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

張軒拜訪賀一龍

昨夜的種種,張軒從來不知道。

張軒與羅玉嬌纏綿一夜,第二日一早,就一起去拜見賀一龍。並帶了王大炮所鑄造的那一柄寶劍。

賀一龍有一點宿醉未醒。不過多年征戰,讓他的反應給機敏,身邊的親衛說有人來拜訪,就已經醒了。洗漱過後,就過來見張軒與羅玉嬌。

見了賀一龍,羅玉嬌槍先行禮道:“拜見賀叔。”

賀一龍見了羅玉嬌,又想起昨夜與羅汝才所談的話,心中不勝唏噓,說道:“好久不見,當初的肉丸子,已經變成大姑娘了。”

羅玉嬌聽賀一龍說他的小命頓時有一些害羞,偷眼看了張軒一眼,卻見張軒眉目之間帶笑,臉上更是掛不住,說道:“賀叔,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今日我專程過來,讓你看看我的夫婿。”

張軒聽了之後,立即上前,說道:“張軒拜見賀叔。還帶來一些薄禮。”

賀一龍見張軒,長得玉樹臨風,談吐之間,自然有一種坦然的氣質,的確不是那些廝殺漢可比的。暗道:“玉嬌找得這個夫婿不錯,不過玉嬌這還沒有嫁過去幾日,就胳膊腿往外拐了。”

能在數以百萬的饑民之中,出人投地,成爲一方首領。賀一龍怎麼能看不出來羅玉嬌爲他夫婿鋪路的意思,隨即又想起羅玉龍,暗道:“的確,羅老兄的這個兒子,比起這個女兒差了不少。”

羅玉嬌知道羅汝才與賀一龍是過命的交情。羅玉龍不知道嗎?羅玉嬌知道早早的來拜訪,爲張軒鋪路。羅玉龍就不知道來拜訪一下嗎?甚至他如果積極的話,昨天他與羅汝才喝酒的時候,羅玉龍就應該在場。

賀一龍心中暗歎一聲,不想這個了。伸手將張軒雙手奉上的禮物,接了過來,手一掂量就知道是兵器,隨即將外面包裹的布囊扯下來,卻見是一柄長劍,沒有劍穗,劍柄之上緊緊的纏着數層黑布,劍柄最下面是一個整齊的圓柱切面。下面卻是紅木做鞘。沒有做任何修飾,可以說是樸實無華。

賀一龍猛地拔了出來,是一柄八面漢劍,劍身上光澤有一些暗淡,但是劍鋒之中,好像是流光涌動,鋒芒畢露,賀一龍放劍鞘,覺得劍身厚實,不像那些文人劍輕飄飄的,而是一把能殺人的利器。

“好。”賀一龍說道:“好劍,這禮物正合我心意,不過,我不好平白佔小輩便宜,說吧,你想要點什麼?”一邊說,一邊看

羅玉嬌,卻見羅玉嬌含笑而立,卻沒有給張軒一點提示。

這也算是賀一龍對張軒的一個小測試。想從張軒的品味之上,看出張軒的喜歡與人品。

“區區小禮物。不過是聊表敬意而已。”張軒笑道:“難不成小侄我還從賀叔這個討些什麼嗎?”

“不,我說給你東西,就給你東西。”賀一龍說道:“你還不能不要,要不然我營中有江南佳麗十人,還都是處子,都給你如何?”

“賀叔,你哪能這樣的啊?”羅玉嬌笑道:“送這東西,你應該讓我先出去嗎?否則豈不讓張郎爲難嗎?”

張軒的確有一些不好意思,說道:“賀叔,既然這樣說,小侄我還真有一點東西想請教賀叔。聽聞賀叔曾經飲馬長江,遙望南京,卻不是長江之上,江防如何?”

