔是楊廷和能與嘉靖掰手腕的底氣。如果楊廷和失去了這些。他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但是嘉靖想聽的不是這些。

嘉靖如果有足夠的耐心,就不會在殿試上表現的這麼明顯。

“朕難道要容忍楊某人這麼長時間嗎?”嘉靖說道。

張璁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的確他剛剛對嘉靖說的是大道正理,按照這樣做,嘉靖一定能將楊廷和按在地面上摩擦的。

但是這個結果,卻不一定合乎張璁的利益。

因爲嘉靖如果按照這樣行事,張璁這冒頭的小官,不知道被楊廷和扔到了什麼地方去了。說不定就在西南,西北的某個縣城之中一輩子冒不出頭來。

張璁說道:“陛下,預先取之,必先與之。如今楊廷和是百官之首,權傾朝野,但並不意味着滿朝上下都信服楊廷和,臣以爲,陛下要除去楊廷和。先除去王瓊。”

嘉靖皺起眉頭問道:“王瓊不是楊廷和的對手?朕如何要幫楊廷和?”

張璁說道:“王瓊乃先帝任命的吏部尚書,前日臥病在牀,纔有陛下登基之事,否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先帝固然任楊廷和以大任,但依舊令王瓊爲吏部天官加以制衡,如今陛下登基,楊廷和以擁立之功,聲望凌於衆人之上,再除去王瓊,則滿朝上下勢必不能制。文武百官擁戴楊廷和,是先帝之時,朝綱混亂,非楊某人不能與宦官爭權。而今陛下登基撥亂反正,他們自然生出離心。”

嘉靖問道:“這些人都楊廷和的黨羽,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陛下,即便他們不背叛楊廷和,陛下也可多親近一下大臣啊?”張璁說道。

嘉靖恍然大悟,他立即明白,先除卻朝中的異類。不是嘉靖一定要除去王瓊,而是王瓊是正德的死忠。嘉靖斷斷不可能留用的。

除去王瓊之中,楊廷和必須給自己麾下的人論功行賞。但凡這種事,必定有厚薄不一。嘉靖再越過楊廷和,去和其他大臣接近。如果能拉攏過來,自然是好的,嘉靖在外朝就有人了。即便拉攏不過來,也無所謂。他就不相信,楊廷和的心真的這麼大,一點點疑心都沒有。

而且張璁所言,是徹頭徹尾的陽謀,從頭到腳,即便楊廷和知道了,也無所謂。

怎麼清理前朝餘黨是錯,而是皇帝接近大臣是錯。

嘉靖細細一想,忍不住的說道:“好。張先生此言讓朕茅塞頓開。”

嘉靖還與張璁商議了很多細節,對於如何拉攏分化大臣,說了好多。嘉靖送走了張璁,心中依舊激動的不能自已。

他立即紛紛黃錦,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讓張璁留在京師。

嘉靖的這麼多動作,如何不讓楊廷和察覺。

不過,短短數日之間,王瓊罷官回家,而嘉靖也在頻頻與各部大臣於宮中密談。連楊廷和也弄不清楚,嘉靖與這些大臣說了些什麼。

楊廷和捏了捏鼻樑,有些疲憊。

自從嘉靖登基以來,楊廷和就感到非常之忙。

先是處理雍王遺留下的問題,雍王離開大明之後,又開始撥亂反正,將正德遺留下來的問題,給一個處理了。

雖然正德在武功上有所建樹,但是在內政領域之中,卻平庸的一塌糊塗。如文官的不和,也讓朝政之中不知道埋下了多少隱患。正德的近臣之中,固然有能征善戰之將,但是可惜這些能征善戰之將,本身都不是什麼好鳥,剝削起百姓來,更是一個賽上一個,更不要說那些太監一個比一個沒有底線。

在正德看來,只有兵權在手,武力強盛,這都是小問題。

正德一出生就是命中註定的天子,看問題很少從底層看起,這也算是正德的毛病所在。楊廷和卻不能如此。

所以這幾個月來,一直在清理正德留下的爛攤子。

這個爛攤子還沒有清理好,嘉靖會不安分起來,讓楊廷和感到苦惱之極。

“父親,”楊慎看見楊廷和的樣子,有些擔心,他覺得自從嘉靖登基以來,楊廷和操勞過度,日日憔悴。讓楊慎看了心疼不已,說道:“凡是皆有定數,勢不可用盡。父親莫不如急流勇退,陛下想要什麼給他便是了。父親何必如此啊?”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楊慎也看的分明,他知道,如果楊家沒有篡位的決心。當這個權臣,是弊大於利。終究有一天,大權還要還給陛下,如此還不如急流勇退。

楊廷和看着楊慎,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我兒不知,這一段時間,我時常夢見先帝。先帝責我,這就是我給大明挑選的賢君嗎?我告訴先帝,當今年齡尚小,還沒有定型,尚有挽回的餘地,老臣定當竭力規勸,不會讓陛下失望。所以我萬萬走不得的,不過慎兒,爲父可以先放你一任知府,當風平浪靜之後,再做仕途進步如何?”

楊慎心中暗歎一聲,說道:“爹爹不走,孩兒也不走。”

其實楊慎很瞭解自己父親。

自從正德去世之後,楊廷和的心中的就有一塊心病。

這一塊心病就是違逆正德的意思,將興王扶上皇位。雖然楊廷和自己給自己解釋這是權變,這是爲了大明好,爲了天下好,也爲正德皇帝身後名好。

但是事實如何,卻是不容反駁的。

還有就是嘉靖居然不想繼承弘治一脈。弘治皇帝一脈居然有絕嗣的危險,讓楊廷和更是覺得自己對不住正德。

現代人無法理解古代人對子嗣的看中。這樣更讓楊廷和覺得對不起正德。

這樣內疚折磨,讓楊廷和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覺。一想起了就覺得自己要想辦法補救。他受兩代君王知遇之恩,豈能沒有報答之心。

所以他一定要嘉靖承嗣,就是這個原因。

否則楊廷和心中根本過不去。

楊廷和是一個忠臣,不過,並不是完全忠於嘉靖皇帝,比起嘉靖皇帝,他更忠於大明,忠於正德,乃至於最忠於弘治皇帝。

所以,他覺得於情於理,他必須將弘治皇帝,與正德皇帝身後承嗣之事料理的清清楚楚,再做退步的準備。

他可以將朝廷大權拱手相讓,但是萬萬不能弘治與正德兩帝在地下無人祭祀。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十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十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三十九章前哨戰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