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

“轟”的一聲,王舉人不管什麼自己人不自己人。在他命令之下,這一門大炮裝着滿滿的散彈,猛得打了出去,一瞬間,幾乎有清場的效果。整個城頭之上,不管是官軍,還是義軍,全部被清空了。

無數散彈打在人身之上。

這些散彈大小規格不一,有的是鐵的,有得是石頭,也造成了不一樣的結果。

有得被打到要害部位,吭都來不及吭一聲,就已經將倒地身亡了。只有冉冉的流血,才證明這個人曾經活過。有的沒有打在要害地方,一時間斷胳膊斷手,於是乎慘叫聲驚天動地。還有一些人傷勢太重,幾乎已經沒救了,只是一時間沒有嚥下最後一口氣,只有低沉的呻吟之聲。

再加上戰場之上,喊殺之聲,火器爆炸之聲,彙集成一曲,獨特的戰船交響曲。

說實在的。官軍的火炮數量其實在義軍之上,火炮這東西保質期其實並不算短,在太平天國時期,還有一些明代火炮在用。而大明兩百年的積累,這家底絕非一天兩天可以消耗完的。不過,就陳州現狀而言,雙方的攻防重點就在西城,而不在這裡,故而大量火炮被抽調到西城北城,這裡只有數門火炮而已,故而沒有第一時間開火。

比如現在,陳州城上面的火炮,雖然不如開封府那樣數百門火炮集中在一起,但是要比袁時中所部的火炮多,甚至比張軒所部的火炮也多出不少。或許在數量之上,甚至在型號上還有些優勢。

王舉人的狠勁,挽救了整個局面。

敢在城頭上向自己開炮,雖然傷了己方的士氣。但是也震撼了王進才部。

似乎主將的性格,影響到所部軍隊的性格。

羅岱打仗是一個瘋子,而羅岱所部打起來,也是瘋子,而王進纔是一個老兵油子,故而王進才所部的士卒,也都油滑的很,看見有機會,或許還用一把力氣,但是遇見這樣的狠角色,他們自然沒有拼命的心思。

王舉人下令從城中調過來不少東西,比如火藥箭,一窩蜂,還有萬人敵這些東西,再加上滾石檑木,一古腦的砸下來。

城下的火炮炮彈密集,但是王舉人幾乎親自拎刀督戰。死多少人補上多少人。一時間戰事的勝負要看雙方承受能力了。

王進才終究不是羅岱。

王進纔對這種硬仗向來不感

冒,見打不下來,就沒有拼命的心思,上面將領心思鬆一分,下面的士卒就能鬆十分。不過片刻,王進才所部就退了下來。

“我選錯人了。”張軒心中暗道:“雖然鄧和所部大半是新兵,但是以鄧和的性子,從來不拿自己的小命當一回事,也不將別人的小命當一回事,只要我不下令,即便將人給拼光也不會後退一步的,不是老兵多就能打硬仗的。”

張軒再後悔也晚了。

所謂一鼓做氣,二而衰,三而竭。張軒其實將所有賭注都壓在第一波攻擊,不管是進攻的突然性,還是火力,還是進攻的士卒,都是優中選優,如果曹宗瑜所部還在,張軒定然讓曹宗瑜所部進攻,因爲曹宗瑜所部,一直是張軒全軍最精銳的。現在選全軍之中老兵最多的王進才所部,就是希望王進才所部能代替之前曹宗瑜位置。看來張軒是看錯了王進才。

老兵油子就是老兵油子,偶爾能爆發一兩下,指望他們能拼命,是癡心妄想了。

願賭服輸。

仗已經打成這個樣子,張軒也知道,今天攻下城池是沒有指望了。但是架勢已經擺開了,又不能一聲令下,就停止。

令行禁止,是軍隊第一要素,但是事實上,由於消息傳遞的延誤,在戰場之上,根本不能實時指揮,比如說現在,王進才第一波進攻失敗,鄧和就會立即補上,張軒的本意是王進才攻上城頭形成僵持的時候,鄧和一舉撲上。

