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

正德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表現出什麼樣的表情,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作爲一國之君,對於叛亂的終於平定,應該感到高興,但是正德緊趕慢趕,但是還是晚了一步。

正德最後還是忍住火氣沒有爆發,一甩袖子,翻身上馬,向安慶城而去。

朱厚煌也翻身上馬緊緊跟着正德後面,朱厚煌跟在正德也有一段時間,故而他對正德的心思也能揣摩到幾分。

正德所謂的輕佻,也是正德的小孩子脾氣,王陽明這一才狠狠的給正德一巴掌,正德不報復回來,纔是不正常。

王陽明要倒黴了,還是倒大黴了。以正德的脾氣,他不會去主動折騰王陽明,但是折騰王陽明哪裡需要正德主動啊。

朱厚煌能揣摩出正德的心思,正德身邊的人也能,這樣的事情,自然會有代勞。正德只需點頭而已。

王陽明現在還不明白這一點,他徹底的消滅了寧王叛軍,得罪不是正德身邊的將領,而是正德本人。

這一點差別很大。

王陽明還不知道自己將來悲催的命運,正在處理繁忙的事務。

寧王之亂,並不是僅僅抓住寧王,就完事的,還兩個府的地盤爲寧王的殘局所控制。

王陽明調兵遣將,知府周朝佐,曾嶼兩人,分別從兩路逼近南康與九江兩府。

南康與九江兩府幾乎上是望風而降,在大勢已去的現在,根本沒有誰會爲寧王效命到死。不,有人爲寧王效命到死,這個人就是王綸。

湖口小城之中。王綸獨自靜坐。

王綸平素威信深鑄,在麾下的將士之中,很受到擁戴。故而縱然是寧王兵敗被擒的消息傳開,九江南康紛紛淪陷,湖口小城之中。雖然軍心浮動,但是已經還保持着軍隊的建制,這一點就難能可貴。

“大人,”門外忽然有人敲門。王綸心中一動,暗道:“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王綸對麾下士卒的異動,不是沒有發覺的。但是發覺了又能怎麼樣?

湖口小城已經成爲一座孤城,縱然他鐵了心下辣手,又怎麼擋得住軍心浮動。他索性就不管了,他們想怎麼就怎麼想,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至於他。他從父祖輩就是寧王府家將,縱然他想投降,估計投降之後,正德也不會放過這些寧王死忠的。

所以,王綸聽天由命了,也不在乎外面的人是什麼來意。

“進來吧。”王綸淡淡的說道。

木門被推開了,一羣人走了進來,這一羣人都是王綸下面的骨幹軍官,可以這樣說,這些人的意見一致的話,就能架空王綸。

王綸眼睛輕輕一掃,所有人都不敢與王綸對視。

王綸說道:“怎麼了,想來取我性命?”他將身後掛着的一柄長刀扔在地面之上,說道:“來吧。”

“大人,卑職不敢。”這些人紛紛低頭。

“大人,”領頭一人說道:“我等都是大人一手提拔,怎麼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不過,我等固然知道,寧王對大人的栽培之恩。只是寧王大勢已去,大人即便是不爲自己着想,也要爲妻兒着想啊。”

王綸輕輕一笑說道:“我就是爲了他們着想,才這樣。”王綸站起身來,說道:“死不是最大的懲罰,有時候不死纔是,諸位可能不知道,當初效忠建文帝大臣是一個什麼下場,誅十族者有之,男的代代爲奴,女的代代爲娼。”

王綸又怎麼沒有貪生怕死之心,就算他沒有。他也不是鐵石心腸,又怎麼沒有憐妻愛子之心。

正是有此心。

王綸才決定頑抗到底。他寧可一死,寧可死在戰場之上。此刻對他妻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死。而不是經受生不如死的考驗。

“大人。城外有人進來,說可保大人一命。”

王綸輕蔑的冷笑道:“這你也信。”

“本爵的話,如何不信。”一個人走了進來,他昂首闊步,說道:“我許泰說的話,我看誰不信。”

王綸一聽許泰這個名字。眼睛一縮,下意思就去摸腰間的兵刃,隨即想起,自己的佩刀被他扔在地面上了,然後再想起,許泰能來到這裡,可以說整個湖口都已經叛變,投靠了。他縱然兵刃在手,又能做些什麼啊?

王綸左右一看,他的屬下沒有一個人敢與他對視。說道:“許將軍,不,許爵爺,你既然來到這裡,我這大好頭顱,徑直來取便是。說這些,實現不了的話,又有什麼意思?”

許泰看着王綸,心中暗暗稱許。許泰雖然出身富貴,但他現在的地位也是一刀一槍殺出來,最欣賞的也是血性男兒。說道:“我許諾的事情,怎麼辦不到?”

“謀反爲十惡不赦之罪,我身爲寧王手下首席大將。怎麼會可能輕饒。”王綸對他的下場早有預料了,根本不相信許泰所言。

許泰說道:“按常理說就是這樣的,但是現在有一個不按常理的機會。”他心中暗道:“要不是我着急趕往南昌,哪裡會費這一番手腳。”

許泰雖然聽說寧王已經被擒了,但是南昌那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並不是太清楚,而且九江與南康都已經投降了,故而湖口再向江西那邊投降,許泰等於根沒有踏入江西省一步。更不要提什麼功勞了。

而湖口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並不是旦夕之間能夠攻下來的,而且他手裡面也沒有兵啊。不拿下湖口,他進不去江西省,進不去江西省,就無法在覆滅寧王的功勞之中分上一杯羹。故而他才爲王綸開出這麼寬鬆的條件。

他繼續說道:“雍王分藩海外,正需要人手的時候,我可以你全家都發配到海外去,錦衣玉食不要想了,但是一條小命,還是能留下來的。”

王綸心中微動,還是有一點不敢相信問道:“此言當真?”

“當真?”許泰繼續說道:“你現在的情況,最差不過一死而已,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我騙你,要不是有事情要你做,我纔不費這個功夫。你只需要說答應還是不答應。”

王綸心中求生的慾望大漲,說道:“許爵爺,要我做什麼?”

許泰說道:“我要,九江與南康兩府想我投降。”

王綸猶豫兩分說道:“我只是說試試,不過許爵爺想讓兩府投降,條件就要寬大一些。”

許泰說道:“由你來釘,不過一定要趕在南邊之前,受降兩城。”

王綸說道:“是。”

九江,南康兩府雖然在寧王覆滅之後,就宣佈投降了,但是等南邊的文官受降還需要一段時間。

許泰就是選的就是這個時間差,他打發一人去九江受降,他與王綸一併帶着數千降軍,向南康而去。

由於王綸的關係,還有許泰的免死承諾,兩府的地方官紛紛向許泰投降,他幾乎上孤身一人,只帶着幾個人受降了湖口城,然後帶着艦隊逆流而上,進入鄱陽湖之中。一路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投降,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許泰的隊伍之中。

這些人都是寧王舊部,或者是屈從於寧王暴力之下的人,此刻得到許泰從輕發落的許諾,立即精神百倍的爲許泰效力,帶-路黨做的不亦樂乎,許泰藉着水路一路來,幾乎每一到一地,就有一地的人力物力落在許泰的手中,到了南康之時,隊伍已經擴大的一倍有餘,雖然用來大仗,還不行,但是用來裝聲勢,卻足夠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
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