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

其實東雍的投石機準頭並不是太準。

只是這些莫軍的民夫承受傷亡的能力太差了,所以才發生這樣的事情,莫登庸立即做出安排,派出大量士卒與民夫,接管這裡。轉移投石機。

但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弄好的東西。需要好一陣子。

朱厚煌感受到莫軍的投石機停止射擊之後。只聽見一身大喊:“殺。”

清化軍衝了出去了。

此刻的清化軍大多是刀盾手,還有很多士卒架着一排排長梯衝了出去。他們密密麻麻的好像是螞蟻一樣。

速度極快,不過一會功夫,就越過了半路上沉重的攻城器械。

由於投石機的暫時停止射擊,天空上,只有射向升龍城的石塊,沒有從升龍城裡面射過來的石彈。只有衝的比較近了,纔有城頭上的箭雨紛紛。

還有就是火器也紛紛發作了。

在遠程的時候,莫軍多用投石機,但是距離近了,也開始使用火器,特別是火炮。一來,是大型的火炮在這個時代並不算多,但是小型火器裝備比較多了,特別是在大明朝,大明朝各式各樣的火炮,真正射程超過投石機的,也是在明中後期才比較普及的。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火器比較貴。

火器用的是火藥,投石機用的是人力。這個時候對莫登庸來說,人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火藥就不一樣了。

連年的戰爭,莫氏又不如東雍有海洋貿易,可以到處買火藥原料,他手頭的火藥不多了,只能省着些用,所以他不到距離近了。是不會大規模用火器的。

“轟轟轟”之聲,連成一面瞬間將城牆下面全部覆蓋住了。

炮聲壓制住了慘叫之聲。朱厚煌眼睛之中,只能看見,大量的士卒衝上,然後撲倒在地,再衝上去,再撲倒在地。

當然了攻城器械也開始發揮作用了。

雲梯第二層上面,已經有不少人上去了。什麼弓弩了,火槍了,甚至還有一些小炮,都從上面向城頭上面打去,一時間打的稀里嘩啦的。

雲梯是專門設計好的。

雲梯第二層,與城頭上的高度正好。

下面有人緩緩的推着雲梯,上面有人頑強的與城頭上對射。這樣也吸引了城頭上一些人的注意力。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道的長梯搭在城牆之上。

城牆上的有一個個木頭架子掛在城牆之上。擋住了長梯向上攀爬的空間,所以從城牆之上用長梯爬上城牆,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無數滾石檑木,金汁灰瓶都重重的砸了下去。

在城牆之下清化兵還沒有上梯子,就折了不少,等上了梯子,就被重重的砸了下來。

不過,朱厚煌也不指望這麼簡簡單單的就能攻克城牆,在朱厚煌的設計之中 他們是呼吸配合的存在,就清化軍撲城的時候。

無數士卒一聲大喊,將重重的雲梯重重的撞向了城牆。

對於沉重的雲梯來說,在城牆之前,還有最後一道關卡,不是別的,正是護城河。護城河雖然已經被填平了,但是剛剛填平的虛土,被沉重的護城河一壓,自然往下面沉。

數十名士卒一起用力,纔將雲梯的輪子推過了護城河,撞在了城牆之上。

幾乎在雲梯撞牆的瞬間,無數士卒順着雲梯往上爬。甚至在雲梯而層上面的士卒,早已從雲梯上跳上城頭。

一時間城頭上迸發出叮叮噹噹的兵器碰撞之聲,顯然是開始短兵相接了。

不過,莫軍也不是吃素的。

還不等一會功夫,一個萬人敵就從城頭上砸向雲梯。

所謂的萬人敵,就是一個大大的黑-火藥炸彈,瞬間在雲梯旁邊爆炸,將雲梯上面的人給掀翻在地,還有不知道多少罐火油從不同的地方扔了出來,砸在雲梯之上。再用火焰引燃。只聽見轟的一聲。