此刻張軒的命令即便傳下去,在時間之上,也來不及了。

張軒說道:“輔臣。”

“末將在。”周輔臣說道。

秦猛下去當軍官,而周輔臣就被張軒拉在身邊,成爲親衛隊長了。

“你立即去告訴鄧和,悠着點打,打不下就算,不要蛀了老本。”張軒說道。張軒越發感覺,今天他做差了。雖然鄧和所部在臨潁城南一戰,損失非小,連鄧和都傷勢不輕,被人擡下戰場,以老兵數量來算,遠遠比不得王進才所部,但是鄧和覺得不會打這樣沒有結果的仗。

要麼被自己拼光,要麼別人拼光,沒有第二個結果。

只是現在官軍已經將有了準備,如果鄧和硬拼下去,恐怕鄧和拼光的可能性比較大。

張軒現在不過兩三千人馬,其中老兵與新兵的比例,幾乎一對一。還沒有從臨潁城南之戰中恢復元氣,每一個士卒,每一個老兵都是珍貴的。當將軍,慈不掌兵,該拼命的時候,要下得去狠心。但是

張軒現在情況,其實就是義軍之中曹營這個大軍閥之中的一個小軍閥而已。他的人員補給,糧食供給,乃至後勤供給都要靠繳獲,靠打勝仗之後的分配。

或許在糧食,後勤之上,他的老丈人,還會給張軒一點點優待。但是兵員補充什麼,張軒只能自己來,甚至他也不相信別人,其實就張軒對他麾下所部的控制能力來說,張軒覺得在臨潁城南之戰後,他對部下的控制能力其實是增加了。

在臨潁城南之戰前。張軒所部底層士卒都是保定兵,上層是張軒帶出的士卒,而王進才就是一個聯繫上下的樞紐人物,故而張軒對王進才很是厚待,但是臨潁城南一戰,張軒損失慘重。但是贏得了威望,能帶人打勝仗的將領,與不能帶人打勝仗的將領,是兩個不同的人物。

而傷亡最多的,卻是保定兵。

張軒補充的士卒都是什麼人,是臨潁本地人,是從襄城之戰中的俘虜。這些人的加入,讓保定兵不能成爲主流。特別是臨潁士卒,對張軒都有幾分感激之心,張軒與張質之間的種種,他們不知道,他們覺得張軒是臨潁鄉黨,故而這些人對張軒的忠心,要遠在其他人之上。

張軒的嫡系是那些?南陽骨幹,臨潁鄉黨。在軍中所站比例越來越重,而至於王進才,黃旭等人都是旁系。不過,這時候,正是大家一致對外的時候,派系之爭大家都還沒有意思到。

戰場之上要找一個人,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當週輔明找到鄧和的時候,卻是鄧和正在被一個兩士卒包裹傷口的時候。周輔明一看就知道鄧和又是衝在最前面。受傷之後,被親衛強制弄下來了。

“鄧把總。將軍讓你有着點打,不能將老本都折在這裡。”周輔明說道。

“知道了。”鄧和咬着牙說道。

鄧和所在地面就在對面的火炮射程之內,不過,城頭數門火炮的準頭,還不如張軒所部的。鄧和絲毫不怕。他明白張軒的意思,他已經上去一次了,城頭上官軍打得也很頑強,而他麾下的將士,多是新兵,用起來也不是很得力。

今日攻城,攻破是攻不下來了。

但是鄧和咽不下這一口氣,看見左近有一門大炮,立即過去,說道:“看見那一面旗了嗎?給我打下來。”

這還真是一門大炮,剛剛推上來一炮沒開。

在臨潁張軒的火炮全部被老丈人徵用了,後來張軒又要回來了,不過,臨潁炮輕便好用,被人留下不少,這些大傢伙就是換回來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五十六章 病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四章 填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一章 鐵
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五十六章 病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四章 填壕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一章 鐵