賀一龍萬萬沒有想到,張軒問這個。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你怎麼想問這個?”賀一龍說道。

“怎麼賀叔你反悔了嗎?”羅玉嬌也不知道張軒問這個幹什麼,但是她早有覺悟,就是凡是張軒所做的事情她都支持。

“好,我不反悔。”賀一龍想了一想道:“說江防,其實我們革左五營,也沒有怎麼接觸過長江上的防禦如何?因爲我們從來沒有過渡江之念,不過,長江卻不是天險,一來朝廷還沒有長江水師,尚在兩可,二來長江太長了。船隻又多,真想渡河,只需打一個時間差,在官軍沒有反應之前,就渡過去了,不過想要渡河,真正的問題,不在長江。而在勇衛營。”

“勇衛營。”張軒細細想來,不管是在後世,還是在這個時代,都對這個名詞沒有什麼印象。

“對,勇衛營。”賀一龍說道:“與我革左五營對陣最多的就是勇衛營。其中黃得功我印象最爲深刻。沒有勇衛營,我早就馬踏長江了。”

黃得功張軒倒是如雷貫耳,但是黃得功與勇衛營有什麼關係,張軒卻不明白了。隨即張軒就問了出來。

“黃得功就是勇衛營的主將之一。”賀一龍說道:“勇衛營就是皇帝老兒的親軍,厲害無比,賞賜豐厚,個個悍不畏死。我革左五營以大別山爲根基,但是山中有什麼好待的,簡直淡出個鳥來,還不是不得已,就是被勇衛營給逼得,官軍其他各部,我都不放在眼裡,只有勇衛營之中,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一個比一個難纏。不過,我革裡眼也不是好對付的。”說着賀一龍猛地將衣服個扯開了,露出胸口一

處刀傷,幾乎真中心臟。說道:“這一處刀傷,就是孫應元在羅山送我的,大夫說,只要再深一點,我就見閻王了。不過,孫應元也不好過。我在羅山斬下了他的狗頭。”

僅僅是一處刀傷,張軒就感受到一股慘烈之極的氣氛,想來羅山之戰,該是如何的慘烈,官軍主將陣亡,而賀一龍也差一點就陣亡了。

張軒雖然對崇禎皇帝的親軍,還有一點遲疑,但是黃得功的大名,張軒在後世也是聽過到底,心中暗道:“莫非這還真是崇禎的親軍嗎?”他心中將此事按下,決定去問一問張質,想來張質作爲進士,對這些掌故,還是明白的。

“除卻勇衛營之外,還有馬士英這個老狐狸。”賀一龍說道:“馬士英除卻他兒子麾下有一些從貴陽帶來的苗兵之外,沒有什麼不好對付的,但是他人多,調兵遣將,比人多,我們遠遠比不上官軍的。”

“史可法,怎麼樣?”張軒忍不住問道。

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張軒豈能不問?

“史可法?”賀一龍慢慢的想了一會兒,說道:“你說的是漕運總督?我沒有打到運河邊上,沒有與他交過手。不知道手段如何?不過你也不用多擔心他,朝廷的督師有能力的也就那三五個人,大多都是酒囊飯袋。這史可法之前也沒有聽過他有什麼戰績,想來也不過爾爾。”

張軒心中暗道:“史閣部可不是酒囊飯袋。”想起歷史上史閣部的壯烈,張軒心中不由有幾分黯然,因爲他知道,這一世他註定與史閣部不能兩全了。不過隨即張軒心中發狠,暗道:“誰阻擋我活下,我就殺誰。那麼是史閣部。”

在只能拼命才能活下去的時代,憐憫從來是奢侈品。

大略問過了,張軒又細細問地理掌故,官員品行等等的,幾乎要拿一個小本子,一一記下來。剛剛開始賀一龍還願意回答,但是時間一長,賀一龍也不耐煩了。他終於確定一件事情,張軒不是來拜訪長輩了,看樣子是來審訊犯人了。賀一龍必須絞盡腦汁,想了又想。才能回到張軒的問題,終於藉故有事,將張軒與羅玉嬌給打發走了。

等送走兩人之後,賀一龍只覺得頭還有一點暈,對左右說道:“今後那個張軒再來見我,統統不見。”

給晚輩吹噓一下,是美好的體驗。但是與張軒這樣的晚輩吹噓,就是折磨了。

.。www

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峽石城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章 搶飯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
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峽石城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二章 作坊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章 搶飯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九十章 拼死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章 奪門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