火焰猛地將整個雲梯給包裹起來。

除卻少數幾個已經衝上城頭的士卒,瞬間葬身火海。

不過,他雖然逃過了火焰,但是卻也逃脫不了接下來的死亡,莫軍從四面八方衝過來,瞬間將這個幾個士卒砍成了肉泥。

既然有第一個雲梯上城,就有第二個。

雍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是已經將雙方的廝殺限制在城牆一線。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上。”

百餘人推着長長的撞車,奮勇而前。順着通向東門的大道衝了過愛、穿過升龍東門向外延伸的這一條道路,是安南的主幹道之一。非常平順。

百餘推着重重的撞車卻還能飛快前行。城頭上立即開火了。

莫軍僅有的幾臺重型火炮都在城門之上,重重的炮彈砸在撞車附近,炮彈不過是路上打了兩個滾,就向一邊滾去了。

他們幾乎來不極發射第二次。

撞車已經重重的撞在城門之上。

“咚”的一聲巨響,城門被撞的吱吱作響。

莫登庸爲了留出反擊的餘地。所有城門都沒有封死。此刻城門成爲進攻的重點。

一層層的盾牌架起來,擋住城頭上掉落下來火把,滾石檑木之類。不過,有些東西是擋也擋不住的,不過一會功夫。大堆大堆的火油倒了下來,將撞車給點燃了,好像是熊熊的火炬一樣。

長達數裡城牆之上,處處都在廝殺。而且以東門所在這一片地方廝殺的最爲慘烈。

朱厚煌的臉色冰冷之極。

攻城戰之中,人命單薄如紙,不經意之間,也不知道扔出了多少人命在上面。現在這個局面,這已經是朱厚煌能調動的最大的攻勢了。

不能一舉攻下來,說明這種常規的攻城方法,對升龍城來說沒有什麼用處。雖然今日一戰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朱厚煌敢肯定,今天的傷亡如果少於一萬,不應該陣亡少過一萬。是絕對過不去的。

而朱厚煌能戰之兵,有幾個一萬,這樣硬攻之下。東雍如何能吃得消啊?

朱厚煌暗道:“如此不成,只能有兩個辦法了,用火炮轟開成器,或者是長期圍困。”至於放崩法,並不適宜所有城池。升龍城地下水比較淺。雖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能挖地道,至少大部分地方,不能挖地道。

不知不覺之間,太陽已經西斜了。可以說是鏖戰竟日,早上推出來的攻城器械,都被毀的七七八八了。撲城的士卒,也換了好幾波了,這還是清化軍的經驗豐富,他們不急着攻城,而是在各處攻城器械的掩護之下,保命爲先。甚至有人砸磨洋工。

並不是什麼時候,你一揮手,所有人都前仆後繼的送死。看着衝在前面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剩下的人更可能是潰退。

如果不是朱厚煌安排好了督戰隊,不知道這些士卒到底要潰退了多少次了。

朱厚煌暗道:“這樣攻下去,徒勞無功。白白損傷士氣。”他嘆息一聲說道:“撤軍吧。”

叮叮噹噹的鳴金之聲,想起,還在戰船上的士卒如蒙大赦。飛快的逃了回來。所有攻城器械都丟在戰船之上,看上去好不狼狽。大部分人都帶傷。朱厚煌沒有多清點,只是略路一數,清化軍至少折損了三四千人在城下。

朱厚煌擡起千里鏡,依然能看見,無數傷員在陣前緩緩的呻吟,他們都是被丟棄的重傷員。朱厚煌說道:“傳令下去,派使者過去,說我軍要求收屍。”

爲了防止瘟疫,一般來說都會允許對方收屍的。不過朱厚煌之所以這麼急,是因爲朱厚煌幫助這些遺留戰場上的傷員。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六章 不服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十章 經緯【3】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九百章 影響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六章 不服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十章 經緯【3】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九百章 影響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